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谋:盛宠第一妃
繁体版

第19章 冰魂神针

    不出意外,坤宁宫的公公宣旨,晋文玉致为尚宫局尚宫,统摄六尚局,掌管内廷所有女官。

    萧初鸾来到坤宁宫,向皇后谢恩。

    杨晚岚亲自扶她起身,笑眯眯道:“你才干出众,皇嫂赏识你,就连皇上也提起你,说你聪慧机智,六尚局由你掌领,本宫就放心了,你一定会将六尚局打理得井井有条。”

    原来,皇上向皇后提起过,否则,杨晚岚应该不会让她当尚宫。

    萧初鸾道:“奴婢一定尽心尽力服侍娘娘和各宫娘娘,不辜负娘娘和皇上的期望。”

    “六尚局一向由本宫掌管,从今往后,你有何难处,有何不明之处,或是六尚局有事发生,可随时来坤宁宫找本宫,莫见外。”

    “是,娘娘。”

    “你深得皇嫂器重,公主也喜欢你,本宫相信,在你的掌领下,六尚局不会出什么事的。”杨晚岚亲切地拉着她的手,“咱们主仆之间,无须见外,往后你常来陪本宫聊聊,就能多多了解本宫。”

    “奴婢不敢。”萧初鸾恭顺道。

    “好了,本宫知道六尚局里里外外杂事多,你先回去吧。”

    “是,奴婢告退。”

    萧初鸾知道,皇后的亲热随和,绝非真实性情。

    回到六尚局,所有女官拥着她来到大殿,让她坐上首座。

    华美的尚宫宫装,金钗熠熠,珠簪闪闪,红眸皓齿,端然坐在首座上,颇有气度。

    她是本朝最年轻的尚宫,年仅二十。

    她望向安宫正,安宫正也看着她,目含微笑。

    萧初鸾看着济济一堂的女官,扬声道:“从资历上来说,我根本没有资格坐在这里,在场的姐妹,资历比我老的,大有人在。我只想对大家说,我一日坐在这个位置上,就会做好本份,尽职尽责,掌管好六尚局,维护六尚局,尽心尽力服侍皇后娘娘和各宫娘娘。我也希望各位姐妹各司其职,做好本份,希望各局姐妹同心同德、团结一致。”

    “是,尚宫。”众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尚仪、尚寝二职暂缺,皇后娘娘说,将从司级中选拔才干出众者担任此职,尚仪局和尚寝局各位司级姐妹好好表现、尽职尽责,我会如实上禀皇后娘娘,让皇后娘娘裁度。”萧初鸾道。

    “是,尚宫。”

    “时辰不早,都散去吧。”

    众人散去,三三两两地窃窃私语。

    她起身,看见安宫正站着不动,问道:“安宫正有话与我说?”

    安宫正恢复了以往的铁面无私,“文尚宫,新官上任三把火,你有三把火吗?”

    萧初鸾眉心微蹙,“安宫正是何意思?”

    安宫正道:“若无三把火,也没什么,切记,先紧后松,才能事倍功半。”

    萧初鸾明白了她的意思,“谢谢。”

    最年轻的尚宫,肯定有人不服,有人捣乱,她必须压制住才行。

    但是,如何压制?如何确立威信?

    听闻萧初鸾晋为尚宫,凌立高兴坏了,立即跑来恭喜她。

    她正要去慈宁宫,他从天而降似地拽着她就跑,来到一处隐蔽的角落。

    “文尚寝,哦,不对,是文尚宫,恭喜恭喜。”他由衷地高兴。

    她轻淡地笑着,不语。

    他笑道:“这样吧,今晚我不当值,我为你庆祝一下。”

    萧初鸾连忙道:“我刚刚晋为尚宫,尚未熟悉六尚局事务,接下来一阵子都会很忙……若有差错,皇后娘娘会怪罪下来,我想尽快专心打理六尚局事务……凌大哥,不好意思……”

    “哦,没事,那改日吧,我再找你。”

    “你去忙吧,我也该去慈宁宫了。”

    凌立点点头,转身走了,步履匆匆。

    她轻叹一声,觉得很无奈。

    连续三日,尚宫局的人做事懒散,故意拖延,萧初鸾说她们,她们总有理由反驳。

    其中,尤以王司记和楚司言最倚老卖老。

    这二人是莫尚宫的得力手下,才干出众,手脚麻利,勤恳谨慎,在尚宫局颇得人心。

    本以为莫尚宫一死,她们就有机会坐上尚宫之位,却没想到被别人抢去,自然不服,处处为难萧初鸾,处处顶撞。

    第四日,萧初鸾决定治治她们,以儆效尤。

    司记掌宫内诸司簿书,出入录目,番署加印,然后授行。王司记整理簿书很仔细,却连续多日耗在整理上,撇下其他事。司言掌宣传启奏,凡令节外命妇朝贺中宫,司言传旨。楚司言做事懈怠,纵容女史偷懒。

