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强太子
繁体版

第五章 一样的后果

    “出去走走,”赵谌说道。

    天虽渐渐黑了下来,辰光还早,顺便消消食,三人从房里走出来。

    赵谌忽然听到隔壁房内织机“嗡嗡”地响声,门是开着的,赵谌探头看去,见到李店主的妻子秦娘子和他女儿正在织布。

    秦氏也看到了他们,几个人可能出身不凡,但态度温和,秦娘子也不怕,指着女儿说:“几位郎君,我们母女织布,想替她凑嫁妆,没有打扰你们吧。”

    “没有,没有。”赵谌说道。

    宋人重厚嫁,但与印度那种厚嫁是不同的。

    虽然厚嫁,铺嫁的嫁妆和财产是归女方所有,不经女方同意,男方不得挪用。因此宋朝女子的地位并不低,河东狮吼是不哪一个,连夏竦和秦桧这样的权臣都怕老婆。

    因为这些财产是自己的,女方用它们贴补娘家,赡养自己的父母,男方也无可奈何。

    不但如此,若是男方死的早,女方还有继承男方财产的权利,但必须是妻,妾婢不行。

    所以宋真宗时两个宰相闹出天大笑话,宰相薛居正之子薛惟吉第一个妻子死了,又娶了一个姓柴的为妻。柴氏未能替薛惟吉生儿育女,但薛惟吉第一个妻子留下了两个儿子薛安上、薛安民。

    后来薛惟吉因意外去世,柴氏与薛惟吉二子不和,为分财产打起了官司。

    两兄弟说柴氏狼子野心,想携带薛家所有财产再嫁给宰相张齐贤,按照宋律,柴氏能得到一部分财产,两个儿子也能继承一部分财产。然而有张齐贤撑腰,薛家财产还有他们兄弟什么事么?

    案子涉及到宰相,开封府不敢查,便奏报宋真宗,宋真宗派御史问柴氏,没想到柴氏又曝出一个大料,说兄弟两告状,是另一个宰相向敏中在后面搞鬼。

    麻麻的,又来了一个宰相,御史便问,有何证据?

    柴氏说向敏中曾私买薛家宅院,被柴氏拒绝,接着向敏中向自己求婚,还是遭到她的拒绝。向敏中心怀愤怨,这才唆使薛家二子状告自己。

    御史听完都快疯掉了,只好将案子又推给宋真宗。

    宋真宗问向敏中,向敏中死活不承认,说我妻子新丧,无心再娶。

    没承想柴氏做原告了,她状告柴家二子违背了宋真宗不许卖掉祖业的诏旨,想要强行卖掉宅子,买主正是向敏中。

    宋真宗恶心坏了,派御史台认真查出。

    这时一向与向敏中不和的盐铁使王嗣宗借机揭发,说向敏中妻丧不娶是在撒谎,因为最近向敏中正准备迎娶已故驸马王承衍的妹妹为妻。

    宋真宗派人询问王氏,确有此事。

    张齐贤那边更不干净,御史调查发现,柴氏之所以如此固执上告,是张齐贤的儿子张宗诲唆使的,并且御史还发现柴氏偷偷埋藏了两万缗金银财宝。

    宋真宗怒火三丈,立即下诏,两相齐罢,张宗诲贬官,柴氏二子抗旨售宅、不孝告母,杖,柴氏罚铜八斤。

    因为这些律法的保证,宋朝厚嫁风愈演愈烈。

    王氏嫁给秦桧陪嫁的嫁妆达到了二十万贯。

    嫁妆越厚,嫁的越好,在夫家越有话语权。

    因为女子的地位不低,还有许多人喜欢收养义女,比如曹太后就收养了四个义女,高滔滔、范观音、秀荣县君李氏,以及曹识的女儿曹氏。至于女孩子读书上学更是再正常不过了,或如赵谌的母亲朱氏,不仅长的漂亮,才学也过人,这才被宋徽宗看中,选为儿媳妇(太子妃)。

    也有不好的一面,许多女孩子为了以后嫁的好,打小就开始辛苦地挣嫁妆,于是就有了眼前这一幕。

    至于赤贫之家,更是为嫁妆拖累。

    李小娘子也胆大,问:“你们几个,似乎是这个小哥子作主啊。”

    秦娘子一把捂住女儿的嘴,这里离京城不太远,京城权贵多如牛毛,天知道是哪家权贵的小郎君。

    赵谌笑而不答,带着吴罗二人走了出来。

    不远处是一座小庙,不知是土地庙还是其他的庙宇。

    赵谌又想到了一件往事,王安石改革坊场河渡,朴卖渡口码头,又将土地庙乃其他宗庙,甚至宋地先贤阏伯、微子庙,都卖朴给商贾,改为商业区。

    张方平上书,宋地是宋朝王业的发祥地,商朝时阏伯受封于商丘,主持祭祀大火星;微子是宋地的第一个国君。这两座庙,难道也不能幸免吗?

