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到底好不好
繁体版

真正的艺术家

    此后的日子里,我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工作中去。没有别的多余想法,只求毕业后,顺顺利利的进入公司,不负青春。

    代理商郑尧迪老板是个很不错的人,我虽然是他的员工,但他基本不管我。这一点其实恰巧体现了他们温州人的精明和阔达(当然,他知道我以后是要去公司里的,所以我们的相处可用相敬如宾来形容,我的日常工作,也全是由张经理来安排,他从不插手,时常会请我去他们家吃个饭,分我些他家乡带来的鸭舌。)。

    郑老板家里三兄弟,他排行老三,据他自己说小时候家里也很穷,后来大哥读书出去到了福建(混出了名堂)。八十年代末,二哥又在镇上供销社干到了副经理,九十年代初赶上了企业改制,机缘巧合下,加上大哥的帮助,他二哥的公司成了我们公司附近几个省最大的代理商。

    他来港城之前,干过轮船货运,但不幸的是遇上巨浪,损失惨重,在家呆了两年,然后就被他二哥安排到了港城。

    公司不要他钱,还先垫给他五十万现金和五十万的货,因为客户问他提货都是,先款后货,在不知道现金干嘛用的情况下,用五十万在港城市区买了个房。

    他人虽不错,但对事业没有多大的冲劲,所以一直不瘟不火。直到2003年,张经理的到来,他就失去了港城市区的经营权,这时全国大型连锁卖场遍地开花,公司开始对这些全国性的大卖场实行直销模式。他从全港城总代,变成了港郊总代。

    别人可能会纠结经营权的大小,但他只关心港城市区享受的总部政策,他能吃到多少。这里面的门道,直到多年后我才明白一些。

    那段时间,张经理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港城地区这几年业绩突飞猛进,从省内倒数,到省内前三,每次到省城去开会都牛逼的很。

    这两天,几乎天天带女朋友来办公室里。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迎来了自己的春天,确实也属不易。但他这女朋友吧!怎么看,怎么都觉得风尘气重了些。

    不知是饥不择食,还是我们太过于肤浅了,反正郑老板总说,他这女朋友不行。财务老陈也说,他是搞七粘三,弄不灵清。反正这几天,他是飘的不行了。

    全国产业的更新升级,也促使我们公司大面积的进行了改组转型升级,在加入全国第一批等离子液晶电视生产企业后,公司要求年内力推等离子液晶电视这些高端产品,然而这个电视不是一般贵,动不动就是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一台。

    对于总公司这一推广要求,张经理却如久旱逢甘露,雄心勃勃,一个大的活动方案又在他的脑袋里蠢蠢欲动。

    买电视送汽车,这确是一个大胆的想法。不仅如此,他还把活动地点,定在了港城汽车博览会上。博览会的地点就在港城日报社大楼所在之处。

    他租下了博览会广场上的活动舞台。把合作品牌的汽车悄悄的开到了舞台下的停车位上。

    活动开始那天,他让我们拉开横幅,敲锣打鼓,台上莺歌燕舞,全城的目观聚会到了这里。直到三四年后,依然有人问起,你们家就是当年那个买电视送汽车的品牌吧。

    然而就是这个轰动全城的活动,让张经理在公司走到了尽头。

    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也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他的方案将会有多轰动,但他不明白的是人要学会、懂得妥协。

    当他的活动方案,进行到最后审批阶段时,公司高层发生了人事变动。总部财务经理兼任人事主管,省城总经理也发生了变动,新任总经理刚上任就要求控制费用。在这样的环境下,经多次劝阻,他仍一意孤行,最终费用远超公司要求,导致公司拒绝支付。

    他就像一个商业场上真正的艺术家,为了完成自己的作品,不顾一切。他了解市场,却不了解人性。以至于他的这个作品的庆功宴上,将不会再有他。多年后,郑老板说,张经理的孩子让人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