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上球后球上人
繁体版

第一章 人上球

    城市是文明的标尺,是人类最宜居的地方。以千年为时间单位回望,城市从来都是越来越大,虽有一些小波折,但不值一提,这也代表着人类文明越来越强盛。

    而为了文明越来越繁荣,人类会抛弃了很多东西。这绝不是什么全球变暖,或者保护自然之类的短期问题。而是人类终将抛弃城市,甚至于抛弃人类自己。

    天球市,这个在目前来说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城市,甚至于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城市,曾经其常驻人口可以达到一个亿。全世界最尖端的科技,全世界最奢华的享受,全世界最高雅的艺术,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这是一个集合数个顶级城市后而变成的超级城市,空中轨道纵横,地下隧道来去,高楼不再是一栋一栋,而是连成一片,远方观察如同一个彩色的蜘蛛网窝,也如同一个满是气孔的海绵。

    如今这里空了,一亿人都不会再出现。轨道列车彻底关闭,公交线路彻底停运,甚至于路边的路灯也不再点亮。而曾经的万家灯火,如今也是一片漆黑。曾经为了安置人口,新建的大量住宅楼不需要了,大量的办公楼、医院、学校等等设施都不需要了。唯有全自动化的工厂和能源站还在做最低限度的运营。

    街上积攒着厚厚的灰尘和落叶,以前会有清洁机器人自动清扫,但现在没了。因为没有人,自然无所谓脏或不脏。街边可见的活物,只有几条狗,几只猫,这里最激烈的交锋就是猫狗大战了。

    但不要误会,这座城并不是一座死城,一亿人虽然不在,但也还在这里。依然会时不时传来奇怪的音乐声,聊天声。这里的电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密集,这里的网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繁荣。

    他们以一种别的方式存在,只是不在为人。

    科技的飞速发展,让人类终于脱离肉体的桎梏,让曾经的科幻概念机械飞升成为可能。生物学的最终目标,居然是脱离生物。这中间必然经历一系列谁先谁后的问题,伦理道德问题,事实上在天球市之外,仍然有一大批的反对者,但至少在市内,他们完成了这一个壮举。

    大脑仍然是那个大脑,但躯体均已经不需要。所有的神经和电路完美对接,大脑能直接在营养液内存货,而全身器官更是通过机械大幅度增强。从红外线到紫外线,从次声波到超声波,原本人类不可见不可闻的东西,都被添加进来,新的颜色,新的声音。

    触觉系统更是随着电波拓展,轻易可以操控几公里之外的机械臂乱摸,而双眼也可以直接和摄像头链接。网络上有专门的社区,尝试着把红外色和紫外色融入绘画,尝试着用超声和次声进行歌唱,他们的艺术自然也超出人类的理解范畴。

    为此,他们也不再自称为人。他们是比人更高一等的物种,由人自我进化而来,应该有一个新名词。经过长期的投票和争论,最终他们选择了初始包裹大脑的培养皿形状,自称为——球。

    也借用“人上人”一词,自称为“人上球”。甚至于也改了自己城市的名字,称为“天球市”。

    但天球市的壮举依然还不够完美,虽然一亿人都变成了球,但还有漏网之人。总有人会有各种顾虑,安于现状是大多数人的正常选择。天球市政府各路方法齐出,或科普,或给钱,或诱骗,或驱逐等等,而一旦大多数人变成球,他们就不再需要人的生活,而剩下的人在一个半瘫痪的城市里也难以为继。最终要么选择走人,要么变球。

    但有一个人例外,天球市所有的招数技法对他全然无效。他不是最无知的文盲,也不是什么人类道德的守护者,他反而是对整个系统科技最了解的人。他就是设计并开发了整个人变球科技的带头人,被称为人上球之父的裘熵刃工程师。

    讽刺吧,人上球之父居然还是一个人。

    清晨时分,90多岁的老头穿着一身睡衣出门。高楼之间的阴影的阴影遮盖了阳光,只有到正午才能直射下来。但没有关系,老头健步如飞,直接爬上一百多层的高楼楼顶,他爬的并不快,但很稳。他考虑过如果再过几年,也许可以给自己做一副外骨骼,但目前还没这必要。

    楼顶上,空气清新,微风阵阵,今天是个好天气,是个打猎的好天气。

    老头掏出望远镜,在楼顶上观察片刻,然后快步下楼。回家取了一把自制弩箭,哼着小调出门了。

    小心的转过街道,避开落叶堆积的地方,找准位置,抬起弩箭。那边几条大狗全然不知危险将至,还在趴着发呆。

    嗖!老头没什么犹豫,扣动扳机,一声惨叫,一条狗就此殒命,其余则四散逃离。然后迈着轻快的步伐,拿起一条狗腿,拖到他专用的烧烤地点。

    这里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有一块“禁止吃狗肉”的牌子。老头很喜欢这里,于是就经常来烧烤,城市里没别的动物,猫肉又不好吃,所以狗肉吃的最多。

