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唐妖颜
繁体版

第四十二章 暗潮涌动

    泊来镇霍记银楼门前,聚集起了十几名身穿胡服、深目鹰鼻的胡商。

    他们伸长脖子张望着,一名伙计先从里面奔了出来,他挥手指引者数十名男丁陆陆续续搬运出巨大的铁箱,铁箱被装上胡商们带来的板车。

    胡商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不一会儿,霍掌柜从银楼中迈了出来。

    胡商们急忙拱手道:“霍掌柜。”

    霍掌柜点了点头,他看向板车,一共八辆车,每辆车盛放一口大铁箱。

    一名高个子的胡商道:“这就是您让我们运送到京城的货吗?”

    另一名胡商也道:“霍掌柜,这里面都装了什么呢?怎地要用这么大的铁箱?”

    “是啊,您说这货三七分成,出发前是不是得先让我们验验货?”

    霍掌柜点头道:“那是自然,大家都是熟人,我还能还让你们做赔本的买卖不成?”

    他踱步到一口大铁箱旁。

    对面,一个炸丸子的小摊前,“滋啦”一声,面团在油锅中翻滚起来,那炸丸子的师傅抬起头,只见霍掌柜打开了一口大箱,银光耀眼,即使站在五丈远处,仍然能看到箱中堆满了闪闪发亮的银器。

    大箱被瞬间合上了,胡商们的脸上笑出了花。

    远处飞来一只白鹘停落在那大师傅肩上,他捞起油锅里的丸子扔到瓷碗中。

    这只瓷碗被端到了三个人面前,这家小摊里,也只有这三个客人。

    那三人转过头来,与他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半夜,霍掌柜坐在油灯旁沉思,他翻转手里的玉麒麟,在那只玉麒麟的底部用小篆刻着一个字:易。

    他自己也有一只这样的玉麒麟,只不过底部刻着一个“霍”字,就藏在自己的怀中。然而,这只玉麒麟却让他坐卧难安,他曾把它压在枕下,觉得不妥,又拿出来放在床底,仍然很害怕。这间屋子里,几乎任何一处角落都藏遍了,它就像是一把悬在头顶的大刀,随时都会掉下来一般。

    “唉,富贵险中求,谁让我接了这种弄不好就掉脑袋的活?”

    霍掌柜用手指敲击桌案,忽的眼睛一亮。

    他喃喃自语道:“俗话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与其到处去藏,不如就放在这桌案上,霍记银楼守卫森严,连鬼都进不来,我还怕个什么?”

    他想明白这点后,便将玉麒麟装入锦袋放在桌案上。

    他站起来一伸懒腰,打着哈欠走向床榻。

    深夜,霍掌柜从梦中惊醒,他猛然坐起身来,总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一阵阴风从窗外吹了进来,柳树沙沙响着。

    他转过头,突然看见黑暗中坐了一个人!

    霍掌柜一惊,急忙揉了揉眼睛,但那人竟然不见了。

    他呼出一口气,下床披衣,点燃了油灯。

    桌案上,那只锦袋完好无损的放在那里,他想自己真是越来越糊涂了,怎么能把这么重要的东西丢在这里?他微笑着拿起锦袋,拉开一看。

    里面的玉麒麟不见了,竟然变成了一块奇丑无比的石头……

    太极宫甘露殿,武则天背手在桌案前来回踱步。

    高力士从殿门外跑了进来,躬身道:“陛下,狄阁老有要事求见。”

    武则天一挥手:“宣他进来。”

    她说完后坐在了桌案前,狄公走进殿来,跪地道:“臣叩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武则天抬手:“起来吧,狄卿有何要事?”

    狄公从袖中抖出一只玉麒麟,双手呈上。

    高力士接过玉麒麟交给了武则天,她拿着看了几眼,这玉麒麟小巧玲珑,如羊脂般通体莹白,手感滑润,雕工极其考究,尤其是麒零的一双眼睛,堪称点睛之笔,栩栩如生。

    狄公道:“陛下请将它翻转过来看。”

    “哦?”武则天饶有兴趣的一转,只见底部赫然刻着一个字:“易。”

    武则天一头雾水,她凝视着狄公道:“狄卿,你这是何意?”

