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里的故事
繁体版

    罗祎是个做事效率很高的人,这两天已经给于晓盈介绍了两份工作了。一个是少儿培训机构的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班主任的各项业绩考核以及宣传计划的策划;另一个是星级酒店的外联经理,负责酒店场地的活动承接安排。

    据罗祎说这两家都是她们公司合作多年的VIP客户,以前对于晓盈也是有过了解的,只要她愿意出山,没有什么面试之类的复杂程序,可以直接上岗。

    于晓盈在家里也琢磨了两天,最后还是放弃了。刚开始在家里带孩子的时候,她对自己将来再出山是充满自信,不能说自己有什么一技之长,但在销售界也算是一个通才吧,不敢说什么都精通,但也磨砺得什么都可以自己上:策划、执行、销售、谈判、培训,编辑…不管哪一项在这个社会都是不会过时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开始慢慢的怀疑自己,已经年过三十,现在是90后的世界,00后也正在崛起,自己拿什么去跟年轻人竞争呢?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面,用什么来证明自己比其他人强?还是说退居二线,去做一份养老的工作?

    想得越多越容易伤神,想得越多也越容易否定自己。

    李子阳对她重新上班是表示支持的。送彤彤上学的事情他可以让爷爷或者奶奶接手。彤彤虽然很调皮,但还是很享受在托班里面和老师同学们的相处时光的。

    这么说来,于晓盈反而成为了李子阳最担心的,女人总是很容易转换角色的,变成妻子,变成妈妈。可是当她一直守护着的孩子慢慢的不把自己当成唯一,那她该如何再重新找对自己的位置。所以李子阳表现的很积极,要于晓盈放心大胆的去拓展自己的事业和圈子。

    于晓盈并不在乎李子阳怎么想,李子阳在家的这段时间她还觉得他有点多余。但是婆婆的态度她很介意,她婆婆表现的过于开心了,一个劲的说女人还是要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圈子。为什么她要说这些呢?她又有什么资格说这些?难道她有帮自己带过一天孩子吗?一年前一个个彤彤嗷嗷大哭的夜晚,你难道不是在牌桌上吗?

    于晓盈并不奇怪自己的双标。和很多女人一样,她没有过多的责怪自己的老公,而是对婆婆心生怨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老公在上班在赚钱,并且一直以为婆婆在照顾着自己的老婆孩子,婆婆也一直表现的自己在照顾这个家庭。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所以内分泌失调又很需要依靠的新手宝妈们总是避免不了内心的愤愤不平。

    当然大多数女人都和于晓盈一样,计较只深藏在内心而已,表面上依然和和气气。

    到了周三,于晓盈真的去了晚秋心理咨询工作室。

    “晚秋”真名叫陈静,一个三十五岁的单身女人,湖大高材生,最开始在事业单位上班,有个博士男朋友,热恋十年被劈腿了,看破红尘辞职,开了一家美甲店和一家宠物店,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出于对生活和社会大众的热爱,考了心理咨询师,开了这家心理咨询工作室。

    以上是于晓盈在宣传栏看到的资料,大致总结了一下。

    晚秋看到于晓盈时很热情的把她迎进了办公室,又出去把外面的门关了,随手开了音乐,这音乐类似于彤彤小时候用来哄她睡觉的白噪音,只是相对更柔和一些。

    “我这里没有员工,从上到下就我一个”。晚秋笑着说,坐到了于晓盈的旁边。

    你还记得我吗?我们见过的。于晓盈说。

    一看微信就知道了,但是也不奇怪,现在心理障碍症很普遍,很多人都需要定期的心理疏导。你千万不要有压力,我们这行都知道规矩的,你可以完全相信我。

    说来也是奇怪,我们只见过一面,可我就是愿意相信你。我最近做什么事情都很犹豫,想的多做的少,唯独来这里,真的多余的思考都没有。

    很正常的,因为我是一个陌生人,我不知道你的过去,你也不在意我是什么样的人。晚秋一边和于晓盈聊天,一边把灯光调整得稍暗了一些,但是很舒服。

    接下来晚秋给她做了一对一的问答,她这套题和于晓盈在那天晚上做的有些相似,但是又加了几个题,比如说“你对你未来五年生活的畅想、你觉得可以保护你的人是谁、你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你记忆中最辉煌的时候……”

