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七代导演代表
繁体版

第十一章 剧组会

    杜玉琪说的那么一番话王保强听进去了多少只有王保强自己清楚。

    不过至少在杜玉琪叫他怎么构造角色这方面时,确实是在下功夫听。

    有的时候杜玉琪说的确实是太深奥的时候,一边的姚迪还会用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给他解释。

    小丫头嘴碎,说的东西更混乱。

    但是神器的地方在于她说的东西明明稀碎,王保强竟然还能理解。

    三个人在办公室,就这么一个教,一个辅助,一个学的很快到了中午。

    杜玉琪带着两个人下楼,出了厂门去了那天晚上吃饭的小倌。

    随意点了三菜一汤,把午餐糊弄了过去。

    吃饭时姚迪又向杜玉琪推荐了自己的闺蜜连连,连束梅。

    这一次姚迪说话是比较认真的,大概的意思是自己这闺蜜,也是和自己差不多的状态。

    演技方面姚迪的意思说连束梅的演技比自己的都好,连束梅对于演绎一个角色有钻劲。

    两个人经常在宿舍里面对戏。姚迪对戏是为了试镜抢角色,连束梅确是单纯的想研究这个角色。

    为人老实的很,不抢不争的佛系性子,除了上课和试镜基本都不会出宿舍门经常都是姚迪给她带饭回寝室。

    杜玉琪想了想,根本想不起这连束梅是啥人。

    想了想说辞,说自己这边暂时要不了这么多人。

    自己这公司人吃马喂的,每个月开销可不少。

    现在签下的王保强是姚迪你们两个是因为你们马上就能加入项目。

    现在自己这边没连束梅的活,喊过来总不能天天闲着当花瓶。

    等这部电影结束了,自己下一步要拍的时候如果连束梅还是没经济公司就让她过来试一试。

    对此姚迪点头答应,说回学校就和自己闺蜜说一下。

    吃完饭,杜玉琪带着两人回到厂里。

    王保强表示自己要回房间一下。

    杜玉琪带着姚迪回到了办公室。

    吃饱喝足又被空调一降温,一大早起床来试镜又发疯似的发泄了心中的郁闷的姚迪就觉得困意就上来了。

    靠在沙发上,不一会就开始点着头,眼睛控制不住的慢慢闭上。

    杜玉琪坐在老板椅上,琢磨的姚迪的戏。

    刚想聊一下,抬起头就看见姚迪已经半倒在沙发上。

    摇了摇头,杜玉琪悄悄的站起身子悄悄的走出了办公室。

    在外面轻轻戴上办公室的门,就听到下面厂房的门被打开。

    低头一看,李大导演带着王双保和几个没见过男人进来了。

    就李大导演那戴着大墨镜腋下夹着黑色公文包一言不发板着脸的造型,背后还跟着个一脸核善王双保。

    这那是导演和演员,李大导演要是手上在拿一个大哥大,那就是纯纯的黑老大和他的双花红棍以及身后的马仔。

    李大导演也看见了二楼的杜玉琪,抬抬手算是打了招呼。

    呵,今天我们李导看来挺有火气的。

    一看李杨那面无表情的样子,杜玉琪就知道李杨这是受气了。

    而且还不小。

    就李杨这个人吧,有些特殊。

    他身上既有西北人的豪爽劲,这是他的根。

    但是他也有大众认知的德国人的严肃性,这是他在德国工作生活被感染的气息。

    他不常笑,但是却能给你一种很温和的气质。

    他话不多,寥寥几句却让你感受到他的博学。

    杜玉琪走下楼,李导带的人多,杜玉琪就把李导和王双保以及身后那群不认识的人带到了一楼的会议室。

    第一次来到会议室的李导坐在椅子上有些坐立不安。

    前面来的几次都是去杜玉琪的办公室的,相比于杜玉琪的办公室。

    这个会议室用的都是精致的不锈钢靠椅和简洁而不简单的大长原木桌,面前的巨大落地窗可以让内外的可以看见彼此。

    好看、简洁、美观。有时尚感。

    这是李杨第一次看见这个会议室的感觉。

    但是现在人坐在里面李杨的感觉却是挺不自在的,他现在觉得自己是个动物被关在笼子里供人参观。

    坐下的短短三十秒,李杨的眼睛已经不自觉的向外看了三回。

    看着李导这坐立难安的样子,杜玉琪莫名其妙。

    李导这是这两天走路太多了,痔疮犯了?

