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无神
繁体版

第三回 神妙(4)

    李隆基道:“第一队去四处搜寻,查看逆贼不及带走的东西!第二队查看所有尸体,看有没有还有气儿的,尤其是三个逆贼,一定要找出来!其他人严守各处要隘,不能走掉一个逆贼!”众军齐声道:“是!”

    他话音刚落,又有人跑来道:“李将军,上官将军,后院地下起火!”上官清影道:“地下起火?”随即反应过来道:“糟糕!贼人想烧毁证据!”李隆基道:“第三队全部去灭火!”立刻有人道:“是!”

    上官清影和李隆基随众人来到后院,却见这里本来是一个储水的地窖,此时正燃烧着熊熊大火。火焰从地下不断涌起,照亮了半个夜空。

    李隆基道:“快去灭火!”众军纷纷上前,取水的取水,铲土的铲土,纷纷向地窖中泼去。李隆基和上官清影眉头紧锁。众人不敢触二人的霉头,更加奋力救火。

    约莫三刻钟,火才被扑灭,侍卫跳下地窖查看。没多久侍卫回报道:“地窖内是各种书籍,已经烧了大半,还有一部分尚未烧到。另外有五具尸体,已经被烧焦,难以辨认。”

    二人接过火把,借着梯子爬下去。却见这是一个七八尺见方的石室,由于烈火的焦烤,墙上已经是黑乎乎的一片。借着火把,看地上当着五具尸体,有一个人依稀可辩是个女人,还有一个被烧的面目全非,上官清影道:“看这个身形,像是东方小铁。”李隆基点点头道:“苗翼中等身材,这两具都像,无法确认。”一面说着,一面指着两具尸体。

    上官清影翻开尚未烧尽的书,忍不住大呼道:“李将军,这便是这群逆贼记录各大户的档案。”李隆基也取来翻阅,却见上面写着“贞观五年,贿赂官府一千两。免于死罪。”快速翻阅几页,都是类似的内容。再拿起一本,却是贞观四年的记录。再看是贞观三年,再看竟然还有前隋大业年间的事情。

    李隆基胸中燃起怒火,把书狠狠的扔到地上,道:“这帮逆贼!他们竟然从上点火,把最近几年的全烧光了。”上官清影叹口气道:“这也怪不得他们,正常摆放,也是先入者置于最底层。”李隆基叹口气道:“来人,把所有东西全部拖走,让圣上裁决。”

    这些东西自然是上官清影让阿福准备的,他那夜看了京畿道分舵留下的资料,发觉许多已经是陈年旧案,平时也无人查阅,此时正好用来移花接木。

    众人收拾了一晚,确定没有刺客走时,又将所有未烧光的书全部抬到马车上,连夜拉回。到天亮时,才勉强处理完毕。

    二人一大早赶到宫中,武则天刚刚起床。李隆基已连夜将昨日之事具表。武则天看完奏疏,冷冷的道:“张易之,你好大的胆子!”

    张易之刚刚伺候武则天洗漱,被吓得直接坐在地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张昌宗也忙跪倒道:“皇上息怒,皇上息怒!臣……臣一直伺候皇上,恳请……恳请皇上告知……臣做错了什么?”武则天道:“你们仗着朕的宠幸,竟然欺上瞒下,藏污纳垢。”

    二张看皇帝震怒,却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只吓得战战兢兢,颤抖不止。

    李隆基道:“皇上请息怒,臣以为此事与桓国公无关。”武则天斜眼看着李隆基道:“哦?你且说来。”李隆基道:“这座府邸臣也查过乃是前隋炀帝修建的百果园。后王世充占据洛阳,其中宅院和部分花园做了自己的官邸。其他大部无人修缮,早已废弛。太宗皇帝剿灭王世充后,果园大部拆除,土地还给当地百姓。院子却无人居住,废弛数十年。桓国公买下宅邸后,一直在宫中侍奉皇上,并未居住,故而将之赠与了上官将军。此处几十年来无人居住,无人管理,这才让贼人窃居。”

    武则天点点头道:“原来如此!我正想着清影有了官职,不能住在宫内了。既然你送了他一座,那再好不过了。”张易之道:“臣深知皇上所思,本想早些禀告皇上,只是最近发生刺客之事,这才没有及时上奏。”武则天道:“倒是朕错怪你了。”张易之道:“上官将军立此大功,皇上正可借此机会赐予上官将军。”武则天点点头道:“很好。这个宅子就当是朕赐给清影的吧。你当年购置宅院花了多少钱,去内务报一下。”张易之忙道:“多谢皇上!”上官清影也跪倒道:“多谢皇上!”

