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云集话两宋
繁体版

第00006章.一只上上签

    这一章的内容其实是可有可无的,因为在正史里面并没有记载。

    以后,这就作为我定下来的一个规矩,如果我在每一章的开头就来这么一段,那么只关心正史的同学就可以略过不提了,不过你如果有点兴趣,那不妨继续读一读。

    既然在官修的历史书上没有,那就只能够作为一段似有似无的传说了。

    单就占卜这点事,现代人通常会嗤之以鼻,但是如果放在古代,这可是天大的事情。

    中国的历朝历代有很多开国君王,往往就通过这种方式取得了普罗大众的信任,最后拿到了天下的。比如汉高祖刘邦的斩白蛇起义,其实就是一种占卜形式。

    更早的我们可以从甲骨文里面所推断,商周时期尤其是商朝,当时国家的大小事务都要通过占卜来决定吉凶。

    我看过那个时期的历史资料,通常的做法就是,把一只空的乌龟壳放在火上烤,然后根据乌龟壳上裂开的纹路决定方向。

    南方的部落首领最喜欢把鸡的骨头放一把火烧了,然后根据骨头上的裂纹来显示吉凶。

    这个习俗延续到今天,就是今天很多南方人喜欢吃的白切鸡了,当然这只是我说的一个小小的笑话。

    不管怎么样,我们一定要很严肃的对待赵匡胤到庙里烧香的传说。

    那个时候年轻的赵匡胤,正是在选择自己人生方向的时候,正如我在前面所说的,人生的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选择。

    在缺乏足够决策资讯的条件下,只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去给自己的未来提供指引,所以我们不能够简单的认为这就是封建迷信。

    因此到庙里问卦,作为赵匡胤在成长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高辛,是黄帝的后代,上古时候的部落联盟首领之一,也是《山海经》天帝帝俊的原型,据说这位部落首领明察秋毫,能够顺从民意,处处为老百姓着想。

    因此,后世为了纪念他,就专门给他建庙烧香,来庙里的香客会在他的塑像面前祈祷平安。

    在今天的中国大地上,从古到今有很多先人的庙宇。

    当然最常见的就是关帝庙了,关公作为三国时期的一个英雄人物,大家对桃园三结义的故事都是耳熟能详的,而且也知道他最后丢掉性命是因为败走麦城。

    关公被后世所纪念,是因为他非常的忠君,爱国很讲义气。

    所以,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对他都是很有好感的。

    除此之外,还有历史上的一些大大小小的人物,老百姓出于朴素的心理去纪念他。

    这里需要说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哪怕是现代社会老百姓这种朴素的心理,都还是存在的。

    有一次我经过广东湛江到广西去旅游,在湛江的乡下就看到一个解放军庙,里面纪念的全是解放军,尽管这个庙宇的装修质量一般般,但是也能够说明这一点问题的。

    再说赵匡胤骑着那匹战利品红马,很快就来到了高辛庙的山门口,非常不巧的是大门紧闭,今天晚上肯定要露宿野外了。

    这种情况赵匡胤早有预料,不过今天在驿馆的遭遇以及最后的收获,对他来讲,这件事情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赵匡胤眉头皱了一皱,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个草棚,隐隐约约好像有灯光露出来。见此情形,赵匡胤不由得大喜过望,就连忙策马扬鞭,到了草棚的边上,发现这个草棚其实就是一个非常简陋的土地庙。刚才他所看到的灯光,其实就是周围老百姓给土地爷烧香进贡同时燃放的蜡烛,这个时候蜡烛还没有燃尽,而且在香台上还横七竖八的摆放着很多蜡烛。

    “看来晚上终于有着落了,老天爷保佑。”赵匡胤大喜过望,在心里嘀咕了一句,就系好红马之后钻进了草棚。

    他一钻进来就嗅到一股浓浓的香火味,这种味道他再熟悉不过了。

    小时候他还没有离开家里,周边的寺庙都被他逛完了,而且调皮的小赵匡胤有的时候还偷供桌上的供品,吃不完的甚至会分给他的弟弟赵光义,兄弟俩就这样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

    想到这里,赵匡胤不由得感慨不已,自己的这个弟弟和自己的性格完全不一样,从小就不喜欢摸枪弄棒,反而很喜欢读四书五经,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书生一样。

    因此,兄弟俩的感情虽然好,但是在这一块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本来这一次出来赵匡胤想带上自己的弟弟,但是想了一下,最后还是没有带上他,不知道他现在在干什么,想必应该是在挑灯夜读吧。

