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修行的我就这样飞升了
繁体版

章一百零七 “星辰”

    “李尚书……不,现在应该称为李御史了,能莅临稷下学宫观看众多学子考核,也说明大秦对学宫子弟,对大秦未来苗子的重视,下官在此拜谢了。”

    一名儒生说罢,便拜谢道。

    个中缘由,别的人不知道,但无论如何都瞒不过稷下学宫的眼睛,学宫也知道李御史前来,算是黄鼠狼给鸡拜年。

    李博之父原本是个尚书令,但因为所属陈嵩派系,得其青睐,因此地位远不是一个尚书令可以比得上的。

    在朝为官的人那个不尊称其一声“李尚书”?

    可如今昔日的李尚书在听到“李御史”三个字后,心里却窝着一把火。

    火焰熊熊燃烧,似乎能焚毁一切。

    他如何能加官进爵?

    自然是因为李博在横山城所作的一切。

    李博是死了,但李博所做的一切,对陈嵩来说,却起到了正面的作用。

    横山城作为燕州大城,且刘文远的为人也让陈嵩一系深感头痛,李博此番操作下来,却是让刘文远自己选择了取死之道。

    而陈钰将军也因此罢职回京接受审查,陈嵩的手得已名正言顺的插入燕州,插入边境军方。

    朝中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横山城及青阳镇新任县令已经在骑马赶去的路上,而陈嵩一派的忠实走狗程冀已经在边军独掌大权。

    此番下来,陈嵩不止掌握燕州一地,更是掌握了边疆军权。

    李博之父也凭子贵,地位水涨船高,荣升“御史大夫”一职,此刻就算在名义上,也是妥妥的高官了。

    可李御史本人却并不为此感到高兴。

    因为他的儿子,李家仅存的独苗,终究是死了。

    任谁都能听出此刻说话的学宫老师话中的揶揄之意。

    整个朝中谁敢明目张胆的对抗陈嵩?

    也就只有学宫一系见了棺材也不掉泪的主了。

    李御史不以为意道:“学宫考核制度在大秦之前就已经成型,至如今已过五百余年,还希望稷下学宫不要招到沽名钓誉之辈,省的污了学宫的名声,污了大秦的制度。”

    李御史话里有话,一众学宫老师听的明白,但也因为学宫考核制度成立五百年,考核之事无一错漏,所以当李御史说出这一番话来,当即便有人不悦。

    但或许是同僚意识到若针对于此发言,最后会使双方下不得台面,更是践踏大秦律法,因此在一番兮若蚊蝇的嘈杂声中,出奇的没有任何一个人出言相抗。

    “安静,各位学子。”学宫一名老师见情势安定下来,便出声道,“此番朝中李御史前来旁观,足以说明朝廷对学宫此次选拔的重视,还请各位学子珍惜眼前这次机会。”

    李博听到学宫老师的介绍,也确定了心中的猜想,此刻面前这与李博有七八分相似的中年男人,就是李博的父亲,那个尚书!

    只是此刻已经加官进爵,成了宰相之下的御史大夫。

    真是可笑!

    这李御史,也算是横山城尸傀之乱的始作俑者之一了吧?

    可现在这个始作俑者已经加官进爵,而他这个真正平复尸傀之乱的有功之人,却面临着似乎无休止的追杀。

    一众学子肃然起敬,在坐的学子放在各州所在之地,哪个不是人中龙凤?若是真的入了李御史的眼,从而给家乡带来某些便利,那也算光耀门楣了,因而很多人听到“李御史”三个字,便是肃然起敬。

    李御史点点头,算是对一众学子的回应,他说了一番感慨,又说了一番激励的话,随即又对学宫老师道:“还请学宫开始此次大考吧!”

    学宫老师点点头,学宫从各位学子进门开始,就已经有人在专门观察这些人的一言一行,包括对李御史出现之后的反应。

    个中对错,难以分说,但在每一个老师的心里,都有自己的思量。

    随着负责考核的学宫老师点头,便有人引着各位学子前往考试地点。

    今日考试,便是文试。

    学子们被领到一个个单间,说是单间,但其实每个房间都连在一起,由木板分隔,每个学子所能支配的空间都极为狭小,最关键的是,学宫似乎默认了每位学子都有武道加身,因此即使是处于寒冷的冬天,这些学子的考试地点,也被安排在室外。

    要是普通人参加文试,恐怕都坚持不到答题结束!

    至于把这些学子考试的地点安排的如此之近,会不会有作弊的事情发生,学宫却一点也不担心。

    若是作弊,丢的可是各自所在家乡的脸面,能够前来考试的,哪一个不是有名的高门大户、又或是名门望族?

    老师不是瞎子,以他们的武道修为,发现作弊不是难事,但最主要的是,如果真的作弊,传回家乡,那可是一件耻辱的事情,没有任何一个“准学宫子弟”可以承担这样的骂名。

    徐林自看见李御史之后便没有说过一句话,在燕州学子所在之地,沉默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尽管李博的所作所为经过润色,但燕州毕竟是事发的第一线,在本州内或多或少都有获取信息的渠道,可他们对此也只能保持沉默。

    刘文远和宗单“珠玉在前”,谁敢反抗?

    他们所能做的,就是不发出任何声音。

    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若是不算许多年没有露面的秦帝,陈嵩可就是名副其实的大秦权力第一人。

    李御史此刻刚刚提拔,可以说是如日中天,谁敢跟他过不去?

    考官把文试题目发到徐林的手里,他第一时间都没有作出反应,其他的学子在看到题目,思索过后已经开始答题,可徐林却没有看题目一眼。

    不是考核不重要,而是他胸中郁结已经到了难以克制的地步。

    等他反应过来,看向题目,已经过去了一盏茶的时间。

    徐林看了看题目,随即近乎条件反射般的抬头,可天空一片晴朗,寒冷的冬日没有一丝阴云,若不是先前街上百姓所穿棉衣,他都会怀疑此刻是不是处于初秋的艳阳天之下。

    徐林抬头没看出个所以然,虽说不知如何是好,但还是提笔答题。

    题目很奇怪,至少在他看来是这样的。

    “星辰”

    就是这么简单的两个字,却让徐林不知该如何下笔。

    是在问什么是星辰?抑或是问星辰的运行轨迹?又或者是其中所蕴含的世间道理?

    似乎之前稷下学宫的考核有类似的题目。

    徐林记得这一点,可真让他开始答题的时候,又难免犹豫。

    因为头顶的星辰,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平常不过的一件事情,乃至于众多先贤,都对此做过总结。可他来这个世界之后,却没有认真抬头看过一眼。

    正因为题目如此浅显简单,他才会犹豫该如何下笔,所以才会患得患失,以至于花费了不少时间,才终于确定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