    武则天道:“三郎,此次你也立了大功,就封你为右卫大将军,其他的侍卫,你列个单子,朕都照准。”李隆基跪倒道:“多谢皇上!”武则天道:“快早朝了,你们先退下吧。”

    二人从迎仙宫退出,各自回到自己住处。

    李芊儿早就醒来,欲言又止。上官清影知她心意,说道:“东方前辈和苗翼已经离开天牢了。”李芊儿猛地坐起,颤声问道:“你……你说苗大哥已救出去了?”上官清影道:“我骗你作甚。”李芊儿脸上一红,问道:“怎……怎么救的?”上官清影笑道:“说来话长,下次你见到苗兄,他自会说给你听。”

    李芊儿吁了口长气,抬头望着屋顶,道:“谢天谢地,当真是菩萨保佑。”黎道远道:“公主说的是。公子的大恩大德,不是我等说一声‘谢谢’,就能报答得了的。”他知此事第一应该谢上官清影,公主先谢了天地,又谢了菩萨。上官清影虽然不敢居于这三位之前,但连句“谢谢”都没有,也有些过分。

    上官清影知道他的意思,道:“那也不必,我虽然不是江湖中人,却也知道义气深重。”李芊儿道:“上官公子虚怀若谷,实在是我辈楷模。”停了片刻,终于说道:“那个……苗大哥说了些什么话?”上官清影知她怕自己生气,不知为什么,此时她再提苗翼,不像过去那么酸溜溜的了,反而微微笑道:“当时情况紧急,来不及没说什么。”

    其实这也寻常,任何人看到一个美好之物便想着占为己有,但恢复理智后,觉得也无所谓了,甚至还会对当时的冲动感觉不理解。

    李芊儿“嗯”了一声,还想询问一些事情,看上官清影双目通红,只好闭口不言。上官清影却是两夜未休息,此时所有事情都已告一段落,紧绷的心情又是一松,更觉困倦。

    黎道远看出端倪道:“上官公子为此事跑前跑后,想来连夜不能休息。不如先休息片刻。”上官清影听他如此说,更觉困倦,也不客气,直接倒在床上,很快就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醒了过来,抬头一看,大约已经是下午未时。急忙起身,却见黎道远坐在桌前,用右臂支撑着额头闭目养神。李芊儿坐在桌前,若有所思。

    二人听他起来,不约而同的看过来。上官清影伸个懒腰道:“感觉好久没睡觉了。”李芊儿道:“公子为我们的事反复奔走,李府上下都不敢忘却。”上官清影道:“保护忠良,这些本是分内之事。”

    这时,忽听得门外太监喊道:“圣旨到!”上官清影连忙奔出,跪地道:“臣上官清影接旨!”太监道:“上谕:上官清影即刻搬出皇宫。钦此。”上官清影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太监道:“现在天色还不早了,上官将军还是要抓紧时间。”上官清影道:“是!请公公代为通报,就说上官清影今晚便离开。”

    太监道:“皇上特许几个太监帮大人搬运。”上官清影道:“前些日子宰相府的人刚刚把冬衣送来,确实颇有些分量,公公有劳了。”说着取了些银子给太监。太监面露喜色道:“这是哪里话,为上官大人做事是我们的荣幸。”上官清影道:“公公稍等,我先准备一下,咱们立刻出发。”

    上官清影回到屋内,取出一件护卫的衣裳,让黎道远换了,又指了指阿福送进来的大箱子,示意李芊儿钻进去。二人立刻会意。

    三人各自准备,收拾的收拾,换衣服的换衣服。李芊儿看收拾的差不多了便钻到箱子里,上面又盖了两层薄薄的衣服。

    收拾妥当,打开大门,让太监进来。上官清影指着黎道远道:“这是侍卫,今天正好当闲,我作为副将,武功却稀松平常,实在是有负圣恩,让他教我几招。”太监并不起疑。上官清影道:“我东西不少,装了整整一大箱子,劳烦诸位了。”阿福送进来时,抬杠并未拿走。太监首领让四个太监进来,将箱子抬起。

    李芊儿本无多少重量,四人抬起,也未察觉过重。

    太监指挥着众人,一直抬到宫门外。上官清影叫了骡车,将箱子抬上骡车。上官清影连连感谢,又送了每人五十两银子。这段距离只有百余步,却赚了五十两,太监们自是兴奋异常,连连道谢。

    骡车拉着箱子回到府上,这段距离颇有些远,到了府上已经是晚上。车夫把箱子抬下来,上官清影给了银子,又多给了些赏钱。车夫自然是千恩万谢。

    竹樱让下人把箱子抬到屋内,现在的她不止是个侍卫,还是要一个管家。

    到了卧室,打开箱子,却见李芊儿已经沉沉入睡,听到众人的声音才悠悠转醒。花蕊已将一切收拾妥当,让李芊儿出来。她昨夜受了惊吓,好在竹樱细心保护,已经有所恢复。

    竹樱看到李芊儿,戏谑的道:“哦,金箱藏娇啊。”上官清影不言语,让花蕊把她扶出来。箱内又闷又冷,花蕊带她去洗漱了。上官清影道:“花蕊,安排李姑娘和黎先生休息吧。”花蕊道:“是!”