    隔壁的艺人部部长梁晨亲自端着一个茶盘,上面放着人头数的茶走了进来。

    后面跟着俩的小职员,一个抱着一叠笔记纸和中性笔,一个拿过来几个烟灰缸。

    给每个人的面前放上了茶杯和纸笔,烟灰缸放在桌子中央后梁晨看了一眼杜玉琪。

    见杜玉琪没什么话要说,带着两个小职员退出了会议室,最后梁晨亲自戴上会议室的房门。

    李杨首先拿起茶杯,吹了吹大茶水。

    抿了一口润了润嗓子。

    “《盲井》项目,第一次剧组会议。咱们这次剧组所有人碰个头,大家都认识认识。晚上我组个局,大家一起吃个饭。”李杨瞄了一眼落地窗,转头扫了一圈众人。

    “这位是杜玉琪,杜总。是我这电影的出品人,也是我们的副导演。”李杨首先介绍起坐在他对面的杜玉琪。

    “杜总好。”

    “杜导你好。”

    跟着李杨进来的人对着杜玉琪打着招呼,杜玉琪一一点头表示回应。

    “这些人就是我找的剧组成员。”李杨对着杜玉琪说道。

    “杨军,美术设计。”李杨首先向杜玉琪介绍起自己左手边的一个戴着眼镜瘦瘦又胡子拉碴的男人。

    “你好。”杜玉琪对着杨军点点头。

    “下星期我就要去神木定场地,杨军会和我一起出发。”李杨对着杜玉琪说道“等我离开燕京,剧组在燕京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就麻烦杜导你了。”

    “好,没问题。”杜玉琪点点头,表示同意。

    总导演并不是所有事情一把抓,哪怕是巴掌大的剧组总导演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所以导演组里面还需要副导演甚至是执行导演、助理导演。

    尤其是在千禧年天朝目前剧组职责比较混乱的年代,副导演不仅要负责一部分的拍摄部分,同时整个剧组的统筹工作,协调工作也在副导演身上。

    有的副导演同时还要负责场记工作,是个权力较大但是杂事也多的职位。

    如果说总导演不在现场,副导演就是这个剧组的核心人物。

    是个非常考验能力的位置。

    “导演组:场记,张露”李杨指了指杨军下座的一个看上去三十岁的女人。

    五官一般,但是看着气质挺不错的,看着是一个挺干练的女性。

    有个场记也好,至少不用干场记的活了。

    场记可不是电影里面那种喊个XX场XX幕在随便打个板子的活。

    场记的活很复杂而且枯燥,但是对于电影也好电视剧也好场记都是必不可少的活。

    一个剧组可以没有副导演,但是不能没有一个好的场记。

    电影和电视剧的拍摄从来都不是按着剧情顺序拍下来的,考虑到演员的周期、场地的周期、天气的变化。

    电影和电视剧的拍摄过程中有很多外在因素,比如某个演员在剧组周期短就要先把该演员的戏全部拍完,那个场地的租用时间快到期了又不想续租或者后面就有其他剧组等着那就先拍那个场地的戏,一些面临天气变化的戏更是要等到想要的天气出来所以大多数的时候拍摄都是断断续续的在进行。

    而且很多导演自己脑海里面都没有最完美最想呈现的镜头,同一个的画面,为了追求更好的场景导演可能会按照不同的方式来摄像拍摄数次或者数十次只为找到自己最满意的画面。

    其中最典型的导演就是王家味导演,他的剧不仅折磨演员,折磨投资人,更折磨场记。

    因为每一次拍摄涉及到的每个镜头的详细情况,都是场记的活儿。

    包括镜头号码、拍摄方法、镜头长度、演员的动作和对白、音响效果、布景、道具、服装、化妆等各方面的细节和数据,场记都要详细精确地记入场记单。

    导演在剪辑的时候会根据这些入场记单慢慢的剪辑拼凑,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所以你想想王大导一部剧动不动拍个三四年的,场记得记多少东西。

    等王大导拍完一部剧,场记写的东西厚度估计能有一个新华词典那么厚。

    打板,只是场记在片场最最最轻松的活。

    “服化组:服装设计,王晓燕。”

    “服化组:造型设计,吕永梅。”

