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光武帝和他后妃子孙们
繁体版

第七十二章 固恩宠梁松惑君王

    对太子妃人选很期待的京城军民人等,闻诏太子妃落到马容儿头上,十有八九都百思不得其解:罪臣马援之女,咋就做了太子妃呢?

    群臣朝贺太子大婚方罢,西北鲜卑拓羌王上书光武帝,要求准予其率三大部落内服汉朝。此时南北匈奴相对安宁,光武帝回诏照准。天下太平,四海来归,光武帝有了巡幸天下的兴趣。仲春三月,司空张纯、太尉刘隆、右侍郎梁松、黄门侍郎窦固伴驾东巡鲁地。车驾行至泰山郡,梁松说动张纯,一起上疏光武帝登泰山行封禅大礼。

    光武帝看穿张纯、梁松通过请泰山封禅,达邀恩固荣之目的。特别是梁松担心自己大行之后,担心太子妃会替父报仇,总想利用各种时机表示自己的忠君。光武帝为了敲打张纯、梁松,也为了借此杜绝群臣的曲意逢迎,特下诏曰:

    朕继位三十年,虽励精图治,百姓尚怨气满腹。陶醉于太平盛世,吾谁欺,欺天乎?曾为泰山不如林放乎!何事污七十二代之编录!若郡县远遣吏员给朕上寿,盛称虚美。必处髡刑、令其屯田。特诏。

    光武帝此诏一下,张纯、梁松等臣一起钳口。直到车驾还宫,二人再没任何邀恩固荣的举止。此次伴君东巡,位在三公的张纯虽讨了个没趣,但和右侍郎梁松结为知己却是意外收获。张纯的三公高位,梁松的身价高贵,都是二人越走越近的因素。东巡途中因进谏封禅泰山不被光武帝采纳,张纯对此并没死心,开始收集有关历代封禅泰山的史籍。

    一次,张纯请梁松小酌,撤席将别,张纯将几卷《河图会昌符》、《虞书》、《禹贡》、《乐动声仪》等有关封禅、礼乐的上古典籍交给梁松道:“《周礼》曰,‘其山镇为岱山’。岱者,代也,东方万物之始,交代之处,为群岳之长。盖古者君权与神权并重,自唐禹以降,历代均有登岱告天之典。故而管仲对齐桓公言,登泰山封禅者七十二家。司马迁《史记》援引古籍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陛下勤于国事,日理万机,才无暇接触此类上古典籍。右侍郎是皇家贵婿,得便让陛下阅过此类上古典籍,陛下就可登泰山行封禅大礼了。”

    梁松恭敬接过有关典籍,告别张纯回府,一时也不敢将这些典籍主动呈给光武帝。煞费心血让马援臭名昭著,但马援的儿辈都安然无恙。原云阳令朱勃上疏为马援辩冤叫屈,也只被放归田里。再后来,经过马援的儿辈一再喊冤叫屈,马援最终归葬祖茔。更让梁松百思不得其解,皇帝、皇后暗中筛选的太子妃,竟然是罪臣之女马容儿。

    今日太子妃,未来马皇后。想到若干年后马容儿成为马皇后,再想到马严、马廖、马防日后很可能一朝大权在握,梁松的脊梁感到一阵凉飕飕的。近年来,外族臣服域内,天下无战事,也只有说服皇帝封禅泰山才能弄出大动静。只有撺掇皇帝弄出大动静,才能增加光武帝对自己的信任感。梁松思来想去,自己先将张纯给的上古典籍刻苦研读一番。并将古籍在自己书房、客厅等显眼处摆放,以期光武帝无意中看见并产生兴趣。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光武帝驾临梁府看望长公主时,见梁松书案上的《河图会昌符》摊开着。他随手取过一看,有“赤刘之九,会命岱宗”的语句。再翻看其他几卷书籍,都是《虞书》、《禹贡》、《乐动声仪》等书。遂叫过梁松道:“上古封禅泰山,始于何代?”

    梁松掩藏了喜悦道:“据《史记·封禅书第六》和《尚书》记曰,始于舜帝,时在某岁二月。其后,夏禹遵之。另据管仲对齐桓公曰,上古封禅始于虙羲、神农,炎帝,黄帝、帝喾、尧帝、舜帝均继之。至于春秋以降,所记乃祥。”

    “以你之见,今可行封禅否?”

    “回父皇,以儿臣愚见,皇帝受命于天,外族臣服、域内盛世,当禅岱宗告于天。《乐动声仪》曰,‘以《雅》治人,《风》成于《颂》。’有周之盛,成康之间,郊配封禅,皆可见也。父皇受汉室中兴之天命,平域内之乱,光宗耀祖。存抚百姓,恩德云行。黎元安宁,夷狄慕义。若父皇属意封禅泰山,正是传祚子孙之举也。”

    光武帝初见“赤刘之九,会命岱宗”的谶语,已动封禅泰山之心。因去年下诏驳回张纯等人请封禅泰山,一时也不便贸然推翻自己。他对梁松称赞几句,离开梁府时,带走了《河图会昌符》等书。

    张纯得知武帝开始御览《河图会昌符》等书的好消息,挨延数月,再次上疏光武帝请封禅泰山。光武帝对古籍所载“赤刘之九,会命岱宗”的谶语已经深信不疑,当然照准张纯所请。不过,为应古制,直到建武三十二年(56)二月,光武帝才率东海王刘彊、司空张纯、太尉赵憙、大司农冯勤、光禄勋马成、执金吾寇恂、大鸿胪郭况、行司徒事邓禹、廷尉蒋超、中郎将耿舒、右侍郎梁松以及中书令、太长卿等众多朝臣,威威赫赫浩浩荡荡向泰山进发。

    此次封禅,总提调为张纯,梁松副之。告天祭文,由张纯草拟,梁松代君口诵告天。封禅礼仪均以梁松所制为准,故张纯、梁松在封禅泰山中出尽风头。以封禅礼仪,筑坛、燔柴、告天、祭神、刻石完毕,已是三月间。不料在车驾刚离泰山时,刘彊、张纯相继染病。再经一日,张纯突然重病。虽经随驾太医奉旨救治,三五天后还是一命呜呼。张纯之死,让光武帝心中颇为扫兴。为冲冲晦气,光武帝在回京途中擢太仆冯舫继任司空,下诏梁松为虎贲中郎将。

    虎贲中郎将,官秩从两千石,职责是宿卫皇帝。无须梁松自己张扬,人们已经知道梁松受光武帝宠信的程度已经无与伦比了。

    泰山封禅之后,循例大赦天下,蠲免泰山郡当年的田租。文武大臣竞相以京畿频现祥瑞献媚光武帝。四方郡县、外邦属国,不断奏称甘露下降、凤凰来仪。光武帝一时迷信谶语祥瑞,惩处了几个不信谶语的臣子,并下诏改建武三十二年为中元元年。

    自古君有骄心,必有佞臣。以梁松、窦固等一班公卿大夫,纷纷上疏光武帝,希望将甘露下降、凤凰来仪、嘉禾田中等祥瑞编撰成卷,以传给后世。所幸光武帝头脑恢复清醒,没有照准梁松、窦固等一班公卿大夫所请。

    【第七十三章】英主临终明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