    然而,在当前的时局之下,光读书应该是不是好的出路。投笔从戎对他来讲是迟早的事情。

    下午在驿馆里面喝了一点酒,又经过一番不大不小的打斗,赵匡胤现在已经醒的差不多了。

    此时此刻他,并不知道具体的时辰,甚至这庙周围连个打更的都没有。

    不久,一阵寒意袭来,赵匡胤不由得打了几个哆嗦,然后打喷嚏流鼻涕。

    刚开始的时候,赵匡胤蜷缩在角落,双手紧抱胸口,然而这寒意却一阵比一阵要紧。

    他最后实在是受不了了,就到草棚外面找了一些干柴,然后掏出打火石小心翼翼的把干柴点燃了,他的周围骤然热乎起来,同时也照亮了周边很大一块地方。

    这样他晚上就再也不会冷了,而且也不用担心野兽会突然猛不丁的闯进来对他造成危险。

    因为在这夜半时分,尽管是在城里,可是这庙实际却是街上是在一片小竹林子里,虎豹倒是不会担心,甚至连野猪狐狸都不会有,赵匡胤倒是担心会出现毒蛇。

    过了一会儿,赵匡胤感到有些饿,就啃了几口干粮。

    又觉得很是无聊,加了几把柴火,堆成了一个小丘,看样子应该能够烧很久,赵匡胤这才渐渐放心一些,眼皮子又开始不停的上下打架了。

    就在这迷迷糊糊之间,他渐渐的进入了梦乡。

    在梦里,他游历到了最北边的地方,被凶猛的狼群包围了,在东躲西藏之间,他一不小心掉进了一口冰窖。

    强烈的寒意,将他的身体刺得生痛,很快就醒了过来,原来这是一场噩梦,不由得常常的吐了一口气。

    当他再次醒过来的时候,天已经开始蒙蒙亮了,下意识的抱紧了胸口,装满盘缠和干粮的包裹还在,他这才渐渐放心一些。

    再看一下火堆,却早已熄灭,未继续燃烧的干柴,好像被什么东西扒落在旁边,赵匡胤很快就发现了一排爪印。

    “狼来了?!”

    当赵匡胤看到这些杂乱的爪印的时候,心里不由得一紧,这和自己梦里遇到的那群狼,似乎有某种对应的关系。

    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心灵感应吧,后来赵匡胤所建的宋朝,不管是南宋还是北宋,小朝廷所要对付的都是北方的狼。

    甚至连金国的皇帝都自称是狼主,这倒是很有一点意思的。

    赵匡胤挣扎了几下,吃力的站了起来,尽管是在这土地庙里窝了一个晚上,但是毕竟算得上是风餐露宿,和在驿馆的温暖的床上,美美地睡上一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他放下包裹,然后打了一套自创的长拳,这就是后来以他为名,所谓的太祖长拳。

    然后,又拿起铁棒练了一会儿,算得上是热了热身子骨,把昨天晚上的寒意彻底的驱散开了。

    最后把红马给喂饱之后,就慢慢地闯进了山门,这次庙里门早都被打开了。

    因为是先人庙,或者说是一个传说中的帝王庙,里面的规格或者说是规矩和道观佛寺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

    因此,这里面并没有和尚或道士,只有几个管事的人在里面。

    他们的打扮和常人无意,看样子应该很早就起来收拾山门。

    在管事的人的指引之下,赵匡胤终于如愿以偿的,跪倒在一只大大的蒲团之上,而他的正上方是高大威严肃穆的高辛像。

    在叩了三个响头之后,赵匡胤在心里默念几声,然后就站了起来,小心翼翼的在一只装满了竹签的瓶子里,接下来又用力的摇晃了几下,一直看到有一只签子掉落在地上,这才把瓶子放在供桌之上。

    他的嘴唇有些激动地蠕动了几下,就把那竹签捡了起来,然后仔细地上下端详,不由得脸色大变。

    这只签对他来讲,并不吉利。

    因为,他此行到庙里主要是问前程的,他希望这次北边行走能够当一个小军官,其实就已经满足了。

    刚才祈祷自己能够当的官职就是校尉,这在五代时期是很低的官职了,手下只有士兵300人。

    也只是比队正(不是队长)稍微高一级,而队正带兵有50人。

    赵匡胤有些失望的,把签子放在供桌之上,然后又把自己祈祷的官职层层加码,接下来他心目中的是折冲都尉,结果对他来讲同样是失望的。

    赵匡胤心里很是郁闷,干脆就一不做二不休,又问了刺史、金吾大将军、左神武大将军、右位将军、节度使……

    只可惜哪怕他摇晃得再用力,最后所得到的签都让他很不满意。

    赵匡胤很是烦躁不安,按照他暴躁的性格,别说是小小的竹签了,哪怕是一把火把这庙给烧了,都不解心头之恨。

    “难道是要我当皇帝不成?!”冲天怒火,顿时从心头而起,如果这次还是不行,那恐怕真的就这么干了。

    也许是高辛显灵,更有可能是怕赵匡胤蛮干,一把火烧了自己的庙堂,才让他转运的。

    赵匡胤这次所得的签,可是真正的上上签。

    他将信将疑的捡了起来,拿到门口仔细的端详一番,没错,这就是一只不折不扣的上上签。

    这个时候的赵匡胤的脸色由极度愤怒,变得目瞪口呆,然后又是眉开眼笑,接下来又恢复平静了,最后他甚至露出一股惶恐之色。

    因为,在这个乱世当皇帝简直是太正常不过、太简单不过、太容易不过的了。从赵匡胤出生到现在为止,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在这中原大地上已经换了好几个朝廷,皇帝也有很多个,可是大多数都是一些走马观花的事情,根本就做不长久。

    从职业的选择来看,当皇帝其实是一个很危险的职业。

    这种危险是由于皇帝的属性所决定的,外防强敌,内防奸臣。

    当然也有很多时候后院失火,皇后妃子给自己戴绿帽子的事情,其实都是小事情。更严重的是自己的小命也被报销了。

    在赵匡胤之前的很多朝代里,其实有很多前车之鉴,在这里就不一一提了。

    所以当他看到这里的时候心情刚刚有了那么一点点快乐的感觉,但是很快就恢复平静乃至理智一些了。

    赵匡胤的这段小故事尽管正史没有记载,可是在宋人编撰的《石林燕言》里,就有赵匡胤最后得了一个上上签,也就是所谓的“圣筊”。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哪怕是赵匡胤这种顶级聪明的人物,也需要到庙里去搞个心理咨询,最后根据所得到的结果,树立自己的信心。

    历史,真的是喜欢给人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