    过了张露,李杨连着介绍下座的另外两个女的。

    以02的审美标准,这两个女的都打扮的挺时尚的,都是时尚大姐姐。

    “你们好。”杜玉琪一边记上她们的名字和职务,一边微笑的对这服化组的两位时尚姐姐点点头。

    “杜总您好。”两个女的也微笑的对着杜玉琪点点头。

    “摄影组,主摄影:张怀。分机摄影:周亮,韩睿。”李杨又从自己的右手边开始介绍“老张北影厂的人,那俩是老张带的徒弟。”

    张怀是个长得有些粗犷的男人,带着一个贝雷帽留着一个大胡子。

    周亮和韩睿两个是两个小年轻,两个人看上去也就25.6岁的样子。

    “导演组:导演:李杨,编辑:李杨。副导演:杜玉琪,场记:张露。”

    “摄影组:主摄影:张怀。分机摄影:周亮,韩睿。”

    “美术组:杨军。”

    “服化组:服装设计,王晓燕、造型设计,吕永梅。”

    “主要演员:元凤鸣演员:王保强、唐朝阳演员:王双保、宋金明演员:李意祥。”

    “马大姐的扮演者回话了嘛?”

    杜玉琪在自己的记事纸上,书写了一番,看向李杨。

    李杨皱起了眉头,吐了一口烟“这个我们等下聊。小红的扮演者来了吗?”

    “来了,她大清早就跑过来。现在犯困了我让她午睡一会。等一会我让人去喊她,你掌一下。”杜玉琪点点头。

    李杨点点头,又看了一圈众人“各位还有什么问题,现在都可以提出来。”

    负责造型设计的吕永梅开了口“我希望能尽快和所有演员见一面,先定个妆看看思路。不行我也好改。”

    “我这边也是。”负责服装设计的王晓燕跟着说。

    杜玉琪点点头“李意祥今天来不来?”

    “来,在路上。”李杨开口说道。

    “那就行,下午这边就能见到大部分的主演和配角,你们两个可以去2号楼给他们定妆。”杜玉琪喝了一口茶,对着两个时尚姐姐说道。

    这个厂房1号楼是综合办公区域,2号楼是影视部的区域,3号楼是音乐部的区域。

    虽然现在除了两个设备看管员外没有员工,但是一些基本的功能和设备还是有的。

    不算好,但是基本能用。

    “还有什么问题嘛?”杜玉琪扫视了一圈。

    “我这边没有。”瘦瘦的杨军摇了摇头。

    大胡子的主摄影张怀喝着茶抽着烟,没打算开口说话。

    前期的工作做摄影组的问题很少。

    他们的工作主要要到实际的拍摄的时候才会有用。

    下座的负责分机摄影周亮与韩睿俩学徒倒是有一个举起了手。

    理着小平头的穿着有些寒酸的韩睿举了手“那个我了解一下,我们这次拍摄用的设备是是那个型号的?收音设备是那个型号的?”

    “索尼SonyDVCAMN50,总共四台。脚架,轨道也有都在2号楼,到时候你们自己组装。其他的设备你们给我列个表,我找个价格低的租下来吧。”杜玉琪头也不抬的回答。

    大胡子张怀这才转过头看了一眼杜玉琪,咧着牙笑了起来。

    千禧年这么一个平均工资1000出头的时候,一个单反就要10000多。

    更何况是拍摄设备。

    就是他们这些职业的拍摄师都不一定能买得起一整套设备,毕竟就算是最差的那一档都要数十万。

    一般的剧组都是租设备的,除了拍摄的事情都把拍摄设备当宝贝供着,生怕坏了赔不起。

    所以摄像师这行业很难成才,昂贵的设备价格让摄影师无法长期的练手,除非真的天赋很高不然不砸时间根本喂不出来一个大师级的摄影师。

    自己是北影厂的正规摄影师,平时还能摸一下设备练练手。

    问题是自己俩徒弟可没什么机会摸设备,北影厂也把这些设备当宝贝,一个月下来两个徒弟都摸不到几个小时的设备。

    没想到这小小的影视公司还有四个可以玩的设备,拿来白嫖练手最好不过。

    当然,带徒弟练手的时候还是要小心一些,真要玩坏了把他们三个都卖了也是赔不起这设备的。

    就算拿到北影厂托人去修,那也是一大笔的开支。

    说不定这次拍摄赚的前还没赚到就全砸进去了。

    没办法,现在的天朝电影工业体系就是这么的弱。

    天朝电影工业体系的初步成熟,还要等到2015年左右。

    而天朝天朝电影工业体系初步成熟的标志性的代表作《流浪地球》,还要等到2017年才开始拍摄、2018年才杀青、2019年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