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迷痕
繁体版

第五十五章 提亲

    第二天中午,王顺生穿着件深蓝的老棉袄,正蹲在大门口吃午饭,看着公路上陆续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天气格外晴朗,没有猛烈的寒风,初冬时节温暖和煦的阳光晒在身上,身上痒痒的怪舒服。

    早饭、晚饭在堂屋里一家人一起吃,午饭则自己蹲在门口吃,是他多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

    每天的午饭,除了老天爷下大雨刮大风,无论春秋冬夏,酷暑严寒,王顺生都是这样蹲在自家门口吃,顺带看着铺子。边吃饭边和来往认识的乡亲拉拉家常,是很多农村男人的喜好,而老伴儿和两个孩子,则习惯在屋里的桌子上吃饭,说蹲在门口吃饭不文明,不出来凑热闹。

    王顺生心想啥球的文明?老一辈都讲究蹲着吃才舒坦,吃得饱饱涨涨的,站起身来,吃食顺下肚里去,不多不少感觉正好!

    老宋每天来回跑,基本都是中午一顿在屋里,和老伴儿她们一起吃,早饭和晚饭则在自己县城家里吃。打下手的本村人,都是自回自家吃饭,维修铺子里不包饭食。王顺生有钱,但是不该花的钱绝对不花。

    老伴儿做的烩面,面扯得延延绵绵的长,盘在碗里看不到断头,用筷子挑起来有两指宽,颜色奶白,薄得近乎透亮。碗里另加着木耳丝、黄花菜、粉丝、炖的软烂的羊肉片儿、葱花、香菜沫,再倒上些陈醋,调两勺油泼辣椒,吃到嘴里是满口的香。

    老伴儿几十年的手艺,王顺生百吃不厌。在本省尤其是农村乡下,谁家婆娘不会做烩面,那算是不合格的老婆。

    他一手托着比脑袋大两圈的海青大碗,一手提着筷子在碗里转圈拨弄碗里的内容,划拉到嘴里时呼噜呼噜的响着。吃上一口面,再把碗边的大蒜咬上一口,咯嘣咯嘣的嚼,不一会儿脸上就出了一层油汗,热得脸膛红彤彤的。

    老王吃完了,且不起身,把碗放在脚边的青石台阶上,从裤子口袋里摸出一盒烟来,抽出一支点上,深深的抽了一口,再徐徐吐出淡蓝的烟雾来,浑身上下说不出的享受。

    烟抽到一半的时候,王顺生抬起手挡在额头上,眯缝着被日头斜照的眼,看见老卞头扛着农具往这边走过来,他这是刚刚忙了地里的农活,中午回家吃饭的。

    王顺生家也有分的地,不过早就不自己种了,全都包给别人联片耕作,到年底按面积收地租就是了。

    种地,种地,年底吃屁。自从开铺子发了财之后,就再也不想过以前脸朝黄土背朝天,却弄不出几个钱的日子。

    老卞头家没别的来钱营生,只能一年到头靠种地过活。小英娘身体不好,地里的活都靠老卞头维持,女儿卞小英上了大学,学费还是借王顺生家的,大学毕业后卞小英留在了省城工作,如今隔三差五的,还能寄个三五百块来给老卞头过日子,家里的艰难才稍微缓了点劲。

    “老王头,吃饭啊。”老卞头慢慢悠悠的朝自家走,虽然不喜欢王顺生,可两家就紧挨着住,不得不主动打了个招呼。

    “老卞头,下地了。”王顺生笑嘻嘻的,应付式的答腔,盘算着该怎么跟老卞头开口。

    “你说那不是废话?没看我扛着家伙什儿。俺家不下地哪行?眼看着这天不下雪,明年的春小麦,收成可就难说了。”老卞头叹了口气,见王顺生朝他招手,把肩上的家伙朝墙根上靠住,顺势蹲在了王顺生身边。

    他俩打小也是很好的玩伴儿,只是后来各自成亲后,一家穷一家富的,渐渐少了来往。

    “嫂子给你准备啥午饭?要不让我屋里头给你再抻一碗烩面?”王顺生从烟盒里掏出根烟递给老卞头,殷勤的替他点上。

    “不用不用,俺家还剩的有馍,屋里的肯定炒好菜了。再说,你这都吃完了,弟妹肯定没准备我的份,少说这些糊弄人的假客气话。”老卞头平时老实巴交的,就是看不上王顺生虚头巴脑的为人,不客气的揭穿了他的客套话。