    黎道远道:“上官将军,我等不敢再叨扰了,今夜便连夜回去了。”上官清影有些诧异,不过知他灵台空明,多问也无意义,道:“黎先生请自便。”让花蕊拿了些银子给他。黎道远也不客气,直接收了,当即拜别。

    上官清影将已经收在腰间数日的《大业诗集》取出,快速翻阅了几页,都是隋炀帝写的一些诗,并无什么异常,让花蕊先收了,提醒她不要告诉别人。花蕊虽然在宫中待的不久,早知道有些东西无论如何都不能问,便即收好。

    第二天一早,阿福便到府上道:“上官舵主,天大的喜事。”上官清影道:“什么事?”阿福道:“掌门到了!”上官清影面露喜色,道:“师父到了?果然是天大的喜事。”阿福道:“正是,今早刚到,我正为府内做些日常采购,顺路告诉上官舵主。”上官清影心想:“顺路?能顺到这儿的路可不多。”口中说道:“是,是!我立刻去见师父。”阿福道:“属下府内还有事情,不能同去。真是太可惜了。”言语中充满惋惜。

    上官清影来到天刺门的下处,直奔后厅,只见杨金勾居中而坐,正和王大飞、王四娘说话。刘石和慕云并不在场。上官清影先祭拜了邓秉峰和阳先领。然后对着杨金勾抢上前去,拜伏在地,叫道:“师父,你老人家来啦!弟子向您请罪。”杨金勾笑道:“这里的事情王香主和慕香主已经告诉我了,是大家推举你做的新舵主。过去我为了避险,不让自己的弟子做舵主,门内却没有这样的规定,也不算违背了门规。”

    上官清影道:“不是此事。”杨金勾脸色微微一变,道:“那是什么事?”上官清影道:“我把从大业年间到贞观十二年间的所有档案全烧了。”杨金勾脸色大变,说道:“什么?”此事王大飞和慕云也不清楚,一脸诧异。

    杨金勾沉着脸道:“你且说说为何?不然的话,我也保不住你。”上官清影把这两天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此事波澜起伏,众人也听得惊心动魄。

    杨金勾听罢,起身反复走了几个圈子,道:“此事过于复杂,我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处置。容我思量几日,再与几位舵主商议商议。”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已经原谅你了,但是其他舵主可能会不服,我想方设法说服他们。这个意思上官清影岂能不明白?

    杨金勾继续道:“不过这分舵主你暂时是做不得了,王香主你先暂时做舵主,等此事决议了再说。”王大飞道:“是!掌门!”

    正说到这里,守门的一名弟兄匆匆进来,躬身道:“启禀总舵主:有人拜山,说是广元李昶。”杨金勾大喜,站起身来,说道:“咱们快迎接。”上官清影忙道:“师父!不可!我们这里极为隐秘,他们如何找到的?”杨金勾道:“我早上来时,正遇到阿福和东方小铁,便邀请他们过来。刚刚正与二位香主说此事,还来不及与你说。”上官清影道:“原来如此!”杨金勾道:“你先起来吧,一同去会客。”

    四人出去迎客,过不多时,一行人已经进来,上官清影看黎道远、东方小铁均在其中,李芊儿和苗翼却不知所踪。东方小铁看到上官清影,直接冲上来拜倒道:“东方小铁多谢上官大侠的救命之恩。”上官清影连忙将他扶起道:“东方前辈如此大礼,在下如何受得起?”东方小铁起身道:“救命之恩,如何受不起?”

    上官清影看他对于自己天刺门的身份并不意外,不由得看向黎道远,黎道远也正笑着看他。此事上官清影虽未告知,但昨夜找到东方小铁等人,相互印证之下,也猜的七七八八。

    众人说着话,走进厅来,分宾主坐下,相互介绍了。李昶是个年轻人,看起来和上官清影差不多大小,样貌英俊,英武不凡。

    李昶道:“上官大侠大恩大德,敝处上下,无不感激。”杨金勾道:“李公子、东方前辈、黎先生,二位可太客气了。敝门和李公子同气连技,出手相援,那是理所当然,说得上什么感恩报德?那上官清影是在下的小徒,虽身在官府,对于这‘义气’二字,却瞧得极重。”李昶道:“难怪上官大侠身在官场,却义薄云天,原来是杨掌门的高足。”

