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黄花
繁体版

五十三

    盖士村一口气换了6名青年大学生当小队长,又成立了“盖士村青年突击队”,这在盖士村是破天荒的头一回。

    “突击队”是成立了,可怎么开展工作,年轻的小队长们坐在一起商议。

    “以前都是通渠补路,扶老太太过马路,扫村道,搞卫生,治安联防,家庭矛盾调解之类的工作。”

    盖作平作为老生产队长,听说队里年轻人当选了小队长,特意来给年轻人传授经验。

    “我们这一代人都是这样做,像你们这一代应该有些新的东西”。盖作平说。

    盖大龙其他五位小队长考虑盖作平说的有道理,优秀传统节日不能丢,像盖作平列举的那些事情,还得做。但是更侧重的在于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

    举个例子,组织人员去清扫村道,搞卫生。这种突击行为只能是一阵风,过后还是脏乱差。应该把这些基础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先期肯定要小队长们自己带头去干,但是这些年轻人也都有自己的事情去做,如果不能长期坚持,搞一阵子只能是一阵风,后面该是啥样是啥样。

    如果制度化,常态化那就要有专职或兼职的人员,有了人员就要有开销。各生产队都是穷的叮当响,有个别队上还有卖地的余款,可那些钱村上有多少双眼睛盯着,那就是个火药桶,谁碰谁完蛋。

    要论集体经济,这6个生产小队一个也没有,5,6,7,8四个小队还稍好点,好歹郭少维,盖大龙,李盛强,陈仁建四人还能依托豆制品厂和民宿两项有点收入。

    9,10两个小队的盖华雄和盖荣飞也都刚回家一年,事业刚刚展开,也没有闲钱剩米去支撑队务。

    “咱这整来整去手里没钱,干什么都没底气呀。”盖华雄感慨说。

    “得想办法搞点快钱。”盖荣飞附和说。

    “我有一个办法,不知大家有没有兴趣”盖大龙说。

    大家一听盖大龙有办法搞快钱一个个都精神了。

    “我有个老表在江苏当人力资源经理,他们工厂是有5000人的大厂,对外招零时工,厂里开价一个小时23元,我们组织村里妇女过去,每小时20元,每人一天上10小时班,一人一天可以多出30元钱。”

    “临工结工资只会跟带人的工头结,临工进厂必须由劳务公司介绍才能进,这已经形成一条人力资源产业链。咱们六个队可以发动队里的适龄妇女外出打临工。”

    “统一组织,统一结算,多出来的钱扣掉各项成本,剩下的就按每队人头平摊,当做各队的集体收入。”

    大家听完都认为可行,就详细计划,组织实施,列出具体的行动步骤和方案。

    不到一个礼拜,已经有100多人报名如江苏打临时工。盖大龙把这个情况给村委汇报,村两委也认可这种外出务工方式,并千叮咛万嘱咐出门注意安全,要确保工资要的回来。

    陈至生打算把这件事汇报给镇上和县妇联,因为一个村100多号妇女集体外出打工不是小事情,他作为盖士村的村支书要负担领导责任。

    柳勋一把挡住了陈至生。

    “这事情八字还没一撇,人都还没去,到底行不行咱也不知道。如果行了,上面也不会给咱们两人奖励,如果办砸了,那这锅肯定得咱背。”

    “年轻人做点事情不容易,我打过工,知道有这种用工方式,不足为奇。如果上报,那么劳动所和县妇联又要提这要求,那规定,又要企业提供被褥,脸盆,毛巾,牙刷,现在私人企业谁会给工人配这些,能提供岗位,按时发工资就不错了。”

    盖大龙也支持柳勋的意见,以前盖大龙做行政人事时也和地方劳动部门打过交道,政府部门都是按规定办事,这私人企业本来用临工就是想省点正式工的五险一金费用。如果让政府部门参与的话,这打短工的事估计就得黄。