    烩面当然是要估计好份量,提前醒上半个来小时,现吃现做。王顺生家每天中午吃饭的人都是固定的,老卞头说的没错,这会儿哪还有剩下的面给他抻上一碗。

    “你这个老卞啊,就是说话太直。我让你弟妹现给你和面,等会儿给你送过去,你看成不?不就是一碗面嘛,还吃不穷俺。”王顺生脾气暴躁,在家里说一不二,在外面就好面子,被老卞头当场戳穿了,心里觉得有些恼火。

    “你看看你,有两个钱把你烧的。不就是一碗面嘛,谁家还没有是咋着?!你有啥事儿?没事儿俺回家了。”老卞头虽然家里穷,却非常看不惯王顺生仗势欺人的嘴脸,把抽了一半的烟朝路边水沟里一撂,站起来就要走。

    “哎,别走嘛,俺是有事儿想跟你说。本来应该去你家里的,可你成天不在家,嫂子身体又不好,俺就在这里跟你说说算了。”王顺生拉出一大堆理由,却不说是啥事儿。

    “有事说事儿,不说俺可真走了。”老卞头手扶着农具,做出不耐烦的表情。干了一上午的活,早就觉得饿了,尤其是闻了王顺生烩面的香味,他的肚子开始咕咕叫。

    不就是一碗面嘛,晚上就让婆娘做。如今小英能挣钱了,老卞头肩上的担子轻松了好多,家里想吃什么,还不至于吃不起。

    “唉,按说咱俩从前都是好弟兄,咋就不能一起好好聊上一会儿?想想从前,你我还是小伙子,可转眼就变成俩老头了。人老了就得操心儿女的事儿,是个这,俺家王亮啊,死活就看上你家小英了,非得逼着我找你提亲,你说说,要啥条件才行,只要我做得到的,绝对不眨眼。”王顺生七拐八绕的,终于提到了正题,一脸真诚的看着老卞头说道。

    是王亮看上小英了,逼着王顺生来提亲的,王顺生可没看上。老卞头人虽然老实,可不代表他傻,琢磨片刻就听懂了老王头话里的意思。

    “是啊,咱们都老了,眼看着下一代,到了成亲的年纪,你跟俺弟妹,是咋想的?”老卞头心里冷笑着,装作糊里糊涂的问王顺生。

    “俺俩……俺俩没意见,他俩是从小一块长大的,就跟咱俩从前一样,能有啥不行的?要是你同意,将来就让小英回来,在俺这铺子里当个掌柜的,以后这份家业,也有她的一份。小英是俺看着她从小长大的,就跟俺的亲闺女一样,要是能跟王亮成亲,咱们不又是亲亲的哥俩了?”王顺生明里笑嘻嘻,暗里咬着牙说道。

    他终究是心疼儿子,不得已跟老卞头提亲,真要让他分给小英一份,那好比拿刀子割他的肉嘞。

    小英那孩子,王顺生倒也不讨厌。

    王家和卞家是几世的老交情了,虽不是莫逆八拜之交,也是在一个村子里过了几代人的老乡亲。王亮、王梅兄妹和卞小英,年纪都差不多,尤其是小姐妹两个同岁,从小和哥哥王亮一起玩大的。

    长大上学之后,姐妹俩同班,上学放学写作业,吃饭睡觉都在一起,连着比她们大一岁的王亮,也把小英当自己妹妹看,经常是三个人去河里山上的一起玩,玩够了逮谁家就在谁家吃饭睡觉。

    王顺生和老伴儿,那时候也挺喜欢小英,乖巧懂事又聪明,只要家里有好吃的,就会给她留一份。

    上了初中之后,孩子们懂得了男女有别,王亮和卞小英除了日常交往,不再象小时候那么毫无猜忌。

    王梅和小英两个,倒是一直保持着小时候的友谊,卞家条件差,王家条件好,一起到县城上高中的时候,王梅经常把带的吃喝用品分给小英,小英也在学习上帮王梅。

    奈何王梅不是读书的料,高中毕业了回家帮爸爸做生意,小英考上了大学。刚上大学头一年,小英放了假还会到王家来,看看王顺生老两口和王梅,姐妹俩聊聊天,也不避着大人,小英劝王梅应该复读一年,就算弄个三本也好,也是读了大学的有个文凭。

    王梅自己倒想得开,再怎么读也读不好,再说了,读大学了又怎么样,还不是打工挣钱而已,不像以前还能有机会当国家干部,有个铁饭碗。既然都是挣钱,有没有大学文凭,也就那么回事吧。