    狄公道:“陛下,臣觉得贺州水患之事大有蹊跷,一个月前,朝廷运送了十万两赈灾官银和粮草到贺州,然而,非但灾情没有赈压下来,反而城中妖孽四起。臣便修书给岭南道的监察御史调查此事。”

    武则天点头:“朕最近也在头疼这件事。嗯,狄卿,你且继续说下去吧。”

    狄公继续说道:“果然,粮草皆被妖兽夺取,这些妖兽在吃光了城中的粮食之后,竟然开始吞食百姓!一时间贺州城内人心惶惶,民生哀苦。而那贺州刺史易伦私吞官银,暗中运送到陵城县泊来镇上的一家霍记银楼。”

    他抬起头,看向武则天手中的玉麒麟:“这只玉麒麟便是从银楼掌柜的房中搜查出来的,臣猜测,底部的‘易’字,完整来说就是贺州刺史的名字——易伦!”

    武则天一拍桌案站了起来,她大怒道:“真是岂有此理,这贺州刺史狗胆包天,简直未把朝廷放在眼里,中饱私囊,残害我大周的子民。”

    狄公道:“陛下息怒,臣、臣……”

    她见狄公犹豫起来,心中出现了一丝不安的情绪,她缓缓坐回去,沉声道:“狄卿,你有话不妨直说,朕想听。”

    狄公呼出一口气,坚定道:“贺州刺史官居正四品下,首先,无论是其俸禄还是地位皆处于朝中的中上等,可谓衣食无忧。其次,十万两官银相当于朝中一品大员几千年的俸禄,非同小可,一旦查出必是株连九族的大罪,臣不认为他是一时贪念,那么,他为何要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吞下这笔官银?除非是……”

    “除非是他背后有一股强大的势力指使他这么做。”武则天叹了口气。

    狄公点头,他继续道:“此外,京畿八个县的几千村民失踪之案,也许就与此事大有关联。陛下,他背后的势力极有可能是想要。”

    武则天突然打断他:“朕知道了,狄卿,你先退下吧,容朕思虑一番。”

    狄公道:“陛下?”

    她垂头挥手,狄公道:“臣遵命。”

    狄公高大而又肃穆的身影逐渐消失在殿门外,她静思了片刻,对身旁的高力士嘱咐道:“让梁王来见朕。”

    高力士领旨奔出宫殿。

    武则天紧紧捏住玉麒麟,似要把它大力捏碎,挫骨扬灰。

    梁王武三思跪在地上,战战兢兢不敢说话。

    高力士将那只玉麒麟递给梁王,他捧起来,细细观看着。

    武则天冷冷的声音传了过来:“梁王可知道这是什么吗?”

    武三思冷汗直冒,答道:“臣、臣,啊,这是一只玉麒麟。”

    她冷哼一声:“朕是问你,这玉麒麟代表了什么含义?”

    武三思摇了摇头道:“臣不知。”

    武则天背手在桌案前踱步,每走一步,梁王的心脏就漏跳一拍,而武则天也在默默观察着他脸上细微的表情。

    她一字一句的说道:“贺州刺史易伦私吞官银,雇佣镖局暗中运送到泊来镇上的一家银楼进行熔炼,妄图以偷天换日之法逃过朝廷的重重关卡,与此同时,京畿八个县内接连失踪了两千名精壮男丁,哼,他一个刺史能有多大的本事?”

    梁王的身子颤抖了起来。

    她盯住他,继续说道:“真正可怕的是他背后的势力,这股势力想要做什么,梁王。”

    武三思全身抽动了一下,险些瘫倒在地。

    “陛下。”他故作镇定道:“玉麒麟的底部刻有贺州刺史的姓氏,臣推测这定是这股势力用来私下对接的信物,他们极有可能是想要,谋、谋反。”

    武则天从鼻孔里重重哼了一声,她走到梁王面前,俯视着他。

    “依你来看,此事应该作何处理。嗯?”

    梁王咽了咽口水,攥紧那只玉麒麟,抬起头,坚定道:“陛下,贺州刺史罪大恶极,其罪当斩,然而,他的背后的势力更加可恶,如果朝廷就这样抓住他,必然会打草惊蛇,不如派一名朝中能臣前往调查,揪出其背后头目,再将其一网打尽!”

