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大宋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蒙寨寨主的寨门口,围着一群人,管家老爷正在惩罚犯人,有几个奴隶被吊在木桩上鞭打。

    “这个小偷竟然敢偷土司老爷的粮食,按照规矩要砍去他的右手,”在管家的宣布下,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被家丁绑了上来。

    围观的人已经麻木,只是看着那个挣扎的男孩。

    “等等,他偷了多少粮食,”一个猎人打扮的少年走了出来,苗人装束,手里拿着弓,背上背着箭,看起来很矫健。

    “不管偷了多少粮食,敢偷土司老爷的,就该砍手,”管家理所当然的傲然道。

    “这是我刚打的狐狸,给他偿还,可以吧?”少年道。

    这是一只成年的狐狸,管家看着那光滑的皮毛,咽了下口水,这样一张上好的狐狸皮毛,要是拿到成都府,起码能卖十两银子。

    “你不是本地人?寨子里的人已经习惯了管家砍人,也没有钱救我,”山伢子瞪着眼睛道。

    “怎么,肚子饿了,就偷东西,”潘冬子笑眯眯的道。

    “才不是呢,我妹妹饿的快不行了,”山伢子倔强的道。

    “在我们那里,偷食物不算罪,因为,将主说了,每个人都有吃饱肚子的权力,”

    潘冬子说这话时,眼中充满了崇敬之色,只有将主那样的高门弟子,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因为他也饿过肚子。

    “你们那里真好,”山伢子羡慕的道。

    说话间,已经到了山伢子那破旧的竹楼。

    楼上一个脏兮兮的小女孩正趴在那里看着来路,看到山伢子,高兴的喊道:“阿兄···”

    潘冬子上楼后,找到竹筒,拿出米,做了三筒竹筒米饭,这在这里可是最好的食物。

    山伢子和小女孩紧紧地盯着火塘,等着米熟,因为他们看到潘冬子在里面加了咸肉。

    就在这时,来了一个健壮的妇人,手里拿着一个竹篓,上楼后,对山伢子道:“山伢子,就这点高粱了,你们先吃,等你黎叔打猎回来,就好了。”

    山伢子的爹,为了给土司交税,进山打猎,再没有回来,他娘随后也病死了,是这些乡邻帮助他和妹妹活了下来。

    “黎婶,今天不用了,我刚认识了一位大哥,他今天给我们做了竹筒米饭,你也来吃。”

    “是白米饭,里面还有咸肉呢,”小女孩奶声奶气的道。

    嗷,黎婶看着矫健的潘冬子,他红润健康干净的脸色,说明他没有挨饿。

    黎婶也是有些见识的,她知道这个少年不一般。

    “这是遇到贵人了,小哥不是本地人吧?”

    “大婶,我来自山那边,我这里还有些米和咸肉,请乡邻们一起来吃吧,”

    潘冬子拿出长长的米袋子,这是天雄军的随身军粮,可以背在身上。

    “这可是白米,多精贵啊,小哥,你留着。”

    “不用,在我们那里,白米多的是。”

    那是天堂吗?竟然可以敞开来吃白米饭。

    米虽然不多,可也有三斤多,再加上乡邻们凑的一些高粱、野菜,在几个大陶器中熬了稀饭,没有铁锅,对他们来说,铁锅是奢侈品,四十多个乡邻都来了,老老少少的。

    潘冬子就是孩儿营的成员,他见众乡民俱都面黄肌瘦,知道这里土地贫瘠,再加土司的盘剥,所以大伙甚为贫穷,吃一顿饱饭不容易。

    接下来,潘冬子让他们这一组的人,拿来玉米、红薯、土豆这三种耐贫瘠土地的粮食种子,开始在这里教大家种植。

    像潘冬子这样的小组,有十只,都已悄悄的渗透到广大偏远山区,默默地改变着一切。

    云贵川也就是云贵高原,山高沟深,土地贫瘠,汉蛮混居,这里的百姓相当贫穷,缺衣少食,盐更是紧缺货,潘冬子他们不但给他们带来盐和粮食,还帮助他们生产高产易活的粮食,很快就赢得了穷苦人的好感。

    当一天忙完后,潘冬子看着璀璨的星空,想到:只要将主控制了这片土地,那一切都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