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谋:盛宠第一妃
繁体版

第52章 冤魂索命

    万红发癫一事,宫人议论纷纷,冤魂索命之说再次兴起。

    而此次的冤魂,有了明确的指向,那便是丽嫔——丽嫔死得不明不白,回来索命了。

    索命的对象是谁呢?

    有宫人私下猜测,索命的对象不是皇后就是皇贵妃。

    谣言满天飞,中宫严令禁止宫人胡说八道,却屡禁不止。

    在冤魂索命之说方兴未艾的时候,永寿宫却波平如镜,唐沁雅淡定得诡异,对任何事都没有兴致,也不过问。

    三月,贡士齐聚建极殿,宇文珏亲临,廷试众人。

    最终,顾俊杰成为今年的状元。

    奇怪的是,皇上任命他礼部郎中,他婉言谢绝,说只想入翰林院,任职翰林院编修一职。

    皇上没有强人所难,准他所请。

    这日,萧初鸾接到永寿宫的传召,前来觐见皇贵妃。

    临近午膳时辰,唐沁瑶在小苑晒太阳。

    苑中的海棠开得正艳,花瓣娇丽,铺陈如锦,明媚春光照耀下,分外美观。

    “文尚宫,若你不嫌弃,两年前皇上特意为本宫打造的金步摇,就赏给你了。”唐沁雅坐在背靠椅上饮茶。

    “文尚宫请看。”花柔打开一个檀木盒,盒中放着的,正是金光闪耀的金累丝凤舞九天步摇。

    “娘娘,这名贵的金步摇只有尊贵的皇妃才有资格拥有,奴婢区区一个宫婢,不配也不敢拥有。”萧初鸾沉静以对。

    “本宫许你胆子。”唐沁雅稍稍抬眸,眉梢的笑意似有似无,“两年前,你有胆量耍心机接近皇上,妄想得蒙圣宠,如今为什么没胆收下本宫这份薄礼?”

    “奴婢当初少不更事,一时糊涂,做了错事,幸得娘娘既往不咎,饶过奴婢一命,奴婢铭记于心。后来,奴婢经娘娘教诲,想了很多,终于明白,奴婢就是奴婢的命,奴婢没有资格、也没有那个命一朝成凤,奴婢只想在六尚局保全一命,别无所求。”

    “当真?”

    “奴婢之心,天地可鉴。”

    “既是如此,本宫就让你好好做你的尚宫,不过倘若有朝一日你想侍奉皇上,与本宫说一声便可,本宫可为你安排。”

    萧初鸾静静道:“奴婢不敢让娘娘费心,奴婢已无非份之想,娘娘明鉴。”

    唐沁雅问道:“好,本宫不强人所难,这金步摇,你暂且收下,本宫要问你一些事。”

    迟疑片刻,萧初鸾颔首收下。

    唐沁雅状似随意地问道:“这些日子,二皇子在慈宁宫可好?身子可有不适?姐姐是否尽心尽力地照料二皇子?”

    萧初鸾答道:“嘉元皇后无子,视二皇子为亲子,从早到晚都亲自照料二皇子进食与更衣;二皇子醒了,嘉元皇后就抱着二皇子在殿中走来走去,逗二皇子玩。二皇子长胖了,近来睡得少了,喜欢人逗着玩,还会对人笑。”

    假若给皇贵妃敷衍的回答,只怕她也不信,这反而不妙,不如回答得详细一些,让她安心。

    唐沁雅又问:“还有呢?”

