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砍之我只是个NPC
繁体版

第四十七章 其他小势力篇(四)

    造反的农民:

    造反农民是最弱的势力,他们只会以集团军出现,或因村庄任务失败而聚集。

    这些造反的农民顶多只是低级民兵,或者是各大阵营的逃兵。

    然而,这群乌合之众之所以有能力聚集,通常都要依靠他们背后实力强大的冒险者。

    有时他们崇拜的领袖-【喧闹者】阿拉里克作为一个知名的烈狮逃兵会聚集这些人并另外吸引一些小贵族参加,在潘德特别烈狮境王国造成一定程度骚动。

    以下是布伦努斯公爵对这个小势力的评价:

    “农民们整日无所事事,过着悠闲的生活,却不感恩给了他们美好生活的我们,而是举起反旗背叛领主。更可笑的是他们的反叛甚至连蚊子的叮咬也算不上,最孱弱的王国也能覆灭这支大军,最胆小的领主也敢对这群农民发起冲锋,唯一害怕他们的只有那些和他们一样坏地农民。

    贵族的儿子永远是贵族,农夫的儿子永远是农夫,这很公平,不是吗?是我们给了他们土地,是我们管理着城市,是我们抵抗着敌人,那么什么也没有做的农民凭什么反抗呢?凭什么反抗这么善良的领主们呢?他们还总是犯懒,我免费把地给他们种,还只需要上交区区五成的粮食,他们却总是用今年收成不好的借口想免税;我稍稍不注意一点,就有贱种敢跑到城里酒馆请该死的冒险者回去杀几个小毛贼,宣称是本公爵不理政事;我仁慈的只从每户里抽走一两个男丁去光荣地抵抗外敌,这些杂种却要么逃跑要么投降,留下我自己被屈辱地俘虏。

    贵族的血脉是上帝赐予的最高贵的血脉,而农民们都是从地狱转生来的该受诅咒的杂种。他们不能安安心心当农奴,三三两两逃跑,非要我亲自去把他们”请“回来不可;他们总是想逃掉已经最宽容的税收,甚至看我委托的征税官只带了几个随从时意图杀死他(那个征税官也是个该死的冒险者!);他们那些丑八怪女儿被我带走本是他们最大的荣幸,他们却竟然敢请那些冒险者杂种们来抢回去。简直是恶魔!

    就是这些王国的吸血鬼们,愚昧地听信反贼阿拉里克地那套狗屁理论,竟敢拿起他们那几把破烂锄头,捡几块锅盖当盾牌,想杀死仁慈的贵族老爷,建立一个什么”人民的国度“,呸,那个反贼不过是个酒鬼!他表面上装作自己只是个举着火把锤头的普通农民,私底下却能拿出100000第纳尔来为自己付赎金,甚至他还有连我们都没有的珍贵的龙泪宝石!有这种我们,咳,那些贪婪的商人猪头也比不过的敛财手段,农民们竟然还相信他是个朴素的”农民领袖“!

    总之,这群受诅咒的恶棍肯定会不得好死!好了,现在你最好滚开,我的侦察兵说那个宣称自己是所谓'预言之子'的傻X在五英里外驻扎,这次我一定要把这贱种那两条跑的飞快的腿给砍下来!”

    以下是丽娃对该势力的评价:

    “当我还是长河镇的贵族时,我听说过他们,虽然那个阿拉里克是个臭熏熏的酒鬼,但其他人还是挺不错的,不,我的意思是在酒馆听别人讲他们的传闻时,某些人给我的印象很好。虽然大贵族们非常痛恨他们,但我和其他一些小贵族们则不这样认为,他们在农民们在来往市集途中遭遇异端、乱军亦或一些我们中的败类,额,就是那些无赖贵族,还有坏的土匪时,会主动帮助他们,对于那些愿意留下的就让他们加入队伍,不愿意的就派几个人护送他们回村。

    事实上,我也接受过他们的帮助,记得那次我和几个弟兄被十几个烈狮的骑····乱军骑兵包围,就是他们吓跑了那些杂种。那次我和阿拉里克以及其他人说了些话,并且跟着他们活动了一段时间——你懂的,那些乱军跑回去说自己是被我带人攻击的,把我污蔑成叛乱者,愚蠢的阿拉马公爵听信谣言因而剥夺了我的贵族身份并对我进行通缉,于是我只好躲在他们的队伍中。可惜好景不长,当我们抓住烈狮元帅带着集团军前往帝国这个好时机计划一场大起义时,狡猾的乌尔里克国王悄悄带着大军埋伏在烈狮城中,趁着我们在郊外游说穷苦人民时突然发动袭击,将所有人都冲散了,我混在一堆尸体中才逃过一劫。到了晚上,我悄悄站起来,发现周围都是兄弟们的尸体。所以,我发誓,一定要向乌尔里克国王以及烈狮境王国复仇,虽然我的父母是烈狮贵族,但现在他们已经去世,我和这个国家再也没有任何联系了,只有仇恨。”