    宋神宗便制止了将两庙卖朴,至于其他的神仙,依然照卖不误。

    但王安石坊场河渡的改革是赵谌最赞同的变法之一,从农民身上敛能敛出多少钱?

    且看旁边那个村庄百姓日子有多苦?

    这还是京畿附近的,若是一些偏远州府,农民生活会更苦。

    附近有许多桑树林,开封乃是寒凉之地,适合桑麻,故纺织业比较发达。四下里就有许多桑林,寒风吹来,苍黄的桑叶发出“啪啪”响声。

    四下里却是一片安静,看不到一个人影。

    这里没有人了,吴明便说道:“小殿下,那两人似乎为你倾服,八年多了,郓王殿下能力也有限啊。”

    换成他自己,岂能因为赵谌说了几句话就违背了主子的利益,向对方折服?至少说明马刘二人不是赵楷的心腹。

    执掌皇城司已经八年了,怎么连一个心腹都没有拢到?

    明显是能力或人格魅力不足。

    “也不一定啊,有没有听过老蔡相公、小蔡相公的故事?”

    先前蔡京蔡攸父子关系还不错,蔡京第三次罢相,又被打成子虚乌有的太子党,蔡攸以为老子不行了,立即附奔王黼,王黼欣然接纳。蔡京第四次起用,蔡攸和王黼仍往来密切。有人便暗中挑唆,于是父子失和,各立门户,反目成仇。

    几个月前,蔡京正在接见客人,蔡攸忽然来到蔡京府上,一把抓住蔡京的手做诊脉状,问,大人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

    蔡京说没有。

    蔡攸立即走人。

    客人莫名其妙,问,令郎为什么不多停一刻?

    蔡京苦笑道,这个逆子是想老夫有病,罢了老夫。

    不久,宋徽宗真的下诏让蔡京致仕。

    童贯和蔡攸去取辞表,蔡京说,我早该辞职了,只是因为上恩未报才不忍告老,这是二公所知道的。

    左右见蔡京呼儿子为公,全部大笑。

    不但如此,蔡京致仕后,因为蔡京喜欢四儿子蔡绦,蔡攸多次请求杀掉蔡绦,宋徽宗未准。

    这件事被传为京城笑柄。

    “所以我说做事得尽量地光明磊落,若是一昧行阴邪之举,即便老辣如蔡京,贵如吾之三叔,亦难有多少真正的心腹。”

    但他这个三叔是真的不行。

    如他执掌皇城司,何谓皇城司,它相当于明朝的锦衣卫,宋朝最大的情报机构。可是面对即将到来的危机,毫无所察。

    因为能力不足,所以得宠这么多年,背后还有许多大佬扶持,没有将赵桓拿下。

    金军到来时,也没有任何做为。

    只能说有一定的野心,于是政和七年自己出生,父亲地位也得以巩固,立马去参加秋天的解试,然后是次年的省试、殿试,在某些人的操作下,高中状元。

    那时蔡京未倒向赵楷,王黼官职不高,因此童贯、杨戬必然逃不了干系。

    赵佶的偏爱,加上一些人的挑唆,助长了赵楷的野心,但因为没有能力,于是跳来跳去,一直蹦跳到北宋灭亡,也没有得逞。

    赵谌想法不完全对,不能说赵楷没能力,但能力确实不强,这是宋朝大环境造成的。

    与李唐相比,宋朝宗室多了一份温情,在这种温和的环境下,宗室子弟不能说养猪,却一个个变成了温室的花朵。

    “我们真的来看马政?”

    赵谌摇头,宋朝的马政已经是无解之题了,就是有解决的办法,也没有解决的时间。

    “金人南下,来到京城,于何处驻营?牟驼冈也。于此处驻军,人有的吃有的住,马有的吃有的住。离京城又比较近,可以随时随地发起进攻。而且数万亩草场,有草无树,地势空旷,不用担心我宋袭击。”

    “金人真的准备寇侵?”

    “那还能有假的?并且快了,最晚到腊月,便会有无数女真铁蹄浩浩荡荡南下。”

    “这么快……”吴明和罗胜全部失色。

    吴明也明白了中午时赵谌说的那句话,你担心的不是我担心的,但你担心的和我担心的后果是一个样。

    吴明担心的就是赵佶废太子,自古以来有多少废太子会有好下场?

    而且因为重阳宴对,京城许多人说顶多一年,圣上就会废太子。

    但是金人南下了,且不说证明了小殿下说法是对的,就是错的,圣上也没有心思废太子了。

    不过那是金军哪,想一想重阳宴对上小殿下所说的,宋朝无数精兵猛将,两次北上都被辽军击败,金军遇到辽军呢,势如破竹。

    一旦南下,宋朝拿什么抵挡?

    金军攻破京城,作为皇室子弟,能有什么好下场。

    后果都是一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