    “除了奶娘,服侍二皇子的宫人都是嘉元皇后的心腹,二皇子没什么不妥,娘娘放心。嘉元皇后说,过两日要抱着二皇子来见见皇贵妃与宁王殿下呢。”

    “本宫是有些日子没见过二皇子了。”

    “二皇子白白胖胖的,康健得很。假若娘娘思念二皇子,可去慈宁宫看望二皇子。”

    “娘娘……娘娘……冤魂索命……”

    一道惊慌的声音突兀地响起。

    萧初鸾记得,这应该是住在咸福宫的安嫔的声音。

    前不久,贵妃、贤妃、庄妃、和嫔接连薨逝,得宠的妃嫔少了,安嫔便得以晋封为皇嫔。

    闻言,唐沁雅面色一沉。

    安嫔惊惧失措地奔过来,面色苍白,“娘娘,冤魂索命……嫔妾看到丽嫔了……”

    唐沁雅秀眉紧蹙,怒喝:“胡说什么?”

    萧初鸾心中一动。

    安嫔也看到丽嫔的鬼魂?这是巧合还是人为精密的布局?

    “嫔妾真的看到丽嫔……昨晚,嫔妾去千波台散心,远远地看见千波台三楼有人在跳舞……”安嫔回忆着昨晚所看见的,四肢发颤,“那跳舞的人身穿白衣,是丽嫔……娘娘,真的是丽嫔……”

    “再胡说八道,本宫饶不了你!”唐沁雅秀脸紧绷,恼怒道,“滚!”

    “嫔妾没有胡说八道,是真的,娘娘……除了丽嫔,没有人会在千波台跳舞……丽嫔真的回来索命了……娘娘,救救嫔妾……”

    “本宫不会救你,这世间根本就没有鬼神!”

    “有的……嫔妾亲眼所见……文尚宫,你相信本宫,丽嫔真的回来索命了……”安嫔拉着萧初鸾的手臂,眼眸布满了惧色,想得到她的认同,“那日你也看见万红疯癫了……万红也看见了丽嫔的鬼魂……”

    “花柔,将安嫔押回咸福宫!”唐沁雅寒声命令。

    花柔得令,立即唤来四个侍卫,强行押着安嫔回宫。

    唐沁雅的怒色尚未消散,一双美眸中流动着森森的寒气,“文尚宫,本宫会抽空去看望二皇子,不过二皇子一有不妥,你务必立即来报,不得有误。”

    萧初鸾应了。

    唐沁雅站起身,以凌厉的目光逼视着她,“依你所见,这世间真有鬼神之说吗?”

    萧初鸾回道:“奴婢以为,鬼神之说不可信。”

    “今日之事,你觉得安嫔和万红一样疯癫了吗?”

    “奴婢什么都没看见、没听见。”

    “好,先退下吧。”

    从永寿宫出来,萧初鸾去了一趟慈宁宫,才折回六尚局。

    走着走着,她觉得身后好像有人跟踪,便咬着牙猛地转身——有一人直直地撞上来,甚至紧紧抓着她的手臂,警惕地望着四处,一副疑神疑鬼的样子。

    萧初鸾吓了一跳,竟然是安嫔。

    安嫔不是被押回咸福宫了吗?难道自己又跑出来了?

    “文尚宫,你看见了吗?”安嫔漆黑的眼珠滴溜溜地转着,却满是惊惧与警戒。

    “看见什么?”萧初鸾引导着问道。

    安嫔拉着她站到宫道边,眼眸像是猫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看见丽嫔的鬼魂。”

    萧初鸾道:“没有呀,娘娘看花眼了吧。”

    安嫔摇头,“本宫没眼花……本宫真的看见丽嫔的鬼魂了……你一定要相信本宫……”

    “好好好,娘娘在哪里看见的?鬼魂又在哪里?”

    “在千波台,在空中……丽嫔的鬼魂飞来飞去,飞来飞去……好吓人……”安嫔的手指左右比划着。

    “那鬼魂是什么样子?”

    “飞来飞去……飞来飞去……你要相信本宫……你不信么?”

    “信!娘娘说,那鬼魂是什么样的?”

    “丽嫔穿着白衣……披头散发……看不见脸……在千波台跳舞……在空中飞……”

    “是谁害死丽嫔娘娘的?”

