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黄花
繁体版

十二

    老陶的事情拖了三天,厂里老员工也知道他是为老工人出头讨公道的,一个个都到盖大龙那里去说情,请盖大龙出面想想办法,把老陶留下做到年底。

    盖大龙就去找到大老板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大老板找到老陶劝说了一回,大意就是不要闹了,看他的面上回去上班。另一边大老板去说了老板娘几句,意思是老陶干了十几年了,过去的那些账不要再提了,工厂里剩不下几个老工人了,看他的老面对他们好点。

    老陶在僵持了三天后又回去上班了,大老板的出面化解了此次劳动关系危机,老员工都很感激大老板,都说大老板是好老板,如果大老板不退休,这个厂会比现在发展的更大更好。

    事实也是如此,大老板管理工厂时,工人没有事情做在工厂里等也要等到工厂开工,而小老板接手后员工大批量离职去别的工厂做,没有熟手做事,小老板开价挖人,熟手来做一年做到年底2000元,介绍人介绍费800元。即便是开出这么诱人的条件,也没见几个人回来做。

    同样的招工方案,被小老板否决掉。相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盖大龙遇见同行的一家老板,大家谈到现在这个行业很难做,工人很难找的问题。盖大龙就把自己去贵州的招工方案说给这位老板,人家觉得很有道理,就在当年年底实施,结果没到两年,人家工人迅速发展把盖大龙所在的厂远远抛在后面。

    时间一晃半年过去了,快到年底了,盖大龙所在的工厂已经淡下来了。一天工业区的房东来找,说是楼顶上有一块地方当时是没租给工厂的,今年工厂用了几个月要收房租。盖大龙把这个情况反映给老板两口子处理。

    双方讨价还价最终商议是工厂付给房东两万块的房租,为此事老板娘一直耿耿于怀。

    到了月底抄电表时,发现之前一个没有人住的房子的电表在安排人住了一个月后,竟然没走表,这样电费就无法计算。

    老板娘知道这件事后叫盖大龙去找房东解决,之前租房入住后,房东换过三个坏的电表,换完之后房东就说就这最后一次换电表,以后再有坏的就不负责了。

    因为和房东有约定,工厂老板娘又不给解决,无奈之下盖大龙自己掏腰包花50元去买了个电表换上。真是天大的笑话,自己管行政后勤管到这个份上,盖大龙有苦说不出。

    隔天房东听工业区物业说起这件事情,专门请盖大龙出去吃餐饭。房东劝盖大龙离开这个厂,因为一个老板做到这地步,一个电表的事情还要这么计较,做下去没有前途。并表示这个电表的钱不会叫盖大龙出,只要有一天盖大龙不在这个厂干了,就把这只电表的钱给他报销。虽然只有50块钱,但是房东说了这事是一码归一码,不能把收那两万块钱房租的气撒到盖大龙身上。

    没过几天车间里的厕所蹲坑堵住了,盖大龙请人来疏通,价格是疏通一个100元,老板娘觉得贵,就叫盖大龙又去找房东理论,叫房东出钱修。

    房东说这整栋厂房租给你们厂用了都快一年了,现在厕所堵了还来找我,看来我前段时间收那两万块房租你们老板娘是跟我没完了。房东也不为难盖大龙就亲自打电话给老板娘说,老板娘问盖大龙以前发现堵住怎么不说,盖大龙说刚搬进厂时检查过,所有的厕所蹲坑,地漏都是通的,老板娘坚持叫盖大龙自己处理。

    自己处理怎么处理,上次自己套腰包买了块电表已经是吃了哑巴亏了,这次又推到我这里来。好吧,你当老板的不愿意出这笔维修非,那就不修吧。之后厕所堵一个,盖大龙就封掉一个,前后封掉了5个蹲坑。直到街道安监所的来检查,发展厕所都被贴着封条,就勒令工厂整改。在现场老板娘又推到盖大龙身上。

    盖大龙把事情的原因告诉安监所的领导,把领导都逗笑了,别人也觉得好笑,这么大的厂,日常维修几百块的事情还要和房东去扯皮,还要叫员工去承担。领导很正式的告知老板娘,用他们本地方言讲,做老板的不要这么小气,斤斤计较,你不给盖大龙维修费,你叫他自己去掏腰包修还是准备叫他自己去掏?做老板的不能这样,即便员工工作中有失误,像这类事情,最终受益方是工厂,那么法人必须承担这些费用。他们这些外地工人还算是比较老实本分的,要是本地的工人,他们随时都可以去劳动所投诉你家工厂侵犯员工权益,你这样做是违法的。这都法治社会了,还跟以前小作坊时代的扯皮撩经怎么行?怎么办的好工厂,赶紧整改,这都牵扯到厂区安全隐患和环保卫生,不是小事情。

