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尺葬天
繁体版

第一节 那曲之行

    那曲,地处青藏高原北部,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在这幅员辽阔的高原上,流淌着一条神秘的黑河。

    与华夏大地众多河流一样,养育着一方水土,同时也会吞噬过往的人。

    “老四,你发什么呆呢,是不是高反了?”

    在室友老三的提醒下,董卓平复了纷乱的思绪,背着厚重的行李,走出了火车站。

    按照之前做好的计划,室友四人要在太阳落山前徒步几十公里,到达那曲市罗马镇。

    那曲的天很是神奇,刚刚还是烈日炎炎,现在又下起了大雨,四人便手忙脚乱的穿起了防雨服。

    “三哥,你的防雨服一直穿着吧,一会阴天一会晴天的,路过班日内的时候,估计还要下雪,这一冷一热非常容易高反”。

    董卓提醒的同时,自己也迅速的穿上了防雨服。

    室友四人,背着厚重的旅行包,便继续走在海拔4500米的草原上。

    由于氧气稀薄,为了维持体能,没有人说话,慢慢的,也不在东张西望和驻足欣赏美丽的画卷,每个人都默默地走路,消耗着坚强的毅力;

    他们一路穿过牦牛群、泥玛堆,踩着泥泞的草地,在天气时明时暗,时冷时热的交替中埋头前行。

    眼看太阳即将落山,但还是没有按既定时间到达罗马镇。

    老二抬手擦掉了脸颊上冰冷的雨水,随即指向远方的一处桥洞。

    “老大,不行咱们在那里躲一下吧,这雨太大了,看老三、老四的样子也支撑不下去了”。

    顺着老二指的方向,老大一边喘着粗气一边瞟了一眼老四那已经通红发胀的脸。

    “行,看老三老四那个损色,那就在桥洞休息,如果还是这么大的雨,咱们今晚有可能仰望星空了”

    “行”

    老三老四也异口同声的应了一声。

    迈过一道道沟壑,兄弟四人,来了到桥洞旁。

    卸下压在肩上背包,董卓一屁股坐在地上,低着头大口穿着粗气。

    阴郁的天空,压的人更加喘不过气来;

    休息了片刻;

    “不行了,不行了,实在顶不住了,咱们今晚就住这里吧,就像大哥说的,仰望星空,也别有一番风味儿,你们觉得如何?”

    听到董卓的话,几个宿友一边吃着压缩饼干,一边鄙夷的看着董卓。

    随后很默契的集体不吭声,表示认同。

    在高原地区徒步,而且还是绵绵细雨,比起平原所消耗的体力,着实出乎了几个人的意料。

    休息了半小时后,雨停了,但凛冽的寒风依旧刮着。

    兄弟四人按照惯例,熟练的支起了野营帐篷,老二也完成了在四周安插便携式声波器的工作,这种声波,可以起到示警及驱逐动物的作用。

    “二哥,你没看新闻么,这几天太阳黑子运动剧烈,指南针都失效了,你插的这些玩意儿,还管用么?”

    “是呀二哥,咱们这里海拔至少4500米,手机信号才一格,别费力气了,还是早点休息吧”

    老二并没有因为老三老四的调侃而停下手中的活儿,猫着腰依旧调整着仪器的方位。

    当高原上最后一抹日光落下的时候,黑色的巨大幕布挂满天空,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耳边除了风声,便是寂静,偶尔会听到野狼或野狗的叫声;

    董卓忍着严重的高反,双手揉搓着肿胀的太阳穴,蜷缩着瑟瑟发抖的身体,透过帐篷的纱网看着天空,不知什么时候,闭上了眼睛。

    熟睡中的董卓,耳边想起了若有若无的梵音,就好像寺院里僧侣的颂唱;

    突然,董卓猛的睁开双眼,眼瞳中有着一丝金芒,看向旁边的山洞,隐隐散发出乳白色的光晕。原本灰暗的墙壁上,慢慢的浮现了一幅画面,漫天神佛惟妙惟肖,在这七彩斑斓的绚丽画面里,董卓看到了朵朵祥云、威猛的神兽、身形各异的僧侣,都在聆听着佛祖的教化,众神宝相庄严,生动的画面极其震撼。

    “我在做梦吧?为什么这个梦如此的真实?不管了,我先许个愿,万能的佛祖、尊敬的三清祖师们,保佑我….”

    不知过了多久,也不知什么时候,神奇的画面消失了,董卓慢慢的失去了意识;

    “老四、老四,赶紧醒醒,准备出发了”

    清晨9点左右,董卓被老大叫醒,而后收拾好行李,开始了前往罗马镇的耐力之旅。

    “老四,你怎么跟丢了魂一样,走快点...”大哥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在桥洞旁边,一道透明的身影,一双惊恐的眼神,望着渐渐远离的室友们的背影,望着走在最后面那最最熟悉的身体,默默的流下了眼泪;

    眼神中散发着百感交集的神情,口中呐喊着、嘶吼着;

    “老大,你们听得到么?我是董卓”。

    当早晨的阳光洒向这片土地,山上的、山下的、路边的草地、野花,好像获得了新生一样,在阳光的沐浴下,随风微微摇摆。

    此时的董卓依旧惊恐的看着周围,原本温暖的阳光照射在董卓的透明的身上,却变得非常刺痛,犹如处在高温的熔炉中煎熬;

    内心的恐慌和焦虑使得董卓无法冷静下来,因为不能接触阳光,只能在狭窄的桥洞里来回走着。

    此时的董卓百感交集,惊恐、无助、焦虑、好奇,他不知道自己是活着还是死了,他想用知识解答这一切,想到了太阳黑子,想到了量子力学,想到了自己的身体,想到了家人,想知道以后会什么样子;

    不知走了多久,他的脚步逐渐慢了下来,内心的惊惧也变成了木讷。

    他依旧缓慢的、反复着走着。

    一日两日三日,等到第四十九日的时候,董卓发现自己不再惧怕阳光,阳光照射在皮肤上也不再焦灼,刺痛感也不那么强烈。

    就这样胡思乱想,一个人或者说一个灵魂行走在去往罗马镇的道路上。

    不知疲倦、不分昼夜的走着。

    这天下午,依旧是阴雨天,木讷的董卓看到当雄县欢迎您的标语,便喃喃自言自语起来;

    “道路应该没错啊,怎么到了当雄县,当雄…,算了,去纳木错湖看下,然后就回家”。

    纳木错湖,古称天湖,意思是第一神湖。

    董卓并没有沿着公路前行,而是翻过白雪皑皑的大山,爬过一道道沟壑,最终到达了纳木错湖旁。

    他不知道的是,如果从空中俯瞰,原本深蓝色镜子般的纳木错湖,此时就像太空中的深谙的黑洞,隐藏着全人类为之探索的秘密。

    在距离纳木错湖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董卓发现自己的身体不受控制的飘向湖中。

    面对着突如其来的牵引之力,刚刚平静下来的心再次陷入极度恐慌,一边嘶喊,一边张牙舞爪的挥动着手臂,似乎要挣脱什么。

    在未能挣脱神秘力量的束缚下,无力的,紧紧闭上了眼睛。

    湖边的游客们依旧摆弄着各种姿势,有的骑在牦牛的背上,展露出甜美的笑容,等待着拍照。

    董卓被吸引到湖中的一刹那,只有湖边的牦牛注视着湖中心的位置,仿佛在目送着一去不返的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