    扫了一些落叶,砍了几颗行道树枝条,把狗剥洗干净,架上烧烤。城市虽然空了,但仍有足够多的物资供他使用,自己也找了块空地,种了些土豆青菜。烧烤属于给自己加个餐。

    吃饱喝足,老头美美的睡上一觉。一觉醒来,老头精神又足了。他爬上“禁止攀爬”的桥栏杆,跳下“禁止游泳”的河道,在“禁止摸鱼”的地方疯狂摸鱼……

    傍晚时分,老头会回到自己家里。自制的发电机不怎么稳定,但还能用。他也依然能上网,甚至还会发一些视频。或关于自己的生活,或科普一些知识,偶尔来一些艺术创作,作为最顶尖的聪明人,他的水平毋庸置疑。

    虽然他看不到红外和紫外,也听不到超声和次声,但依然有不少球们尊重他,也成为他的粉丝,他们谈笑风生。

    “爷爷,快变成球吧,这样你就可以听我的超声波歌曲啦!”孙子给他发出留言。

    “儿子,变成球吧。我都一百多岁了,他们说我能活一百五呢。”爸爸给他发出留言。

    “老头子,你干啥呢?我看见你今天又杀了一条狗。你至于么?你要是变成球,就不需要再吃东西了。”老婆给自己留言。

    “爸,还是变成球吧。我看见你又摸鱼了,摸鱼有意思吗?我们现在有虚拟世界,你想摸鱼,我给你专门建立一个摸鱼游戏。”儿子给自己留言。

    老头笑了笑,随手回复:“年纪大了,听不了太高的音。”“等我活不下去再说吧。”“这狗都成灾了,得杀掉点。”“摸鱼游戏可不能玩,越玩越摸鱼,人就完了。”……

    没人能劝得动他,明明没有什么代价,明明都是好处。大家猜测着他坚持为人的理由,各种各样,但他自己从来没有认真解释过。外面的反抗者把他视为精神领袖,但他又同时是人上球之父,一切的开创者。为了解释这个矛盾,人类给他编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给他推理一堆的心理活动,编的自己都信了。

    但他无所谓,依旧这么在这个最先进的都市里,过着原始而又不怎么原始的生活。

    又过了数年,他终于还是走了。那天,他像往常一样跳下河摸鱼,但最终却没能上来……

    这一天,世界为之哀悼。不论是人还是球,都给予极高的评价。对人来说,他是人类尊严最后的守护者;对球来说,他是球类文明的开创者。而且由于他是因为摸鱼而死,于是世界将这一天定义为禁止摸鱼日。

    家属们翻看他的遗书,发现早在数年前他就已经写完了。他说:“我并不羡慕球类,球类那夸张的能力我比谁都清楚,但在我看来,这不过是长了三只手甚至四只手的人而已。谁羡慕三只手的人吗?他们的确看得更远,听得更广,但他们的智慧仍然没有超过我。”

    “既然如此,他们本质仍然没有脱离人的范畴。那么成不成为球,又有什么关系?”

    一些高管也看了遗嘱,和家属讨论之后,认为如果把遗嘱公开,对球类影响不好,也对以后人类文明转球类文明不好。

    市内的高层甚至更为激进,希望把老头的遗体重新变成球,钱不是问题。虽然生前不能当球,死后也要当个死球。老头也没明确说自己要如何安葬,这边可以建议球葬。

    经过讨论,最终家属同意要求。同时,宣传造势也同步进行,有些离谱的甚至说,老头变球还能复活……

    为了手术,天球市重新启动大量机器人,重开了一家高端医院,关键的手术室等部位重新装修,整体检查到位。再搞来一堆的花圈纸钱,老头的遗体就躺在翠柏丛中,伴随着哀乐声声,缓缓进入手术室。

    手术室外,家属球和领导球们漂浮在半空,自动排成两行。没有声音,没人公开说话,大家只是私聊。

    手术室内,边上几个医生球只是看着。全自动操作,无数纳米级机器人如同水银泻地,无孔不入。从皮肤直接渗入,依照程序开始自动切除各器官……

    “神经对接失败,是否重试。”冰冷的电子音出现。

    “跳过。”医生球发出指令。

    “判断目标无生命迹象,是否进行电击?”

    “跳过。”

    “判断目标是一个死人,死亡超过24小时,是否还把他当活人进行手术?”

    “是的。”

    以前持续十几个小时的人变球手术,这次只需要十分钟就完成了。手术门打开,哀乐再度响起,一个脑袋大小的铁球从里面滚了出来。

    他是死球,依照现在的球壳科技,就没法自己飘起来,于是就滚了出来。只是这场景实在难看,有点像某个古代武将斩下头颅扔了出来。

    家属们瞬间感到悲伤,想哭。但他们早没了泪腺,于是他们只能发悲伤的表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