    “你想知道?”安嫔指着她窃笑,神秘兮兮地说道,“本宫不知道……你不能知道,知道了,会死的……冤魂索命……”

    安嫔笑嘻嘻地转身走了,自言自语,步履有点凌乱。

    萧初鸾望着她渐行渐远,眉尖微蹙。

    安嫔为什么无缘无故地疯癫了?真是被丽嫔的冤魂吓成这样的?

    而丽嫔跳湖而死,和皇贵妃有关吗?倘若无关,安嫔为什么跑到永寿宫告诉皇贵妃说丽嫔的冤魂回来索命?

    萧初鸾断定,丽嫔之死一定与皇贵妃有关。

    接下来三日,安嫔整日待在寝宫,不再出来疯言疯语了。

    关于丽嫔、安嫔与皇贵妃三者之间的关系的传言越来越多,有说当年丽嫔和皇贵妃斗得那么厉害,肯定是皇贵妃害死丽嫔的,却做出丽嫔投湖自尽的假象;也有说,当年安嫔与丽嫔情同姐妹,丽嫔被姐妹出卖,死得好惨,出卖她的人就是安嫔;还有说丽嫔死有余辜,谁让她那么嚣张狂妄?出身寒微,没有家族的支持,怎能与皇贵妃斗?

    萧初鸾听见六尚局的人在悄悄地议论,也不禁止她们。

    这日,慈宁宫来人说嘉元皇后传召,她前方慈宁宫,却在即将踏入宫门前被一个公公拉走。

    公公拉着她来到慈宁宫的西苑,说皇上在屋里等她。

    奇怪,皇上为什么在慈宁宫西苑召见她?

    进屋后,她行礼,看见他坐在桌前,把玩着一支玉簪。

    宇文珏示意她坐下,她推脱了一下才坐下,越发觉得今日的他怪怪的。

    “稍后朕也要去瞧瞧瑶儿。”他卷翘的黑睫低垂着,仿佛展翅的蝴蝶,“待会儿一起去。”

    “皇上有何吩咐?”

    “前些日子,皇弟带你去哪了?”他凝视着她,眸光温和。

    “去郊外的‘桃花坞’。”那次她找了一个借口出宫,但她知道,他迟早会知道。

    “说了么?”

    “说了,王爷明白奴婢的意思,不过……”

    “不过什么?”

    “王爷不相信。”

    宇文珏并不生气,“朕没有晋封你,他自然不会相信。”

    萧初鸾惊叹,他今日的心情竟然这般好,“皇上,若有机会,奴婢会对王爷说明白的。”

    他的唇角勾起一抹凉薄的笑,“不必,朕会亲口对他说。”

    她不紧不慢地说道:“皇上,奴婢以为,皇上亲自对王爷说,王爷会……颜面尽失。奴婢恳请皇上,还是让奴婢说吧,毕竟……王爷输了两次,打击大了一点……”

    “好,朕准了。”

    “谢皇上。”见他心情这么好,她才敢提出这要求。

    “这支玉簪,是朕在一堆玉器中发现的,以暖玉制成,很别致。朕瞧着这玉簪应该适合你,就给你留着。”宇文珏将玉簪递给她,难得蕴满笑意的俊脸暖光柔和,温柔多情,令人不敢直视。

    萧初鸾勾眸一笑,“谢皇上赏赐。”

    这支玉簪的确别致,通体为玉,晶莹剔透,以暖玉雕成一朵清新的梨花,垂下一条细细的银线,银线末端是一滴粉色盈盈的泪滴。

    他拿过玉簪,插在她的发髻间,“下次与皇弟相见,就戴上玉簪。”

    她颔首。

    他送她玉簪,说明他心中确实有她的位置,也许再过不久,她就能抓牢他的心。

    宇文珏一眨不眨地望着她,右手搭在她的肩上,慢慢地往上移。

    “皇上,近来后宫又兴起鬼神之说,皇上可有听闻?”萧初鸾引开他的注意力。

    “六尚局女史疯疯癫癫,意外跌死,安嫔也发疯,依你之见,他们是真的发疯,还是装的?”他的掌心贴着她的侧颈,细细地抚着。

    “奴婢无从判断,假若万红和安嫔是装的,那么她们的乔装功夫也太厉害了。”她想躲开,却又不能,以免惹他怀疑、激起他更强烈的征服心,然而,他温和的掌心渐渐烫起来,烫得她的脖子烧起来。

