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怪谈传说
繁体版

第十三章: 鹿角寨

    这时候外面走进来一个老太太,穿着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头顶戴着一个头冠,上面垂着一些头饰遮住了半张脸,手上还敲着一面鼓。

    老太太边走边敲,那鼓声好像一记记重锤,直砸进人的心里。老太太来到院子大门前开口喊了一声:“魂兮归来……”

    然后又往前走了几步,边走边随着那深入人心的鼓点。那死尸听见后竟然浑身抖了一下,然后转过头呆呆的看着老太太。

    老太太敲了两下鼓,径直朝那死尸走过去,那本来发狂扑人的死尸竟然慌张的往后退了几步。

    老太太这时张嘴吟唱了一段不知是什么语言的唱词,那死尸竟然对着老太太跪了下来,然后颤抖的发出一阵呜咽声。

    清玄趁着这机会抄起了死尸棺材里的枕头对着那死尸扔了过去,只见那枕头击中死尸后,死尸就像卸了力一般,僵硬的倒在地上,彻底没了动静。

    清玄见此立即上前一步,拿出一道符纸贴在那死尸的额头上,这才松了一口气。然后便招呼众人把死尸抬进棺材里,自己则是转身过来向那萨满老太太道谢。

    徐德友说他师父清玄在那老人面前极为恭敬,老人也表现的挺和蔼的,没有一点架子。

    徐德友讲完这些后长叹了一声道:“唉,我师父清玄道长向来嫉恶如仇,早年间因为轻敌吃了不少亏,那次也多亏了那位大萨满出手相助。”

    我也感到好奇:“按你说的,那位萨满一出场直接震慑住了那诈了尸的死尸,竟然能让那东西下跪。”

    这时候村长忽然道:“徐道长你不是龙虎山学艺吗?怎么你师父是清玄道长?”

    徐德友连忙打岔道:“哎哎哎,我师父本就是龙虎山张天师门下的,只因下山历练才到了这附近卧牛观,在那里收了我为徒,所以我自称龙虎山张天师门下自然有我的道理。”

    村长又说:“那清玄道长可是有年头的人物了,以前这附近谁家出了个什么大事小事都会找他老人家帮忙,脾气确实急了点,不过那可是个好人啊。”

    徐德友神情略显落寞的低下头说了一句:“唉,我师父这些年操劳过度,18年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就一直在敬老院,师父没有子嗣,就靠着我们师兄弟几个照顾了。”

    我有点意外,没想到这鸡贼的徐德友也有自己的苦衷,这就不难理解他为啥这么贪财爱占小便宜了。

    见众人休息好了,卡甘便招呼大家启程,到了地方再休息。我们要去的村子叫做鹿角寨,根据名字推测,那里应该有鹿,而且鄂温克人会饲养驯鹿。

    我们一行开始往山上走去,走了不远看见了一条小河从林中穿过,我们来到了河边。那河水很清澈,宽的地方大概三米左右,最深的地方也不到半米深,水里不少鱼虾。

    河中间有几块大石头,看样子是以前来往的人为了方便过河搭在水里的简易石桥。

    我们一个接一个踩在石头上过河,我走在倒数第二个,身后是村长,我走到河中间的时候忽然脚下一滑一屁股跌进水里,身后的村长见此立即俯下身子扯着我的背包带把我拎了起来。

    我下半身基本上全湿了,显得狼狈不堪,但是经过冰凉的河水这么一激,我感觉到身体左侧肋部有一道四年前车祸留下的伤疤开始隐隐作痛。

    那道伤疤大概也就一巴掌长短,也不是很深,应该我飞出去以后被什么东西刮到导致的,都已经长好了只是留下了一道疤痕。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那道疤痕里开始疼痛起来,我顿时感觉有点岔气,便蹲在岸边缓了缓。

    老马走过来,看着我说道:“怎么了?是不是摔到哪了?”

    我摇了摇头说:“没事,有点不舒服我缓一下就行。”

    这时候徐德友过来阴阳怪气的说道:“年纪轻轻的体格这么差,过个河还能摔倒。”

    我立马回嘴道:“那肯定跟您老比不了,我这算是水里的小虾米,您不一样,您好比是老王八,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徐德友被我噎的直翻白眼,气呼呼的就往前走,众人也都低声笑了出来。卡甘赶紧过来扶了我一把,然后说道:“没事吧?虽然夏天了但是河水还是挺凉的,不行换套衣服别感冒了。”

    我赶紧摆手道:“没事没事,就是没注意踩偏了,继续走吧。”

    我们又走了半个小时左右,前面有一片树林,一块大石头后面有两个粗大的鹿角晃动。我们都感觉有点兴奋,毕竟是第一次见到驯鹿,驯鹿和普通的鹿不一样,体型要大不少。

    但是村长却有点奇怪的说道:“这角不像是成年驯鹿啊,也太小了,而且这高度也不对啊?”

