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黄花
繁体版

七十五

    “不能搭棚!”

    当盖大龙提出在老院子里搭棚做酒席时,盖家的老一辈出来反对。

    “咱们盖家的传统是丧事搭棚,喜事不搭棚,这庆功会这么大的喜事,不能打棚。”

    盖大龙烦透了这些老理,老话,这些老规矩就想枷锁一样戴在人的身上,让人施展不开。

    “老辈子,我看了五天后的天气预报,当天会下雪,天寒地冻的叫乡亲们怎么的在露天坐席啊!”盖大龙说。

    “那有什么关系,就算是天上下刀子也要在露天,人家六丰村举办疱汤宴也是在雪天,五曲村吃年猪饭也都是在雪天,咱庄稼人还怕啥天寒地冻,三九天不照样下塘掏藕。”

    “对呀,别的村都这样搞,咱搭个棚子不像话呀!”其他的负责人也赞同。

    “好吧,不搭棚就不搭棚,这也不是什么原则性的事情,大家有商有量的讨论,有道理的就采纳。”盖大龙心里清楚,村里这些人想要在短时间之类改变他们的观念还很难。搭棚也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既然多数负责人不要求搭棚那就顺着他们的意思。

    庆功会酒菜的采买,盖大龙提议像猪肉,鸡肉,鸭肉,油,大米,豆腐,豆干,蔬菜,村子里有的就在村民手里统一采购,其他不够的再到市场去采购,买回来后再叫村里的老厨子提前一天加工。

    接送人的车,就用村里人盖家的小轿车,100多人也就30来辆车,村里的小车数量够数。

    年轻人要请乐队过来表演,南乡县一般的乐队一场要2000多,那种参加商演,有年轻美女唱歌跳舞的那种就更贵,一场下来就要上万块。

    村里老一辈的提议扭秧歌,划旱船,舞龙舞狮子,年轻人觉得没劲,不如劲歌热舞有气氛。盖大龙答应给年听人下拨3000块,叫他们自己去搞,看他们唱歌跳舞想怎么搞就怎么搞,超支自付。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盖大龙和郭少维联系临工回乡的行程安排,两人商议在县火车站接到村民以后直接回村里老院子大院坝,在那里接受全村人的欢迎会,然后各自送回家休息一天,第二天再举办庆功会。

    盖大龙为庆功会的事专门去拜访了盖法侯,给他说了村里要办庆功会的事,老人家高兴的说他也要参加。

    盖大龙告诉盖法侯那天天气预报会下雪,天寒地冻的去怕冻坏了。

    “不怕,不怕,我们都是从小冻到老的,下点雪没什么,这和当年你祖爷爷寒冬腊月赤脚渡河去背粮比起来差的远呢!”

    “今次是大队的事情,咱们盖氏宗族不能出风头,虽说盖士村咱姓盖的占大多数,可这次是大队办庆功宴,你要去告诉咱们的族人,低调点,尤其在外姓小户村民面前要低调,不要咋咋呼呼的,让人家生厌。”盖法侯提醒盖大龙。

    盖大龙正和盖法侯说这话,盖荣之跑进来找说是村里的老厨子在找他,盖法侯叫盖大龙赶紧去处理大队的事情。

    村里老厨子问盖大龙啥时候去采买?这鸡鸭鱼牛羊肉都要提前一天加工,当天买还做不出来,他们拟了一份菜单叫盖大龙按菜单上去买菜。

    盖大龙一看菜单傻眼了,鸡鸭鱼牛羊肉一应俱全,这是办大席的菜品。他当场表示不同意,现在社会上都不兴大操大办,咱们可不能出这个风头。再说这庆功会要招待全村人,再加上外来的游客,按这个搞法,光买菜就得多少钱。

    盖大龙给老厨子们解释,做席不要干趟学城里,要越土越好,充分利用本村的食材,发挥本村的特色。

    老厨子们一听不高兴了,这么多年难得有次机会在人面前露露手艺,这不买那不买,光靠村里的食材怎么够?

    “那就早上蒸面皮子,白豆腐稀饭,甜酱子下萝卜茧子,中午就是菜老饭下红葱辣子,下午就是浆水面!”带头的老厨子说。

    “对,在蒸些红苕和芋头,煮锅洋芋蒸饭下芫荽酱辣子拌红腐。”其他的老厨子跟着说。

    盖大龙心知他们这些人在说气话,上面说的那些饭食都是普通人家吃的家常饭,可从来没有上桌子待客的道理。

    盖大龙给他们说,下午就有三头大大肥猪拉去老石家屠宰,收拾干净后直接拉倒老院子大院坝。还有一百多只鸡和一百多只鸭都收拾干净送去。

    “各位老师傅,你们说的话无肉不成席,猪,鸡,鸭,羊都有,萝卜,白菜,红葱,豆腐也都有,洋芋,红苕,芋头都有,就看你们的手艺了。”盖大龙对老师傅们说。

    老厨子一听这些肉菜都有安排,就有说有笑的回家拿厨具,边走边讨论各种菜式怎么做好吃。

    按照约定郭少维他们一行人坐火车回到了南乡县,家属家里有车的开车去接,没车的有村里安排车去接,一行三四十辆车浩浩荡荡的开往火车站接车,到了火车站王龙和李盛强两人打气横幅“欢迎盖士村外出务工人员回乡”,这阵式引来路人围观。