    “不管是真疯还是假疯,朕不许她们闹到慈宁宫。”宇文珏以食指抚触着她的腮,缓缓移到她的唇瓣。

    他的指腹摩挲着她的唇瓣,一种痒痒的触感立时弥漫开来,萧初鸾一颤,四肢绷住。

    她道:“奴婢会时刻盯着。皇上,万红和安嫔娘娘都说看见了丽嫔,还说丽嫔冤魂索命……”

    他低喝:“世间哪有什么鬼魂?胡说八道!”

    她立即道:“奴婢知道,但她们言之凿凿,宫中人心惶惶,只怕会出大事。”

    宇文珏的褐眸有了丝丝的变化,将凳子搬近她,双臂一合,搂着她,“那该如何?”

    萧初鸾静静不动,“奴婢以为,鬼神之说毕竟虚无缥缈,只怕是有人暗中布局、搞鬼。搞鬼的人假借丽嫔冤魂索命,索命的对象便有性命之危。”

    他低哑道:“你想查?想揪出暗中搞鬼的人?”

    “万红死了,奴婢担心下一个目标是安嫔娘娘。”

    “你很闲?”宇文珏抬起她的脸,与她深深对视。

    “不是,奴婢只是不想有人在宫中兴风作浪,影响慈宁宫。”

    “你想如何查?”

    “从安嫔娘娘入手。”

    他眸光一低,应允了她的请求。

    萧初鸾发觉他的眸色变了,立即问道:“皇上,当年丽嫔真的投湖自尽么?”

    宇文珏不耐烦道:“丽嫔真的投湖,是否自尽,朕不知。”

    “皇上没有下令彻查吗?”

    “有什么好查的。”

    她转念一想,也对,有什么好查的。

    他的心中只有嘉元皇后一人,后宫那些燕瘦环肥的妃嫔都是粪土,她们死了,怎么死的,他自然漠不关心。

    她淡淡一笑,“皇上,去瞧瞧娘娘和殿下吧。”

    宇文珏站起身,没有多想就往外走。

    暮春之夜,夜风仍然寒凉。

    临近子时,宫灯已灭,皇宫的暗夜如死一般沉寂。

    宫道上突然出现一抹影子,那身影走得极快,却瞧得出来,是一个女子。

    她的身后,跟随着一个女子,披着黑色披风,戴着风帽,鬼鬼祟祟地跟着进了咸福宫。

    跟踪的人,正是萧初鸾。

    她断定,三更半夜来到丽嫔所住的宫苑的女子,是安嫔。

    安嫔来做什么呢?

    丽嫔当年所住的宫苑,已经废弃多年,很少打扫,落叶满地,到处都是灰尘。

    萧初鸾看见安嫔进了大殿,于是躲在殿门边,看看她来这里究竟想做什么。

    安嫔从篮子里取出香烛和两碟祭品,点燃香烛和三炷香,跪在地上念念有词。

    “丽嫔,我与你义结金兰,情同姐妹……我也不想你死得这么惨……这么久了,为什么你还要回来呢?假若你真的回来了,不要找我……真的与我无关,我也不知你为什么会投湖……”

    “丽嫔,当年是我不对……我不该妒忌你……可是,不那么做,我哪有出头之日……我爹爹和娘亲希望我得宠,光耀门楣,我容貌不如你……我没有法子,才出此下策……”

    “宫中不能私自拜祭,丽嫔,我偷偷来拜祭你……你行行好,念在我们姐妹一场,不要来找我了……”

    安嫔越说越凄苦,声音越来越颤抖。

    萧初鸾越发困惑,今晚的安嫔好好的,完全不是疯癫的样子,难道前几日她的癫狂与疯言疯语是装的?她为什么要装?