    午膳时辰刚过,萧初鸾召集尚宫局众人,安宫正站在一旁。

    众人窃窃私语,议论此次召集所为何事。

    “近日,尚宫局懒散懈怠,诸位疏于本职,实在不该。我在此告诉诸位,假若再让我发现,宫规处置。”萧初鸾冷声道。

    “哼……呵呵……”众人不屑地应着。

    “王司记怠于本职,整理簿书多日,毫无结果,安宫正,该如何惩处?”萧初鸾严厉道。

    “文尚宫,我没有做错,你为何罚我?”王司记不服地嚷道。

    “有没有做错,你心中清楚,天地良心,你摸摸看。”萧初鸾眉心紧蹙,义正辞严地说道,“假若你当真尽职尽责,我无话可说。”

    王司记本欲再言,听见她这话,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

    安宫正道:“王司记是初犯,杖责十大板。”

    萧初鸾道:“楚司言对下属疏于管教,于本职事务故意推脱,安宫正,该如何惩处?”

    楚司言睁大眼,正要开口,安宫正就道:“楚司言也是初犯,杖责十大板。”

    王司记和楚死言愤愤不已,众人交头接耳。

    萧初鸾严肃道:“我不希望动用刑罚,但前提是诸位尽职尽责,做好本份,今日对王司记和楚司言小惩大诫,希望诸位引以为戒。否则,我不会手软。”

    不知是众人害怕被杖责,还是慑于她的威信,王司记和楚司言被惩处之后,尚宫局的人手脚麻利许多,不再懒散。

    但是,萧初鸾知道,被惩处的那两人,一定会记恨。

    不几日,皇上颁下诏书,晋唐美人为敬妃,仍居永寿宫。

    敬妃搬回永寿宫,里里外外都要重新布置,无论是帷帐锦衾,还是宫装钗钿,六尚局又要忙一阵子了;再者,唐沁雅不是好伺候的主儿。

    唐沁雅回永寿宫的第三日,将近午时,小公公来六尚局传话,让萧初鸾去永寿宫一趟。

    在大殿上,她躬身下跪,唐沁雅不温不火地说了一句,“免了”。

    寒冬已至,唐沁雅的宫装较为单薄,敞袖大衣上有织金鸾纹,青罗长裙清素雅致,有别于以往的宫装。

    “床席帷帐,绣枕锦衾,宫装钗钿,等等,可吩咐下去了?”她坐在首座上,饮了一口茶,搁下茶盏。

    “吩咐下去了。”萧初鸾恭谨道,“娘娘可是要更改花色?”

    “听闻姐姐很赏识你,宫人都在传,你是慈宁宫的大红人。”唐沁雅突然岔开话题。

    “奴婢惶恐……能得嘉元皇后眷顾与庇佑,是奴婢的福气。”

    萧初鸾觉得,被冷落英华宫数月的唐沁雅与以前的皇贵妃不太一样了,也许嘉元皇后说得对,被贬是好事,能够磨去个性上的骄纵与尖锐。

    唐沁雅抬眸看向身侧的近身宫娥,片刻之间,大殿上只剩下她们二人。

    敬妃道:“你无须害怕,既然姐姐赏识你、信任你,说明你并非一无是处。”

    萧初鸾不语,静待后文。

    “本宫不跟你废话,你是姐姐的人,便是本宫的人。”唐沁雅轻眨美眸,“之前本宫欲置你于死地,你福大命大,躲过数劫。既然你这般命大,本宫就暂且放你一马,让你多活几年。”

    “谢娘娘。”萧初鸾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本宫能够从英华宫搬回永寿宫,相信你也知道本宫的手段。在这后宫重地,你是掌管六尚局女官的尚宫,但说到底,你只不过是服侍各宫娘娘的宫婢,蝼蚁贱命。从今往后,你是本宫的人,为本宫分忧。”

    “奴婢……”

    “怎么?不愿意?”

