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女儿身模拟红楼
繁体版

第64章,午梦轩宝玉生恶念。

    秦可卿次日起来,心底还做念着探春,不知将此事托与薛宝钗,她会如何处理。

    正是怀着这般心绪,秦可卿来到了午梦轩,刚进屋,却吓了一跳。无它,不仅探春来了,却也来了位不速之客,贾宝玉。

    虽说因为前些日子她对贾宝玉有些反感,但见探春无碍,秦可卿便也不计较那么多了,也不废话,将昨日柳影怜抄的课件发与众人。

    当然,除了贾宝玉。

    秦可卿无奈道:“不知道你来上课,所以没有你的。先看别人的吧,其他的明日再说。”

    现在她的上课,就是发给林黛玉她们定制的课件,然后有问题她就解答。这于别人来讲实属无聊透顶,秦可卿都不觉得贾宝玉能坚持到明天。

    贾宝玉却也不恼,搬起凳子便凑到林黛玉身旁,细声细语道:“林妹妹,我与你一起看。”

    林黛玉听见动静,身子略微一颤,接着便立马瞥向秦可卿,见她手托着腮望向窗外,这才舒口气,却是严辞道:“既是第一天来,便应去找老师将先前落下的补上,看我的有什么意思?”

    贾宝玉撇撇嘴,显然对秦可卿这个老师颇不在意:“若不是父亲让我,我才不来呢。他才大我几岁?昨天老太太提了一嘴,父亲欣然同意,就是因为他如今是举人了,不到20岁的解元,前途无量。”

    贾宝玉言语间,尽是蔑视。于他而言,不论男女只要心思在科举做官上,那他便是书蠹,若是此人又有美好的躯壳,那便更是十恶不赦。他对秦可卿便是这般想法,如此漂亮的少年,却做了解元,太可恶了。

    林黛玉哪管这些,见贾宝玉这般说,立马刺道:“既如此,干嘛要来这儿呢?”

    贾宝玉立马被阻得哑口无言。

    为啥要来这儿?不正是因为荣府的姐妹们都来这儿了,他便过来准备服侍她们的嘛。怎知,一个个的,都跟之前变了模样,不止林黛玉、薛宝钗,便是自己妹妹探春,也不像之前“二哥哥”那般亲热了。

    想到这,贾宝玉心底便生了些仇怨,若不是秦君玉,姊妹们如何会对他忽冷忽热的?

    还不是他向她们灌了迷魂汤!

    正想着,贾宝玉却听探春叫了声“老师”,接着便见秦可卿走上前,与探春耳语什么。

    心下好奇,贾宝玉便悄悄凑了上去。

    贾宝玉是紧挨着林黛玉的,而探春的位置刚好在林黛玉后面,所以贾宝玉只是稍微挪动一下身子,便已经离探春很近了。

    动作又轻,便是秦可卿也不甚在意。

    是以,贾宝玉隐约能听见一些。

    一些名词,诸如“意识形态”什么的,贾宝玉不懂,但他听见了“统治”,“皇帝”,听见了秦可卿举的例子,听到了秦可卿言语神情间的无谓。

    贾宝玉心底一震,他本以为自己已经够离经叛道的了,不成想秦可卿更甚,竟是个心中无君之人。他不由得想到了《抱朴子》里的异端思想,便觉秦可卿此人的可怕。

    心中既是无父无君,却为何又去乡试,做了解元?

    再添上这些日子姊妹们对他的冷淡,让他觉得罪魁祸首正是秦可卿,贾宝玉顿时恶向胆边生,心底便存了想将此事告知父亲的想法。

    心底存了这个想法,贾宝玉便“顿觉天地宽”,心底蓦然间多了数条非这么做的理由,尤其是如果不将秦可卿的为人给揭露出来,那他这些姊妹们的命运岂不是悲惨?

    莫不是也要做那无君无父之人?

    贾宝玉起了念头,心神便更注意在秦可卿说的话上了。

    贾宝玉虽叛逆,但却对“礼”研究颇深。在大观园起对联时,便是贾政都会时常忘记歌功颂德,但贾宝玉却总是熟记于心。所以,他对秦可卿话的敏感度,在这屋子里几乎无出其右。

    怕是薛宝钗都不及他。

    上课的时间悄然而过,秦可卿对贾宝玉却是莫不关心,只是看着林黛玉她们,以及贾宝玉作小伏低的姿态。

    只可惜,好像都不大搭理他。

    林黛玉拿着东西,匆匆离开了;探春则像有心事,颇有些浑浑噩噩,连她这个老师都没顾及到,更别说贾宝玉了;惜春,本就最是无情,与贾宝玉的关系也一般般;最有可能顾及到他情绪的是薛宝钗,可薛宝钗却坐在位置上动也没动。

    秦可卿心底觉得有些好笑,这几月不见,不知姑娘们却为何都对贾宝玉淡了心思。

    等众人走了,薛宝钗起身道:“秦老师,宝兄弟跟探丫头都来这事,我跟你讲一下吧。”

    接着,薛宝钗便把昨天与贾母说的话大致复述给了秦可卿。

    她没有提及这么做的目的,但想来秦老师也清楚。

    最后,薛宝钗道:“鸳鸯去找了探丫头,见到了一哄而散的嬷嬷们,回去便把这事向贾母说了。贾母随意唤来几个嬷嬷,呵斥了一顿,便与探丫头说了些贴己话。最后贾母也挺开心的,只是探丫头有些不开心。”

    秦可卿懂了薛宝钗的用意,她是想借着贾母的权势,让那群老货们没胆再欺压探春,只是苦了探春被戳穿了“真面目”,从此进入了贾母、王夫人一行人的视野,以后“阿谀奉承”之类的形容,怕是离不开她了。

    不过也无妨,奴隶眼里哪有英雄呢?

    只是顺带着,却将贾宝玉牵扯了过来……

    薛宝钗也想到这了,便解释道:“听宝兄弟说,贾母昨日动了心思,便将想法向姨父说了。姨父又因为前日秦老师你中了举人,也就欣然同意了。”

    秦可卿懵了,合着这段事件的胜负手,是自己前几天中了举人?

    薛宝钗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之后,便向秦可卿行礼离开了。

    这些日子,她对秦可卿的印象有所改观。“无小礼而存大义”,薛宝钗还是很佩服秦可卿的人品跟学识的,但她还是有些顾忌的。

    不过,也无妨,谁会没事拿闺房里的话来当“证据”,欲行“文字狱”呢?

    另一边,秦可卿听了薛宝钗的话,想了想,回家却刻意给贾宝玉做了份课件,名为“八股取试”。

    无它,她总不能辜负贾政的一番苦心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