    武则天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她问道:“哦?梁王可有举荐的人选?”

    武三思抬起头:“我朝人才众多,朝中俱是能臣,但事关重大,三思还未想好。”

    “嗯,朕知道你的意思了,你先回去吧。”

    她走回桌案后坐了下来,伸手拿起一本奏折摊开来看,她就像是一直坐在这里,方才什么事都未发生过一般,而武三思更是被视若空气。

    梁王却如临大赦,简直像是刚从刀山火海中翻滚出来一样,他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扣头道:“臣告退。”

    梁王站在大殿外,高力士垂头立在他身旁。

    他忽然开口问道:“方才可有大臣来过这甘露殿?”

    高力士点头:“对,在您来之前是有位朝中重臣求见过陛下。”

    他道:“谁?”

    高力士四下瞄了几眼,凑近梁王耳边,悄声道:“狄阁老——狄仁杰。”

    梁王的牙齿磨的“咯咯”直响。

    深夜,山神庙中,那座牛首人身的山神浸泡在阴冷的月光中里,显得异常狰狞可怕。

    昭华公主盘腿坐在一只破蒲团上,盯住山神,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

    在她旁边的蒲团上,跪着一个身穿宝蓝色斗篷的人,身子伏地,恭敬的拜神。

    赖将军跑了进来,对公主道:“公主殿下,梁王来了。”

    公主站起身,她转过头,一个身披雪貂毛大氅的男人疾步走了进来。

    他甫一见到公主,激动之情无以言状,握住她的手道:“辛苦公主半夜来这儿一趟,本王不胜感激。”

    她“噗嗤”一笑,抽回手道:“梁王客气了。”

    武三思注意到了那专心拜神的神秘人,那人见了他竟然不来行礼,他心生好奇,指着那人问道:“这位是?”

    公主瞥了眼那人,咬牙道:“这位大人才来没多久,不知礼数,还请梁王不要见怪。”

    她话音未落,那梁王已经满心好奇的蹲在了那人身旁。

    他左看右看,偏偏光线太暗,看不清此人的容貌。

    而那人只当梁王不存在一般,仍在扣地拜神。

    梁王看了眼山神,问道:“这是什么神?有什么好拜的?”

    那人直起身子,勾起唇角:“是什么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王可知道有一句话,叫做举头三尺有神明,我拜神是敬畏之情,但、有人却做了亏心事,夜不能寐,搞得在下与公主也睡不了觉,我看,最该拜神的人,应该是梁王才对。”

    他说着转过头来,梁王一双眼睛直愣愣盯着他看,怒火竟然不见了。

    他谄媚笑道:“请、请问公子尊姓大名呀?”

    这等世间绝色,若能控制在自己手中,加以调教,再送入控鹤府,哪还有张氏兄弟什么事,不到半刻,他的小算盘已经打得啪啪直响。

    桑萁邪魅一笑,眼若桃花,饶是风流倜傥,梁王简直都看呆了。

    他却没有说话,而是看向昭华公主。

    公主脸色阴暗,对梁王冷冰冰道:“这位就是幽灵军首领,桑萁,我们的桑大人。”

    武三思的脸上笑出了褶子。

    寒风袭了进来,桌案上的烛光忽的一闪,一条人影从庙门外匆匆赶来。

    昭华公主道:“魏王也来了,看来今晚还真是热闹啊。”

    梁王搬了只还算干净的蒲团,在桑萁身边坐了下来。

    魏王武承嗣一见到众人,兴奋道:“好巧不巧,我也有件大事要与你们相商!”

    公主盯住他,只见他递过来一张写满字的黄麻纸。

    一时间,庙中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了这张纸上。

    她展开纸,上面用蝇头小楷齐整的写了将近百人的名字,这些名字都很眼熟,其中不乏名声响亮的王侯贵族,比如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霍王李元轨等,这些人仿佛被一根透明的线巧妙的串联在一起,看似关联重重,可公主就是想不起来是什么事把他们连在一起的。

    突然,她的目光被一个名字所吸引,除了这个人,其他的名字全都被划掉了。

    “李临?”公主喃喃道。

    武承嗣点了点头:“公主还可记得越王之乱?”