    “奴婢惶恐……奴婢无才无德,只怕有负娘娘期望。”萧初鸾慎言道。

    “你不信自己,也该信本宫的眼光。”唐沁雅面目清冷。

    “奴婢……”萧初鸾明白,无论是以往的皇贵妃,还是今日的敬妃,都不好应付。

    唐沁雅道:“本宫知道,后宫中有一些清高自傲的人,不想依附于任何人,不参与任何明争暗斗,以为可以洁身自好,安然度日。然而,在这杀人不见血的后宫,这种人往往成为替死鬼,死得最快,而且死得莫名其妙。”

    萧初鸾知道,此次无法推脱,“六尚局一向由中宫掌管,皇后娘娘的旨意……奴婢无法抗旨。”

    唐沁雅眉梢微动,“本宫当然明白,皇后那边,你不好抗旨,本宫要你对皇后阳奉阴违。”

    萧初鸾垂首不语。

    唐沁雅站起身,抬起她的下颌,盯着她,明眸灼人。

    萧初鸾在心中轻叹,“奴婢尽力。”

    这夜,张公公约萧初鸾碰面。

    她来到约定的地方,冷风呼呼,她拢紧墨色披风。

    张公公低声道:“你已是尚宫,恭喜。”

    她垂眸道:“我做得还不够好,还需努力。”

    “短短数月,你就坐上尚宫的宝座,主人没有看错人。”

    “这有赖于主人与公公的教导。”

    “主人期待你功成名就的那一日。”他是个容貌普通得让人无法一眼记住的公公,“在皇宫这些日子,你有何体会?”

    “我以为,深宫如渊,深不可测,若要追查奸臣和萧氏灭族的真相,不能一蹴而就,不能心浮气躁,应该先在皇宫站稳脚跟,再言追查。”她沉吟片刻才回道,“后宫与朝堂牵一发而动全身,波云诡谲,我什么都没做,就被卷入明争暗斗之中,差点儿丧命。因此,追查真相费时、费力,不知何时才能查到,当务之急是保命与站稳脚跟。”

    “明白就好,追查当年的真相非一朝一夕之事,主人相信,以你的聪慧,不出三年就能复仇。”

    “即使有皇帝的保护,也会被后宫嫔妃迫害致死。后宫步步惊心,谁也不能依仗,只有权势才是可靠的,只有站得最高,才无人敢动你一根毫毛。”

    “好,有长进。主人要我对你说:皇宫就像一条冰冻的小河,小女孩贪玩,在冰上玩耍,却不知,一不小心,就会掉入冰窟窿,万劫不复。”

    萧初鸾犹豫片刻,道:“我有一事不太明白。”

    “何事?”

    “燕王深不可测、似有野心,他在宫中布下的耳目非常厉害,可为何要我当他的耳目?我能查到的事,他的耳目也能查到。”她总觉得燕王别有企图,可又想不出个所以然。

    “燕王城府极深、不易对付,他利用你查探宫闱秘事,必是经过深思熟虑。有时候,男人无法查到的事,女人才能查到。”张公公道。

    “我明白了。”她也明白了,主人没有反对她假意投靠燕王,借燕王之势行事。

    燕王要她接近嘉元皇后,查探嘉元皇后和皇上的私情,必定有所图谋——他筹谋的,必定是惊天动地的大阴谋。

    张公公告诫道:“你位居尚宫,周旋于东西十二宫,切记,不可意气用事,凡事三思而后行。”

    萧初鸾承应了。

    次日一早,她还未起身,有人猛烈地摇晃着她。

    她惊醒,看见阮小翠正坐在床沿,焦急地喊着。

    “文尚宫,你醒了?”

    “嗯,何事?”

    “刘公公说,出大事了,皇上传你去御书房。”阮小翠着急道。

    萧初鸾一骨碌爬起来,更衣洗漱,匆匆赶往乾清宫。

    原来,慕雅公主离宫出走了。

    据公主的近身侍女晓晓说,今日一早,她喊公主起身,却发现床上根本没有人。

    春禧殿里里外外都找遍了,就是没有公主的影子。

    晓晓慌了,立即上禀。

    皇上下令阖宫找人,翻遍了整个皇宫,仍无公主的影子。

    西华门的守卫说,夜里子时三刻,有一个公公手持出入宫禁的腰牌出宫。

    照此看来,慕雅公主已在夜里出宫。

    公主离宫一事,不能大肆张扬,宇文珏命燕王在帝都全力寻人,务必把公主找回来。

    萧初鸾不明白,寻找公主的下落,为何要她随燕王出宫寻人?她又不知公主去了哪里。

    燕王调派宫中侍卫在帝都城中挨家挨户地搜人,调派京卫以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出城寻人。

