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秦我为皇
繁体版

第二百六十三章 弹劾

    “没想到陛下早已将此事想得如此通透,若是陛下次意已决,我儒家别无异议。”

    “老者我此生不适合入驻朝堂,但传扬天下学识,却是当人不让。老者代表儒家,决定入驻稷下学宫!”

    面对皇帝的说辞,诸子百家再无言拒绝,毕竟皇帝把一切都考虑到了,若是再拒绝,就有些于理不合了。

    当即,荀子代表儒家,第一个宣布入驻稷下学宫。

    “荀老夫子既然没有意见,在那下也愿带领兵家学子,入驻稷下学宫了,为国效力,为天下尽忠!”

    兵家大师,惠松子抱拳,迎合荀子大师。

    “我道家愿入驻稷下学宫!”

    “我杂家愿入驻稷下学宫!”

    “我墨家愿入驻稷下学宫!”

    “我农家愿入驻稷下学宫!”

    随着第一个人同意,其余人再也无法拒绝,纷纷开口,决定进入稷下学宫。

    至此,诸子百家入驻稷下学宫,之时,算是彻底解决。

    接着,皇帝又抛出一个重磅消息,大秦除建立稷下学宫之外,更建立一处军机处。

    稷下学宫,以各家各派为主,满朝文臣为主。

    而军机处,则以满朝武将为主。

    从即日起,大秦军机处攘外安内,稷下学宫,治理天下,两者之间,各行其是,各谋其职。

    此决定一处,各方游侠,纷纷宣布加入军机处,算是投身军旅,报效朝廷。

    在所有人都找到自己的路之后,唯独一人,却至始至终不发一言。

    “阁下便是鬼谷子高徒,姬天候先生吧?如今我大秦设立稷下学宫以及军机处,不知姬天候先生准备如何选择。”

    “亦或者觉得世外逍遥,不愿入驻朝廷?”

    嬴守目光看向姬天候,笑着说道。

    “回陛下,在下师出鬼谷没错,然,在下与师兄慰缭不同。”

    “师兄慰缭,兼百家之长,尤其擅长兵家之道,如今更是军机处统帅,此无可厚非。”

    “可在下除手中之剑外,别无长处。既没有济世之学,亦无统兵之能,不知应当作何选择!”

    姬天候抱拳,沉声说道。

    “哈哈哈,原来先生难以决策之处在此。倘若如此,先生何不将鬼谷门剑法发扬光大,化作攘外安内之最大力量?先生换一种想法,既能入稷下学宫,传扬鬼谷剑法,亦可入驻军机处,传我大军无上绝学,此不正是一举两得之处?”

    嬴守闻言,哈哈大笑,为姬天候指路道。

    “倘若如此,姬天候全凭陛下吩咐!”

    姬天候目光一闪,在不拒绝,而是将决定权交给皇帝。

    “好,既然如此,即日起,姬天候先生正式入驻我大秦稷下学宫,为我大秦培养文武双绝之人才!”

    闻言,嬴守也不废话,一言出,决定姬天候的去处。

    至此,诸子百家,各方豪杰均入驻与朝堂,也得到了此战该有的封赏。

    大堂与稷下学宫,两者相依相存,互相得利。

    如诸子百家,此战损失惨重,若要慢慢恢复,最少百年才能恢复怨气,这期间,还得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如今入驻稷下学宫,以天下为资源,不需多久,便能恢复元气。

    同样,大秦想要恢复国力,也需要不少时间,但有诸子百家帮忙运筹帷幄,这个时间将会提前不少。

    “朝会继续,满朝文武,有本上奏,无奏退朝!”

    在解决了诸子百家,各方豪杰之事后,太监的声音响起,继续朝会。

    “臣有本奏!”

    “臣有本奏!”

    “臣有本奏!”

    随着太监话音刚落,早就已经等得迫不及待的群臣纷纷走出,瞬息之间,竟有数十人准备奏本。

    “哦,诸位如此召集,看来所奏之事应该都是同一件事。若朕没有说错的话,应该事关宇文成都吧?”

    嬴守眼神一凝,这些人,基本上都已经给他上过奏本,但他一直没有回应,如今朝堂之上,这些人站出来,除了此事,怕也没有其他事了。

    “启禀陛下,臣等所奏,正是大将军宇文成都之事!”

    “宇文成都,身为我大秦上将军,统领大军,然此次匈奴之战,皆因其不顾战局,损失十万大军,放匈奴入关所致,此乃大罪,还望陛下重罚!”

    “没错,宇文成都愧对天子,愧对百姓,愧对十万大军,理当重罚!”

    皇帝话音一落,群臣立即纷纷开口说道。

    甚至有人直接拿出天下各地的万民书,放在了皇帝跟前,逼迫皇帝重新重罚宇文成都。

    看着一卷卷送到自己眼前的奏折,以及数十份万民书,嬴守眼中闪过一道冷芒。

    他并没有去翻看这些奏本,而是静静的注视着下方群臣。

    “两百多个奏本,嘶,这此刻的朝堂支上共有四百多人,有两百多个上奏的,可还有其他人准备上奏?”

    嬴守冷冷笑道。

    下方没有人继续说话,那些上奏弹劾宇文成都的人已经说完,其他不说话的人,明显没有弹劾之意。

    “哦,没人说话么?萧爱卿、你乃百官之首,大秦相邦,不知对此事,你有何看法?”

    嬴守冷着脸,看向萧何,沉声问道。

    “启禀陛下,依城下拙见,此事的确应当重罚。但重罚者不仅宇文成都,还有皇帝陛下!”

    萧何何等精明人物,曾经跟随刘邦时,可谓是屡战屡败,但他从没有弹劾过任何一个武将,因为他深知文武齐心有多重要。

    此刻绝不是弹劾宇文成都的时候,因为宇文成都的作用还很大。

    但这么多人都开始了弹劾宇文成都,他作为群臣之首,深得皇帝看重,自然得为皇帝寻找解决之法,而把皇帝牵扯出来,正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相邦此言何意,陛下乃天子之尊,岂可重罚?”

    “相邦胡言乱语,竟敢如此大逆不道!”

    萧何此言一出,顿时遭到满朝文武群起而攻之。

    “住口,按照我大秦律令,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天子为何不能重罚?”

    “你等将此次之战,全权推脱到宇文成都之上,可谁又想过,当日除宇文成都之外,我大秦还有谁去镇守长城边境?”

    “一个都没有,此乃满朝之错,理当重罚。当日,是陛下做错了决定,让宇文成都镇守长城,结果长城失守,你等告诉我,皇帝是否有错!”

    “为何如今,满朝文武都在弹劾宇文成都,却无人说出一句公道话?”

    萧何大喝一声,朗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