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秦我为皇
繁体版

第七百一十六章 最坏打算

    “太傅说得对,虽然到了最后时刻还是不得不打,但能阻止也最好尽力阻止,至少,在我大秦有足够的力量之前,或者在有绝对胜算之前,不可肆意妄为!”

    听闻叔孙通之言,萧何微微点头,他也不得不同意叔孙通的观点。

    不是说文臣怕死,只因为想的越多,担子越大,越不能轻易做出任何决定。

    一个国家,蛮打蛮干,不代表强大,能掌握大局,在历史沉浮中屹立不倒,才是真正的强大。

    就好像一般男儿有了家室之后,他就算再能打,也算不得一个真正的男人,反而是一个最无用的废人。

    这就好像一些动不动就以死谏言的朝臣。有一部分朝臣以死谏言,那是因为关乎国家大事,希望以一己性命,换得君王清醒,国泰民安,最终名垂青史。

    然而有一部分朝臣,纯属就是在开玩笑,为了名垂青史,大事小事,不去想办法解决,动不动就以死谏言。

    这种臣子,就是那些有了家庭之后还想着蛮打蛮干的人。

    自以为不怕死,什么事情都能成,实际上就是一群跳梁小丑。

    真正的男人,背负的是一个家,就算再能打,但有时候,宁愿挨打,只要能护住一个家,名声受损算不得什么,颜面不存也算不得什么,此为真正的男儿。

    同理,真正的忠臣,能臣,就算有着为国捐躯的决心,但也绝对不能时刻把赴死二字挂在嘴边。

    为了帝国赴死,固然慷慨,可死很容易,最难的就是生不如死。

    为了帝国,真正的忠臣只能放弃慷慨赴义,忍辱负重,背负千古骂名,负重前行。

    他们的决定有时候看似懦弱,不够英雄气概,但往往就是这样不够英雄气概的决定,通常能挽大厦于将倾,保住千千万万人的性命。

    “说起来容易,可我大秦如今的力量,何时才能同时抗衡如今的匈奴,东胡,乃至于西南方向逐渐成势的夜郎国?”

    萧何刚点头同意,张良便对众人泼了一盆凉水,道:“待得两国彻底拿下塞北诸国,届时,联军一处,最少也有两百五十万以上。”

    “再加上逐渐成势的夜郎国,将会是三百万大军。我大秦即便兵马装备精良,要抗衡这么多大军,最少也需要一百五十万大军以上!”

    “如今大秦除去镇守长城的老兵,还在训练的新兵只有三十万人。”

    “若按照每一批大军三十万人计算,三年一批,为大秦少说也要十五年,才有足够抗衡各国的力量。就算不惜一切代价,一鼓作气招兵一百五十万。届时不说对我大秦会不会负担太重,但想要成势,最少也需要三年!”

    “也就是说,大秦想与诸国抗衡,最少也需要三年的时间。这三年的时间不是说有就有的。”

    “至少匈奴,东胡这两国,每一家都需要赡养一百多万大军,凭他们的实力终究难以维持,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掠夺!”

    “而大秦将是他们掠夺的最好目标,所以,这两国对我大秦的战争将会刻不容缓,莫说三年,就算一年时间,都将没有任何机会挤出来。这是事实,也是目前大秦最大的劫难!”

    张良身为兵部尚书,又是大秦曾经的大军师,对于天下战争,向来看得比谁都通透。

    为何而战,大势如何等等,没人看得比他更为清楚。

    按照常理推论,就如此刻的张良,在不知道天门已经牢牢掌控塞北诸国的情况下,凭他的经验判断,匈奴与东胡,皆是北境强国。

    两国都在疯狂吞噬天下,都在疯狂壮大兵力。

    可是在兵力壮大的同时,以两国的生产力,根本就养不起这些士兵。

    换句话来说,这两国往常的军队数量,基本上都维持在七八十万左右,这已经是他们养得起的最大力量,之所以一直不撤军,就是为了防备对方。

    如今,大军疯狂扩张,养不起的情况下,掠夺,战争,将士保持这支大军最好的办法。

    只有疯狂掠夺,才能有足够的粮食。只有有了足够的粮食,才能继续供养这支大军。

    这是一个循环,而在循环之外,受苦的往往都是被掠夺的人。比如即将被掠夺的大秦。

    大秦扛不住,但也必须抗住,否则只有毁灭一条路可以走。

    “张大人说的没错,现如今大秦面临的困难太多。可无论再多,这都不是我大秦放弃反抗的理由。”

    “拼死发起战争当然不理智,可该准备的还得准备。走一步算一步吧,真到了最后,再拼命也不迟!”

    对于张良的提议,叔孙通微微点头,不可否认的说道。

    “这样,咱们再去想想其他办法。另外,莫殇大人,你乃工部尚书,如今其他事情都先放一放吧。”

    “从今日起,工部什么都可以不生产,但唯独一切战略装备,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打造。能打造多少是多少。”

    “虽然我大秦没有足够的兵马,但真到了最后关头,老夫就算拼了这把老骨头,也要带着我大秦所有学子披甲上阵,与敌军不死不休!”

    说话间,虽然大秦还没有迎来最坏的结果,但叔孙通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没错,看来只有这条路了。另外,萧何大人,你与户部尚书司徒枫大人也做好准备。”

    “从今日起,国库粮仓将成为大秦最后命脉。这一战若打起来,我大秦能撑多久,有没有机会扛下来,还得看这最后命脉能撑多久!”

    狄仁杰点头,附和道。

    “诸位不说,我还差点忘记了。自从前些时间,把陛下需要的三十万大军装备赶制出来,送到蓝田大营后,工部就没再打造任何装备。”

    “本想着以后再建立大军时,再做准备不迟。结果现如今危机来临,我倒是差点忘记未雨绸缪之事!”

    “如今太傅既然提起,诸位放心就好,只要莫殇还在工部一日,我大秦需要多少战甲,莫殇就能拿出多少!”

    “我大秦需要多少兵器,莫殇就能拿出,保证皆是精良!”

    莫殇拱手,郑重其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