    老板娘被领导说的满脸通红,脸上颜色紫一块青一块的极度难看。无奈只能按领导的指示做,第二天就叫人来维修。

    没有奇葩,只有更奇葩。盖大龙在这个城市打工十来年,也跟过几个老板,做过几年行政经理。虽然没有在正规的大公司干过,在小公司,小工厂干还是绰绰有余的。

    在老板老板娘接手工厂后,很多问题都跑偏了。在去年他们两夫妻接管工厂后,走了一大批工人,管理人员也走了几个。盖大龙当时也想离职,最后被大老板挽留住,毕竟几年的感情,也不是说走就走的。

    这个老板娘,以前是在家带娃的,去年开始在厂里管采购,今年更是样样都要管,样样都要抓在手里。

    以前厂里卖废纸都是盖大龙安排工人整理好,通知收废纸的来收,当时的回收价是8毛钱一公斤。后来老板娘要自己去卖废纸,叫工人把纸装上车,自己去废品收购站过称收钱。

    车间里的灯泡坏了,以往是盖大龙叫五金店送过来一箱慢慢用。老板娘来了以后就要自己去店里买,一次买个两三个回来,还和五金店老板讲好如果灯泡烧掉的话,要以旧换新。有时候她买的灯泡用两三个月坏掉了,换下的灯泡交给老板娘,她一看是可以换的灯泡,高兴的手舞足蹈,边唱边笑“这个灯泡可以换……”。时常逗的盖大龙想笑又憋不住,一个灯泡至于这么高兴嘛。

    工厂工人用的劳保用品像手套,口罩之类的,以前都是盖大龙叫商家整袋、整箱发过来用,老板娘接手后都是从某宝上买十几二十个回来,以旧换新实名登记领用。

    老厂区有一台空调坏了叫人来修,维修师傅说时间太久了,十几年的老机子修不划算卖废铁吧。

    老板娘在去出去旅游之前把这件事交代给盖大龙,事后这台空调被盖大龙和司机以整机卖出150元。老板娘旅游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问卖空调的事,当得知空调卖了150元后,又高兴的手舞足蹈,她原以为只能卖50快。

    这种身居高位而抓小事的工作理念和作风,遭到工业区其他老板老板娘的嘲笑。客气点的说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不客气的就直接说没有当老板娘的样子,一天说话呱呱呱的,哪里都有她,什么都想管,什么都管不好。说的难听的是以前没当过老板娘,卖垃圾都要自己亲自去,哪见过哪个厂是靠卖废纸壳发了财的。

    盖大龙就是在这个老板娘的手下忍受了两年,以前戏言“行政是个筐,什么都要往里装”,这两年也是被折磨的没脾气。盖大龙也是念及大老板的人情咬牙坚持着,事事汇报,多请示,多汇报,结果自己工作很被动,还要背黑锅。

    当年初正式招人旺季时,盖大龙提出招聘计划,储备2个外贸业务员,计划报到老板娘那里去,她认为现在有3个业务员够了,不用招了。盖大龙给她说年初不招的话,年中和年末就不好招人了,她扔下一句“那你喜欢招你自己招吧”

    原本正式的工作计划,在老板娘眼里就是很随意的你自己的事情,她总是喜欢把人划分成哪一派,比如盖大龙招来的人就是盖大龙的人,工人介绍来的人就是工人的人。从没有想过说是这个是工厂的人,是给公司创造效益的人。这种无差别的划分总是以打击就是一大片。一名外贸业务员因为受不了这种打击就在当年十月离职。

    老板娘叫盖大龙招名业务员来顶替,工资开到当地最低水平,应聘人员来了之后,她要想看看,前后来了十几个人,她都看不上,或者应聘人员对工资不满意。结果这个招聘就一直拖着,到了年底,老板娘说盖大龙招不到人,“罪状+1”。

    夜深人静的时候,盖大龙也会想这些事情。想当年自己也是科班出身大学毕业,好歹也是在深圳外资企业干过的,受过现代化企业培训的人,初到这个城市也随福建老板东奔西走,打官司,成立商会,去云南办厂,干的也都是大事。