    于晓盈说对未来的生活没有什么畅想,她对彤彤的期望也就是做一个健康开心的普通人。她觉得没有人可以保护自己,不是因为现在情绪不好才这样想,她从小就觉得没有人可以保护自己,以前觉得可以自我保护,现在觉得自己也有些力不从心了。没有最大的优点,也许是还心存善良吧。她想起了很多以前工作中的爽点,开心的时刻,可是在这里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她又开始自我否定了,她觉得那都不算什么,并且她恐惧,她担心自己老了以后会要去炫耀这些不值一提的过去。

    好啦,恭喜你,你今天的表现很不错。晚秋放下手里的笔记本,轻轻的把手搭在她的手上。那一刻,于晓盈觉得晚秋就像是天使。

    于晓盈没有说什么,微笑着,感觉后背已经汗湿了。

    晓盈,你不要有心理负担,其实你现在的状态很好,每一个心理咨询师都不一样,很多问题也原本就没有正确答案,但是我也跟你聊聊我的一些想法,你随时可以打断我,好吗?

    于晓盈点点头。

    首先,我们的个性和心态在某些转折点的改变,都和我们成长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的思维转化总是不可避免的会受到那些因素的影响,有的是正面的转化,有的是负面的转化。我们只需要明白一点,就是我们今天所享受到的生活大部分是得益于我们的过去。

    其次,在社会关系上,我们把它想得简单一点,开心就笑,不开心就哭,语言有时候代表不了什么,不要被简单的语言影响和禁锢了,我们看到的别人做出来的事实,远比他们受到情绪驱使的语言要重要;

    第三就是要把心中的善念,你的爱表达出来,我爱我的工作,我爱我的孩子,我爱我的家庭,我爱我的朋友,别人怎么看或者相信不相信,管他去呢,真实的我就是这个样子的。

    晚秋停下来看着于晓盈,好像在等待她的回应。

    于晓盈觉得自己已经很放松了,笑了笑:你说了我就知道,但我应该做不到吧。

    的确如此,道理大家都懂。不过没关系,我们还有比较简单可行的三味药。晚秋俏皮的说。

    药?于晓盈问。

    第一味,就是运动。运动是很容易调节人的情绪的,最开始你可以尝试慢跑,游泳,没有时间的话暴走也是可以的,尽量是室外的运动,有利于排除内在的低迷之气;

    第二味,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什么都可以,唱歌,画画,但是要有计划有进程目标的,你现在的情况,最好是找一份自己熟悉的有兴趣并且可以胜任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肯定自己;

    第三味,介乎于大道理和小道理之间。去表达爱,其他的不好的情绪表达都可以放一放缓一缓,但是每天都要告诉家人朋友,你爱她们。最开始可能会想哭,感动,慢慢的你会觉得开心,内心满足。

    晚秋又停下来,等着于晓盈的回应。

    那你的病人都做得到吗?我觉得并不容易。于晓盈弱弱的说。

    嗯,我也没几个病人。不过肯定是不容易的,要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最后还是接受了药物治疗。因人而异,复查也很重要,可是很多人都跳过了复查,直接使用药物了,比起自我约束,药物是更好的承载体。晚秋摇摇头,有些无奈。

    那你有药吗?于晓盈问。

    我没有,我不能开药。晚秋拒绝她。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也觉得我没有那么严重,我会尽量的去运动,去表达爱,并且我真的很需要一份工作来拯救自己。但是如果我特别难受的时候……

    抗抑郁的药我肯定没有,你也不是抑郁症,用不着吃。但是我可以给你拿安神的药,当你很累又说服不了自己的时候可以吃。晚秋打断了于晓盈。

    那也好啊,我保证尽量的自我约束,不会吃的。于晓盈说。

    好吧,时间也差不多了,两个星期后过来复诊,有任何问题可以微信联系我。晚秋从抽屉里面拿出两个很漂亮的瓶子给于晓盈。

    这是药吗?于晓盈怀疑的问。

    当然是,不过我重新设计了一下包装,这样有利于我们的正面情绪。晚秋说。

    于晓盈收拾了一下站起来接着说:谢谢你,晚秋。这个费用?

    首诊免费,两个礼拜后复查,到前台交费就可以了。

    那太麻烦你了,我一定按时来复查。

    你现在知道为什么人家不来复查了吧。晚秋又笑了。

    你和其他的心理咨询师真的很不一样。于晓盈说。

    那你肯定没有见过其他的心理咨询师,我见过的每个都很奇怪。

    是吗?我是真没见过。于晓盈也被她逗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