    她猛然抬起头,她想起来了,当初燕德妃之子越王李贞联合起数名李姓宗亲起兵伐武,欲图恢复李唐江山。然而,武则天任命宰相李光辅为诸军节使,左金吾大将军丘神绩为行军主管,率领十万大军将这场叛乱很快的镇压了下来,武则天也趁此机会杀死了大部分的李唐后裔,以绝后患。

    公主恍然大悟,但又疑惑道:“那这李临为什么没被划掉?”

    武承嗣咬牙切齿道:“因为只有这厮还活在世上,其他人都已经被株连九族!”

    公主道:“你说什么?”

    武承嗣对她解释道:“当初越王死后,来俊臣在其书房内搜出了这份名单,越王余党都被挨个肃清,却唯独找不到这个叫李临的人!他就像是不存在这个世上一般,此事也就不了了之。然而,时隔二十多年,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桑萁回过头来,梁王也睁大了眼睛,昭华公主更是疑惑不解。

    他嘿嘿冷笑道:“你们谁能料到,这个叫做李临的人,他真正的名字是叫李忠勇,曾任左豹韬卫大将军,他自知越王不能成事,不敢暴露自己的身份,便用了这个假名逃过一劫。后来,本王在朝中建议武皇追王其祖,立武氏七庙,这厮竟与那宰相裴炎一力阻拦,陛下大怒,将他贬为了郢州刺史。”

    公主冷笑一声:“原来是他!”

    魏王却沉下脸来,继续说道:“本王也是近日才得知此事,我本不与他计较,他既被贬至郢州,按理说该老老实实才对,怎料这厮甚是不安分,竟然伙同狄仁杰一起上书,弹劾梁王用妖兽收买控鹤府的张氏兄弟,我看此人后患无穷,必须得想办法除掉他!”

    话音一落,梁王从蒲团上弹了起来:“你方才说谁?”

    武承嗣被吓了一跳,道:“李、李忠勇。”

    梁王摇了摇头:“不对,是另一个名字。”

    武承嗣呼出口气,缓缓道:“当朝宰相狄仁杰。”

    梁王大叫道:“怎么又是他!怎么什么事都有他?”

    武承嗣疑惑的挠了挠头。

    武三思在地上来回踱步,他咬牙切齿道:“这个狄仁杰看来是本王杠上了,你们可知道,他不知使了什么手段,把易伦的那只玉麒麟给了皇帝,还查出了村民失踪与官银之间的联系,此人真是太可怕了!”

    他抬头望了眼山神,那牛首人身的神似笑非笑,武三思竟骇的浑身一颤。

    他突然一拍手掌,对其他人道:“当务之急,必须要先解决掉狄仁杰这个麻烦,否则,一旦被他找出任何蛛丝马迹,他就能顺藤摸瓜的查出真相,若让皇帝知道此事。”

    武三思打了个寒噤,对视着武承嗣道:“她连自己的亲骨肉都不放过,更不要说是咱们,还不得被她大卸八块,五马分尸!”

    昭华公主的脸色变得惨白,一时间三个人如坐针毡,竟不知该如何是好。

    公主身后的蛮蛮兄弟,之前一直冷眼旁观,此时陆大蛮轻轻咳嗽了一声。

    “公主殿下。”他躬身道:“臣有话要说。”

    他不张嘴还好,他甫一言语,魏王才见到神像的角落里竟然还站了两个怪物!这兄弟两人每人只有一只眼睛,但仅有的眼眸中凶光毕露,样貌尖酸,看起来奸猾无比,这让魏王大为好奇。

    公主对魏王笑道:“这陆大蛮和陆小蛮是我的幕僚。”

    魏王点头,梁王也凑了过来,疑惑道:“既然是谋士,你们可有主意对付狄仁杰?”

    陆大蛮自信一笑,对梁王道:“办法总比困难多,是人就有破绽,只要能找到狄仁杰的破绽,再以谋略织网设陷,必能将其捕获,掌控其生死!”

