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歌梦回
繁体版

四十三章:为万家脱贫梦你冲锋一线我在家坚守

    天空除孤傲的太阳肆意放射炙热的光芒外,连一丁点儿云彩也没有。可能云彩早已溜走,来不及逃避的也被阳光给晒化了。这样的天气,人就像在蒸笼里一样,异常烦躁,体内油腻的脂肪滚烫的汗水溶解,滚豆似的挤出体外,渗透本就单薄的衣服。

    此时,在县城一幢单元楼的屋子里,玉兰身心疲惫地斜靠在客厅的沙发上。屋子有些昏暗,但她累得都不想开灯了。窗外飘进来的闷热暖风,没有让她感到烦闷,倒像武侠小说中致人昏迷的烟雾,让她头脑呆滞、昏昏欲睡。

    下午刚上课,物业管理就打电话来说婆婆在小区晕倒了。玉兰忙找人顶上课,骑着电瓶车飞一般往家赶。家里仅有的一辆车被吴勇带去驻村了,玉兰走动只能骑电瓶车,不过也好,电瓶车灵巧方便还不用交停车费。吴勇曾提议按揭一辆,但玉兰不同意,跟风买了两套房,成了房奴,再按揭车子,连养家糊口都困难。

    楼市调控后,这小县城的房子也是有价无市,许多像玉兰家一样贷款买房期望发一笔大财的家庭,这会儿房子粘在手上无法出手,但贷款还得每月偿还呀,本来好好的日子,就因为买一套房而变得生活拮据,要是那个月工资突然推迟发放,东找西借的恐慌日子更是让玉兰苦不堪言。

    因为吴勇工作忙,家里基本都由玉兰打整,所以这其中的滋味吴勇没有深切感受到。有好多次,玉兰真想向吴勇倾诉心中憋屈的苦水,但看到风尘仆仆、来去匆匆、同样身心疲惫的吴勇,玉兰实在开不出口,只能选择自己默默承受,能承受一天算一天吧。

    还好,等玉兰赶到后,婆婆已苏醒了。玉兰要求送医院检查,婆婆死活不去,说就是个眩晕症,没有必要去看,过一会儿就好了。无奈,玉兰只好把她牵回屋里躺床上休息一阵再说。

    她本想打个电话给吴勇说一声,但想想没有拨出,她知道这一段时间吴勇一定很忙,都几个星期没有回家了,连电话也很少打过来,好不容易打过来一个也就是问问家人身体如何,安慰一番就挂了。

    课是上不成了,下午五点还得去幼儿园接豆豆呢。原本接婆婆过来,一是为了大家互相有个照应,二来也可让婆婆代为接送一下豆豆。现在婆婆患上眩晕症,这往后的日子可就难了,万一婆婆在接送孩子的途中犯病怎么办呢。

    不管怎样,周末一定要带婆婆去做个全面检查,及早医治,否则自己一个人扛不住这个家呀,玉兰心想。

    玉兰闭目养神,头脑中滋生出一种莫名的哀怨,但却恨不起来。吴勇是个工作狂,这是刚认识她就知道的,那会儿还把这当成男人的最大优点,哪有拿着工资不认真工作的呢。

    哀怨的剪刀,剪开了被平凡生活包裹的往昔美好情景,一帧一帧飘然而来……

    那是冬季学期期末,因集中批阅学生试卷,他们见面了,并且分在一个阅卷组。那时的吴勇充满青春活力,待人和蔼,做事干练,见解独到,给玉兰留下了不错的第一印象。

    因为又分住在自己家中,自然对他就更多了一些了解。他很讲究礼节,说话很有分寸,给人一种文质彬彬的儒雅之气。玉兰甚至产生一种自己都觉得好笑的想法,那就是他如果没有女朋友该多好,也许就能……,这种想法她装在心里,她不便打听,更不能直接问,倒成为一股缭绕于心间的浅愁,似有似无如烟梦幻,握不住却又挥之不去。

    最后还是校长问她对吴勇印象如何,想不想处一处,玉兰才得知原来吴勇真没有女朋友。她内心窃喜不已也紧张不已,感觉就像一个看戏的人突然被推上舞台要求亲自表演一样。

    她没有直接说可以处处看,她心乱如麻。等回家和大人商量了再给答复吧!这样的回答很是巧妙,给自己回旋的余地,也给自己必要的考虑时间。

    “吴老师真的不错!人品不错,工作更是没得说的,这你也看到了。”玉兰第一次听到了别人关于吴勇的评价,且这个人还是校长级别的人。

    晚霞映红了西边大半页天,耀眼的金光给山川、河流披上了一层金灿的薄纱。不错,这是个美好的日子,洋溢着热烈,包含着奇丽,飘逸着浪漫之情。

    今晚,批阅试卷的老师没有再跟随玉兰到她家住宿,这让玉兰感到有些失落。她突然发觉和吴勇在一起自己是多么的心安理得,虽然互相也没多说什么,但就觉得这时光犹如清泉沐浴般舒坦和享受。

