蜀山妖侠传
繁体版

第40章 宫闱事(一)

    大秦末年,怀安王赵明公于湘神江畔,连同手下一干文臣武将,封三公,拜九卿,又造二十七士大夫,组建江南小朝廷,建立大夏,掀开瓜分大秦疆域的序幕。先后有靖国王世勋,南蜀施文瀚,九黎白崇礼建国称帝,史称四蛟化龙。

    百姓笑称:“幸亏被九朝阉人孙莲英带走了九条大龙,否则满天下蹦跶的尽是皇帝”

    只剩下北方踞守鹤鸣山的护国公的姜徐,手握二十万精锐,盘踞四国以东,仍沿袭旧朝礼度,尚称大秦护国公了,鹰视狼顾之间,死死盯着草原以北向以凶悍著称的大笷(mao)。

    时值大夏新朝初立不过三年,老夏皇赵明公便薨(hong)于行宫所在之地洛阳,新皇赵开义在洛阳称帝,顺手建立都城。

    手下十二皇子,从长子赵暄,到十二子赵睿,用孙厚才的话说,那就是不堪大任,可天下并非人人都是孙厚才,旁人眼里,此十二皇子,皆人中龙凤,有登大宝气运。

    唯有四皇子赵安,从生下来便不喜欢宫闱事,五岁时,便由时任宫中太傅陶文狄带出宫去,俨然消失在人间一般。

    眼下,便有八皇子赵寿千里来请孙厚才,虽然碰了一鼻子灰,但是先一步于其他几个兄弟知道了江南二士下山的消息。

    这一转眼,已经到了白鹿洞书院。

    江湖上南有白鹿洞,北有草堂书斋,两座学堂广纳天下文士,不分属地,只要你是读书人,不管是九黎还是南蜀,不管是大夏还是靖国,还是更在那远在鹤鸣山的护国公下辖子民,皆可以入学,只不过,进不进得来,那还是要看你本事。

    因为地缘的原因,白鹿洞多是江南学子,还有一半来自尚在书院南边与大夏隔着一道蜀山山岭的南蜀,草堂书斋则多是靖国,九黎,还有来自极北苦寒之地的儒家门生。

    年轻时志气满满的陶文狄,终于在离开那座天下学士人人挤破脑袋想进去的皇宫时,方才明白孙厚才当初远离朝堂的原因。

    学成文武艺,献与帝王家。

    千百年来的至臻圣理,在如今怎么不管用了呢?陶文狄曾仰望着洛阳城城头,仔细思索这个问题,但见城门来往处,皆是一些初识了几个大字的红袍绿衣,沉默无言,就在前一个月,他还收到家中书信,说是读书时隔壁骑牛小子成了县太爷。

    那时的陶文狄尚还感慨了一句:“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如今再看,孙家那位可比自己高出了不止一星半点。

    喟叹中,这位江南儒士,带走了留存在偌大大夏王朝仅存的儒气,回首间,江湖上多了一个青山妙手。

    留给朝堂能够回忆这位年迈儒生的,仿佛只有那一句当着百官的面怒吼出的声音:“没那本事你当的什么官,不如趁早种田去吧”

    时光荏苒,赵寿立马仰望着在狭小山口间搭起的书着白鹿洞三个字的牌匾,抹了抹干裂的嘴唇,那牌匾只是用简单的木头撑起来,顶部尚盖着茅草,也就写着三个字的紫檀木有点来头,反射着太阳光。

    陶文狄在凉亭下与旁人下棋,那年轻的皇子站在一边,一声不敢吭,许是小时候被戒条打过,此时见了这位曾经的老师,赵寿仍旧是有些紧张。

    “张牧野叫你来的?”

    赵寿闻言忙忙回道:“不是,司徒如今忙于中原疫病,不曾见过学生”

    “哦?那是赵世勋让你来的?”

    “也不是,司空大人如今整理军务,也没时间招呼学生”

    老人眉目间显得有些不耐烦,沉吟道:“那就是霍文鼎了,此人向来心高气傲,学问嘛倒有一些,只不过为人处世不够圆滑”

    赵寿笑道:“不正和老师一样?”,这话说出口,便觉得错了,急忙收住,等着陶文狄问自己。

    陶文狄笑道:“那是啊,为人处世的确不相上下啊”

    揉了揉眼睛,伸出一只胳膊,旁边小学僮正要扶他起来,赵寿急急赶上去,抢了那小学僮的活计。

    陶文狄道:“困了,回去休息,不要跟来了”

    兀自走出凉亭。

    赵寿站在原地,送走老师,回头问那小童道:“老师最近在忙些什么呢?”

    小童道:“读了许多道家经文,许是要出家当道士去了”

    摇头晃脑从另一边出了凉亭,转了个弯,步入绿林之中。

    亭中只剩下与陶文狄对弈的学生,皱眉盯着棋盘猛看,嗟牙叹息。

    起身口中喃喃道:“不该走那一步的,怎么会走了这么一招臭棋,唉,可惜,不该走的……”,也随着那小童往凉亭外走。

    赵寿跟在身后大呼,连呼几次,那学生只是口中喃喃:“真臭啊,怎么会走这么一步棋……唉……”

    似是充耳不闻后面声音,一直走近小童方才过去的绿林中不见了。

    赵寿愕然。半晌自嘲一笑,转身走向第三个方向。

    长亭外,一条小河弯弯曲曲从远处来,又流向远处,楼榭横搭在河上,约莫有九丈来宽,三间屋子并排那么大,外墙砌着红漆,顶部搭了琉璃瓦,窗柩露出蝉丝帘子,一半隐在青山绿水间,一半横出山崖独揽星野气象。

    此间能有如此手笔的,那自然是四皇子赵安的居所。

    从山下往上看,红色屋院布满整个山壁,沿着山梁一直到山顶,偌大一个学堂,被此间大大小小的屋舍众星拱月般围在中间。

    白鹿洞书院名不虚传。

    赵寿沿着星罗棋布的院舍来到此处,看也不看一眼,直奔山崖边上格外突出的楼榭而去。

    到了那建筑外边,直直朝挂着纱帘的正门撞去。

    门口两个读书的小童见有生人闯入,急急扔下书卷起身道:“哎哎,干什么的,一声不吭往里面闯什么呢?”

    赵寿不耐烦道:“起开,我来找我四哥的”

    “哪里有你四哥,赶快出去,不是你来的地方,你走错了”

    赵寿见这两人实在缠不过,冲着门口大叫:“四哥!四哥,是我”

    又大叫:“赵安!赵安!出来”

    那两小童闻声恼了:“乱叫什么呢乱叫,赵安也是你叫的?”

    正此时,门里急行出来一个人,那人一声儒生气息,手上兀自捏着一本书,头发披在身后,看上去眉清目秀的,见了赵寿,脸上大喜。

    “八弟,你怎么来了”

    赵寿恼怒道:“你这两个书童也太不知事,赶紧杀了喂狗比较好”

    那两个小童见此景闻此声,急急跪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吭。

    赵安笑道:“你还是多来书院一些,免得这里人都不认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