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残疾将军的恶毒肥妻
繁体版

第422章 大批逃难的灾民

    “功德碑?”

    丁思淼点了点头:“是啊,我是听到他们这么说的。”

    江知暖揉了揉太阳穴:“这也太夸张了吧,阿淼,你准备一下,等雨停了,咱悄悄走。”

    丁思淼点了点头:“成,我先去把这药熬了。”

    雨又淅淅沥沥断断续续的下了两天,天边的乌云已经彻底放开了,听说上游有几个村子被冲垮了,受灾很严重。

    附近邻村的,有空有时间的都跟着村长去帮忙了。

    没人来婆婆家找她,江知暖这才偷闲将自己的烤鸭技术教给了婆婆的两个儿子。

    婆婆整日待在家里,一辈子也没出过几次村子,可是婆婆的两个儿子不一样,他们在外面做工,经常会出去走动。

    做工的老板也是个商人,天南海北的跑,前几天才刚从永宁县回来,回来的时候还特地带了烤鸭。

    据说,做工的老板尝过之后,追着赵大哥问配方,赵大哥只说需要加盟,还需要时间联系创始人,在说了加盟费后做工的老板这才放弃了。

    如今江知暖要免费教给他们,婆婆的两个儿子惶恐着摆手不敢接受。

    婆婆得知了昂贵的加盟费后,也是连连摇头。

    “姑娘,这加盟费实在是太高了,我们不学了。”

    “婆婆,我是免费教的,不收钱的。”

    她这么说,婆婆更不同意了,不能白白占了人家的便宜,况且还是赚钱的手艺。

    “不收钱更不行的,姑娘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这事还是算了。”

    江知暖却坚持,行善不求回报,对江知暖来说,是婆婆先收留了他们,她这算是报答婆婆。

    婆婆家里条件虽然不好,可是两个儿子却是养的很好,都是人品上佳的老实人。

    她有意要帮他们改善生活,既然他们不肯免费学,江知暖便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这样吧婆婆,我也不说免费了,我先把手艺教给他们,让他们先把店铺开起来,等来年赚了钱,再把这加盟费给我补上,这样总行了吧?”

    婆婆犹犹豫豫地看向自己的两个儿子。

    这铺子到底能不能赚钱,她的两个儿子有没有做生意的本事,若是没赚到钱,又该如何给人家加盟费?

    两个儿子凑在一起商量的半晌,他们做工的老板当初都想学这门手艺,说明江知暖的烤鸭确实是有市场的。

    他们跟着老板做工,每天辛辛苦苦的干活,一月下来,也不过几百文钱,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赚到老婆本,啥时候才能让老娘过上好日子?

    不如趁此机会拼搏一把。

    “娘,我们觉得江姑娘的办法可行,我们先欠着,等赚了钱给江姑娘补上。”

    婆婆见两个儿子同意了,自己便也没再阻拦。

    不过她将家里的地契拿了出来,说什么也要递到江知暖的手里:“这是我们家里最值钱的东西了,先给你抵押着。”

    “婆婆,这地契我是真可以先收着,不过我眼下并不回家,要去王城一趟,山高路远,路上指不定还要碰上什么事情,这么贵重的东西,在我手里我不放心,还是先在您这里,等我返回的时候再来取,可成?”

    婆婆只能点头:“都听你的。”

    江知暖也不耽误时间,她眼下怀孕不方便多出门,便让丁思淼带着婆婆家两个儿子去了芦苇荡,教给他们如何抓野鸭子,再传授一些如何将野鸭子圈养起来的经验。

    让他们先靠零散去抓的野鸭子赚上一部分钱,再考虑是直接把芦苇荡圈起来或者是开办养鸭场,都由他们自己考量决定。

    鉴于自己没有时间教他们养蜂的技术,再加上蜂蜜的价格实在是高昂,江知暖便将这烤鸭里需要刷蜂蜜的这一个步骤给去掉了。

    味道虽说是稍微差了那么一点点,但并不会影响烤鸭的整体味道。

    她在婆婆家多住了两日,跟丁思淼一起手把手教给了他们如何做烤鸭,临走之前又将烤炉的设计图给他们留下,让他们自己找铁匠铺去打。

    确保他们二人可以上手之后,江知暖没有逗留,在天还未大亮的时候,悄悄离开了。

    至于那几位村长说的什么答谢宴,江知暖是真没想去参加。

    雷锋做好事还不留名呢,她又何必那般高调呢。

    不过在江知暖偷偷离开之后,村长们依旧决定给她立起了功德碑,另外将江知暖的事迹上报给了他们所属的金陵县府衙处。

    这场洪峰的规模远超江知暖的想象,从七台村离开之后,他们路过了好几个被洪水冲垮的村庄。

    灾后重建的工作十分艰难。

    很多灾民被冲毁了家园失去了所有,只能结伴往金陵县去逃难。

    江知暖坐着马车,看着一路的灾民心中实在是难受,她只是救下了一小部分的人,还有是大批大批的人被迫离开家园。

    她只能沿路将自己的干粮分给那些灾民。

    “阿淼,你们那个时候也是这样离开家乡的吗?”

    丁思淼点了点头:“比这个队伍还要大,差不多有一万多人离开家乡,走在路上,绵延千里,每日坚持不下去倒在路上再也回不去家乡的人数不胜数。”

    江知暖重重叹了口气,好在,丁思淼他们三兄弟活了下来。

    生活竟如此惨烈,连活下去都这般艰难。

    连续赶了七八日的路,他们的马车终于抵达了金陵县。

    城中已经涌入了大批的灾民,街道杂乱不堪,丁思淼架着马车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客栈歇脚。

    “婶儿,咱们在这住两日在离开吧,马车实在是颠簸,我得再去找个药铺拿一些安胎药回来。”

    江知暖虽然想尽快赶到王城,可也得为自己肚子里的孩子考虑,便应下了丁思淼的提议。

    “成,我们在这儿住两日吧。”

    丁思淼临出门时,江知暖从钱袋子里给他拿了许多铜板:“你带着,碰着实在苦的,给他们留一些,哪怕能让他们吃口热馒头呢。”

    “好。”

    他们一路进城来的时候,见到这城外和城里已经开始在搭棚子支大锅了,若是金陵县的知府不贪,那么很快,这些灾民们就能吃上饭。

    江知暖住的房间临街,外面熙攘的声音有些吵,她刚想关上窗子睡一觉,就听得一阵悲痛的哭喊之声传来。

    紧接着哭喊的声音越来越多,江知暖连忙爬在窗子上看下去。

    只见当街躺着好几位逃难的灾民,旁边有人痛哭。

    江知暖连忙下楼出了客栈,靠近了才发现,那些人身边有许多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气味儿十分难闻,让她差点没当场吐出来。

    很快有衙役带着大夫来瞧,大夫看过皱着眉头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