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古井通大唐
繁体版

第15章 藿香正气散

    郭明远没想到郭鸯还有这一手。

    这说哭就哭的本事可比某些小鲜肉强多了。

    “这样吧!若你愿意帮我一个忙,我便帮你遮掩过去。”

    “什么忙?三哥快说!”

    “马上就要六月了,天气越来越热,届时义诊肯定会有很多人来,我准备做一些丸药在义诊备用,防止在义诊的时候有人因中了暑气而身体不适。”

    郭明远穿越这三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大唐夏天的温度比现代要高上许多。

    古人把五月称之为半夏,六月便被叫做伏月了。

    也就是说,从六月开始气温就上来了。

    郭明远这么造势,届时来参加义诊的百姓肯定不少。

    这么多人,再加上六月的温度,所以提前制备一些对抗暑气的药物还是很有必要的。

    而郭明远要制的药就是大名鼎鼎的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散最早出现在宋代,是由宋代医家严用和所著的《济生方》中记载的。

    这方子从宋代流传了千年,一直到现代还是治疗暑热的不二良方。

    “制药?可我不会制药啊!”

    “不需要你会,你只要把药材按我的要求捣碎便好。”

    “行!只要三哥愿意帮我在阿娘面前遮掩一二,我就去帮忙。”

    “不止是你,你的丫鬟也要来。”

    听到这儿郭鸯恍然大悟:“三哥你这是抓壮丁呢!”

    “我和可儿两人确实有些忙不过来,当然了,我也不会让你白忙,鸯姐儿你的月钱有多少?”

    “每月200文。”

    “你帮我制药,每天我给你50文。”

    郭鸯眼前一亮:“三哥此言当真?”

    “自然是真的。”

    “那红叶呢?”

    “你的侍女也有。”

    “如果你们干的好,我还可以追加奖励,比如这个!”说着郭明远掏出了一粒胡椒。

    郭鸯看到胡椒眼睛都直了。

    这胡椒一粒少说也值700文,甚至750文也是能卖到的。

    “三哥我干,明日我就去找你!”

    “那就一言为定。”

    “那三哥我就先走了。”

    “等等!你帮我把药材拿回去。”

    “啊?为何是我拿药材?”

    “你不是让我帮你遮掩,总要有个理由吧?届时我会和母亲说,你是帮我去买药材的。”

    郭鸯一琢磨也对,立马点头答应了。

    随后郭明远就在安平药铺抓了药,把药交给郭鸯和她的侍女红叶带了回去。

    “郎君,这些药材够做多少药啊?”可儿好奇的问道。

    “大概100多枚药丸吧!”

    “这药丸是缓解暑热的?”

    “对,我自己一个人倒是也能做,只是这药味道有些重,不太好闻,所以干脆把鸯姐儿叫过来。

    再有就是你刚刚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顶撞了鸯姐儿,明天你再给她道个歉。”

    “郎君婢子错了。”可儿低着头说道。

    “你没错,你是在维护我,但你太直来直去了。”

    “不,婢子就是错了,嬷嬷以前教过婢子的,绝对不能和主子顶嘴,婢子刚刚一时着急给忘了。”

    ......

    傍晚时分,郭明远一回家就被黄嬷嬷叫过去了。

    他一进门就看到了郭鸯和她的侍女,郭鸯站着,红叶跪着。

    “母亲这是......”

    “三郎,鸯姐儿说她今天出门是你让她帮你买药回来?”

    “确有其事。”

    “真的?”

    “真的!”

    萧兰的脸色稍缓,她扫了一眼红叶说道:“起来吧!”

    “谢夫人。”红叶扣了个头,踉踉跄跄的站了起来。

    “可儿。”萧兰语气淡漠的叫了可儿的名字。

    “婢...婢子在。”

    “你知错了吗?”

    “噗通~”可儿立马跪在了地上:“婢子知错,婢子不该和二娘子顶嘴。”

    “知道错就好,嬷嬷掌嘴。”

    “是,夫人。”

    “等等!母亲,可儿是为了维护儿子,这才一时激动......”

    “若非如此,我已经把她发卖了,三郎你知道红叶为何被我罚跪吗?”

    “儿子不知。”

    “红叶是鸯姐儿的侍女,鸯姐儿出门不管是不是受了你的嘱托,她都应该和门房报备,而不是不声不响的和鸯姐儿一起溜出去。

    她和可儿一样,都是在护着自己的主子,现在你可明白?”

    “儿子明白。”

    “嬷嬷掌嘴!”

    “啪啪~”两声清脆的巴掌声响起,可儿的脸瞬间肿了起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你们既然是我郭家的下人,就要守我郭家的规矩,明白吗?”

    包括黄嬷嬷在内的所有下人齐声应是。

    “行了!起来吧!这事儿就到此为止了!三郎听说你要办义诊?”

    “母亲是听鸯姐儿说的吧?”

    萧兰摇了摇头:“鸯姐儿一炷香前才进门,哪有时间和我说这些。”

    “那母亲您是怎么知道的?”

    萧兰扫了一眼身后的一个侍女,侍女冲郭明远微微福身说道:“三郎君是婢子告诉夫人的。

    未时初的时候,婢子奉夫人的命令去倾银铺把银屑熔铸成银块,路上婢子就听人说了郎君您初一要在安平药铺义诊的事。”

    “消息传的这么快?”

    “三郎君,你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救了人,许多人都说你用本该是杀人的法子把人救活了,简直彷如神技一般,比那传说中活死人肉白骨的神医也差不到哪里去,大家都说你得了老神仙的真传。”

    “三郎,你可是有意为之?”萧兰问道。

    “是。”

    “为了安平药铺?”

    “是,不仅如此,儿子让鸯姐儿帮忙买药就是为了制一些抗暑气的药丸,防止义诊的时候因为人多而中暑。”

    萧兰闻言眼前一亮:“抗暑气的药丸?可是藿香正气散?”

    “正是,母亲您知道?”

    “两年前,你父亲去看你的时候,老神仙曾经给了10粒藿香正气散,那药对夏伤暑湿真有奇效。

    不管是是身热、四肢困重、发汗、口渴,还是低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把那药丸泡水化开喝了,都能很快见效,堪称是立竿见影。

    可惜你父亲只带回来10粒,还拿了一半送人,真真是......”

    “母亲莫急,等明日儿子这边把药丸做好,就给母亲送来一些。”

    萧兰闻言这才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