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黄花
繁体版

一百零二

    盖士村又回到了原来的模样,经过一年多的折腾又传出来盖士村要整体搬迁,把空出来的土地整合资源用来发展经济,乡村振兴。

    村民对于这些传言已经麻木,不在像一年前那样指望一拆致富,村民们最多的是去自己的地里查看一下四边的界石。

    跟盖士村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厂村的热闹,工厂运转起来,村民进厂务工。

    电商小镇运营良好,不想打工的村民进山收山货,出山卖给电商小镇也是一个营生。

    各乡镇的农民骑着车,拉着板车来送货,托运部,物流快递的厢式货车来取货送货,人多了就要吃喝拉撒,两厂村路边的小卖部,餐馆开了好几家。

    两厂村的名气在南乡县打出去了,最让本地居民关心的是做生意不欠帐,都是现金生意,货拉来,按市场价收购,过完称就付钱。

    正当人们像往常一样回归平静时,平地一声雷惊响了这座沉寂的山城。

    易正源在这场地震来临之前光荣退休,沐有银的生意多少受了些影响,但是元气还在,依旧操着他那口川普话活跃在当地,并且攀上了新的关系,依旧在盖大龙面前花里胡哨的装大。

    盖卓天兄弟很久没有露面,坊间传闻他的后台祝老板倒了,而祝老板的后台就是南乡县的一二手。

    南乡县的房子卖的依然火爆,房价继续往上涨,新一代年轻人依旧选择外出发展,在县城的街头上仍然看不到年轻人的面孔。

    盖大龙和李书才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成功,两厂村的村民以集体土地入股成为工业区的股东,盖大龙在创业初期剩下土地出让金一心建设市场渠道和研发,两者配合相得益彰。

    到了年底,两厂村村民如约获得了分红,这是他们自1980年分田到户以后拿到的第一笔集体经济分红。

    拿到分红的村民当场抱头痛哭,这是激动的泪水,当年乡镇企业盛行时,两厂村也有企业,赚的钱都被挥霍一空。

    这一次他们看到这回办的企业不一样了,你可以说是私人企业,因为最大的股东就是私人老板,人家控股百分之六十。

    你也可以说是集体企业,因为全体村民都是企业的股东。

    但是这次不再会像三十几年前那样,这次不需要领导来剪彩,讲话,工业区拒绝各种无关的团体进入。就连上级主管部门来检查工作也是依法依规进行,企业不接待吃喝,事情该咋办咋办。

    两厂村一跃成为南乡县的明星村,村民们分红后的收入远远高于当地人均最低收入水平,村民的收入不再单一的只靠种地,他们除了土地分红,还有房租,务工工资,餐饮,小卖店营业收入。

    两厂村全体村民通过决议,主动退出贫困村,摘掉了多年贫困村的帽子。

    “要上面拨那点钱干啥,我们有手有脚,有山有林,不能坐等国家扶贫。”李书才这样说。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积极引入工厂,建设工业区,到处吸引人才,他尊重市场客观规律,尊重人才价值,带着一帮山民硬是做出来翻天覆地的事业。

    李书才在分红现场热情的告诉大家,等到开春了,两厂村农家乐民宿旅游项目就要开始运营了。

    “咱们全体村民依然是以集体土地出资为股东,到年底分红。这农家乐名宿旅游项目需要很多人手,像掂大勺的厨子,打杂的厨娘,洗衣铺床的老妈子,熟悉山路的导游等等,大家都积极报名。”

    “开年油菜花开,咱们就开始运营,吸引省城游客来看油菜花。”

    李书才的话刚一讲完,台下就暴发出热烈的掌声,大家都期盼着来年的好日子。

    盖士村又重新选了书记,这次刚上任的镇上领导专门到盖大龙家慰问,多次联系盖大龙的企业都被拒之门外。

    倒是两厂村所在的南山镇领导在工业区厂房的车间里找到了盖大龙,南山镇领导希望盖大龙把户口和组织关系都迁到南山镇来。

    这使得盖大龙想起多年前他追随浙江在云南办厂,当地的组织部部长给他谈话,说当地继续他这样的经营管理人才,希望他把组织关系转过来,那时他心系南乡县就没有答应。

    这次回到了南乡县,又要在两个乡镇之间做出抉择。

    正当南山镇的领导和盖大龙谈话时,河南镇领导通过郭书记的关系找到了工业区。

    “我说大家都是兄弟单位,你不要挖我们河南镇的人才啊!”河南镇的领导上来就说。

    “什么叫挖?盖大龙是我们南山镇两厂村村支书李书才三顾茅庐请来的。人家原来在你们河南镇盖士村办厂来着,你们镇要开发房地产,要拆他的厂房,人家在你们那块活不下去才到我们这儿来的。”南山镇的领导据理力争。

