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衢稽刑司
繁体版

第三十三章 破解谜题

    众人看着纸条上的诗文,料想此次顾子枫出走定是从诗文中瞧出什么端倪。遍读全诗不过诉说了一下程雍锦的生平,好像也无什么特别之处。

    张凯君毕竟是参机院的人,其他人有意的将她隔离在外,一时瞧不见诗文,只得在桌子一角坐下看那空锦囊,观摩半晌,忽然发现异样,

    “你们快看,这锦囊上的这根红线是不是被拆过?”

    曾言轻拿过锦囊,果然发现锦囊左右两侧红线好像被拆动过,想来由于顾子枫出走一时慌了神,竟看走了眼。此时直接拆掉红线,锦囊一分为二,内里竟然还有两行小字——“虚假实真,反极必正!”

    萧三少默念了两边,忽然有了眉目,说道:

    “虚假实真,莫非指的是诗中有误,找到这些写错的地方,或许便是线索。”

    听此一言,众人立马又开始研究诗文,果然发现有几处写的有问题。叶无名率先说道:

    “十一年前,九州所在位置,衢国应该为正南,诗中第一句东出为误,而且程雍锦列游九州一直无佳丽在侧,不应出现红颜一词。”

    萧三少点点头,接着说道:

    “三十四载呈风流,应该指程雍锦享年三十四,可据我所知,程雍锦在十一年前不止三十四岁,何况也未白头。”

    张凯君挤到几人中间,也开始帮忙:

    “战云滩也不对,十一年前九州最后大战主要集中在灵江附近,而且虎卫军与铁骑军交战,怎么会血染长衫,应该是铠甲才对。”

    萧三少看了一眼张凯君,见她是真心帮忙,也不再在意她的身份,低头思索这几个词的意思。

    “东出、红颜、三十四、白头、云滩、长衫,到底暗藏什么玄机呢?”

    张凯君呵呵一笑道:

    “我也算是和你们同生共死过,不用这么提防我吧,虽然我禀报顾子枫身份不假,但我如今绝无害他的心思。你们若是当我是朋友,我便帮你们破了这个谜题。”

    众人瞧张凯君这神情似乎已经有了答案,不过一时也不敢全然相信她。倒是叶无名站了出来,笑着说:

    “怎么会只当你朋友呢,搞不好以后还得称呼嫂夫人呢,你赶紧说吧,你发现了什么?”

    萧三少白了叶无名一眼,此时心急顾子枫的行踪,也不好直接发作!

    “你要说便说,卖什么关子?”

    张凯君听叶无名提起嫂夫人时就脸羞的发红,此时萧三少又催促,也不故弄玄虚了,直接说出自己的猜测。

    “以我猜测,顾掌印应该去了西州。早年我曾奉君上密旨去西州办差恰巧经过一地,依稀记得那地方有座清难寺。”

    萧公子才思敏捷,略一思忖便明白了张凯君的意思。

    “反极必正,意思是要反过来看,东出其实指的是西州,红颜指的是青色。云滩的滩字去水,添在青字旁,正是清难二字,而长衫其实就是指寺中的僧袍。”

    叶无名摇摇头道:

    “这也太牵强了,做不得数吧。”

    张凯君笑笑,解释道:

    “的确从字面上看太过牵强附会,但是统观全诗,一三句指明地点,二四句应该是指明去的目的。”

    曾言轻在旁边听的糊里糊涂,问道:

    “指明去的目的?难道这你也看出来了。”

    张凯君指着诗文布条说道:

    “三十四载呈风流,一朝回首发白头;此句所说之人其实并非程雍锦,我想应该另有其人,我之所以猜测西州清难寺,也是与此句相关,当年我去清难寺时,曾在寺中见过一人,那人年纪约莫四十左右正值壮年,但偏偏一头银发,你们不觉得正是此句所描写之人。”

    萧三少低头沉思了片刻道:

    “你所说倒是也解释的通,但是如果当真如此,顾兄怎么会勘破玄机,你之所以能如此快的解释诗文,无非是因为你去过清难寺,顾兄身中忘忧蛊,连九州地名都未必识得,他就算再怎么聪明,也无法知晓西州清难寺有一白头人。”

    “萧大哥你别忘了,顾子枫回京多久了,足足半月有余了,期间谁也不见,但是数日前你父...嗯...萧将军曾带兵阻拦参机院捉拿顾子枫,当时我也在场,顾子枫可是把萧将军请进屋中一叙,当时我以为只是表达谢意,如今细细一想,或许就是向萧将军求教这诗文中的一些问题。”

    曾言轻听到这里,立马附和道:

    “的确,我当时也在稽刑司内,萧将军进去后足足待了一个多时辰。”

    萧三少微微颔首,如此说来可能张凯君所推断的应该属实,但是程雍锦为什么要顾子枫在明白身世以后前往西州,那白头之人到底是何人呢?

    “张姑娘,既然你说我们已是朋友,我想斗胆一问,君上在几年前密令你去那清难寺有何差事?”

    张凯君呵呵一笑。

    “既然是密令,我怎能随意透露?”

    “也罢,那可否告知为何你区区一个参机院副指挥使能接到君上密令?”