    玉兰心儿蹦蹦跳动不已,俏脸也涨得通红,这突然而至的爱情,犹如天边绚丽的彩霞,映在心间却有远在天边,让人期待却又让人不敢贸然向前。

    家庭会无疑是严肃认真的,毕竟关乎到家庭成员一生的幸福,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就连尚未成年的弟弟都一改任性习惯,坐下来认真听大人们的意见,似乎也在为姐姐的婚姻大事思考。

    “小伙还可以,说话做事一本正经的,虽然个子矮了点,但人家生本事呀。”父亲先发表自己的看法。

    “选人是选了过日子的,能像选演员一样就看外表吗?又不是农村人,选个牛高马大的力气大。况且这过日子不是靠力气,而是靠头脑。真要是个绣花枕头,那日子才难过呢。”母亲驳斥了父亲的说法。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觉得外貌嘛,也开可以,不至于丑了见不得人。关键要看人的品行和本事。”玉兰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也间接为吴勇开脱。

    “都说人看细微处,从接人待物来看,人品应该不错。你还别说,这小伙还挺有气质和亲和力的。”关于人品,父亲给出自己的看法。

    这句话点的玉兰内心为之一颤,在玉兰心底,那不是亲和力,玉兰感受到的是一股莫大的磁力,这强大的磁力让她欲摆不能,被深深吸引。但在父母跟前玉兰可以掩饰,毕竟女孩要懂得矜持。

    “我担心的是,他家在山区农村,万一你不能代课,回农村你给吃得消呀。”母亲说出了自己的顾虑,这真是要考虑的现实问题。

    “只要感情深,哪怕在农村!”玉兰冲口而出一句不知道从哪儿学来的话,自知失态,忙转变话题,“我才不在农村呢,我要努力考民代班,考不起就在学校旁开个小商店也能养活自己呀。”

    “这个倒不用急,玉兰这种学历,可以像我们学校付老师媳妇学个村医也可以呀,还可像和荣小学余老师媳妇到村委会当个副主任、妇女主任也行呀。”父亲列举出了身边的例子,打消母亲的顾虑,也帮玉兰寻找发展的路径。

    “实在难过就会来这儿成家,有我们照顾,也不会过得有多差呀。”母亲作了最坏的打算。

    这句话让玉兰感到欣慰,这就是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吧!同时她又感到心痛,自己怎么不争气,害得父母这般操心。她当即表示:“再难过我也不回来让人看笑话,事物都在发展,万一那天他调到集镇,我到集镇开个商店难道不行吗?”这八字还没一撇呢,玉兰早把自己当吴勇媳妇了。

    “他工作认真负责,早晚应该能调到集镇附近的。”玉兰也顾不得矜持又补了一句。

    “对工作太负责的男人对家关爱会少些,做这种男人的媳妇牺牲和付出会比别人多,这个自己要想清楚,心中有个底。”母亲提醒说。现在看来还是母亲说得对,在以后的生活中,玉兰渐渐明白了母亲这句话的分量。

    经过全家商量,同意玉兰和吴勇相处。还记得当时母亲说的一句挺严肃的话:“人是自己选的,也是自己相处的,选定就要好好过日子。”当时玉兰信誓旦旦表态:“放心吧!就是过成猪狗模样,我也不会后悔。”

    ……

    “倒点热水给我,喉咙干得难受。”婆婆的一句话把玉兰从往昔中拉回。她忙起身,倒了杯热水送到床前。婆婆起身喝了一半,放到床头柜上,并有些无奈地说:“豆豆你去接一下了。”说完有躺下了。

    “您安心躺着,豆豆我去接,看吴勇周末给能回来,送您到医院做个全面检查。”诸多的不快和无奈瞬间涌到喉部,玉兰有些哽咽,但像往常一样,也就一瞬间,她强压住了这些烦心事。

    她清楚地知道,脱贫攻坚几乎所有人都在付出,有正面冲锋陷阵的,也有默默无闻付出的,他们都一样在为这场世纪之战而英勇无畏、毫无怨言地牺牲着自己,只为换来更多人的幸福和快乐。

    比起那些夜以继日的一线同志,我这点坚守又算得了什么,玉兰心想。她忽然想起《十五的月亮》这首歌,是呀,“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万家团圆我是的心愿,也是你的心愿……”玉兰心底唱着,所有的艰难和不快便烟消云散了。

    日子需要坚守,坚守才有好日子。玉兰给自己打气,怀着明快的心态走出房屋,登上电瓶车朝幼儿园方向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