    “现在看见人家工厂搞大了,解决就业,拉动经济就又来要人家回去,怎么可以这样子啊。”

    河南镇的领导被说的面红耳赤,对方说的没错,当时工厂选址是在河南镇,因为一系列的问题,迫使工厂搬迁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你们睁眼看看,你们河南镇能提供这几十亩土地发展工业,那半山腰上在建的民宿旅游项目土坯房,土坯都是从盖士村被拆的土坯房拉过来的,当时这项目可是在你们河南镇盖士村开办的呀。”南山镇的领导们继续揭对方的老底。

    “好啦,你们南山镇捡了宝,得了便宜就不要卖乖啦,我们这次来是邀请盖大龙回盖士村担任村支书的,希望盖大龙同志响应组织号召,回乡发展。”河南镇的领导说。

    “唉,我说你们河南镇这就不地道了啊,这不是赤裸裸的到我们这挖人吗?不行不行,盖大龙现在是我们南山镇两厂村的顾问,不能去你们那儿当村支书。”南山镇的领导说。

    “按组织关系,我以组织的名义命令盖大龙同志回河南镇报道。”河南镇领导说。

    “你们这样就没意思了啊,组织关系虽然在你们那儿,但是盖大龙同志的党课,民主生活会都是在我们南山镇参加的,我们才是和他有实际组织关系的。”南乡县领导红着脖子争辩到。

    李书才看两方都争执不下,就想了个办法,他上前给领导们建议:“让盖大龙同志自己决定吧,他是个人,不是个物件,这样争来争去多不好。”

    两个镇的领导叫盖大龙自己决定。

    “我本盖士人,祖宗坟堙都在盖士,房子也在盖士,我怎么能弃。”盖大龙慢吞吞的说到。

    听到这里河南镇的领导脸上有了笑容。

    “自从返乡创业以来,艰难困苦,麻烦不断,河南镇上也没多过问,等到盖卓天到盖士村拆迁我也被逼无法在河南立足,这时多亏了南山镇以宽容的态度接纳了我一帮兄弟,才得以生存下来。”

    南山镇领导一听,脸上也露出笑容,信心倍增。

    “终究是桑梓之情不能忘,我的事业重心在两厂村,现阶段不可能回盖士再投资发展,我也无意于担任任何领导职务,只想踏踏实实把我的企业做好。”

    “我可以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盖士村党员会议,至于村支书一职,可在村里的年轻人当中挑选。”

    盖大龙的话为争执画上了句号,南山镇领导喜上眉梢,河南镇领导也喜出望外,只要人先回盖士,以后的事在慢慢磨吧。

    盖士村又换了一批村干部,这批上台的比盖大龙他们还要年轻,还有几名大学毕业生,看来河南镇是这才是花了大力气要整顿了。

    盖大龙在盖士村开会时,都是一些陌生面孔,全部是年轻一代,他们的思想更加活跃,他们计划在盖士村搞一个教育产业园,集中全县的所有课外辅导学校,舞蹈画画培训班,武术训练班,大力发展教育产业。

    盖大龙在会上没有发言,年轻人们激昂的举手表决,盖大龙看大家都举手同意,自己也就随大流举手表决。

    他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两年前的自己,富有激情,意气风发……

    开完会盖大龙回了趟家,又去老院子看完盖法侯。

    路边的宅基地上都被村民复耕还田种上了油菜,由于是第一年耕种,土质没有肥力,一株株油菜长的比较瘦小,所幸的是这一块块大小不一的宅基地被盖卓天拆迁时全部推平,村民在宅基地四周埋了界石,一块块的宅基地成了连片的油菜地。

    盖法侯依然在他的小白楼前晒太阳,周围坐了十几个头发花白的老人陪他聊天,内容多是关于盖家那两件祖物的。

    盖大龙像以前一样坐在盖法侯身边听他讲盖氏家族的往事。

    有人插话说盖卓三金兄弟因为都被抓了,因为欠银行贷款,他们的房子车子都被法院查封卖。

    盖大龙听着老人们讨论盖士村的事情,眼前依稀看到在大雪中一位打着赤脚的老人,身上背着粮袋艰难的在风雪中前行……。

    第二年春天,盖士村河坝的那片半壁黄花被工程队彻底铲平盖了养老院,就此那片半壁黄花从世上消失,绝迹在城市扩建的步伐里。

    盖士村老院子的油菜花开的正盛,金灿灿的一片,孩子们穿行在花海中,像极了三十年前的盖大龙他们那层人,他们在这正片黄花中追逐打闹躲猫猫。

    远处路边上有几位工人在焊接作业施工装广告牌,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大字“南乡县盖士村教育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