    忽然,静寂的暗夜响起一声怪异的声响,安嫔吓得惊呼一声,举目四望。

    萧初鸾觉得,那声音好像是窗扇被风吹得关上的声音。

    陡然,安嫔朝向窗扇的方向跪着,“丽嫔,不是我害死你的……真的不是我,相信我……”

    萧初鸾望向窗扇,微弱的烛影下,窗扇上挂着一条白绫,随风飘拂。

    而窗子下面的地上,好像有一些花瓣。

    她突然想起,数日前听六尚局的女史提起过,丽嫔最喜欢桃花。一到春天,她就会采摘很多桃花枝,摆满整个寝宫。

    地上那些花瓣,就是桃花花瓣?

    真诡异。

    “不是我……我没有害你……”安嫔尖叫一声,跌跌撞撞地往外跑,惊恐地叫着,“不要杀我……我没有害死你……”

    萧初鸾觉得奇怪,虽然那条白绫与地上的桃花花瓣有些古怪,但根本没有鬼魂追她。难道只有她看得见,别人都看不见?

    不再多想,萧初鸾追出去。

    安嫔吓破了胆似的没命地跑着,高声叫嚷,惊动了巡守的侍卫。

    “丽嫔,当年我只是向皇贵妃告密过一次……除此之外,我什么都没做过……”

    “你的孩儿,不是我害死的……我也不知道是谁……”

    “我求求你……放过我吧……我根本没有害过你……”

    “是皇贵妃……是她……她不会让你生下孩子的……她不会饶过你的……是她……”

    十余名侍卫追着她,想抓住她,无奈她被鬼追似的,跑得特别快,而且到处钻,一时之间,侍卫奈何她不得。萧初鸾命侍卫务必抓住安嫔,突然望见前方赶来一批人,好像是皇贵妃。

    唐沁雅亲自来抓人?

    她迎上去,正要行礼,唐沁雅摆摆手,命令侍卫抓人。

    安嫔看见人越来越多,不要命地跑着,一边回头望着一边跑。

    “安嫔发疯,扰乱后宫安宁,给本宫抓住安嫔。”唐沁雅喊道,声色俱厉。

    “扑通”一声,安嫔仓惶地跑着,不知道前面是一汪小湖,径直奔过去,掉入湖中。

    安嫔被救上来,随后被皇贵妃关在永寿宫一间小屋。

    闹腾了半夜,喧嚣的后宫终于恢复了平静。

    然而,安嫔仍然在小屋声嘶力竭地叫嚷着,重复着那几句话,直至嘴巴被塞住才停歇。

    从安嫔断断续续的叫嚷里,萧初鸾暗自揣测,丽嫔当年投湖,不是意外,必定与皇贵妃有关。

    “文尚宫,依你之见,安嫔为什么会发疯?”唐沁雅悠然饮茶,眼睫微抬。

    “奴婢不知,也许安嫔娘娘真的发疯了。”萧初鸾答道。

    “安嫔说的那些疯疯癫癫的话,你以为是真是假?”

    “安嫔说得含含糊糊,奴婢听得不真切。”

    “安嫔去咸福宫私下拜祭,你不在六尚局歇息,为何与安嫔在一起?”

    “奴婢听闻女史禀报,这才匆匆赶来瞧瞧是怎么回事。”

    “夜深了,本宫乏了,你也回去歇着吧。”唐沁雅面无表情地说道。

    “是,奴婢告退。”

    萧初鸾福身,徐徐后退,忽然,殿外传来一道通禀声:“皇后娘娘驾到——”

    她一惊,立即退至一旁,看见皇贵妃面色一变、眉心微蹙。

    杨晚岚踏进大殿,众人行礼,唐沁雅起身相迎,略略福身,“沁雅见过皇后娘娘。”

