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华章
繁体版

第五十五章 朱温决定,出兵受阻

    自从朱全忠行军至京畿,已经五日之久,近日他发觉到局势已经到了时候,但是刘季述的请求又让他十分心动。

    坐下多是武臣,谋士也不多,他只好求助他唯一的谋臣李振。

    “李振,你说我们应该主持哪一方才好,这几日真是想煞我也。”朱温叹道,脸上的胡须比之前还多,气色也差了不少。

    “殿下可知董卓之败?”李振也不说答案,而是反问道。

    “这个本王自然知道。”

    “殿下认为董卓为何失败?”

    “残暴独断,荒淫废帝,天下共击之。”朱温答道。

    “是也,然其乃人因。”

    “那为何?”朱温也耐心的问。

    “董卓不过占凉并二州,虽有二十万大军,却先一步进京废帝,此为天因,所以败。地处京都,而富裕之带而非凉并,此乃地因。战者,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董卓全失,所以败也。”

    李振缓缓道来。

    “你的意思是本王的实力不具备进京的能力?”朱温这还不明白那就是傻子了。

    “不错。”

    “那下一步当应如何?”

    “讨伐阉党,借大义占京畿,趁天时谋河中河东河北,只有将京畿河中河北一境全取,再取长安,灭李克用,才有定鼎中原的力量。”李振将想法尽数告知。

    “先生一言,令我茅塞顿开,先生真如吾之卧龙也。”朱温闻言不禁点点头,十分认同,居然谦虚的喊了一声先生。

    “属下不敢,分内之事。”李振拜道。

    “来人!”

    “末将在。”

    “将刘季述的使者全部斩杀,提头来见。”

    “诺。”

    麾下大将闻言,带数百军士,前往使者营帐。

    “李振。”

    “在。”

    “发檄文,讨伐阉人。”

    朱温终于作出了决定,出兵京畿,

    朱温心中暗道:长安先放一放吧。

    终于,一日之内,以勤王为名,出兵讨伐刘季述,先派大将张存敬率军进攻河中,劫掠晋、绛(均属山西)二州。

    然后出兵华州,同州,大军仿佛是提前准备好了一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大军齐出,各个州郡都没有防备。

    “报告大人,赵珲兵败身亡。”亲卫进帐禀报。

    “什么?!”朱温刚刚变好的心情顿时熄灭,心中怒火蹭蹭就冒了上来。

    “据返回的士兵口供所知,敌将好像早有防备,提前派了数名将领在四侧压阵。”

    朱温眼中更加阴沉,怒火却是降了了下来。

    好厉害的萧天行,看来此人麾下还有能人猛将,居然能杀赵珲,小瞧他了。

    “罢了,损失如何?”

    “损失五千,大部分士兵都逃了回来。”

    “那就好。”朱温松了口气,这四万人马若是全部阵亡,自己也算伤到了筋骨。

    下次还要多派几名大将才行,这萧家小儿真是难缠。

    若是萧天行知道他的想法,肯定会吐槽,到底是谁缠谁啊?

    “先占领河中京畿,再图河东,萧家小儿又能如何,弹指可灭。”朱温不屑的想道。

    ...............

    ..............

    .............

    南方

    光州

    此时的杨行密和赵匡凝已经会面

    “赵节度,此次出兵,萧将军应该已经告知你了吧。”杨行密笑道。

    “本次出兵我已悉知,接下来就是如何出兵的问题了。”赵匡凝点点头道。

    “我打算先取颍州,赵节度以为如何?”

    杨行密轻轻抿了一口茶道。

    “颍州乃要害关口,恐怕朱温布兵会比较多。”赵匡凝思忖道。

    “赵节度有何想法,尽管说,我等都是为了解京城之围,多少代价也要承担呐。”杨行密道。

    “蔡州与我境内接壤,且占有一县,并且里汴州较近,不如从先攻蔡州,然后直取汴州?”赵匡凝建议道。

    “赵节度此法可行,可以起到威胁朱温的作用。”杨行密同意道。

    “但是周边还有数州,到时候会不会被朱温的大军合围?”赵匡凝也有顾虑。

    “不惧,此次朱温令大军出京畿和河中,此时南方并无多少人马,只要我等火速占领蔡州,只率轻骑先行,不出一日,定能兵至汴州。”

    “既然没有问题,何时行动?”

    “事不宜迟,明日吧。”杨行密拍板道。

    “好,现在我去准备出兵事宜。”

    ..........

    第二日杨行密和赵匡凝二人便联合率大军十万人,北上蔡州,不出半日,蔡州失守,两人又派两万轻骑先行出发,绕到汴州。

    朱温闻言大怒,但是又没有足够的军队来抵抗。

    于是乎,只能将华州,同州京畿的军队抽调一部分,回防汴州,这样一来京畿的进度几乎停止。

    十月下旬夜晚

    汴州(开封)

    “赵贼,杨贼欺我!”朱温一生气,就到处砸东西,将面前能砸的东西砸的稀巴烂。

    “京畿可能不好取了,只能次之取河中。”李振面上凝重道。

    “此二贼欺人太甚,吾恨不得生吞其肉!”朱温冷哼一声。

    “殿下息怒,属下觉得这事有些蹊跷。”李振思虑道。

    “哦?有何蹊跷?”朱温也渐渐平息怒火,开始思考起来。

    “这两人为何如此有默契,殿下一出兵,两人就刚好出兵?况且两人是什么时候联合在一起的?在数月以前,两人的关系还没有这么密切吧,万万不可能联合出兵的。”

    李振解释道。

    “先生的意思是?”朱温也发觉事情有些不对劲了,这二人太过默契了。

    “有人推动提前联合了两人,并让他们攻击殿下。”李振拱手一拜道。

    “谁?难道是...”朱温心中有了猜测。

    “不错,殿下已经有了猜测。正是前不久令赵将军兵败身亡的讨逆将军萧天行。”李振点点头。

    “好谋略,不敢置信这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朱温心中对这个萧天行越来越忌惮,自己不能再轻视他了。

    “此子崛起于长安,平乱于扬州,打破了数次殿下的谋划,此人不除,殿下的大业可能会受阻。”

    “吾知道了。”朱温十分不爽李振夸这个萧天行,虽然是事实,不过自己好像天生就对这个萧天行不感冒,好像总想杀死他。

    “取河中就取河中吧,京畿晚几个月取也无妨。”朱温又变得自信起来,下次有机会一定不能放过这个萧天行。

    “属下先行告退。”

    退下的李振来到了自己的营帐,此时已经有了一个人在等他。

    “怎么样,父王有什么消息?”

    此人正是朱温的次子朱友珪

    “大帅只说先取河中,京畿稍后在说,殿下,属下以为我们还是少见面的好。”李振道。

    “怎么?只想见我大哥?不愿见我?”朱友珪不满道。

    “属下不敢。”

    “好好跟着我,以后辅佐我继承父亲的衣襟,少不了你的好处。”朱友珪许诺道。

    “愿供殿下驱使。”李振无奈道。

    “好了,你早点休息吧。”朱友珪说完就出营离开了。

    “唉,诸子内讧,基业如何能稳?”李振叹了口气,然后就解衣入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