    火车到南乡县是中午两点,车队直接开到盖士村老院子的大院坝里,那里早有几百人的村民在老院子里等着,他们中多是打工者的家属,也有看热闹的村民。

    看到从江苏务工回乡的人们,村里人都热烈的鼓掌欢迎他们回乡,盖士村有三十年的外出劳务历史,这为打工者举办的欢迎仪式还是第一次。

    打工者下车后被家属和村民围起来,问东问西。盖大龙拿起扩音喇叭高喊着“大家先让一让啊,叫我们打工的人先站到一起,咱们有话回家好好絮叨。”

    人群中自动留出一条路来,打工者走到人群中间接受村民的致敬。整个欢迎仪式进行了半个小时候,返乡人员都回家休息。

    到了下午村里的大喇叭开始广播“各位村民请注意,明天一早在老院子大院坝举行庆功会,全天管饭,咱们屋里闲着的村民都去老院子参加,重申一遍啊,全天管饭,明天有空的就去。

    晚上李一拍带着十来位从省城来的朋友开车到了盖士村,他们是盖大龙特意邀请过来参加庆功会的,本来上次展示会时就要请他过来帮忙拍照,拍视频,但是李一拍档期排满了,这次李一拍专门腾出时间过来参加盖士村的活动。

    盖大龙先安排了众人的住宿,接着带他们去老院子大院坝游玩参观。老院子民宿土坯房就在大院坝边上,李一拍等人放下行李后就跟着到了大院坝。

    大院坝一侧灯火通明,场地上架起十几个炉灶,灶上是高高的蒸笼还冒着热气,村子里几个老厨子还在忙碌着,中间空地上已经摆满了几十个圆桌。

    盖大龙请大师傅们给弄点吃的招待客人,其中管事是盖作伟,他看盖大龙来了就端了一盆羊汤上来,让李一拍他们先喝喝暖暖身子。

    “吃饭还是吃面?”盖作伟问。

    “省城顿顿都是吃面,来了南乡县就入乡随俗吃米饭吧!”李一拍到盖士村的机会多了,跟村里的人也不客气。

    “拿给你们整点白米饭,炒点腊肉还是吃菜老饭下红葱辣子?”盖作伟继续问。

    “在省城吃肉的机会多,麻烦您给整点菜老饭和酱辣子吧,换换口味,”

    “咱盖士村的老规矩菜老饭不待客,你把咱村子里的豆腐给翻个花样整几个小菜上,看看你的手艺啊!”盖大龙对盖作伟说。

    不大一会儿,盖作伟把菜老饭端上来了,其他帮忙的帮厨妇女端上了几盘菜,盖大龙赶紧招呼李一拍他们吃饭。

    李一拍一看上的菜是香干芹菜、麻婆豆腐、油煎豆腐、小葱拌豆腐、清蒸豆腐泡,素卤豆干、炸豆卷,木耳炒瘦肉、酸豇豆炒腊肉,乌鸡煲,清一色的豆制品菜式,还要红豆腐、酱辣子、红葱辣子、芫荽辣子、蒜苗五花肉蒸红豆腐,一应菜式看得众人直流口水,盖大龙招呼大家赶紧开动吃饭。

    一阵风卷残云,吃的盆干盘净后,盖大龙带着李一拍围着老院子遛弯散步,看着乌漆嘛黑的老院子,李一拍建议老院子以后也要把夜景搞起来就好了。

    “一文钱没来英雄汉,农村办事很难啊,就我们村主干道的亮化工程那些路灯都是欠账的,工程是全体村民义务劳动干的,做什么事都要钱啊!”

    “豆制品厂虽然赚钱但是也要养活几十个人,等着民宿搞起来了,赚钱了就继续投资搞老院子的亮化工程。”

    盖大龙述说了自己的难处和苦衷,农村干事不容易,只能一步一步的来,李一拍虽在省城呆惯了,但是对农村基层的困难他也是知道的,所以对盖大龙的难处也能理解,他只能通过自己的拍摄和宣传帮组盖士村提高知名度,进而吸引游客前来旅游参观消费,从侧面帮组盖大龙的民宿旅游事业。

    盖大龙带着众人转了一圈,看夜已深,他自己还要去治安巡逻和查夜,就把李一拍他们送到住处,自己又去忙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