    佣兵类:在潘德连连战祸中,各地佣兵作为非独立阵营势力在潘德各国间周旋。不论背景,也不在乎动机,这群自由职业战士只为出更高价钱的领袖卖命。尽管他们在大陆没有实际控制的领土或财富,可他们的取态与参战,却会影响各国势力间的平衡,甚至改写历史。

    这些佣兵品流复杂,有男有女,或老或幼,有着各自背景,为了各自目的而战。他们大多停留酒馆吃吃喝喝花光身上最后一个第纳尔,直至找到工作或到别的城市去的机会。有需要的人可以直接或通过中介人雇佣他们。

    佣兵要记住的铁则是,要清楚敌我的力量对比和每个成员的实力,这意味着胜利亦或失败,以及获得战利品还是成为战利品。

    马里廷

    “马里廷的战争之道是永不动摇的坚韧。当敌我双方的战线相互冲击,马里廷军队仍然坚守原地,以应对战场上所有变数。”-亚莫里安一世

    “ThewaytheMelitineEmpirefightsisoneofexceptionalpatience.Thebattlelineswillsmashintoeachother,buttheMelitinesoldierswillstandtheirpositionagainstallodds.“-AmorionI

    马里廷帝国是巴克斯帝国远古的分支。数百年前,当富有但堕落的巴克斯帝国被蛮族同盟背叛而惨遭蹂躏,惟有马里廷帝国的“保卫者”亚莫里安一世成功于马里廷边境击退蛮族,马里廷因此未受战火影响,甚至得以扩张,亚莫里安本人亦自称巴克斯帝国唯一合法之继承人,俨然自居皇帝。

    当巴克斯帝国重建以后,本应份属兄弟的两国,却于贸易及军事上时有磨擦。重生的巴克斯帝国于军力及规模上还未重返往昔全盛时期,两国便已多次爆发边境冲突,而在争夺海外殖民地一事上,两国亦交恶甚深,以至操控其他傀儡王国攻击对方。尽管双边关系极为紧张,两国仍不愿爆发正面的大规模冲突避免手足相残,而是采用外交手段代替战争手段。特别是马里廷作为贸易帝国,确保本土及海外资源的供应链,以及海陆贸易路线的安全是最为重要。大规模战争不单带来人命伤亡,经济损失更是不计其数,而这不论是马里廷,还是重生的巴克斯,都是不愿面对的。

    帝国诸城位于南方海岸与两河交界,它的规模和繁荣程度在阿玛拉首屈一指,是海陆交通的枢纽,也是所有海内外出入口商品的必经之路,使其主导著南方沿岸的贸易。

    马里廷从立国以来就面临不少外来威胁。由从前蛮族入侵,到如今成为邪恶蛇教的温床的巴克斯帝国,这些邪教徒极力悍卫他们的信仰,甚至不惜性命,若不慎让邪教入主马里廷,灭亡实在指日可待。为免酿成大错,马里廷对邪教态度颇为决绝,甚至视所有其他宗教为异端,一律封杀。如此盲目武断,使火烧异教徒渐渐成为马里廷在假日常见的群众娱乐。

    北方诸部不时的入侵曾为马里廷心腹大患。他们极为出色的射手与重骑兵,曾是马里廷重步兵的梦魇。然而这也逼使马里廷师夷之技以制夷,进行军事改革,着力改善马里廷军团的远程攻击能力及灵活性。最终北方诸部臣服于这支成功改革的马里廷新军,归顺马里廷,成为附庸国。少数不愿归降的部落,伙同永不停歇的迦图骑手撤退远北的大平原,他们认为马里廷军团再强悍,也不能在如此广阔的大草原跑得比他们快。有见及此,马里廷亦采取应对策略,以重甲步兵逐个战略要点坚守边境防线,形成一道警戒线,当敌人进侵,警戒线将向内收缩,引诱敌人同为重骑兵及主力部队就位争取时间。

    迦图文化也正慢慢变成马里廷社会的主流。他们对于四马分尸之类的酷刑的忍耐力越来越强,非常轻的罪却要遭受非常重的惩罚。还有一些神职人员抨击对神明进行画像或雕刻是不敬的,这也可能在未来引起冲突。

    因为当蛇教侵蚀巴克斯帝国时一直冷眼旁观,马里廷现在有两种声音。大资本家们为老对手的倒下弹冠相庆,认为蛇教也并非不可合作的对象,可以与其建立上下游的贸易关系;神父和平民则十分担忧自己的祖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甚至有部分军人提议抢先发动攻击。

    马里廷很富有,并且因职业军人制度和常年的和平建立了一个非常规范的军队体系。但从另一面看,他们的军队却缺乏除了抓捕流民或追赶迦图劫掠队以外的作战经验,而且只要是男人就能应召入伍,因此未经筛选和训练,全都是新兵。为了弥补,马里廷只好用十分豪华的装备武装了哪怕是最下层的民兵。

    马里廷没有任何盟友,且是一个次要的讨人厌的势力。除了有矛盾的狮骑士团和黄昏骑士团他们和所以骑士团中立,与五大王国和玩家则以-10关系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