    杨金勾心中大喜,笑道:“李公子过誉了。”上官清影笑着道:“李公子,您太客气了。这不过是举手之劳。只是在下在宫中之事只有门中兄弟知道。还请万不可对外泄露。”李昶道:“这是自然!只是可惜了上官大侠扬名立万的机会了。”说着翘起了大拇指,不住摇头,满脸赞叹钦佩之色。

    上官清影道:“此次李公子派人入宫行刺,虽未成功,却也让皇帝十分害怕。现在皇帝基本每天都只在迎仙宫,让张氏兄弟伺候,许久没有上朝了。”李昶道:“上官大侠给在下脸上贴金了。黎先生已将上官公子于宫中分析一一剖析,在下听后,当真是如芒在背。”杨金勾道:“李公子过谦了,光是这份勇气就让人佩服,更不必说视死如归的胆气了。”

    李昶道:“杨掌门过誉了。不过武则天篡夺李唐神器,在下虽然势单力孤,也要反抗到底!”说着忍不住在桌上狠狠的拍一下。杨金勾道:“李公子所言极是。”

    黎道远道:“杨掌门见识广博,必有什么妙计,可否分享一二?”杨金勾微笑道:“这是大伙儿的盼望,在下哪有什么奇谋妙策,能对付得了武则天。”黎道远道:“杨掌门过谦了。”

    上官清影道:“在下倒有一个计策供诸位前辈参详。”杨金勾看是上官清影,大喜道:“你且说来。”上官清影道:“此事倒是李公子府上的英雄给的启发。”李昶道:“哦,上官大侠请讲。”上官清影道:“武则天如今年事已高,身体抱恙。先师狄仁杰曾劝其李李显为太子。从这次刺杀行动来看,皇帝并未有动摇之意。如今皇帝有意自绝于大臣,放任张氏兄弟为非作歹。我想不出半年,宫中必会有变故。”

    李昶奇道:“何以见得?”上官清影道:“最近几日我连续去见皇帝。她英明睿智不压往昔,凶狠残暴却收敛了许多。”东方小铁忍不住道:“那是她大限将至。”上官清影道:“或许是吧。”

    东方小铁道:“只是武则天年事已高,万一她撒手人寰,便宜了她。”上官清影道:“当今皇帝乃太子之母,如果她忽然驾崩,太子也会也皇后之礼厚葬。无乱发生任何变故,群臣都不敢加害。”李昶点点头道:“上官大侠年纪轻轻,见识不凡,佩服佩服。”

    杨金勾看上官清影说服众人,心中更是欢喜,道:“这些事情非一日可以说清,在下已设下宴席,我们席上慢慢说。”

    饮了几巡酒,李昶道:“上官大侠,您年纪轻轻,聪明绝顶。不过在在宫中行事,处处风险。黎先生乃川中隐士,颇有谋略,与上官大侠一见如故。在下不才,想引荐于上官大侠。请勿要推辞。”

    上官清影忙起身道:“多谢李公子。黎先生文武双全。若黎先生愿意相助,在下正是求之不得。只是在下怎敢夺人所爱?”黎道远不待李昶回应,起身道:“上官公子与在下有救命之恩。公子愿意收留,在下求之不得。”上官清影看他举杯,便满饮了一杯,这么一来,黎道远就是上官清影的人了。

    上官清影又敬了李昶一杯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感谢李公子忍痛割爱。”二人又饮了一杯。这才坐下。

    之后有饮了几巡,李昶起身告辞。众人送至门前,黎道远一人送至街口。

    不待黎道远归来,杨金勾道:“清影,跟我来,最近功夫练的怎么样?”上官清影道:“回禀师父!这几日都在忙李公子之事,功夫并未练习。”杨金勾道:“你说的也对,毕竟时间还短。”上官清影道:“倒是师父,按这个时间您应该还未到太原,如何便急着赶回了?”

    杨金勾道:“我是听到阳舵主去世的事情,这才临时赶回的。”上官清影道:“这分舵主之职我本不愿,只是四位香主推举,邓香主以死相逼,弟子这才不得已接了。”杨金勾听王大飞等人说过此事,说道:“邓舵主内功深湛,‘天行掌法’也是武林一绝。你得了他的功力,在学内功的运用,自然是事半功倍。他日成就必在我之上。”

    上官清影道:“师父说的是。弟子练了师父的武功,感觉性子也沉稳了许多,师父的武功当真绝妙。”他在皇宫待久了,拍马屁简直是张口就来。

    杨金勾叹口气道:“你在皇宫待久了,也学了这么多的油腔滑调。”又正色道:“你心思缜密,性子坚韧,他日必成大器。”上官清影道:“是!”

    杨金勾又说了些武功之事,上官清影想询问苗仁龙和秦黑冰之事,一直不知如何开口,担心武则天突发奇想找他,便先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