    陈至生听完柳勋和盖大龙的话觉得也有道理,就放弃了上报的念头。

    经过准备,盖大龙,郭少维,盖华雄,盖荣飞带队,盖荣,盖润富,盖润贵,盖作平负责后勤,一共八人,带着盖士村100多号妇女前往江苏打临工。

    盖作平一辈子没出过门,平时他在村里比较有威信,这次想出门看看,凑巧他三个孙子被盖大龙叫上负责后勤安保工作,所以他也跟着一路去了。

    到了江苏后,这100多名妇女被安排进工厂做临工,郭少维,盖华雄,盖润富,盖润贵四人留下负责这100多人的临工管理工作,其余人全部返回南乡县。

    回到南乡县后,盖作平给各家家属说了江苏那边打临工的情况,有出门打临工的家属听到一切都安好情况后也都放心了。

    11月份的南乡县已经是初冬时节,每年冬季村民都会烧煤取暖,年年都有人中煤毒,重则身亡,轻则住院。

    以往村里会在村委宣传一下冬季用煤安全,今年因为一次性换了6个小队长,又成立了盖士村“青年突击队”,村两委想试试突击队这把利刃如何,就把冬季用煤安全的事情交给“青年突击队”处理。

    接到任务后,盖大龙先召集青年突击队的骨干队员开会。因为5队队长郭少维和9队队长盖华雄人在江苏,就由两队的其他年轻人先代理队长职务。

    通过开会人员不齐这件事,盖大龙考虑到现在的生产队事务繁多,又有多项外联任务,一名队长有时还真忙不过来,就考虑增加副队长的职务。

    眼前最重要的是盖士村冬季用煤安全问题。盖大龙把人召集后,大家踊跃发言,理清头绪,决定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全面检查全村各家各户煤炉子的烟囱是否完好,若果有破的要及时换新的。

    二是对周边煤厂进行摸底,对进村卖煤的万登记备案,煤厂出售的煤要是无烟煤和微烟煤,煤炭含量要高,拒绝出售劣质煤。

    三是早晚安排三支自愿巡逻分队,晚上提醒各家各户烧煤安全,连带治安巡防,早上巡查各家清点人数,按农村早起的习惯,6点半必须开门有人,没有开门的要把门叫开。三支巡逻队南北对进,各家各户巡查。

    四是和为生院沟通联系,为村里年纪大的老人上门检查血压,给村民做二氧化碳中毒急救培训。

    盖大龙把方案上报村里,陈至生看了一个劲的叫好,柳勋却犯了愁了。

    “这以往巡逻队只有5人,只负责晚上巡查,这些人每天只有10块钱的补贴,你这一下整10个人,这又要花不少钱呀”

    盖大龙叫村主任柳勋放心,去年经费多少,今年也多少,不够的他自己想办法,巡逻队的装备,车辆他自己解决。

    “巡逻队还有车?”柳勋瞪大眼睛问。

    “那必须得有啊,徒步巡逻和车辆巡逻组合起来,这样才有效率啊。”盖大龙说。

    陈至生暗自发笑,和这些年轻人比起来,他们老一辈的是有些过时了。

    方案被村委通过后,盖大龙就向全村招募20名年轻自愿者。巡逻队分2组,一组10人,分3队,一队3人,加分队长1人。

    村里年轻人不多,但也踊跃参加,勉强凑够20人。盖大龙把自己的五菱宏光S用作巡逻车,家里有摩托车和电动车也骑来,形成机动车,摩托车,电瓶车,徒步各种巡逻方式。

    以前村里的巡逻队都是每人发一个红袖标,自己拿手电,拿着木棍,像游击队一样在村子里巡查。

    盖大龙自掏腰包在阿里巴巴上批发了一批装备,从Fast头盔,CP迷彩,作战靴,战术马甲,战术腰带,强光手电,甩棍,钢叉,手套,对讲机,巡逻队员一身的战术装备比派出所民警装备都要好。

    “做什么都要专业,就是巡逻车太贵了,买不起,先开五菱骑摩托电动车,等有钱了再换”盖大龙说。

    年轻人穿上巡逻队战术装备,小伙子一个个显得很帅气专业,盖大龙有对他们进行了整训。

    巡逻队当天就发现2名老人烧煤炉轻度中煤毒,幸亏发现及时,才没有出人命。

    经比一事,村里人对烧煤炉一下子重视起来,各家各户配合巡逻队工作。

    盖大龙坚信自己在管工厂时要求安全生产,全年零伤亡,在自己的村子里更是要严格管理,不能因为烧煤的原因再出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