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士集
繁体版

虫伤

    雁一一看扶苏从马上跌了下来,连忙上前搀扶,一看扶苏竟已经晕厥,满脸通红身上也异常的发烫,雁一招呼几个人把他抬到了二楼。

    “刚刚明明还好好的,怎么突然不行了?”

    “是不是那些被咬的伤口?难道那里真有其他毒虫??”

    “这小子来这岛上也真是磨难重重啊。”

    几人议论纷纷,只有雁一仔细查看着扶苏的状况,呼吸顺畅瞳孔也没放大,但是体温高与常人,摸着还有点发烫,雁一二话不说把扶苏脱个精光,叫人打了一桶海水反复擦拭身体,顺便检查了一下身上的伤口,除了密密麻麻的红点,并无其他,看来就是这些红点造成的现象,不过看上去并没有威胁到扶苏的生命危险,只能暂做观察了,雁一命人轮流看守,有什么状况第一时间向他汇报,可别再犯之前的错误。

    一天,两天,三天…七天过去了,扶苏还是昏迷不醒,体温也一直降不下来,众人手足无措之时,霍武英回到了岛上,还没进门有人就向他汇报了扶苏的情况,霍武英一听,强装镇静,进了房间看到躺在床上的扶苏,暗自责怪自己没照看好他。

    霍武英检查完扶苏的伤势,也没了主见,这伤口自己也从未见过,像是被虫咬的痕迹,可飞鱼岛有什么虫有什么鸟他都一清二楚,那淤泥池更是走了不知道多少遍,也从未有过这种情况,霍武英只好自己去淤泥池一趟,查看当时的状况。

    来到淤泥池,霍武英当即脱下自己身上的衣裤,跳了下去,一趟又一趟,甚至还在正中间站立了许久,身上都没察觉到任何异样,霍武英爬上地面,拍了拍身上挂着的少许泥巴,看到地上的泥巴,霍武英蹲了下去,要说这淤泥中有什么生物存在的话,那只能是这腐或虫了,可这虫又是从不咬人的,自己来回那么多趟身上也没见一颗小红点,霍武英左思右想,最后做出一个无奈的决定,那就是带了一把淤泥,淤泥中夹带着两三只腐或虫,看这虫见扶苏还咬不咬。

    霍武英带着腐或虫回到了木屋,几人见老爹满身污垢,手上还拿着一坨泥巴,都纷纷不解,只见霍武英趴在床边,把泥巴中的腐或虫挑了出来,放在扶苏的手臂上,只有手臂上的红点并没有那么密布,接下来的事让大家都大吃一惊,这腐或虫并没有咬伤扶苏的手臂,而是直接钻了进去!

    霍武英眼疾手快一下拍去淤泥和剩余还没钻进扶苏手臂的腐或虫,而后一拍床沿,大叫一声:“大事不好!”

    围观的几人也很是吃惊,都对这种现象闻所未闻,见所未见,霍武英自己也是一筹莫展,这要是单纯的外伤倒还能想办法医治,可如此数量庞大的腐或虫钻进了身体里,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呢。怪不得这红点渐渐褪去,这人还是昏迷不醒,原来腐或虫都留在了体内,也不知道会不会伤及重要器官。

    霍武英走出房间,站在楼台上眺望着远方,雁一看出老爹心思,走了过来:“老爹,您是在为难要不要去蟲王林吧?”

    霍武英一看身边的雁一抿嘴笑了一声:“不错,这种状况连霍某也是无能为力,但对于蟲林王来说却是家常便饭。”

    “这蟲林王素来独来独往,连他家族之人也不与外人来往,不知他会不会卖您这个面子。”

    “不管怎么样都得一试,趁事态还没发展的很严重,霍某也不忍眼睁睁看着又一条生命就这样永远的留在飞鱼岛。”

    “老爹准备何时动身,可要我一同前往?”

    “不,你还是留在岛上照看好,明天一早,我会叫老五老六和我一起走一趟。”

    二人谈完便回了房间,交代完一切,第二天霍武英换了套便服,以免路上引人注目,唤来雁五雁六带着扶苏与他一起出了飞鱼岛。

    出了岛,雁六背着昏迷的扶苏与雁五轻声交流:“五哥,这蟲王林我们还从没去过,据说那林子稀奇古怪,误闯者都被困在里面几天走不出来,最后还被那里面五花八门的虫给吃了!”

    “那你可得小心了,他们可以操控天底下所有的虫子,你可别乱说话到时候成了那虫子的口中班餐啦,哈哈…”

    霍武英听见二人的嬉闹,插话到:“可别胡言乱语,这蟲王林虽极其神秘,但从不做如此卑劣之事,居无城的百姓在城外耕作,蟲林王也经常帮助他们开垦荒地,运粮运草,那年城内大水,也是蟲林王及时用了千虫术才让百姓免于受难,所以城中百姓还是非常敬重他的。”

    “千虫术!据说这是世代蟲林王才能学的秘术啊!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机会亲眼目睹一番。”

    “你可拉倒吧,岛上的无头蝇你都嫌弃,更何况那林中一千种的虫类。”

    “那总不至于都像无头蝇那般恶心吧?总有长的正经的吧。”

    “那虫你还想要多正经啊?”

    雁五雁六你一言我一语,霍武英见这两个人越说越起劲,忙制止他们:“好了,我们这次出来尽量别太引人注目,我们不走城内,就从城外绕过去。”

    飞鱼岛地处东海之上,而蟲王林位于居无城的西南,也是居无城的大后方,也正好能借蟲王林地势不让敌方从后乘虚而入。

    从城外绕到蟲王林,虽比城内走要晚上三天,不过以霍武英三人的脚力,只需多出一天就能到达,所以三人带着昏迷的扶苏踏上了蟲王林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