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黄花
繁体版

四十四

    李一拍的意见提醒了盖大龙,这些土坯房租过来都是要给人家付房租的,空在这里也是浪费资源。

    他看新闻上报道某省某地靠近省城的一个县,老百姓把家里的石头房子一修葺用来招待城里游客住,村民们发展旅游经济,效益改不错。

    李一拍鼓励盖大龙就在盖士村发展民宿产业,游客他回从省城带人来。

    他建议盖大龙到外地去参观考察一下,借鉴外地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回来把盖士村的民宿旅游经济规划一下。

    郭少维第二天赶回了南乡县,这次他做东在县城酒店宴请李一拍三人。

    李一拍给他提了盖士村搞民宿旅游的想法,郭少维说他也早就有这个想法,现在刚好李一拍他们来了水到渠成可以搞了。

    李一拍一行人在南乡县拍了三天山景,临别之际叫盖大龙把土坯房子修葺好后发微信给他。

    他在省城有一帮摄影朋友,都喜欢农村,到时他约一批人过来旅游。

    盖大龙和郭少维就制订了盖士村民宿经济样板房规划,把十几座老房子修葺改建成民宿旅馆,同时对老院子周边的环境进行整改。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修,盖大龙租来的土坯房翻修一新,加上村道土路绿化和菜地种上各色时令蔬菜,又安排养了一些猪,牛,羊,鸡,鸭,鹅。一个土色土香的土坯房村子初具规模。

    老院子又恢复了些生机,盖大龙一行人在老院子转了一圈,有点二三十年前农村的意思。要的就是牛羊成群,鸡鸭遍地,田里有庄稼,地里有青菜,农民在劳作,耕牛在犁田的场景。

    为了增加逼真度,盖大龙专门叫养牛的村民给牛喂青草,然后把牛牵到村道土路上溜达。专门叫牛粪拉在路上,然后风牛粪干了后铲到路边的绿化带边上。

    “农村的空气中要有泥土和牛屎的味道才对,虽然现在是新农村建设,道路干净,卫生干净,但是少了牛屎味,就觉得差了点什么”盖大龙开玩笑说。

    “咱们的牛吃的时草拉出来的也是草,这就是有机嘛,绿色环保嘛,城里人现在不就是讲究这些嘛”岳老三说到。

    “这民宿,乡村旅游的灵魂就在于真实,咱们这土房,土地,土路,都是土气的,不洋气,连牛粪都是货真价实的。”郭少维跟着说。

    “现在不是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嘛,光有人也不对,得有家禽家畜,这样才跟符合30年前的农村情况。”盖大龙笑着说。

    可现在是环保政策不让散养生猪,上面说是污染大,为了环保不让养猪。盖士村现在也没有几家养猪,豆腐作坊的豆渣都是卖给养猪大户的。

    “我们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盖大龙斩钉截铁的说。

    为了做盖士村民宿经济,乡村旅游经济的样板区,盖大龙前后投入10多万,他这样做也是为了探索旧农村的经济转型,盘活农村空房,土地资源。

    不管出发点多么好,多么大,最终落到现实上,就是有投入就必须有产出。做生意投资就是为回报,而不是做慈善。

    从水灾后安置几户人家,到租空房,搞卫生,做绿化,请人设计,修葺土坯房,装修室内,订购家具,改建厕所,通路,通电,通水,这样一摊系统工程花下来,基本是把他个人储蓄掏空了。

    豆制品厂还要正常运营,买黄豆要钱,每月工人工资,水电费要钱,离了钱就运转不了。

    这次民宿经济转型,明面上是盖大龙听从省城摄影师的建议利用现有资源整合后发展乡村旅游试点。暗地里实际上是盖大龙商业版图的扩展,那么多人跟着他吃饭,一个豆制品厂只能维持大家的基本生活问题,要发展,要壮大,必须探索新的发展路子。

    盖士村老院子名宿经济样板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这个项目启动资金是从豆制品厂抽过来的,如果项目亏钱,不能盈利,那对盖大龙的打击是巨大的。

    所以这个民宿经济从一开始就是盖大龙自己亲自抓,亲自实施,再要求上也是延续了他一贯的作风。

    “以往农民养猪养鸡,都是在自家后院,现在我们养猪养鸡,要在路边,要把圈舍建在路边”盖大龙提高嗓门。

    “但是我们不是养殖场,我们要兼顾面子和里子。面子就是让游客看到这些动物,卫生要干净,要有观赏性,不能像自己家里养一样圈舍脏乱臭……”

    “里子就是要有动物在里面供游客观看,要能实现经济价值,比如客户来看这个土鸡不错,可以按土鸡价格卖给他们,看咱们养的猪不错,可以预订年猪肉……”