    梁王摇了摇头道:“我当是什么好办法,你不了解狄仁杰,他在朝为官几十年,智算了得,清廉如水,一不中饱私囊、二不贪污受贿,又深受皇帝的信赖,本王抓不住他丝毫把柄,他就是本王的天生冤家!”

    梁王叹了口气:“这厮在朝堂数次与本王针芒相对,本王却拿他束手无策。”

    魏王也无奈的摇了摇头。

    陆小蛮与陆大蛮对视了一眼,他站出来,问魏王道:“斗胆请问大王,梁王在朝中位极权臣,又是武氏一脉,皇帝已经年逾古稀,一旦驭龙宾天,梁王便是下一代武皇,那么,朝中大臣巴结还来不及,狄仁杰身为当朝宰相,非但不见风使舵,还要逆风而行,他为何要冒着生命危险来对抗梁王呢?”

    魏王被这一番话点醒了几分,他大怒道:“还不是为了那个窝囊的太子李显!”

    梁王解释道:“太宗皇帝遗留下来了不少老臣,用来辅助高宗皇帝,这些人之中就包括狄仁杰,这些老糊涂,整日谋划着如何恢复匡扶李唐宗室,所幸,皇帝已经肃清了几乎所有的李姓族人,就连前章怀太子李贤也被除去,如今只剩下了一个软弱无能的李显。”

    他回想起太子的容貌,冷哼一声:“不过皇帝看不上太子,光宅年间已将他废掉,流放房州,封为庐陵王。不过、狄仁杰这些老臣们仍然不肯善罢甘休,经常在皇帝的面前提起李显,明里暗里的蹿腾皇帝召回李显。”

    魏王道:“哼!”

    陆大蛮笑道:“那么狄仁杰想要保护的人,就是李显。”

    梁王道:“你这是废话!”

    陆小蛮对魏王道:“大王,李忠勇为何要参与越王之乱?”

    魏王脱口而出:“他是李姓族人,自然是为了把李显推上帝位。”

    陆小蛮又问道:“那李忠勇与狄仁杰是何关系?”

    魏王想了想,眼睛一亮:“至交好友。”

    陆小蛮和陆大蛮相视一笑,他们对两位亲王躬身道:“狄仁杰的破绽已经找出来了!”

    梁王与魏王同时一愣,梁王却问道:“即使找出了他的破绽,那又能怎样?”

    陆小蛮嘿嘿冷笑,摇头晃脑道:“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李忠勇为汤,李显为药引,给狄仁杰吃下一剂猛药!”

    昭华公主一挥手,几个人盘腿坐在蒲团上,脑袋聚拢在一起。

    陆小蛮方要大显神通,忽然一个声音道:“停!”

    众人疑惑看去,桑萁绷直身子,从这个小团体中抽离开来,他转过身,邪魅笑道:“你们几个蛇鼠一窝,沆瀣一气,又在谋划着见不得人的勾当。我不听,你们也休想让我参与进来。”

    “呵呵。”

    他朝着神像恭敬地拜了下去。

    几个人不屑地哼了一声,陆大蛮和陆小蛮手舞足蹈,唾沫星子飞溅,其余三人的眼睛越来越亮,笑容愈来愈灿烂,不停地点头。

    昭华公主拍手笑道:“好,好啊,狄仁杰做鬼也想不到,他一生中所守护的那个人,竟然成了他的催命符!”

    梁王也笑道:“好一个一石三鸟之计!”

    魏王哈哈乐道:“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这个计划是如何巧妙的进行,而那三人又是如何的自相残杀!”

    桑萁站起身来,想要离开小庙,他的手腕突然被公主捏住。

    公主仰起头:“桑大人,本公主不管你去贺州的目的是什么,但眼下时局紧张,牵一发而动全身,奉劝你,最好不要干扰到我们的计划。”

    桑萁没有说话,走了两步又被公主牢牢扯住。

    他转过身,凝视着众人,嘴角微微勾起,脸上漾起桃花般醉人的微笑,连他的声音也变得温柔起来。

    “我去贺州是为了一个人,他是这世间最好、也最好看的人。”

    公主凝望着他的背影,陷入了沉思。

    梁王挠了挠脑袋:“桑萁是站在咱们这一边的吗?”

    公主道:“你这是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