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都持尘
繁体版

第四章 七十二伏尸

    “古牧……,你这是什么意思?”花建树说完这句话,与其他符文伏尸齐齐看向了古牧。

    “还能是什么意思!你总不能让我一个人,对付你们三十六个吧?”古牧漏出一副诡异的笑容。

    “这…队长…,我们也没有别的意思呀?”三十六伏尸中,有人还是对古牧充满着惧意的。

    古牧——原本就是当初红松谷七十三人调查组的负责人,也是他们当中资历最深、作战能力最强的一个兵。

    当初的古牧,是完全有机会,和他们一起走出红松谷的。可是他无法舍弃剩下的三十五人,所以主动选择了另外的一条路,和剩下的人一起留在了红松谷。

    “建树……,你们不用这么紧张。当初本就该是七十二个人,一起来一起走的。最终成为现在的这个样子,我们都应该感到遗憾才对。”

    古牧仰起头,看向被红叶古松遮住的苍穹,接着道“我真的很后悔,不该带领你们进谷!”接着又悠悠的道,“之后……,就更不应该,为了你们几个人,把所有兄弟都搭进来!”

    话说到这里,花建树他们已经完全明白了。古牧显然对他们,要吞噬掉其他伏尸的计划,了解的一清二楚,亏得他们还以为自己,把事情做得有多隐秘呢!

    华玄历1967年年初,京都指派的科研人员,突然来到北蒙喜桂图旗护林站,也就是如今的北蒙林城市,组建了红松谷调查组。

    虽然科研员只有一人,但此人却拿着最高长官部的红头命令,导致当时护林站的领导和兵团领导,只能无条件的全力配合。

    最终决定,组建‘红松谷调研组’,由古牧任队长,京都科研员为副队长,调研组全员七十三人。

    并决定于同年十月七日,进入密林深处,向红松谷谷底出发,进行科研调查。

    七十三人中,除科研员外,其他七十二人包括队长古牧,都是兵团出身,且大部分都有侦察兵的经历,具有非常好的军事素质。

    北蒙原始森林内部十分复杂,至今还有没被人类大面积的探索过的地方,所以其内有着非常多的不可测的危险。

    而红松谷更是至今,无人敢去触碰的禁区,当地人称这里是——死亡谷。

    在组织调研队的时候,他们根本找不到一个熟悉谷内情况的向导。

    而那位本该是,初次来到这里的京都科研员,却好像对谷内的情况,十分的了解。

    这也让古牧做决定时,只能更多的依赖于这个陌生人。

    之后也直接导致了古牧做出了一个让他后悔终生的决定,一切的源头都在此处。

    因为有这位神秘的京都科研员,调研组在进入原始森林的前期,变得十分的顺利,很轻松的就来到了红松谷的谷底边缘。

    在没踏出彻底进入红松谷的这一步前,古牧他们不是没有过挣扎,当然大部分的人并没有决定权,真正能够左右这支队伍的人,只有古牧和京都来的科研员。

    “我们是不是……,先在这里驻扎下来,了解清楚里面的情况,然后再慢慢的向里面深入……?”当时虽然年轻,但已经有多年带队经验的古牧,相当谨慎的问道。

    “你好像不是很信任我?我想知道……,这里有什么,我不知道的原因吗?”京都科研员笑眯眯的,看着古牧说道。

    “你为什么这么问?我只是觉得有些不对头,之前派出去的人,到现在都没有消息!”古牧其实已经察觉到,这位神秘的调研员在他背后搞事情了。

    其实从一开始,他就对这次任务有着不少疑问,可他又必须服从上级的命令。

    “呵呵,算我多心了吧!古队长,我虽是副队长,但是我手里可是拿着红头文件来的,我希望你能够全力的支持我。”科研员微微的笑道。

    “不说这些了!我想说的是,我们不应该,这么着急的再往谷里面深入了。”停顿了一下,古牧接着道“前面太诡异了,派出去的三个六人小队,至今没有一点消息。他们一定是在谷里遇到了什么麻烦,否则以我的队员的能力,不会到现在连一点消息都没有。”

    “所以,我们才应该马上,让大部队一起进去,去找他们呀!你不会是……想放弃那十几个人吧?”科研员好像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理由一样,对着古牧悠悠的质问道。

    “不……,我们现在要做的应该是……,请求支援。”古牧语气沉重,因为他从没遇过这样的情况。

    他已经有了一种无法控制局面的预感了。

    他明白,对方这么说,绝不是单纯的在挑衅自己,如果机会合适,这个人一定会把这些话放出去,抢夺他对队伍的控制权。

    “如果派出去的人,真的被困在了谷里……,你确定他们能够等到,你所说的支援吗?”京都科研员,毫不退让的与古牧对视着。

    “不好了……队长,不好了!魏大山他们十几个人出营地了,说是去找花建树他们去了!”一名队员匆匆的跑了过来,慌慌张张的说道。

    “你慢慢说,到底怎么回事?”古牧不敢相信的看了调研员一眼,说道。

    古牧他没想到,对方会把事情做得这么绝。

    魏大山就算胆子再大,和花建树的关系再好,也不会完全不把他这个队长,不放在眼里。这……,一定是有人在背后挑唆的结果。

    “之前魏大山,就一直吵吵着,说要进去找花建树他们。大家伙其实心里也着急,可是有你压着,也没人真的跟他走。今天早上的时候,不知道谁起的头。说……,说你……,说你可能是要放弃……之前进谷的兄弟们!兄弟们一听,就炸锅了,我拦了……没拦住。”张北泉吞吞吐吐的,终于算是把事情给说清楚了。