    “大城市的人注重环保健康有机,咱们就做到最原始的状态,动物不喂饲料,土地不施化肥,蔬菜不打农药,咱们做到最好,做出特色,这样才能转化城收益,以名宿经济收入来支撑乡村旅游。”

    同行人都很赞同盖大龙的观点,这次民宿经济是带走试验性质得,大家都希望这条发展道路能走的通。

    经过大家的商量,利用盖士村老院子上次发大水泡垮的宅基地做旅游养殖圈舍。

    规划把村道土路主干道两旁被水泡垮的土坯房宅基地全部租下来。周围用整块的土坯砖垒起1米多高做成围墙,把整个院子圈起来,每个院子还装了门头,门口钉了公告栏,写明里面养的动物名称,数量,状态,负责人。

    每隔一段距离就有这样的一个旅游养殖圈舍,盖大龙的想法是在这些先围起来里养些鸡,鸭,鹅。又专门找了几间房的宅基地改成开放式的猪圈,羊圈,牛圈。

    猪,羊,牛圈的结构是后半段的搭成棚,里面铺上干稻谷草供动物睡觉避雨。前半段是场院,地面一半用水泥硬化,一半是泥地,水泥硬化地是供动物吃食和排泄的地方,泥巴地则是动物散步的地方。。

    这些家畜,家禽都的饲养圈舍离住宿用的民宿离的有段距离,考虑到客人的住宿环境和卫生,旅游养殖圈舍专门挑在老院子里偏的地方建设。

    在规划完自己老院子的民宿经济样板区后,岳老三建议去南乡县别的旅游村去看看,借鉴一下别人的经验,不能自己闭门造车,自我感觉良好。

    盖大龙选了三个地方,一个是离盖士比较近的六丰村,一个是靠牧牛河边上的渔河村,还有一个是靠山区的石家湾村。

    盖大龙和郭少维,陈仁建,李盛强一行四个去考察。

    六丰村距离县城4公里,是由村支书一家伸头贷款搞的大型生态农业体验园。占地几百亩,依次为丘陵种茶,坡地种花,平地种葡萄,低洼做鱼塘。

    六丰村生态农业园里有宾馆,酒店,生态农业体验,玻璃温室等建筑。

    看完六丰村后,大家感慨人家这项目大,投资大,盖士村老院子是给人没法比。

    盖大龙到时觉得船小好掉头,六丰村的基础设施固然好,但是给人的感觉是商业气息太重,那些宾馆,酒店,都是高消费场所,哼加上投资人的官方背景,这就没那么简单。

    一行人又来到渔河村,这里是在牧牛河边上,建了一排砖混房当住宿,在河堤上建了个码头,放了几条木船和竹排,供游客划水。

    渔河村要比六丰村规模小很多,典型的靠水吃水型旅游模式。

    盖大龙认为渔河村是发挥了自己的地域优势,靠河边就发展水上项目。

    但是水上项目一个不安全,存在游客溺水的风险,二来受气候影响较大,冬天天气冷就无法吸引游客。

    一行人又来到石家湾村,这里靠近高速路口,村子是拆迁户,因为以前这里鱼塘多,村子就发展休闲垂钓加农家乐产业。

    看上去也经营项目单一,规模不大,比盖士村老院子还要小。

    走完了这三家,大家在一起讨论。所谓民宿经济,民就是民俗,宿就是住宿。这样的新型经济形式其实就是一种共享经济。

    利用自己手头闲置的资源和别人共享,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南乡县这个旅游大县,越来越多的乡村再开展乡村旅游经济,因为千篇一律,各旅游村同质化越来越严重。

    游客本身是从大城市来的,他们来就是要靠农村最原始的东西,现在走到哪里都是人工造的,住宾馆酒店,跟在城市是一样的。

    吃饭也是跟城市酒店里的菜式口味是一样的,这样游客来一次就感觉没有什么新意,下次就不会再来了。

    “一定要搞原汁原味,土色土香,别人都是搞洋气的,我们就是要搞土的掉渣。”盖大龙总结到。

    “而且环保先行,做什么都验考虑环保,农产品是从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一步步来分的”

    “我们从一开始就要注重环保,严格限制装修材料使用塑料、钢铁,以木头为主,刷墙不要用涂料,要用白石灰,多用土木建筑,总之一句话,恢复到30年前的样子就对了”

    大家纷纷赞同,而且提议把豆制品厂也作为一个旅游点,搞成村里企业的代表工程。游客来了以后,可以带些豆干回去,也是给豆制品做宣传了。

    随即盖士村的民宿经济样板区建设就按这次会谈结果去推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