    因为各自出路不同,小英跟王梅,交情渐渐的也就淡了,从小要好的小姐妹,现在只会在街上遇到的时候,说上几句客套话而已。

    老王头自然赞成王梅的想法,一个女孩儿家,读个高中满够了,将来嫁人生娃娃,知识顶个球用?!不过等小英大学毕业了,开始给家里汇钱,两年就把欠王家的钱还上了。逢年过节的时候,她打扮的洋里洋气的回到村里,与村里土里土气的闺女们相比,从里到外确实是不一样。

    王顺生有时候不得不承认,读大学还是顶个球的。

    女儿上不了大学,那是怪她自己不会读书。要是有个大学生儿媳妇,也怪长脸的,只是,老卞头家太穷了,娶个小英,等于是娶了老卞头,加上他那个药罐子老伴儿。

    “啧啧啧,你看你那点儿出息吧。慢说俺家还没同意,就是真让他俩成亲了,俺家也不会沾你的光。”老卞头砸吧着嘴唇,抓住机会讽刺着王顺生。

    王家的家产能有小英的一份儿?老卞头知道,这话只能当耳旁风听听动静。

    “呵呵呵,你就说行不行吧?”王顺生涎着脸,笑呵呵的问着。

    “行不行的,俺可说了不算。小英现在是城里的人,真让她回来,得看她自己的主意。再说了,孩子俩的事儿,让他俩商量着办,俺可不像你,净跟着吓掺合。你家王亮看上小英了,俺可从来没听小英说过,她想嫁给王亮嘞。”老卞头边说边低着头,把农具朝肩上扛。

    王亮,也不找撒泡尿照照自己的德行,就想娶小英?老大不小的人了,连个正经工作都没有,既不能下地干活,又不会做生意,除了仗着他爹有几个臭钱,他还能个啥?

    老王头把王亮当个宝似的天天供着,在老卞头眼里,王亮就是个窝囊废,小英嫁给他?那是把女儿往坑里推。小英现在不一样了,是大学生,是在省城上班的人,将来在省城随便找一个,都比王亮强十倍百倍。

    “孩子们懂个啥?最主要的是你的意见,俺这诚心诚意的跟你说话,你得给我交个底。”王顺生噌的一下站起来,拉着老卞头的胳膊不让他走。

    让孩子们去商量,万一王亮跟小英真谈好了呢?到时候不答应也得答应。王顺生坚决地要老卞头表态,然后才能拿出对策。

    到底要不要王亮跟小英成亲,王顺生难得的拿不定个准主意,希望老卞头承担谈不成的主要责任,到时他好有借口回绝儿子。

    “诚心诚意?站在大街上说几句,就是提亲了?起码你也得买上几条烟,拎上几瓶酒,到我屋里头坐下说话,那才叫诚心诚意。要不这样吧,你出十万块钱彩礼,我就保证小英跟王亮成亲。”老卞头说完,挣开了王顺生的手,头也不回的进了自家大门。

    日他仙人嘞。

    王顺生忍着气,回到自家院里,把手里的海青大碗,一下子掼到了青砖地上,哐啷一声摔得粉粉碎。

    虽然老卞头的态度,摆明了是不同意,合着王顺生的本意,但是,他说出来的话实在的太气人。本来王顺生想着,要是王亮跟小英能成,那就将就顺着儿子算了。没想到他一片好心,却被老卞头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糟践了这半天。

    买上几条烟,拎上几瓶酒,到你家屋里去坐,才算是正式?两家隔道墙住了几十年,谁不知道谁啥样?

    十万块钱?你家小英是镶金了还是嵌银了?你知道十万块钱是多少不?王顺生气得两手哆嗦,脑门子生疼。

    王顺生在矛盾重重中,腆着脸跟老卞头提亲,本想着老卞头会很痛快的答应,没料到热脸贴了冷屁股,反叫老卞头给嘲笑了一顿。

    “老王,你这是跟谁呢?”吃完午饭的老宋,正要从院里小门回修车铺里午睡,听到了碗被摔烂的声音,转到了大门这边,正遇到怒气冲冲的王顺生。

    “没事。”王顺生看也不看老宋,回了一句后大步走回了饭屋。

    老宋看看他的背影,再看看地上的碎碗,摇摇头,找了个笤帚帮他收拾。老宋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不爱多说话,只管闷头干活,从不打听干涉主家的事儿,不然王顺生也不会对他这么信任。

    “咋了嘛?你的碗呢?是不是摔碎了?”老伴儿也听到了刚才的动静,从厨房里出来,跟着王顺生走进饭屋问他。

    王梅正在厨房洗碗,王亮事不关己的从饭桌旁站起来,让过爸爸的身体,打算回自己屋睡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