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市井二十余载
繁体版

第四十五章 那就“这样吧”

    昨天朋友问了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

    你说,是先提分手的那个人不爱了,还是被动接受分手的人不爱了。

    这个问题真的挺难回答的。

    因为我见过了太多先提分手的人,而后还妄图重归于好的;也确实见过了不少人在被分手之后,第一时间庆幸自己重获新生的。

    好久之前,和一位兄弟曾聊过这个话题。

    他当时说,如果不爱了,他一定不会先去说分手。

    我原本以为,他这么说,是为了不对女生太过残忍,或者是不必让自己背上负心人的骂名,但他却告诉我说,如果一段关系真的死掉了,那么分手这两个字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简单的说,就是用一种沉默的方式来结束这段感情。

    就好比两个人吵架了,无论是情侣还是朋友,那个喋喋不休话最多的人,一定是在这件事上更在意的那个人,你张牙舞爪地掀桌子,摔杯子,其实为了就是在向对方表达着自己的不满,你希望通过自己情绪的宣泄让对方知道,你不开心,你不舒服,你难过的很。

    但如果对方,只是很平静的看待你的这些举动,甚至是用一种沉默的方式去对待,这也就说明,你所在意的那些,或者是你为之发泄的情绪,他根本就没有放在心里,又或者他已经预想到了最坏的结局,并已准备好坦然的去接受。

    所以,在一段感情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桥段。

    一个人说着:“分手吧”

    那个人斩钉截铁的回复了一个字“好”

    “分手吧”这三个字就像是狼在死去时最后的那一声哀嚎。

    其实在两个人的关系中,又有谁真的不了解彼此的处境呢。

    临睡前,你的晚安迟迟得不到回应。

    生日时,你盼到的只是一句不痛不痒,就连路人都不会对你毫不吝啬的“生日快乐”

    争执后,哪怕你之前曾说了一万遍的你很介意,但依旧会原封不动的收到下一次的被激怒。

    或许你已经忍耐了许久,但每一次还会对自己说,下一次吧,下一次可能就好了,但直到无数的失望累积成高塔,在云端之上摇摇欲坠时,你才咬着牙说出了那句“分手吧”。

    不对啊,情急之下怎么能说分手呢。

    不应该是说,看看我们之间的感情吧,它把马上就要崩塌了,这是我们亲手搭建的城堡啊,你不觉得可惜吗,如果你再不过来扶一把,它马上就要消失了。

    其实,你的情绪早已经无数的告诫过那个人,但终究没有得到回应,所以才用了最后的那一声分手做为哀嚎,更多的时候它已经不再是求助的信号,而是在明知无望后的那一嗓子的悲鸣。

    这就是情绪妥协到了最后,一步步后退到无路可走。

    先说分手的那一个人,大多都是在感情里用情最深的人,只是所有爱的勇气和被爱的信心被磨灭后,才迫不得已的推翻了彼此相互束缚的关系,去还给彼此一个自由。

    沉默的人,往往才是最先不爱的那个人。

    但这里没有谁对谁错。

    只是在感情里所投放的分量在悄悄地变化。

    因为他知道,在某一个长夜的等待后,终会听到他所预料到的结果。

    只是他懒得再去追溯,不必再去面对,在取舍之间或许已经熬过了几个漫长的黑夜,才看淡了最后的那场道别。

    简单一点,就是在沉默的那一刻,他就已经不再会对你们的未来报以任何的期望,他已经不会再争取,剩下的只有妥协。

    不爱了,就是不爱了,那就索性回避一切的纠缠,选择了那就这样吧。

    不再言语,不再沟通,不再歇斯底里。

    将最后的那声悲鸣,吞进了肚子里。

    就像是已读不回,就已经说明了本意。

    所有无疾而终的感情,无非就是妥协与成全。

    那个沉默的人妥协了。

    说着分手的人成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