    “实不相瞒,我本就是君上的人,你们的顾兄不也是君上安插在稽刑司的密探吗?只是如今当上了掌印,不必再遮遮掩掩罢了。”

    “多谢张姑娘如实相告,此事我们自当为你保守秘密。如今既然你与我们算是朋友,萧某有个请求,不知张姑娘可否答应?”

    张凯君本就对萧三少颇有好感,此时听到萧三少有事相求,莞尔一笑。

    “萧大哥有话直说便是,如若想小女子陪你们共赴西州,我回参机院告假便是。”

    萧三少愣了一下,连忙摆手道:

    “张姑娘误会了,西州之行有我们兄弟去便可,只是顾兄此去算是擅离职守,这段时间君上应该还对稽刑司有所顾忌,我想请张姑娘暂时留守稽刑司,以防万一。”

    此话一出,张凯君刚刚的笑意瞬间消失,但也没有拒绝,点头答应了。

    萧三少回身又对叶无名和曾言轻叮嘱道:

    “我们分头出城以免太过张扬,叶兄与我先行,曾兄弟速速去寻冷月心,等到入夜再出城,我们会一路留好记号。”

    两人点头称是,叶无名便立马下楼张罗了几匹快马,这就与萧公子出发追赶顾子枫。

    衢国位于中原正南方,一条灵江隔开南北,若要从衢国出发去往西州则灵江渡口便是必经之地。此时的渡口等待过江之人倒不是很多,渡口旁边有个小小的茶摊,供来往商客歇脚。此时顾子枫便悠哉的坐在茶摊上,带一个小小斗笠遮住大半脸庞,独自把玩着空茶杯,时不时还会自言自语:

    “专门留信‘虚假实真,反极必正’还这么慢,我是不是高估萧三少的才智了。”

    正说着,只听到背后“咳咳”两声,萧公子与叶无名正好赶到,萧三少一脸鄙夷。

    “萧某怎敢与堂堂第一神捕比拼才智。”

    顾子枫知道萧三少不会怪罪,哈哈笑道:

    “早知你们会一路跟来,我不想泄露行踪所以才独自上路,还望两位仁兄莫要怪罪。”

    叶无名拴好马匹,过来入座埋怨道:

    “那也不用留谜题吧,如若我们猜不出来,岂不是更糟糕。”

    顾子枫一脸诧异:

    “莫非萧将军没和你们提起?”

    萧、叶二人顿时无语,本身萧三少与他父亲素来不和,此事怎会去问他父亲,萧三少故意转移话题。

    “我们此行去往西州,所找之人到底是谁?”

    顾子枫回望四周,低头轻声道:

    “此人可不简单,依我推断应该是八居士之一,天下第一剑客,南陵剑神韩竹!”

    叶无名一时惊讶的差点打翻手中的茶杯。

    “什么?不是据说八居士都已亡故吗?”

    顾子枫用手指蘸了蘸茶水,在桌上写到“八英豪杰俊才墓,只留残竹清明顾。”接着说道:

    “八英应该指的就是八居士,只留残竹想必韩竹未死,而且我问过萧将军,十一年前程雍锦罹难之时,韩竹正好三十四岁,当时由于兄弟各个惨死,韩竹一夜白头。只是这么多年过去,韩竹一直躲藏在清难寺,而且还有残竹的残字,只怕一代剑神不复当年神勇了。”

    叶无名一阵唏嘘,当年八居士何等威风,如今竟是物尽人非。

    “据说当年中原九州,北州一直无力争雄,全因当年韩竹凭一己之力屠杀大半王室。”

    萧三少点点头,此事他在儿时曾听父亲提过。

    “确有此事,当年丰州剑神之名天下无人不知,可是北州竟然趁韩竹夫人临盆之际大举进犯,韩竹照顾夫人无暇顾及国难,最后夫人还是难产而亡,韩竹一怒之下,一人一剑杀入北州王城,竟无一人可挡,那一战,北州人才凋零就此没落,当真骇人听闻。”

    顾子枫听两人所言,只觉这韩竹竟然恐怖如斯,至今所见顾长空当属绝顶高手,但若要单枪匹马杀入衢国都城,无非以卵击石,难道这韩竹真是天上的神仙。

    三人就这样谈论当年八居士风采之时,冷月心和曾言轻也已赶到。萧公子有点儿不悦道:

    “曾兄弟,不是让你们入夜以后再出城吗?”

    曾言轻面露委屈之色,手指了指冷月心,看来是冷月心等不到入夜强行拉着曾言轻出了城。冷月心也不隐瞒,直接对着顾子枫喝道:

    “我发现你现在越来越不得了了,是不是学了几手功夫,觉得自己无敌天下可以随意闯荡江湖了,要不要和本姑娘切磋一下?”

    顾子枫不知道为何一见冷月心就头疼的不行,此时见她正在气头上,也不敢放肆,吐了吐舌头,赔笑道:

    “这不是在这儿候着您冷大小姐了吗?既然大家到齐了也好,我早已买下了一艘木船,我们直接出发吧。”

    叶无名感觉像是自己听错了一般,问道:

    “你买下了一艘木船?什么时候我们顾掌印如此阔绰了?”

    顾子枫尴尬的笑了笑。

    “我的确买下了一艘木船,不过还没付账,那船夫还在那儿等着收钱,你们看谁身上带着银两呢,赶紧去付一下,我们也好早点出发。”

    众人齐刷刷地指了指萧公子,便一起登上木船,只留下萧三少一人呆立在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