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大明:从穿越历史书开始
繁体版

第二十二章 转变

    “满桂……”

    “温大人。”入宫面圣之前,满桂见到了礼部尚书温体仁。

    “你这一身的伤是怎么回事?”

    “这是在德胜门外激战建奴的时候,被城上守军的火炮误伤的。”满桂答道。

    “你这不换一身衣服?你故意顶着这套破盔甲去面圣。是想在皇上那里博点同情,减免你德胜门全军覆没之罪吗?”温体仁语气不重,但字字诛心。

    “温大人,卑将没有这个意思。我这就去换一身干净衣服,再来面圣。”满桂连忙告辞道。

    “等一等,皇上已经在谨身殿等着接见你。你却还要回去换衣服。你这是要让皇上空等吗?”

    满桂进退维谷,向温体仁求助道:“温大人,我这走也不是,面圣也不是……这该怎么办?”

    温体仁走近满桂身边温和的一笑:“你就还穿这身进去,到时候你按我说的做,不仅不会有责罚,还有功劳等着你。”

    满桂闻言眉梢一跳,连忙道:“请温大人教我。”

    “你只需说,你这伤是袁崇焕的火炮手击伤的。其他的事情,我自会替你周旋……你记住这可是事实,不是我教你的。我们两在这里叙话,只是同僚之间关心伤情而已,懂了吗?”

    “可这……袁崇焕在广渠门,我在德胜门。中间隔着整个京师呢。我说这话,皇上能信吗?”满桂兀自游移不定。

    “不是皇上能不能信,是皇上愿不愿意信。有这个理由,皇上就可以接受你几乎全军覆没的事实了。加上你阵斩建奴首领的功劳,这次不但无过,还是大大的有功……过会儿,该怎么陈述‘事实’,我想你应该能够拎得清。是么,满大人。”

    温体仁的声音越来越轻,满桂的心里却是越来越沉。但是半生戎马,他不想晚节不保,留给他的路,似乎没有第二条。

    ------------------------------------------

    “好你个袁崇焕击伤满桂,还敢为自己请功?!”谨身殿宝座之上的崇祯皇帝大发雷霆,“来人,追回袁崇焕。让他带祖大寿、何可纲入宫问对!”

    这时候,文渊阁大学士钱龙锡出列道:“袁崇焕如今统兵在外,祖大寿、何可纲又都是功勋宿将。他们刚刚自以为立下大功,此时,召他们入宫问对,恐怕会激起兵变!”

    崇祯皇帝闻言稍微压制了一下怒火:“钱爱卿,所言不错。况且皇太极还在长城以内,确实不宜马上问对。”

    “钱大人,关宁军是皇上的关宁军,是大明的关宁军。不是他袁崇焕的私军!关宁军所费钱粮是国库的银子,甚至是皇上的内帑。他们的命脉攥在朝廷手里,他们怎么兵变,拿什么兵变?!”温体仁突然对着钱龙锡发作起来。

    崇祯皇帝赞许的看着温体仁,他很喜欢温体仁这种把皇帝摆在第一位,不拍与朝臣结怨的态度。这也是温体仁敢于肆无忌惮的攻击朝臣的底气所在。

    不过,崇祯皇帝的理智告诉他,兵变这种事情,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去传召袁崇焕的时候,只是说议饷!不要多嘴。另外,袁崇焕进京师之后,满桂你去统领剩下的关宁军继续绞杀建奴。”

    “臣,遵旨!”

    “还有赵率教部去哪里了?”

    “据袁崇焕之前的奏报,赵率教所部之前去救援遵化。但截至目前,还没有赵率教部的消息。”东阁大学士周延儒对内阁收到的奏报如数家珍。

    “这个赵率教也是老将了,还是不让朕省心。继续留意赵率教部动向,一旦出现。着赵率教也赶赴京师议饷!”崇祯皇帝道。

    ----------------------------------------------

    “大汗,三贝勒莽古尔泰身体不适,不能来参加这次军事会议。”

    皇太极闻言眉头一皱,但很快揭过了这一节:“诸位贝勒,将军。我们这次虽然重创了明朝,让他们的新皇帝对我们大金有了全新的认识。但是,现在数倍于我的明军正从各地赶来,我们到了回家的时候了。”

    济尔哈朗第一个接过话茬:“大汗,那我们从哪条路回盛京呢?”

    皇太极指着地图上的遵化道:“我们在遵化还囤积着很多物资,等我们在遵化好吃好喝,好好补给一番……再从喜风口出长城,绕道蒙古回盛京。”

    “大汗圣明!大汗……莽古尔泰?三贝勒?!您不是身体不适吗?”

    济尔哈朗刚要开始吹捧,营帐的门被掀开,本来因病请假的莽古尔泰出现在了大帐里。

    “关系到我大金八旗的生死存亡,我身体不适也得来说几句啊!”莽古尔泰道。

    满清的前身,现在的金国。从努尔哈赤建政之后其实是一个军事政权。行政体系在建州八旗的军事体系之下,所以各旗的旗主拥有独立的经济行政权力。只是在外交军事方面需要皇太极统一指挥。

    现在的皇太极击败了朝鲜,察哈尔蒙古,威望与日俱增。在四大贝勒议政的共和体制中,已经渐渐形成了独尊的局面。但和后来的废除“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旧制,改为大汗“南面独坐”相比,皇太极在彻底完成满洲的封建化改革上,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

    虽然皇太极不停的参沙子,分权,提拔汉臣……但是,在现在这个档口三大贝勒还是在金国有相当强大的影响力,以至于济尔哈朗见到莽古尔泰的时候露出唯唯诺诺的神色。

    皇太极见莽古尔泰进来并没有恼怒:“莽古尔泰,你身体抱恙还来参加军事会议,想必是有要事。有话就说吧。”

    “还是,大汗爽快!有些人就是一天到晚大惊小怪……”莽古尔泰走过济尔哈朗身边,不阴不阳的说,“大汗,你刚才指的撤退路线,正是我们的来路。我们原路返回,有被明军伏击的风险。”

    济尔哈朗看了一下皇太极的脸色,忙道:“遵化城有三贝勒您的儿子额必伦守着,想必是万无一失。我想大汗之所以选择这条路也是出于对额必伦的信任。大伙儿说是不是?”

    没等皇太极有所表示,莽古尔泰出言打断道:“我担心的正是额必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