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秦我为皇
繁体版

第二百一十三章 驱赶匈奴

    “沐浴就不用了,直接用膳吧!”

    嬴守大袖一挥,沉声说道。

    “诺……”

    银月应了一声,立即令人送上早已经精心准备好的御膳。

    嬴守刚坐下,便立即招来白马义从的大统领,司马寻。

    如今的三千白马义从,乃是皇宫禁卫军,这司马寻作为大统领,就相当于汉朝御林军的大将军。

    “末将参见陛下,不知陛下召见末将所为何事?”

    司马寻来到嬴守跟前,抱拳说道。

    “司马寻,传令下去,三千大军整装备站,稍后随朕赶往巨鹿!”

    嬴守手中提着一双玉筷,对司马寻说道。

    “诺……”

    司马寻闻言,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陛下,您准备赶往巨鹿?”

    银月在一旁暗暗心惊,皇帝这才经过两天两夜的朝会呢,就算是铁打的人,也该疲倦了,此刻竟然都不需要休息一下,就准备赶往巨鹿。

    “匈奴祸乱,应当提早解决,否则定会影响接下来的国策,你说,当此时机,朕不去巨鹿,还有谁能前往?”

    嬴守转头,轻笑一声,拿起碗筷就开始扒拉了起来。

    他吃东西很快,丝毫没有半点帝王尊严,反而犹如山野村夫有急事要办,吃饭只是应付一下肚子一样。

    “可陛下,就算此时再急,也应当先焚香沐浴,休息一日吧。您已经连续两日未曾合眼,如此操劳,对身体不利啊!”

    银月低声说道。

    这两日的朝会,她一直在偷偷观望,对于一谈国事就是两天两夜不合眼的嬴守和群臣,她简直钦佩得五体投地。

    这样的朝会,在曾经的百越之地,绝对不可能发生。

    如今,大秦皇帝于群臣如此齐心协力,何愁天下不兴?

    在她看来,大秦拥有如此皇帝和百官,简直就是大秦子民的福分。

    “时间拖不得,匈奴之祸,拖延一日,大秦百姓的就得受苦一日,甚至会影响道春耕,这群匈奴蛮子,必须得提前解决!”

    嬴守三两口吃完了饭,放下饭碗,起身道:“之前朝会上,群臣也提起了匈奴战事,你应当知道,如今我大秦根基尚未稳固,匈奴之祸接踵而来,天下百姓都在看着这一幕。”

    “若朕不能提早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我大秦如何能对得起天下人,朕又如何对得起天下人?”

    说着,嬴守转身离去,留下银月一脸目瞪口呆的站在原地,眼中忍不住生出一抹怜惜,看着嬴守离去的背影,充满了心疼之色。

    “是啊,如今大秦根基未稳,这个时候匈奴为祸,若不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其后果绝对比匈奴为祸更加严重!”

    银月心中叹息一声,她发现,曾经越是和这个男人接触的久,就越容易产生好奇。

    而现在,越是了解这个男人,就越加的令人感到心疼。

    他有时杀伐果断,然而有时,却是仁义当先。

    有时看起来,他霸气无双,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然而实际上,他心中牵挂的却是千千万万的人。

    回想从当初遇到这个男人到现在,竟发现他没有丝毫停歇的时间,每一日,不是在赶往征战的路上,就是在赶往解决麻烦的路上。

    似乎他遇到的问题,从不间断,每天都会出现。

    银月跟着来到宫门前,赫然发现,三千白马义从,早已经整装完毕,其速度之快,简直令人侧目。

    皇帝站在台阶上,目视下方,清一色白衣白甲与白马的三千白马义从,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

    “大军准备如何?”

    嬴守沉声喝道。

    “大军整装完毕,还请陛下下令!”

    司马寻大声说道。

    “好,传令下去,全军出发,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巨鹿,虽朕一同驱逐匈奴!”

    嬴守点头,传令道。

    “诺……”

    司马寻应了一声,大手一挥,喝道:“皇帝有令,全军出动!”

    “哗啦啦……”

    “咚咚咚……”

    “沙沙沙……”

    三千白马义从整齐划一,哗啦啦一声,全体转身,调转马头,走向咸阳街道之上。

    三千匹白马,似乎每一步踏出,都锁定了一个规律一般,发出的‘咚咚咚!’的声响,响彻了这片天地。

    三千甲士的身上,铠甲传来沙沙沙的声音,十分清脆,远远便吸引来了无数目光注视。

    嬴守纵马上前,与银月一同行在千军之前。

    无数百姓看到他身着玄黑龙袍,头戴皇冠,第一时间便认出他的身份。

    “皇帝陛下,这是皇帝陛下!”

    “皇帝陛下出动,三千禁军出动,这是准备前往何处?”

    所有百姓惊呼出声,同时发出疑问。

    因为嬴守发兵巨鹿之事,并没有告知任何人,因此,这些人都有些搞不清楚,此刻皇帝带领三千禁军出动,究竟所为何事。

    当然,也有人猜出来了,但无凭无据,谁也不敢确定。

    “大秦明月大秦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忽然,就在所有人猜测之际,一道响亮的声音响起。

    无数百姓举头看去,只见皇帝骑着高头大马,声音远远传开,竟是在念一首十分新奇的诗。

    这首诗来源于嬴守前世历史上,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二首,与秦朝时期的诗相比,格调完全不同,因此,这些人听着都十分新奇。

    他们从没有听过这样的诗,但诗中的意境,诗中的意思,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很多人都能听得懂。

    毕竟这首诗虽然出自于王昌龄的出塞二首,但嬴守还是稍微改了一下。

    大秦明月大秦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不马度阴山。

    如今,大秦山河岁月犹在,大秦长城雄关屹立,然匈奴胡人却已经跨过万里长城,杀入境内。

    十万大军,北征匈奴,尚未结果,人还为还。此刻,大秦皇帝出征,天兵天将追随,岂能让那胡人铁骑再过昆仑?

    “北征……北征……”

    “皇帝陛下北征……”

    “皇帝陛下北征啦!”

    无数百姓反映过来,顿时大喜。

    如今,匈奴之祸,可谓是萦绕在每个人心中的一根刺,此时此刻,皇帝陛下北征,对于大秦无数百姓来说,不亚于一颗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