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刘备传
繁体版

第六十八章 面见堂官

    “什么规矩?”刘贝故作疑惑地道。在他心中,认为这门吏是索要红包之类。以他的个姓,那是绝对不会给的。

    “你是哪科哪榜,何人的门生,身上可有引荐信?”门吏不紧不慢地问道。

    “本官是南直隶乡试解元,座师是翰林直学士史纪事,并无引荐信。”刘贝如实说道。

    “解元?那你会试和殿试呢?”门吏的脑子里画了个问号。

    “未参加过会试。”

    “那就是个举人了。到一边候着。”门吏不耐烦地一摆手。他所指的位置,正好也有几个同刘贝一样的官员,在那里老实的站着。

    “现在已经排到本官,为什么要候着?”刘贝不满地问道。

    “哼!”门吏冷笑一声,说道:“你这芝麻绿豆大点的官儿,这里有你问为什么的资格吗?叫你在这候着,就老实的候着,别那么多废话。”

    门吏这个态度,刘贝可火了,怒道:“刚刚前边那人能进的,轮到我为何进不得?我是个芝麻绿豆大的七品知县不假,那你又是几品。见了上官,你说话就是这个态度吗?本官是来京城述职的,休要在前面挡路。”

    言罢,也不再去理会那门吏,直接便往里走。

    “奶奶的!”看到刘贝还敢发火,那门吏的火更大了,嚷道:“你一个区区七品知县,也不看看这是什么衙门,我不让你进去,你就是进不去!”

    “我今天倒要看看,我到底能不能进去!”刘贝现在也是愤怒到顶点,一把扯住门吏的衣领,拽着他朝大门走去。“等下见了吏部大人,本官倒要问问,这是谁定下来的规矩!”

    吏部大门外,自然有站岗差役,一个个见到刘贝这幅模样,全都懵了。打来当差的那一天起,他们还真就没见过这样的主,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处置。眼睁睁地看着刘贝走进吏部衙门。

    那门吏现在也傻了眼,但很快反应过来,一个劲地嚷嚷道:“你这七品县令,好大的胆子,竟敢扰乱吏部衙门,等一下让你好看。你放开我……放开我……”

    今天是京察的大曰子,吏部衙门忙的是不亦乐乎,不过忙的人大多都是下面的郎中、员外郎、主事,高层人物,如尚书、侍郎要到最后拍板时才忙碌一些。

    正堂之内,吏部尚书赵焕与两个侍郎正在里面喝茶,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吆喝之声,心下纳闷,何人如此大胆,敢扰乱吏部衙门。很快,有差役禀报,说是有人拽着门房朝这边走来,还声称要找尚书大人评理。

    “有这等事?”赵焕满腹疑惑,说道:“叫人进来吧。”

    不一刻,就见刘贝和门吏走进大堂,此时刘贝已经送来手。那门吏一进来,马上跪倒在地,哭诉道:“三位大人,可了不得了,这个澄城知县不经允许,就敢擅闯吏部衙门,小人上前阻拦,还被他打了。”这一招叫作恶人先告状。

    “好大的胆子!”赵焕看向刘贝,“你叫什么名字,现任何职,竟胆敢擅闯吏部,难道这个官是不想继续做下去了吗?”

    刘贝进屋之后,一看上面所坐三人胸前的补子,就知道是本部主官,不过并没有慌张,向上拱手,不卑不亢地道:“回禀大人,下官名叫刘贝,现任澄城知县,并无胆量擅闯部院,只因在外排队入门考核,轮到我时,却被门吏无辜阻拦,且说不出道理。所以下官这才陡胆带他进来,想问问大人,这是何缘故,吏部衙门可有如此规定。”

    赵焕和两位侍郎见刘贝一表人才,且说话条理分明,面无惧色,心中也有些喜欢。明朝的官吏,并非史书上所言那么不堪,作为高官,受贿自是必然,要不然谁去当这个官。

    但对有能力的官员,还是很喜欢的,毕竟这么大的天下,也不能全是废物,总需要有能力的人在下面治理。要不然像海瑞这种不识趣的人,怎可能当上那么大的官。

    赵焕微微一笑,看向门吏,说道:“他所言可是实情。”

    门吏不敢狡辩,点头道:“是。”

    “谁给你的胆子,要拒人于门外,不让进来的。”

    “这……”门吏这下也不知该如何回答了。进门先后,并无明文规定,但吏部衙门有个潜规则,凡是没有关系的官吏,都要在外候着,等到最后方可入内。这是传统,而小小的吏部门吏,平常也没什么职权,不趁这个时候威风一下,还等什么时候威风。

    “自己下去令二十板子。”赵焕一挥手,将门吏打发先去。

    赵焕,字文光,号吉亭,掖城人,山东乡试52名,会试63名嘉靖四十四年(1565)3甲91名进士,兵部观政授乌程知县,升工部主事,再改任陕西御史,最终升任吏部尚书。

    打发门吏下去,赵焕又仔细打量刘贝一番,心中甚是喜欢,问道:“刘贝,你是哪里人士。”

    “下官南直隶沛县人士。”

    “哦。”赵焕满意点头,他是山东人,刘贝的沛县虽属南直隶,但和山东接壤,大家勉强也算是同乡,更何况赵焕素不好东林党人,齐、楚、浙三党乘机利用他,排挤异己,打击东林。导致万历四十一年十月赵焕被迫致仕。

    而刘贝是南直隶人,自然属于昆党中人,也算三党的阵营,既然是自己人,便不能再加责难。说道:“你的考绩何在,让本官瞧瞧。”

    “考绩在此,请大人过目。”刘贝拿出考绩册,差役接过,呈给赵焕。

    虽然上任不过三月,但是刘贝这三个月做了太多大事,知府知州都对他欣赏有加,故此刘贝的考绩是优,上面还有标注,说刘贝廉洁奉公,守城有功,大败回贼,屡破奇案,民生富足,同时上缴赋税丝毫不少。

    赵焕看过,更加满意,这次突发的考核让吏部也有些忙乱,但是这种类似的事情之气那也不是没出现过,反正只要大力打击东林党,全力提拔自己人就行了。

    赵焕已经打定主意,这个刘贝要借机加以提拔。京察打击的是东林党,刘贝是南直隶人,算是自己人,不提拔这样的人,还提拔谁?

    “刘贝,你的考绩,本官留下,你且回去休息,等候消息。”

    “多谢大人。”

    PS:如果各位书友觉得此书尚可,还请推荐收藏一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