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西华山
繁体版

第五章 佚名

    贾家。

    “快,把我床头放的药拿给我。”贾张氏脸色煞白,嘴唇上更是没有一点血色,身体抖个不停。

    “娘,给。”

    等贾张氏把药喝完,过了一会终于缓过劲了,一边撸着胸口一边说着:“唉,今天真是豁出命了,真是老了,身体骨不行了。”

    “娘,你可别这样说,刚才在剑堂真是把我吓了一跳,我还以为你真要跟一长老和二长老拼命呢?”看到自家老娘没事了,贾东旭这会才有空把随身佩剑挂到墙上。

    “哼,我要是不跟他们大闹一场,明天能让你先上场吗?这次还得罪了二长老,不过只要明天你能多打赢几场,得到的月供越多,就是得罪他也值了。再说就他那三个儿子一个比一个不成器,大儿子娶亲后跑到岳父家生活,给人家当倒插门女婿,他还不愿意承认,天天盼着的儿子能回来,这都几年了?”

    “哈哈...”

    “刘光天带着他弟弟刘光福剑也不好好练,一天到晚就知道偷奸耍滑,东窜西跳。他们哪能跟你比,这些年我把家传的功夫交给你,还让你拜在一长老的门下,只要你好好练了,哪里是那几个人能比得过你的。”

    贾东旭有点不自然的说:“娘,你对你儿子的信心也太足了吧。万一呢,你儿子输了怎么办?”

    “哼,”贾张氏瞪了贾东旭一眼,说道:“害怕输了?你也不想想就气宗那几个歪瓜裂枣有哪个成气候的?令狐冲一天到晚吊儿郎当,也不知道跟谁学的,小小年纪天天泡在酒坛子里,被他师父追着屁股后面骂。你觉得能是个练好武功的吗?

    二徒弟几十岁的人了比岳不群年龄还大,还是个带师学艺的,你以为就岳不群那心眼子多的使不完的人会用心教他?至于剩下的那几个都十几快二十岁的人了,连华山派的剑法都没学全,还跟着岳不群练起了自创剑法,什么养吾剑法,希夷剑法,简直是本质倒末。华山派祖师爷如果知道了,肯定从坟墓里爬出来教训这个数典忘祖的东西。

    所以,明天你根本不用怕,再说娘还给你准备了秘密武器。”贾张氏一脸神秘的说道。

    贾东旭精神立马提上来了,问道:“娘,什么秘密武器?赶紧给我看看。”

    “呵呵,你小子,等着!”说完,扭身进了里屋。

    不一会,贾东旭就见到了他娘所说的秘密武器是什么。

    “当啷!”

    看着用黑布包裹的东西,贾东旭眼前一亮,立刻就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了。毕竟,小时候还因为这件东西挨过贾张氏的打。

    随着贾张氏打开黑布,里面的东西逐渐显露出来,贾东旭双眼放光,迫不及待的就要拿起来。

    “啪!”

    “干嘛,娘,你打我干嘛,不是说要给我吗?”贾东旭急道。

    “猴急什么,又不是不给你,但是我先给你说好了,用的时候一定要爱惜,这可是你爹留下的遗物。不过遇到了危险该用还是要用,你可是娘亲唯一的儿子,可不能有事!”

    “哎呀,我知道了娘,你先别说话让我好好看看。”

    “好,你看吧,让淮茹帮你戴上。”

    “来,淮茹帮我戴上,我一会出去试试。”

    秦淮茹松开拉着儿子贾梗和女儿小当的手,说道:“棒梗,照顾好妹妹,不要乱跑知道吗?”

    “知道了,娘!”

    贾东旭不耐烦的叫道:“他俩都多大了,还用了你天天告诉他们,赶紧过来,先给我把袖箭绑上,我要出去试试。”

    秦淮茹挺着大肚子,迈着浮肿的脚赶忙走到贾东旭身边,给贾东旭戴袖箭。

    “哎呀,你行不行,不会系紧一点,这么松垮垮的我怎么用?”

    秦淮茹听到丈夫吼自己,心里难受,着急之下,加上今天站的时间比较久,身体一晃,差点没站稳。

    “行了,村姑就是村姑,笨手笨脚的,赶紧做饭去,别在这碍眼了。”贾张氏虽然身为女人,却不体谅同样作为女人的秦淮茹,看到秦淮茹没给贾东旭把袖箭戴好,就不顾三七二十一说了秦淮茹一顿。

    秦淮茹心里委屈的不行,但是又不能表现出来,要不然婆婆肯定变本加厉的说自己,只好挺着大肚子往灶房去了。

    话说佚名这边,从剑堂走了以后,就回到刚才练剑的地方,看到十几个孩子都在用心练功,心里很是安慰。

    其中最大的孩子看到佚名过来了,紧走几步,礼敬道:“师父。”

    佚名点头笑着说道:“嗯,不争,练剑之处可有疑惑?”

    “师父,您从前从不教我们华山派的剑法,为什么今天交了呢?”

    “哈哈,就知道你早晚都会问,等你师弟师妹们都练完剑我在告诉你们。”

    “是。”

    看到大弟子不疾不徐的样子,佚名还是很安慰的,作为大师兄,稳重是第一,因为他要作为十几个师弟师妹的榜样,还在在自己不在身边的时候作为他们的主心骨才行,毕竟小家伙们还太小了,作为大师兄的不争也才十四岁。

    陆陆续续十几个小家伙们练完剑,都一一向佚名打了招呼,看着十几双期待的眼神,佚名也不笑着问道:“你们是不是都想知道?”

    小家伙们不约而同地回答道:“是,师父。”

    “哈哈,既然你们想知道,那就告诉你们。来,都跟我回屋里说。”

    众人沿着石阶走了没几步,向右行去,只见树木丛生,脚下只有一条长时间被人踩出来的路,随着深入,树林越发茂密。

    拐了几个弯,又急行了一刻钟之后,终于到了一片开阔地,地上建了一排两层的吊脚小楼。

    看着虽然简陋,但是房屋紧凑,木头连接扎实,小木楼离地三尺有余,四周由多跟木柱深深插入地面支撑着木楼。

    华山多石,为了能把木柱钉入岩石里面,佚名的这些小徒弟们可是吃了不少苦,只要能想到的办法都用过,用了半年时间才把这三栋吊脚楼建好。

    楼下的地面上铺着满满的草木灰和艾叶,整齐的石片压在上面,防止被山风吹的哪都是。吊脚楼右边有小溪流过,放眼望去在溪流经过的上方和下方,都种了成片的菜地。

    这些菜地所用的土都是佚名带着徒弟们从山下挖的淤泥用布兜子一兜子一兜子运上来的。这些孩子们不仅不喊苦,不喊累,大孩子用大的布兜子,小孩子用小布兜子,从头到尾全都坚持下来。过程虽然艰辛,但是成果是喜人的。经过砍树,刨土,和淤泥,和草木灰,终于终于在乱石成片的华山上种出了一大片的菜地。这些孩子都是孤儿出身,从小吃了常人一辈子的苦,所以格外珍惜今天所拥有的一切,也特别感激教他们习文练武的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