    而他,坐镇燕王府,等着各方来报。

    萧初鸾自然也留在王府,等候消息。

    一整日无所事事,还真是不习惯。

    夜色笼罩,用过晚膳,她求见燕王。

    他在书房下棋,自己与自己手谈,似乎并不担心公主的安危。

    她走进书房,站在案前,“王爷。”

    他示意她坐在他的对面,“陪本王下棋。”

    “王爷,公主还没有下落。”

    “本王知道。”

    “王爷以为公主在城内还是在城外?”萧初鸾担心的是,公主已经离开帝都下江南了。

    “你想了一日,想到公主最可能去的地方了吗?”宇文欢的目光仍然停留于棋盘上。

    “奴婢还没想到。”

    “那就继续想。”他慢悠悠地说道。

    “可是,这样下去也不是法子。”忽的,她灵光一闪,“公主会不会在唐府?或是去找唐公子?”

    宇文欢缓缓抬起头,“本王已派人去唐府找过,也知会过唐沁宇,唐沁宇不敢藏匿公主,犯下欺君之罪。”

    萧初鸾急得绞着衣角,“公主会不会已经出城南下了?”

    他目视棋盘上的黑白棋子,“婥儿向来胆大妄为,这也不是不可能。”

    她问:“那怎么办?”

    他不语,盯着棋子,沉思着什么。

    她看着他,暗自思忖着。

    他为何这般淡定?

    一袭暗灰长袍,脸膛棱角分明,神色淡然闲散,黑眸却精光四射。

    那棋盘上的黑白双方,或攻守兼备,或残酷厮杀,或暗藏玄机,或血溅当场,或步步紧逼。

    而他,是敌我双方的掌控者,指挥千军万马,统帅万里山河,谈笑间,灰飞烟灭。

    燕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燕王,沙场上的铁血战神,朝堂上的权势王爷,就在她面前手谈。曾有数次,她与他靠得很近,但是她知道,高高在上的燕王不会对一个棋子有兴致。

    突然,房外响起凌乱的脚步声。

    宇文欢立即走出书房,萧初鸾也跟着来到房外。

    城内城外搜寻的侍卫、京卫头领回来禀报,都说找不到公主。

    宇文欢沉声下令:“多派人手,继续搜查。”

    众人转身离去。

    萧初鸾觉得时辰不早,道:“王爷,奴婢先回宫了。”

    他望着暗黑的天幕,“皇上命你出宫寻找公主,找不到公主,就不能回宫。”

    她错愕道:“那奴婢要留宿王府?”

    “本王已吩咐下人为你准备一间厢房,你早点歇着,明日一早随本王出城。”

    “是,王爷。”既是如此,她唯有留宿王府。

    “平叔,带她到厢房。”

    “奴婢告退。”

    在平叔的引领下,萧初鸾来到厢房,早早地熄灯就寝。

    翌日一早,在厢房用过早膳,王府的侍女带她来到王府前院。

    宇文欢已经等在此处。

    王府大门外,十余名黑衣侍卫手牵骏马等候。

    “会骑马吗?”他身着一袭黑袍,面色越发暗黑。

    “会,但不是很娴熟。”她如实道。

    宇文欢头也不回地朝外走去,她紧紧跟上。

    策马穿过帝都大街,越过南门,于官道上飞驰。

    据他所说,半夜已派人在南郊搜寻,眼下还没有任何消息。

    南郊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找一个人,却也有难度。

    十余名黑衣侍卫以二人为一组,分散寻人,萧初鸾自然跟着他。

    二人一直往南,沿着官道飞奔,不快不慢。

    “王爷,要一直往南找吗?”时近午时,她的五脏庙开始闹腾。

    “这一带先找找看。”宇文欢缓缰,骏马的蹄子慢下来。

    “王爷确定公主一定往南吗?”

    “说实话,本王也不确定,婥儿这丫头是鬼灵精,无人知道她在想什么。”

    慕雅公主确实古灵精怪,萧初鸾猜不透她为何离宫出走。

    进入一片树林,薄雾冉冉,森冷神秘。

    他下马,走到官道旁的苍天大树下,“歇会儿吧,马上有干粮。”

    她也下马,取下干粮和水袋,猛吃一阵。

    宇文欢坐在树头啃着干粮,“你知道婥儿为什么离宫出走吗?”

    她摇摇头。

    “也许是她听到了一些不该听到的话。”他戏谑道。

    “什么话?”萧初鸾更迷糊了。

    “有关她婚事的话。”

    她凝神一想,恍然大悟。

    慕雅公主最关心的,就是她和唐沁宇的婚事。

    皇上已经赐婚,可是礼部迟迟没有择定婚期,不知礼部怎么办事的。

    她和唐沁宇的婚事已是板上钉钉,能够让她愤而离宫的,还是婚事。

    那么,婚事有变?