    萧初鸾垂首思忖,这三更半夜,皇后大驾光临永寿宫,必定是为了安嫔一事。

    一后一妃,大晋皇朝后宫位分最高的两个女人,虚礼过后便绷着脸,也不落座。

    这二人站在一处,都颇有气势,皇贵妃恩宠正隆,自然更为盛气凌人一些。

    “不知娘娘深夜驾临永寿宫,有何指教?”唐沁雅心平气和地问道,却并非那种软弱的语气。

    “咦,文尚宫也在。”杨晚岚仿佛刚刚看见站在一旁的萧初鸾,和颜悦色地说道,“文尚宫,安嫔一事,本宫要细细地问你。”

    “安嫔一事,文尚宫已向沁雅详细禀过,娘娘有何疑问,就问沁雅吧。”唐沁雅立即道。

    “哦?这东西十二宫的事,妹妹倒是比本宫清楚。”杨晚岚浅浅一笑,“那好,本宫就问你,安嫔为什么发疯?如今身在何处?”

    “安嫔发疯,沁雅会彻查,改日再向娘娘禀报。”

    “本宫听闻你将安嫔关在永寿宫,妹妹,安嫔到底是御封的皇嫔,不是普通的宫女,怎能关在永寿宫?倘若皇上问起,本宫如何交代?”

    “安嫔三更半夜扰乱后宫,沁雅将她关在永寿宫,只是不想她再发疯、做出出格之事。安嫔的疯癫之症,明日沁雅会传召御医,事后沁雅会向皇上禀报一切,娘娘无须费心。”

    “妹妹照料大皇子这么忙,本宫担心你没有闲暇,安嫔一事若是处置得不妥当,假若皇上怪罪下来,本宫担当不起。”

    唐沁雅冷然眨眸,“沁雅自会量力而行,夜深了,沁雅不敢有扰娘娘歇寝,沁雅恭送娘娘。”

    杨晚岚的眼角冰冷一勾,“唐沁雅,本宫知道你盛宠正隆,但是后宫由本宫主事,不是你!你将安嫔私自关在永寿宫,有违宫规,本宫不会让你私自用刑,来人,带安嫔回坤宁宫!”

    皇后突然的高喝,萧初鸾一震——原来,皇后深夜来此,为的是带走安嫔。

    唐沁雅惊得美眸微微睁大,随即从容应对道:“安嫔是沁雅的好妹妹,如今她发疯、发癫,必是遭人陷害,沁雅会查个水落石出。沁雅也相信,后宫中心狠手辣的,不止沁雅一人。倘若沁雅揪出幕后真凶,皇上必会重重惩处。”

    杨晚岚咬牙问道:“这么说,你不交出安嫔?”

    唐沁雅直言承认。

    杨晚岚怒喝:“唐沁雅,你只不过是皇妃,本宫才是执掌凤印的皇后!安嫔一事,本宫会彻查,你好好照料大皇子就行了。”

    后宫最尊贵的女子,后宫最得宠的女子,短兵相接,硝烟弥漫。

    “皇后娘娘,你应该明白,并非嗓门大就能服众,并非位高就能呼风唤雨。沁雅没有本事母仪天下,但也不见得娘娘有多大的本事,沁雅奉劝娘娘一句,若想坐稳皇后的宝座,还是尽快为皇上诞下皇子。至于安嫔,沁雅会向皇上请旨,查出真相。”

    “放肆!”杨晚岚气得双手发颤。

    “放肆的似乎不是沁雅,而是三更半夜闯来永寿宫的娘娘。娘娘,沁雅要歇寝了,不然,很容易老的。”唐沁雅笑眯眯道。

    “今晚本宫一定要带安嫔走!”杨晚岚重声喝道,眼中染了厉色。

    “皇上有旨——”一道声音传进所有人的耳中。

    萧初鸾转首望去,但见吴公公快步走来。

    让众人惊讶的是,皇上竟然命她带安嫔回寝宫,其他人不得接近安嫔,否则重罚。

    皇上为什么下了这道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