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村建镇
繁体版

183、王林森的策划方案

    “请问一下菡萏经理,网络上怎么能做销售渠道呢?”王大海喝了一口茶,思索着问王菡萏。

    “这是近几年来,逐步流行起来的又一种销售模式——简单说,就是你在网络上发布产品信息,人家上网看到这条信息,若需要,就会联系你,这里面就减少了产品销售中的中间环节,就是卖产品与买产品的直接对接、结算了,买产品的人就会用最低价格买到最满意的产品,卖产品的人,也因为没有了中间的二道贩子、三道贩子等相关成本,也能赚到更多的钱。”王菡萏笑着说。

    “这么说,买卖双方都合算,都划得来——产品不经过商场,买产品的人稳定赚钱!”王大海激动地说。

    “是的啊!我们受到顾客订单,就通过邮局快递,顾客坐在家就能收到产品,顾客也省时省力——这种销售,以后肯定能流行起来,现在大城市里,都有专门的送货人了。”王菡萏给王大海、张大柱,还有王开明,又倒了一次开水。

    “这茶叶就是我同学种植的,我看到她在网络上销售,就在网络上下了订单,不到一周,我们在这里,就收到了茶叶,方便又快捷、安全。”王菡萏继续说道。

    “噢!怪不得我家二小子,一直叫我利用网络来筹办运动会呢,不是不相信他,是从来没有这样做过,今天算是涨知识了,我晚上就同意二小子的方案。”王大海有些自言自语的,说出话,让人不清楚他在说什么,王开明与王菡萏面面相觑。

    “王董事长,是这样的,王支书小儿子在省城工作,三月份就给我们村,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活动方案,但我们没有按照他的思路筹备、推广,活动进展非常慢,几乎停滞了,王支书很着急,一听菡萏经理说道网络销售,也许王支书有所触动了。”张大柱匆忙给王开明、王菡萏解释。

    “哦!那是好事啊,王支书的孩子在省城,都想方设法帮助霸王村策划活动,这是好事!王支书,能告诉我们是什么好活动吗?”王开明董事长问道。

    “这个活动,我也没有完全想好,所以也没有跟你说,本来想请你帮忙,担心你身体,况且还不知能不能搞成,就悬而未决,没有对外说——我家二小子春节回来,我带他在村子里转了几圈,又跟他交流了村里的一些事情,他就想,能不能搞个大活动,或者独特的,又有影响的活动,扩大霸王村知名度,还能让外地人也参与进来,从而带动霸王村发展——说实话,我当时也没有把他的话多想,却到了三月中旬,有天晚上他给我打电话,说他的想法构思好,已经形成了文案,叫我告诉他村部的电子邮箱,他发文案给我。”王大海认真地说:“第二天我看了他的文案,总的思路是每年搞两个大活动,上半年举办趣味运动会、下半年举办农产品展览会——觉得非常好,跟村民代表、各子公司负责人一交流,大家都举手赞成,可是文案中的自愿报名,他强调网络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我担心网络不可靠,就一直没有同意网络报名,但这个活动推进就慢了,我正着急,一听菡萏经理介绍的经验,我觉得二小子说的对,看来年轻人脑袋瓜反应快,跟潮流跟得紧,我们要学习了-------”

    王大海还没有说完,大家都笑了。

    “这个想法不错!你这个二小子有头脑,如果需要我们支持的话,我们会全力以赴的,方便的话,王支书把这个方案给我们看看。”王开明当场表示感兴趣。

    “那敢情好啊,我家二小子,前天来电话,都催促了,说这个活动不能再拖了。”王大海微笑说。

    “是的,若上半年过了,这个趣味运动会就失去意义,我在想你家儿子,思考的一年两场活动,是相互关联,有一定衔接,也是一步一步,不断强化霸王村的影响力,我觉得如果王支书同意,我跟我爸一样,我们可以联手合办。”王菡萏提出自己的想法。

    “这个可以啊,如果举办成功了,我们应该感谢你们,这对扩大我们霸王村的影响有好处,也是推动我们村的经济发展——我们请都请不到合作的伙伴,我们应该感激你们呢!”王大海一口答应。

    “这就好了,有你们的参与,我们霸王村影响就越来越大了,应该感谢王董事长、菡萏经理。”张大柱也表示同意。

    “那好啊,我们看过方案后,再谈怎么合办,如果我们能找到合作的共识,我提议我们把眼光放远点,可以年年合作,年年举办——刚才我听了王支书介绍这两年来霸王村的建设,在原有的整体规划上,多了一些项目,但还是非常合适的,如果这年年举办这两场大的活动,可能整体规划上,还要作一些微调,才能适应霸王村的发展需要。”王开明沉思片刻,说道。

    王大海示意张大柱,叫喜子把王林森思考的活动方案送来。

    王大海点点头,说:“我们一直得到王董事长的支持,这次王董事长能出手与我们合办,非常感谢了,如果你们愿意年年举办,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

    “你这二小子,是干什么的,倒很有思想啊!”王开明董事长好奇地问王大海。

    “呵呵!这个孩子从小就很有主见,现

    ^0^

    在是个研究生,我们村这两三年来,许多工作迎刃而解,离不开他给王支书出谋划策。”张大柱还没等王大海说话,就夸起了王大海的小儿子王林森。

    “噢!那不错啊,这个孩子很优秀,是那个大学毕业呢?”王开明随口问。

    “也不是有多优秀,这孩子从小就喜欢种植,年年都在房前屋后种什么玉米、高粱、红薯呀什么的,在房间里种花种草的,家里都成了‘植物园’了——后来考取了省农业大学,研究生还学农业,现在马上毕业了,还想回来,好像农村离不开他似的。”王大海笑着说。

    “农大毕业的?我也是农大的,他叫什么名字?”王菡萏吃惊地问王大海。

    “王林森!”

    “王林森——哦!想起来了,他是学生会的主席,我刚上大学那年,他大四,是当时的学生会主席!”王菡萏惊诧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