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听雨
繁体版

第三十章 浑水摸鱼

    村长和夫子又聊了一会后,夫子就告辞回去了,这两天村里积水水域渐渐出现了鱼腥味,白天偶尔还能看见有巴掌大的小鱼,越出水面,咚的一声落入水中,各家个户也都警告自家孩子,不要涉水,警告水中有吃人东西,村里孩子当然也都没下水,虽然不下水,但看见水中有小鱼,还是想去抓。

    这时就有人提议站在岸上撒网捕鱼,于是众人纷纷看向周清远,周清远是周二河的儿子,已经十岁,有一米二高,面像清瘦,他家是捕鱼,家里的鱼网,比谁家的都多,偷偷拿也不一定会被发现,周清远看着也没法子,只能硬着头皮回家拿鱼网去了,众人则是分散找捕鱼的其他工具。

    周清远,看见屋里家里,抓紧从角落里,抱起鱼网,贴着墙根往出跑,一路小跑来到众人面前,先是展开鱼网,鱼网有几处碗口大洞,也是用提前准备好的绳子,系了上。众人来到一大片的空地,此处水深且四周行人少,准备做妥当后,先是利用几米长的棍子,先测试了下深度,和想象中差不多后,开始撒网,抛出并张开渔网,外缘部分由打磨的石块当坠子压重,使网在入水时能较快的沉入水中并收缩网体,达到打捞效果。

    几个十岁的孩子都是有样学样,你打完网,换下一个人继续打,拉上来的鱼网,因为前几次经验不足,鱼网都没打开完全,还有一次网被甩飞出去,手里的绳子差点没拉住,后来就在绳后面帮了一个木棍,最大限度的保证鱼网不被弄丢,十次鱼网有九次都是空网,但也有网能网到巴掌大的鱼,偶尔还能网到青蛙,众人专门找了个小些的孩子拿着瓦罐,装战利品,鱼就装瓦罐,青蛙就串起来。

    孩子目的当然是想网大鱼,最终目的还是玩乐,所以也都没在意收获,挨着岸一网一网的撒网,这一网那里一网,小半个时辰也没有什么大收获,就在众人还沉浸游戏中时,一网下去,刚一拉网,发现网里什么东西突然向前用力,把拉网的吓了一跳,随即大叫:“上鱼了,我拉不动,快快帮忙,是大家伙”

    众人恍然纷纷去拉鱼网,因为众人使劲往回拉,水里的东西似乎察觉鱼网在慢慢收缩,非常使劲的往外冲,顿时掀起道道浪花,眼尖的人发现这鱼是一条半米左右长的鱼,鱼脑袋偏大,身体发青黑色,众人大喜,纷纷用力的拉网,谁知就在快拉到时鱼奋力挣扎,最后挣脱了鱼网,把鱼网撞开一个洞。

    岸上的众人也是十分惋惜,这好事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碰得上的,运气成分高。众人开始争吵谁的责任,有人说是拉网的人没有慢慢收网,有人说是刚才激动喊声太大把鱼吓跑了,当然没人说是鱼网的原因。就在众人还在相互找问题时,马常安闻声过来了,看到众人手里的鱼网,几个孩子也没跑,马常安问了下事情原委,先是确认了下网到的鱼长得样子,大小,最后又看了下鱼网,最后开始教育众人:“下大雨,导致形成大片水域,这次是鱼还好说,万一有大型鱼,你们这小身板很可能被拉进水里,没有下次了知道吗?”

    众人也是知道错了都低着头不再讲话,片刻后周清远鼓起勇气问道:“常安叔,鱼网能不没收吗?”

    马常安问道:“偷偷拿的是吧,给你们可以,男子汉大丈夫都给我发誓,不再私自撒网了”

    众人也不敢耽误纷纷发誓,看着都发誓了,马常安脸色变好,不再紧着脸了,随即把手中的网还给了周清远。

    马常安则是一瘸一拐的走了,众人也不再撒网,而是开始商量着瓦罐的几条鱼怎么办,商量来商量去,还是不敢拿回家,最后也给了周清远,毕竟就他家平日里养着鱼在家,说好等风头过了天气干爽了在拿出来烤了吃。

    湿了的鱼网重量就沉了很多,一众小伙伴也是帮着拿鱼网和罐子,快速走到周清远的家,偷偷放好鱼网后,并把罐子里的鱼倒进养鱼池。

    马常安远远看着孩子把鱼网带了回来,这才放心的离开了。

    今天各家各户都派了人村中心空地,这次马常威主持,先是讲了下今年的收成,众人也纷纷开口问道:“队长,这雨夫子讲了没还要持续多久”

    马常威也是耐心的道:“夫子言就这几天,但现在的雨量已经有作物被淹了,减产是一定的了,所以我们还是早做打算的好,开源节流,怎么省我就不多说了,村长夫子和我共同决定,这次水患,孩子的粮食不能少,家里粮食确实困难的,就来村里领粮食,每次领十日口粮,等什么时候富余在还回来便可,看看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一个村民道:“房子漏雨了,村里可还有茅草”

    马常威道:“一会屋里漏雨的,都来领茅草,村里应该还有些,都登记下,以后还便可”

    这时马常安也赶了过来,在马常威耳边说了几句,马常威频频点头,随即向众人道:“村里大片水域有些水域还连着村河,现在水里很可能已经存在东西了,所以村里决定,明天一早不忙的过来报道,开始利用鱼网打捞”

    等众人散去后,马常威叫住了顾太平和马常安向二人道:“明天计划分两组,你二人当临时小队长”

    马常安还想开口拒绝,可被顾太平打断,最后还是应承下来。

    地兴这边还在练习棍法,马常安的媳妇拎着咸菜过来了,离老远就说道:“嫂子来了”

    马常安的媳妇崔巧调侃道:“叫巧姐”

    地兴也是嘿嘿笑道:“巧姐”

    崔巧也是一乐道:“你啊,想吃巧姐做的咸菜,就来家里拿便是,瞎装什么”

    地兴连忙把崔巧让进院子,从屋里拿出罐子,把咸菜装里后,把崔巧带过来的罐子还了回去,崔巧捉大黄玩,大黄也不敢躲,老老实实的被巧姐抱了起来。

    摸了摸后,又放了下来对着地兴道:“也不知你是怎么样的鹅,怎么我家的就没你家的听话,平日里自己不用放,这鹅长得还挺肥”

    临走时崔巧还特意的嘱咐道:“小兴,缺什么就来家里拿便是,爹娘一走,你也就没个挨着的邻居了”

    原来崔巧爹娘的房子就挨着地兴家,也是从小一起长到大的,说话也随意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