    “为什么现在才告诉我?”古牧听完,心里已是一团火气。前后加起来已经有三十五人了,已经是调研组的一半的成员了。他已经没有多余的选择了,否则即使把剩下的人都带回去,他也难以再向上级交代了。

    “他们一直说我和你走的近,什么事……都故意躲着我!”张北泉年纪不大,跟古牧又是老乡,所以参军入伍后,就一直黏在古牧的身边,从部队到了建设兵团后,两人更是没有分开过。

    “古队长……,现在可以下命令了吧!我们应该没有第二个选择了,不是吗?”科研员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后,自信的接着道“再说……,我不认为,我们会真的遇到什么不可控的危险。只要你们按照我说的做,就不会有事情。”

    “北泉,你去通知大家做好准备,我们现在进谷!”古牧也知道,现在再说什么,也没什么意义了,留给他的只有进谷这一条路。

    当张北泉出去后,帐篷里只剩下古牧和调研员时,古牧一把就死死的抓住了科研员的手臂,他皱着眉问道“能不能告诉我,红松谷里到底有什么?可以让你这么疯狂?”

    “进去你就知道了,我现在说,你也未必能够理解。”科研员并没有被古牧的举动吓到。

    “你现在,应该祈祷。祈祷我的人没有事,否则……!”古牧手上越来越用力,同时他也在努力的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这就是你的使命……,不是吗?还是说,你想让我同情你们?要知道我也是要,和你们一起行动的!”科研员的话,最终还是让古牧松开了他的手。

    『可以说古牧此时已经做足了准备,只是最后的结果,依然超出了他的想象,全员七十三人,最终只有一半的人数离开了这里,而这剩下的人,也从此不能再算做是一个人了。』

    当古牧带着剩下的人,找到先前进入红松谷的队员时,情况已经不可控制了。

    只见之前,先后入谷的三十五人,每个人的身上,都被一团暗红色的气体包裹着,围成一个直径百十米的圆圈,悬浮在离地一米的空中,已是完全失去了意识。

    当见到这一切时,以古牧为首,后进来的这三十八人,也开始有人慢慢的失去了自主意识,像木偶一样做着机械式的动作。三十八人中,还能控制住自己身体的,也就只剩下古牧、科研员和张北泉他们三个人了。

    张北泉能够保持清醒,完全是因为古牧。从发现情况不对起,把军用匕首,插在自己腿上的古牧,就把他护在了身边,死死的捏着他的手臂,所以张北泉他就成了,最后三个能够保持清醒里的一员。

    追随着科研员的目光,古牧也看向了圆圈的中心处,那忽隐忽现的悬浮物,漂浮不定。

    没有多想,古牧便判定,那就是解决危机的关键,也可能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不愧是特种侦察兵出身的古牧,反应奇快,几个纵身就跑到了最前方,灵豹一般的跃动,让他险险的躲过了,那不时飘来的暗红色气体。

    可他不知道的是,一直跟在他身边的张北泉却遭了殃。

    无法考虑更多事情的古牧,终于来到圆圈的中心,他豪不犹豫的抽出单兵匕首,狠狠的刺向了不明物体的中心。

    奇物还真的就被他这么轻易的给砸碎了,可随之而来的,是一圈圈没有空隙的红色气浪,从中心处向四周荡开,形成强烈的波动。

    尘埃终于落定,七十二队员分成内外两圈,散落在空旷的大地上,而兵团战士的身上再无一点生气,而一直都在这里的科研员,却是完全不见了其身影。

    从此七十二个人,就变成了七十二个伏尸。

    当古牧恢复意识后,发现除了自己外,花建树、张北泉等最接近暗红色奇物的三十六人,依然拥有着正常人的思维和意识,且身上有红色符文,时隐时现。

    而另外的三十五人,此时已经根本不能再算做是人类了。意外的是,这些无思维意识的怪物,只受古牧他自己一个人的控制。

    几个日夜后,改变再次来临。四个身着道袍的道士,拿着稀奇古怪的法器,也来到的红松谷的谷底。对方一见到他们,根本不给他们任何解释的机会,上来就打。

    也正是这几个道士,让他们知道了自己到底成为什么东西——伏尸,这个古牧只在小说中看到过的,现在却无比真实怪物。

    古牧不敢相信,他们怎么就会成了僵尸,还是一群有着意识的伏尸王。

    这个结果,是古牧直到他们合力,把四个道士全部留在了红松谷做成了红松树的肥料后,才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四位道士的到来,着实帮助不小,除了让他们认清了自己外,也让他们找到了契机,可以离开红松谷这片伤心地。

    古牧自然也可以和其他三十六个符文伏尸一样,走出红松谷,像正常人一样去生活,可他没有这么选择,他留了下来,他选择了和剩下的兄弟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