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嘴硬
管家被裴周抓回来之前,苏玉婉已经理顺了很多事,又问过庄子上的人之后,整件事情已经水落石出。
胡三原本还想着狡辩几句,可人证物证都在,他很快就败下阵来,但是依然死咬着钱财已经花光了,是不可能赔给苏玉婉的。
“赔钱是不可能的,你们把我送官好了,我认了。”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苏玉婉之所以被胡三欺骗了大半年,都是因为她忽视了那句“人不可貌相”。
因为胡三这人,吃穿用度上一向节俭,身为一个管家,甚至还经常穿着打了补丁的衣服,吃喝上自不必说,一直跟长工们一起吃大锅饭,从来不会给自己开小灶。
这样的人,苏玉婉很难将他跟贪或者欺上瞒下中饱私囊等词语挂钩。
不光苏玉婉,就连庄子上的人,也是被他骗了这么久,谁想到他会是个两头偷吃的人呢?
苏玉婉已经被他骗了这么久,吃一堑长一智,这会儿怎么可能又被他骗过去?
“你是说,你宁可吃牢饭也不把贪的钱财和粮食吐出来,是不是?”
胡三脖子一梗,“钱我已经花了,想还也没得还,你把我交给官府吧,是杀是剮悉听尊便。”
苏玉婉不慌不忙道:“送交官府是肯定的,不过我得先多留你几天才行。”
“你也不用费那劲,就算是杀了我,也别想从我手里讨回一个铜板。”胡三继续狡辩。
那群被坑惨了的庄稼汉,得知真相后,各个都巴不得将胡三千刀万剐,此时纷纷建议苏玉婉道:“东家,别跟他废话了,他要是不还回银子,咱们就将他扒皮抽筋,千刀万剐,不信他不吐出来。”
苏玉婉安抚众人道:“诸位,咱们是良民,可不能做那知法犯法之事,私自对人用刑,可是要坐大牢的。”
“东家怕坐牢,我不怕,让我撬开他的嘴再说!”之前那个脾气暴躁的男人,这会儿又更加暴躁起来。
“且慢。”
苏玉婉赶紧制止了那人,又给裴周使了个眼色,让他把胡三带下去看管起来。
等裴周带人走后,她又遣散了那十几个长工,最后才处理起这群庄户人家的事。
“出了这事,怨不得别人,都怪我不查,信了小人,害得大家伙到如此地步。”
别说是信胡三是她的错,就连买庄子时没有弄清楚田地的成分,也是她的错。
“我愿意为自己的错误买单。现在,给大家两个选择……”
苏玉婉给了两条路,让这群人选择。
其一,依照旧例,把今年夏秋两季的粮食分发给众人,之后便退还土地,从此再无瓜葛。
其二,土地继续由苏玉婉代持代管,但是种植什么作物,或者将土地挪做他用等,都由苏玉婉说了算,然后按照一定比例,给众人分红。
“具体怎么选择,你们可以先商量一下,商量好了,再过来找我。”
众庄户汉子先是面面相觑,后又低头沉默不语,又似陷入沉思,算计着该作何选择。
有了穆庄主随意卖地一事,这群人已经很难再信任他人,也不敢再将自己的土地记在别人名下,甚至宁可多向朝廷交些税,也不敢再占这种便宜了。
否则,一旦苏玉婉不认账,他们将会连土地也拿不回来。
按理说,吃了大亏的人们,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第一个。
可他们现在面对的,却是苏玉婉。
一个不到一年的时间,生意就做遍了县城,声名鹊起却从不克扣工钱的年轻女子。
一个顶着各种流言蜚语,立志行医,神医名声已经传至府城乃至省城的奇女子。
更为难能可贵的便是,即便在他们这群人根本没有地契的情况下,仍愿意自己担着巨额损失,也要把土地分毫不少地还给他们的善良女子。
庄稼汉们不是傻子,人人心中都有杆秤。
他们不约而同地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东家——”众人齐声道:“我们愿意把田地交给您来打理,只要您愿意承认是我们的土地就行。”
“当然承认。”苏玉婉道:“这些土地明面是记在我的名下,不过私底下,我们可以重新拟一份契约,证明这是你们的土地。”
“好,好,真是太好了,多谢东家可怜我们。”
田地失而复得,人们激动地不知如何是好,只有下跪行大礼,才能表明自己的感激之意。
“请东家,受我等一拜。”
“使不得,使不得。”苏玉婉赶紧侧身,扶着为首的男人,不让他下跪,“男儿膝下有黄金,怎能随意跪拜?”
为首之人不跪了,其他人便也随之停止。
又有人表着忠心道:“我们将地记于东家名下,比以前记在穆庄主手下要放心多了,我们还没见过这么善良的东家呢。东家放心,以后我们会好好种这些地,争取多打些粮食上交给东家,绝不让东家吃亏。”
苏玉婉却摆摆手道:“我其实早有打算,不准备继续种粮食了,你们若信得过我,就跟着我干……”
其中一人小声打断道:“不种粮食,我们吃什么呀?”
这也是其他人所担心的,毕竟他们祖祖辈辈,这么多年都是种粮食的,上交完粮税外,剩下的便是一家人的口粮。
除了粮食,他们根本不知道要种什么,才能保证一家人有饭吃,不饿死。
苏玉婉指着外面光秃秃的一片,对众人说道:“若是这个季节,还能有新鲜水果蔬菜,你们说,能不能赚钱?”
“这怎么可能?”众人刚才还觉得这个东家十分能干,这会儿又觉得她有点异想天开,只是仍然用很尊重地语气,向年轻东家解释道:“天寒地冻的,种什么都活不了的,蔬菜水果娇气,更是想都别想了。东家您要不再考虑考虑,还是种粮食吧?”
人们说话都小心翼翼的,唯恐说了东家不爱听的,伤了她的心。
苏玉婉笑道:“我可没有功名在身,你们把地记在我的名下,跟在你们自己手中,上交的税是一样多的。我只有让土地种出更贵的作物,发挥更大的价值,才能有些赚头。若你们信我便罢,若是不信,就把土地各自领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