    老马说道:“管它是什么,咱们上去看看就知道了!”

    说罢就往那边跑,卡甘赶紧在后面喊:“马哥!慢点!别惊到了鹿!”我们也赶紧跟在后面。

    就见老马一个箭步跳到那块大石头上,然后鬼鬼祟祟的对着那边张望,突然神情就凝固了,显得特别不自然。

    我怕他有什么危险,赶紧跟过去,就见到从大石头后面走出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男人穿着一身民族服饰,头上还戴了一顶毛茸茸的皮帽子,帽子顶上有两个鹿角。

    那男人一边走出来一边提着裤子,然后略带不满的说道:“嘎哈玩意有病啊!没见过人解手?”

    这时候村长和卡甘也过来了,一下子就认出来这个男人,卡甘略带兴奋的喊了一声:“拜尔科大叔!”

    那叫拜尔科的男人一看村长和卡甘也很高兴,嘴里说道:“卡甘!老郭!你们怎么来了!”

    村长姓郭,和拜尔科应该差不多大,俩人应该认识。卡甘热情的上前和拜尔科聊了起来,边聊边把我们几个来这里的目的也说了。

    拜尔科听完后,对着我们说:“我出来找驯鹿,昨天到现在都没见过那个女人,不过咱们先回去再说吧。”

    于是我们便跟着拜尔科往回走,拜尔科边走边和我们讲,原来他这趟出来是找驯鹿回去,方法类似牧羊人放羊一样。

    驯鹿是比较爱干净的动物,主要以苔藓为食,不会在一个地方待很久。所以使鹿人就要经常去各种地方找它们回来,给它们喂一些食物来补充它们的营养。

    拜尔科走了一段,然后低下头看了看脚下的泥土,对着高处高声喊道:“额!嘞嘞嘞……”

    他喊了一会,就见山上出现了几个壮硕的鹿头,对着山下看了一下后,应该是认出来拜尔科的帽子,便兴高采烈的对着山下冲了过来。

    我们吓了一跳,带头的大驯鹿足足有三百多斤,像一辆摩托车一样对着我们冲了过来。

    我们正准备躲闪的时候,拜尔科忽然喊了一声:“嘿!”

    那大驯鹿立马调转了方向,对着拜尔科跑了过来,然后像狗一样亲切的用头蹭着拜尔科的衣服。拜尔科也用手摸着鹿头,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粗盐,挨个喂给驯鹿吃下去,足足有二十多只驯鹿便有序的跟在拜尔科身后。

    我们跟着拜尔科走一路,也算是大开眼界了,见识了鄂温克人饲养驯鹿的技术,也感慨这驯鹿有灵性,能有序的跟着拜尔科,听从他的指挥。

    拜尔科跟我们讲,他的名字含义是神箭手,年轻的时候也会跟着父辈去山上打猎。但是自从05年枪械管制以后,所有的枪支全都上交,弓弩也不可以随意使用,山上也禁止随意打猎了。

    这也导致山上的鄂温克人越来越少,大部分都决定下山去谋生活,卡甘的父母就是这样。现在寨里男女老少也就不到五十人,而鄂温克人也就剩下十几个,其他的都是不愿意下山满族人和汉人。

    我们又走了一会,便看到了一大片木质结构的房子,其中还有一个类似帐篷的建筑。

    还没进村,我们就看到中间半山腰有一大片太阳能板,应该是村里用来发电的,看样子这里也没我们想象的那么落后。

    村子里有很多动物,都是饲养的家畜,猪牛羊都有很多,村子外面还有一片平坦的黑土地,看样子应该是种的大豆和玉米,有的地方已经冒出来绿油油的细苗。

    看来这里的人应该就是以这些为生,虽然下山同行并不方便,山上也就算与世隔绝,但是这里的生活气息却显得让人很舒服。

    我们来到寨子里,这里的村长是一位五十多岁的鄂温克大妈,我们都叫她涂大妈,涂大妈是从小就生活在这里的原住民,她的家里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里,不过到了近现代,这里已经没有年轻人了,全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和一群学龄前的孩子。

    涂大妈热情的把我们接待到一个大屋子里,为我们安排好了住的地方,然后就准备给我们做饭。

    我在里面换了一身干衣服后走出来,发现他们已经在院子中间点了一堆篝火,村子里也来了很多人,因为这里经常一年半载也不来生人。

    大家聚在一起聊天,烤着篝火,吃着烤肉和列巴,显得十分热闹。

    列巴是鄂温克人制作的一种面食,俄罗斯人也喜欢做列巴吃,它的好处就是方便存储而且不容易变质,以前经常上山打猎的鄂温克人都会带着列巴上山。

    我对列巴这种食物是非常喜欢的,坐在篝火边,连吃带喝,看着一群孩子追逐跑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