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闯王
繁体版

第十六章 谋南阳 (三)

    作为一个第一次上青楼的雏儿,李闯没想着要搞事情,收集情报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今日来青楼只是想体会一下古代士子的风流,结果来了这么一个”惊喜”。

    应该说是惊吓才对,催眠术李闯并不陌生,自己也会一些基本的催眠手段。但是想要把一个人催眠的如此之深,不仅需要外物的配合,而且所需的时间并不短,更何况在场的人数众多。

    这不是能用科学解释的事情,自从见到了传说中的轩辕剑之后,李闯的三观就被摧毁的差不多了,还亲身经历了穿越这回事。这个世界的武功是真实存在的,有这样一门魅惑人心的功法也不足为奇。

    即使知道这琴音有古怪,李闯还是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无他,实在是太好听了,高山流水,珠落玉盘;泉水叮咚,如鸣佩环;余音袅袅,真可谓是绕梁三日,不绝如缕。如果放到后世,这种魔性的声音不知道会引起多少人的疯狂。

    也不用等到以后,此时底下的听客们已经疯狂了,看着周围这些狂热的粉丝,李闯感觉自己也要快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了。还好李闯知道自己来此是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如果只是单纯游玩,怕早已被这李师师圈粉。

    感受着这凤栖楼中狂热的气氛,妈妈桑笑的眼睛都快看不见了,脸上厚厚的脂粉重叠在一起,妆容已经花了。趁着所有人都被李师师的表演所征服时,连忙开口说道:“李大家果真是闻名不如见面,一曲《高山流水》余音绕梁,我这凤栖楼中从未有过如此天籁之音。”

    二楼之上,那李师师抱琴而出,一幅白纱遮面,却仍然掩饰不住其间的美丽。即使只有半面示人,露出的肌肤如玉瓷般,一双纤手简直是世间最完美的艺术品,一边抚琴一边沿着楼梯袅袅娉娉而下,恍惚间仿佛临尘的仙女。

    之前极为嚣张的韩家大少爷这会儿只能呆呆地看着这幅让人沉醉的仕女图,好像丧失了思考的能力。

    李师师走到专门为她留下的座位前,开口说道:“奴家本是江陵人氏,受战乱流落至此,不过是无根的浮萍,各位公子如此厚待小女子,奴家感激不尽。”

    “无妨,李大家在这宛城之中遇到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本公子。在这偌大的南阳郡中,还没有我韩家解决不了的麻烦。”韩家大少爷这会终于回过神来了,连忙上前献殷勤道,“本公子韩明松,郡守韩受成正是家父。”

    “韩家大少爷真是有心了”,看韩明松还想继续攀谈,妈妈桑赶紧上前打断道:“凤栖楼乃是风雅之地,今李大家献上一曲《高山流水》,怎可无诗歌相和?各位都是城中风流才子,不如就此作诗,才子佳人岂不是一桩美谈。”

    凤栖楼之所以被誉为城中烟花胜地,关键在于格调二字。这幕后的东家对于李大家能够带来多少银子并不在意,提升青楼的名声与格调才能吸引更多的达官贵人,日后自然日进斗金,不然只做皮肉生意早晚会沦为勾栏妓院。

    妈妈桑刚提议完,这边便有小厮准备好了笔墨纸砚,连李闯的面前也放了一份。

    李闯抚摸着这上好的纸张,心想这凤栖楼果然是财大气粗,为这今日之事没少投入银子,这幕后的东家也是手段高明。

    看着另一边韩明松搜肠刮肚的样子,李闯微微一笑,看来今日想要和这韩家大少爷相交还得靠这诗词了,至于简单的繁体字,自己还是会写的,毕竟穿越这么长时间了,而且繁体字和简体字之间变化并不多,虽然不敢说全部认识,日常的书信交流还是可以做到的。

    李闯稍稍想了一下,恰好有一首杜甫的《赠花卿》便能适用于今日之事。稍作修改,李闯便拿着诗词向韩明松走去。

    那韩家大少爷还在抓耳挠腮地想着诗词,旁边几个小厮也在帮忙,但奈何实在文采有限,若是能够作诗,谁还去当小厮?刚一靠近,身边的两个护卫就拦住了李闯。见状,李闯连忙上前秉明来意:“在下李闯,本是长安的士子,因战乱来此,得闻韩家大名,实在是向往已久,今以诗词为赠,望韩家公子能够引荐一二。”

    韩明松正愁想不到好的诗词,旁边几个小厮做的东西他自己看了都觉得狗屁不通,见李闯有诗词主动奉上,立刻说道:”什么诗词?拿来我看看,若是能够得到李大家倾心,自然会给你引荐。”

    对于诗圣杜甫的文采,李闯向来是放心的,将那首《赠花卿》稍作修改后递了过去。

    韩明松接过纸张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赠李大家》李闯

    宛城玉琴日纷纷,半入楼中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好文采!”这韩明松大吼一声,引来旁人纷纷侧目,连那李大家也看了过来。激动地将纸上的名字修改成自己的后,韩明松说道:“你既然有如此文采,引荐之事不成问题。”

    见韩明松答应引荐,李闯也松了口气,能够混入韩家,看来这打探之事已经完成十之八九了。

    一炷香的功夫,楼中大部分的士子都完成了自己的诗作,旁边等候的青楼小厮将写着诗作的纸张收拢起来,由妈妈桑当众宣读品评。

    前面几首诗词都平淡无奇,大都是夸赞李师师的美貌和琴声,只能说是平庸之作,妈妈桑念完了众人也只是应和两声。

    宛城之中也并非都是碌碌之才,尤其是一首《琴声如乐》也让李闯印象深刻:

    “琴叩能旋止,人言与乐并。繁音忽已阕,雅韵诎然清。”

    妈妈桑一念完。就引起了满堂喝彩,写作之人是一名衣着华贵的公子,有貌有才,连李师师都清唱了两句诗词。

    直到李闯的那首《赠李大家》被缓缓念了出来,前两句“宛城玉琴日纷纷,半入楼中半入云”只能算铺垫之作,不过文采尚可,倒引起了众人的注意,等到下半首诗被念了出来: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这句点睛之笔一出,整个凤栖楼都安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