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秦我为皇
繁体版

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论战

    “今天可有什么消息?”

    胡东之地,东胡王廷碧海苑中,嬴守站在高阁上,眺望远方。

    在这个位置,可以把整个东胡王廷的景色一览眼中,可谓站的高看得远。

    “启禀陛下,今日消息,诸王府家将,在接到圣旨的第二天,皆赶往了雁门关方向!”

    嬴守身后,司马寻恭敬站立,低声回应道。

    “好,自今日起,我大秦之力,更进一步了!”

    嬴守点头,十分满意的模样。

    “陛下,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司马寻皱眉,有些事情憋在心里面久了,即便他不是一个喜欢多言的人,也有些难受。

    “说!”

    嬴守背对着司马寻,漠然道。

    “陛下,这些人毕竟是各国余孽啊,此番让他们重掌兵权,是否太过危险?一番势大,最终却闹出什么不开心的时,悔之晚矣啊!”

    司马寻深吸一口气,语气凝重道。

    这一点,怕不仅仅是他司马寻一人的想法,在诸王府家将出发的那一天,在满朝群臣得知消息的那一天,所有人都震惊了,第一个想法,和司马寻别无两样。

    “呵呵,想必朝中的折子,也该送来了吧?这个问题,是否和很多折子上如出一辙啊?”

    嬴守笑了,回头看向司马寻,一副和睦春风的模样说道。

    “启禀陛下,群臣的折子确实送到了,不少人对此都抱着反对的态度!”

    “毕竟诸王如今还妄想复国的人并不在少数,一旦出现大乱子,必将一发不可收拾。这兵家大事乃国之重器,不可随便赐予啊!”

    司马寻也不隐瞒,拱手道。

    “哎,说得有理,这国之重器,岂能随便赐予?”

    “不过有一点,不知将军想过没有?”

    嬴守摇头,走到一旁坐下,叹息道。

    司马寻上前,道:“不知陛下所言何事?”

    嬴守抬头,道:“你说,朕如今也三十多岁了,还能活多久?”

    此言一出,司马寻浑身一颤,连忙跪倒在地,道:“陛下,末将惶恐……”

    这话的确吓了司马寻一跳,换作任何人前来,怕都要被吓一跳。

    别人面前皇帝,都得高呼万岁,妄加评论皇帝寿终正寝之年,这不是找死吗?

    “不用如此慌张!”

    嬴守摆摆手,道:“以如今朕的情况,多则四五十年,少则二三十年,应该还是能活得下去的吧?”

    “你说,要是二十年的时间,朕还无法感化诸王,让他们一心一意为我大秦,朕还强留他们作甚?让他们复国,岂不是大家各自相安无事,大家都好?”

    说着,嬴守叹息,道:“将军啊,这人的眼光,有时候得放得长远一些。堵不如疏,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在利益和付出的驱使下,方才可以和睦!”

    “你以为把诸王全部困在咸阳,就能遏制他们的野心了?”

    “只要抓住机会,他们依旧会该怎么做,继续怎么做。与其奋力围堵,不如给他们一个机会,一个选择的机会,如此,岂不是大家都好?”

    司马寻静静的听着,似懂非懂,心中只能感叹,皇帝的心胸,果然不是别人所能想象的。

    面对乱臣贼子,别人都是想方设法扼杀在摇篮中。

    这位陛下到好,不仅皇恩浩荡养着对方,如今还把机会白白送到别人的手里,就想着以大秦之荣耀,感化对方。

    也不担心感化失败了,别人复国。

    相反,对于别人是否复国成功,在他眼里,竟是不值一提。

    “将军,你要问的也问完了,有件事情,朕也想问问你的意见,你可否解答一二?”

    见司马寻不说话,嬴守突然开口,话锋一转道。

    “陛下请说,末将必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司马寻点头,连忙说道

    “你说说,此番与匈奴之战,战场颜面数百上千里,从赵地一直打到我秦国老家腹地,你觉得这一仗,西南大军打得怎么样?”

    嬴守笑问。

    “这……要看从什么角度去看待此事。按理来说,西南大军作战倒是英勇,确有可圈可点之处。至少在与匈奴的对阵中,逢战必胜,从无败绩!”

    “可从另外一个方向来看,完全不是这么回视。虽然他们逢战必胜,但都是小胜,甚至算不得声。”

    “四十万大军,对阵五十万匈奴大军,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战斗,仅仅只是骚扰!”

    “如此打法,以至于最终导致匈奴大军长驱直入,差点摧毁我大秦老家关陇一带。好在关键时刻有大元帅王麟率兵来援,里应外合。最后更以大元帅十万大军为主力,方才一举摧毁匈奴大军,灭其于一旦!”

    “若非大元帅,怕是如今,我大秦老家都已经没了!”

    司马寻沉思片刻,从各个方面判断西南大军于匈奴大军的战场,最后给出的评价,功劳几乎全在王麟一人身上。

    “嗯,说得有理,可将军是否想过,造成这般局势的原因,又是为何?”

    嬴守点头,很认同司马寻的看法,再度问道。

    “这……”

    “其实也怪不得西南大军,毕竟西南大军,本就是曾经西南各国大军汇总。”

    “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一群杂牌军。倘若将他们分开,发挥的战力或许会更强,硬是拧做一团,反而会减轻其战力!”

    “再加上西南各国统帅和掌权将领,基本上都被调换了,更是导致事态严重!”

    “说句不好听的,皇妃亲自驾驭四十万大军,虽然皇妃之能无可否认。”

    “但在大军之中,那就是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甚至于连战士们,都相互不认识。”

    “这般情况下,配合无度,进退不一,无法做到令行禁止,这四十万熊兵的战力,根本无法全部发挥,顶多能发挥十之二三!”

    “说起来,他们与匈奴的游击战发,也是实属无奈。这样一直大军,若要正面对敌,怕是用不了片刻时间,便会被打得溃败而逃,完全没有任何胜算!”

    提起此事原因,司马寻又沉思片刻,一开口便将西南大军面临的各种窘迫无奈说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