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黄花
繁体版

三十

    在场的人都夸二黑心福好,在外发达了不忘乡亲。在这个老龄化严重的村庄里,孤寡老人都是在家养老。

    社会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是当前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农村传统的养老方式是养儿防老,在农业社会男子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家家农户都喜欢生男孩,家里有几个儿子,几兄弟的人家,在村子里说话硬气,遇事人多底气足。

    这就是农村历来重男轻女的社会根源,是传统农业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产物。

    村子里有的老人儿女去世的早,白发人送黑发人,老来无儿无女,老无所依。

    这些老人身体健康时靠种地为生,一旦有重大疾病,瘫卧在床就没有人在身边照顾,生活困难。

    在盖士村以往的集体活动中,都是以村里子女众多,家庭条件好的老人为中心,他们有的儿女在单位上上班,有的做生意发了财。

    每次集体活动,他们就是村里老人群体里的明星,一见面就开启商业互吹模式。

    谁的儿子高升了,谁的儿子发财了,你老有福气儿女都有出息,你老子孙满堂,后人能耐。

    每逢村里人家过事,这些老人往往坐居中堂,主人家沏茶倒水,上烟敬酒,人群围在一起,吹吹牛,打打牌,好不潇洒自在。

    而那些子女早逝,无儿无女,家庭条件困难的老人,都是在主人家帮忙做事。

    他们多是守在火炉旁烧水,在移动灶前填柴烧火,帮忙扫地清理。实在没事做的就三三两两的聚集在某个角落里。

    开席的时候,主人家都是先招呼那些家庭条件好的老人坐首轮,坐上坐。

    那些家庭条件困难的老人,多是在酒席上帮忙打杂的,要等到最后一轮才坐的上席。

    他们吃完后还会把剩下得肉菜打包带走,吃不完倒了也浪费,带回去下一顿吃。

    他们在酒席上对谁说话都客客气气,唯唯诺诺,别人说什么永远都是对的,用一个“好”字来接话茬。

    在他们身上保留了最原始最纯朴的农村民风,你不能说他们可怜,这是命运对他们这类人最大的不公。

    当地有言:“恶人活百岁,好人命不长”,他们这些老人一辈子本本分分,老老实实。即便命运做弄,他们也没有失去那份纯朴的天性和善良的人性。

    这次祭祖活动盖法侯是明确要求把这些孤寡老人第一时间请到,给予他们尊重和关怀。

    这是对盖士村之前长期存在的不正之风的矫正。以前谁出的钱多就可以在家谱中排名靠前,谁出的钱到位就可以为自家老人杜撰事迹。

    这种乱象从村民有钱开始,近些年来愈演愈烈,相互攀比之风,奢侈之风,用钱收买人之风愈演愈烈。

    盖法侯就是想通过这次祭祖把家族里这种不正之风扭转过来,唤起村民久远的良知。

    他深知以自己91岁的高龄带着一群七八十岁的老人来做这件事,只怕是人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那他们百年之后,家族风气和民风引导会不会又回倒退。舆论权会不会又被盖家三金,九道湾,绕肠绕那一层50多岁的富户把持。

    还会不会发生四年前那样用钱收买族人,乱编族谱,随意祭祖的荒唐事呢?

    他现在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唤醒族人的良知,把家族事务交给年轻一代人手上,在自己和老兄弟们还活着时多多指导,点拨他们。

    把这种纯朴的乡情,善良的人性,良好的家风一代代传承下去。

    盖大龙见盖法侯放下酒杯沉思许久,用胳膊肘捅了一下二黑,给他使了个眼色。

    二黑放眼再看盖法侯时,只见他靠坐再藤椅上,双手扶在扶手上,头略低沉,眼神聚拢,面色凝重,花白的胡须显的更加苍老。

    “祖爷爷,天气凉了,要不扶你到屋里暖和点。”盖大龙说。

    “人老了,没用了,才喝几杯就不行了,你们继续喝就,我就不能再陪你们了”

    二嫂子从后厨端杯开水给老爷子,还说他几句,本来不该喝酒的。

    “咦,无酒不成席嘛,况且今天是招待三十年没见的二黑,没事的,我喝口热水缓缓”盖法侯接过二嫂子手里的热水。

    其他人继续推杯换盏,相互敬酒。

    “你们老汉家年龄都不小了哦,按住个人身体酒量喝呦,酒是好酒,可不要喝醉了!”二嫂子站在酒桌边上劝阻。

    “放心吧,都按着量喝呢,不得喝醉酒,明天都还有正事,不得贪杯”盖法文接着二嫂子的话说。

    “老哥哥,二黑这次回来,是家族里的大事,他又出手帮助族里的孤寡老人,按老理儿,这事要写上族谱的”盖法民在一边说到。

    “是呦”

    “对的,有道理”

    “这在咱盖士村是盘古开天辟地头一遭哇”

    “对呀,旧社会的乡绅老爷也只是在荒年时接济点口粮”

    “就是呀,哪有人肯把自己的钱掏出来给这些与自己不相干的孤寡老人呢”

    “这种事要是做了有好处,村里那些先富起来的富户早都做了”

    “也有哇,上次郑则平家上梁时盖卓才就给了盖得青家老婆子商翠萍5000块钱给他家孙子买电脑。”

    “这哪能一样,那是商翠萍当着众人面求盖卓才的”

    “对!对!对!当时我在场,盖卓才哪有人家二黑主动干脆,他开始就没吐话,叫商翠萍去找她俩侄子,去找村上。”

    “是哦,后来是郑则平说的盖德青一家只有低保,其他的政策不能享受,盖卓才问了商翠萍好一会儿呢”

    “就是呀,他那是人多要脸,骑虎难下,他那天戴那条金链子就值这钱,他家门嬢嬢问他借钱给族侄儿买电脑,放着那么多人面他折不起这面儿。”

    “你们不要在这里瞎传了,不管人家动机咋样,过程咋样,结果人家是不是给商翠萍5000块钱了?”盖法正听到人群里七嘴八舌得讨论打断了大家的话说到。

    “人家毕竟是真金白银出了钱的,这样就是好事儿,你们一毛都没出,站边上看热闹,还在背后议论,这样可不好哇”盖法正继续说到。

    “钱多钱少是份心意,能给就不出错了,管他背后打什么主意,能把盖德青家的难事解决掉就是好事儿”盖法文支持盖法正得说法。

    “好啦,好啦,不要这样去比较。只要肯帮助族人都是好的,把这事记下来,写进族谱。”盖法侯最后做了决定。

    族谱是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每修一次族谱都会新增新生人口和新增族中大事。

    修谱的时间不固定,但凡修一次就要把新增人口和新增事迹记录进去。

    前些年有人出钱请谱匠“拜谱头”,把自己家的父母,祖父母写的多么高尚,其实都是言过其实,糊弄人的。

    当地人又很相信这一套,觉的上了族谱是很光荣的事情,都乐不彼此的用钱请人修谱。以至于后来发生比较捐钱数量多少来排宗门的荒唐事情。

    这次修谱是和祭祖大典一起进行,由退休教师盖法文和退休律师盖法正执笔。

    这次祭祖不接受外人的捐钱,就是为了保证修谱事迹的公正和真实。

    祭祖筹备委员会也是想借此提醒敲打族里那些有钱又动歪脑筋的人,以前用钱论排名的那招不灵了。

    这次的修谱就是玩实事求是的记录家族里发生的过往事迹,给子孙后代留下真实的文字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