    远的不说吧,就说上一家工厂,老板开着大奔去接盖大龙到厂里上班,他都不同意,因为那家工厂连续亏损两年,工厂看上去不好管理。后来这位老板把盖大龙请到家里去吃饭,由老板的父母出面请求盖大龙帮帮他们的儿子,盖大龙这才被这位老板的孝心感动,带着一帮弟兄,只用一年时间把这家工厂扭亏为盈。后来工厂好转后因为和老板理念不合,他主动离开那家工厂,远赴云南办厂。

    要说盖大龙这人吧,能力真的是没的说,属于那种“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力挽狂澜的人。在一百多人的厂子里,除过业务没干过外,没有他做不了的工作。

    可是上天对人是公平的,给一个人超凡能力,就少给他一份好运。

    “点儿背”是大家对他的评价。

    刚在深圳工作三年碰上国际金融危机,盖大龙那家厂还是给富士康做配套的,富士康没订单,盖大龙工厂效益不好,适逢年底合同到期他也就没续约。到了这座城市,如果遇到一任好老板,跟着干个几年,也能挣点钱。

    盖大龙跟第一人老板做了五年,结果老板陷入贷款危机,拆东墙补西墙,一个月光利息都要给人还掉30多万,盖大龙管理工厂的生产启动资金都拿去给人还利息,眼见工厂无望,不得已才主动离职。

    第二任老板倒是很赏识盖大龙的才干,聘请去搞企业改革,做了两年后因为阻力太大,改革进入不了实质阶段,加上厂区离市区太远,盖大龙就以企业改革失败为由,自己引咎辞职。

    一来二去十多年过去了,在这个厂里跟大老板干了两年再就是老板老板娘接手。在这两年里,被磨的没有脾气的盖大龙也经历了职业生涯的低谷。

    以往的意气奋发,干大事的激情渐渐退却,以往无所不能,牛逼哄哄的心态也平静了很多。自己就是个打工的,不要把自己高看了,和别人比,人家已经在这个城市扎下根,而自己的未来在哪里还不知道。

    在一次谈话中,老板娘问盖大龙,你以前干过行政没有?一个外行质疑一个内行,对这种具有冲击力的问题,盖大龙回答是,他以前是行政部的行政经理,而不是老板娘口里的行政,行政部是企业的一个部门存在,有文员,有招聘专员,有绩效专员等人力资源六模块的专门专员,企业稍微大点的还有行政主管,后勤主管等中层管理。你这里只有100来人,也就是我一个人在顶着所有的工作,招工,管理,后勤,统统一个人做。

    盖大龙忍不住怼了老板娘几句,他是按单下菜,看客上菜,老板给什么平台,他唱什么戏。他行政工作做成这个样子,是老板需要做成这个样子的,而不是他本身只要这个能力,请不要质疑他在行政工作中的专业性。

    说完这些盖大龙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年底了,干一年,过一年,又一年。该想想未来的出路了,他坚信未来的路千万条,在这里打工就不算一条。

    结合年中五月份回乡的情况,盖大龙更加坚信未来的出路还是在农村,因为那里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年底是团聚的时节,也是离别的时节。工人陆陆续续返乡,他们其中和盖大龙关系好的在走之前邀请盖大龙和他们吃顿散伙饭。

    席间工人们都感谢盖大龙这两年来的照顾,有几人明确表示明年不会再回到这家工厂,如果明年盖大龙有好的单位需要人的话关照一下。话语间有点悲伤的气氛,做了几年的老工人就是这个结局。盖大龙都一一答应他们,安慰他们先回家过年,过了年再联系。

    上帝使其灭亡必使其先疯狂,回想今年因工价、老员工、工人福利待遇问题发生的种种问题,稍微有办厂经验的老板都不会这么做,稍微有良知的人也不会这么做。

    盖大龙苦笑道给大家抱歉,今年有很多问题处理的不好,使大家受委屈了,面对老板娘的疯狂行为,他也是尽力保护大家。老员工都很理解盖大龙,都是打工的,盖主任这个人讲人情,不像老板夫妇虚情假意,没有人情味。

    工厂里的老员工和盖大龙开玩笑,今年工作这么累肚子又大了,盖大龙戏言是气大的。有人说盖大龙心胸宽广以后是做大事的人,盖大龙回复他们:心胸都是委屈撑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