    难道……礼部迟迟没有择定婚期,是皇上的缓兵之计?

    很有可能,公主无意间听到皇上说了一些有关婚事的话,这才离宫出走。

    萧初鸾坐在宇文欢五步远,啃着干粮,不敢明目张胆地看他。

    只能以眼角余光观察他。

    他随性地坐着,双腿曲起,无冠无佩,黑袍沉素,衬着他略黑的面色、冷峻的脸孔更显冷厉。

    如此装束的燕王,多了三分潇洒不羁、三分率性而为。

    这样的燕王,和宫中、王府的燕王,迥然有别。

    忽然,她的眼角余光撞上他犀利的目光,她心口一跳,立即避开,窘得垂眸。

    “有人!”

    是宇文欢冷沉的声音。

    萧初鸾不明所以地看他,但见他迅捷地起身,从马上抽出宝刀,脸孔紧绷。

    怎么回事?

    她心慌地站起身,收拾好东西,举眸四望。

    这树林不见一个人影,却有无形的杀气逼来。

    死寂中,突兀地响起一片呼啦啦的声响。

    十余只庞大的飞鹰飞掠而下,黑翅张开,树林的天空瞬间黑暗。

    宇文欢持刀而立,严阵以待。

    十余个黑衣人将他们包围,面无表情。

    从他们的打扮来看,萧初鸾觉得他们应该是劫匪。

    “诸位好汉有何贵干?”宇文欢沉声问道。

    “兄弟们要过冬了,借百两银子用用。”一个黑衣人大言不惭道。

    “不巧,今日所带银子不多。”宇文欢的嗓音里似有笑意。

    “没有银子,便留下这妞,让兄弟们开开荤。”

    话落,黑衣人嘻嘻哈哈地笑起来。

    萧初鸾恼怒地瞪他们。

    宇文欢云淡风轻地说道:“那就要看看你们有没有这个本事。”

    瞬间,十余个黑衣人围攻而上,横刀光耀。

    她站在一旁,看着宇文欢与子劫匪厮杀搏斗。

    燕王纵横沙场十余年,战功无数,其武艺自然不在话下。

    只是,对付十余个宵小之辈,不知他能否应付得来?

    铮铮激响,刀光四溅,血影横飞。

    横刀一笑,傲视千军万马。

    回身一枪,身姿稳如泰山。

    飞拔而起,有如腾龙在天。

    凌云一跃,潇洒身轻如燕。

    他的武艺确实高超,对付这些劫匪绰绰有余。

    犹如一道黑色的炫影,灵敏地穿梭于刀阵之中,所向披靡。

    萧初鸾叹为观止,没想到他的武艺这般好。

    宝刀横扫,虎虎生风,黑衣人且战且退,誓不罢休。

    突然,又有二十余个黑衣人从天而降,加入激战。

    她的心猛地揪起来,一人对付三十余人,他有必胜的把握吗?

    萧初鸾目不转睛地看着燕王与众劫匪激战,双拳紧握,心口猛跳。

    刀光暴涨,银芒飞舞。

    宇文欢穿梭于刀阵中,时而踏刀丛而过,时而险险避过刀锋,时而被数刀追击,险象环生。

    惊险万分,惊心动魄。

    对付十余人,还绰绰有余,对付三十余人,就力不从心了。

    黑衣人的围攻训练有素,一波未下,一波又上,令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

    饶是没有对敌经验,她也瞧得出来,这些黑衣人招招致命、群攻严谨,滴水不漏,似乎不像劫匪。

    刀光越发密集,组成一个银色的光网,将宇文欢困在网中央,置之死地。

    身陷险境,他每每都能惊险地脱困。

    然而,孤掌难鸣,双手难敌众拳,他招式见缓,处处掣肘,身形的转换也不若先前那般潇洒。

    假若这些黑衣人不是普通的劫匪,又是什么人?

    她看见,宇文欢的面目冷厉骇人,黑眸迸射出冷酷的杀气,火焰一般灼人。

    局势不容乐观,如果他有何损伤,那该如何是好?

    突然,东西两侧有大刀刺向宇文欢,他感觉到嗜血冷锋的逼近,反仰身子避过,顺手一击,刺死一人。

    下一刻,两枚飞镖疾速射来,他翻身飞跃,又有两枚飞镖袭来,他连续地翻跃。

    却终究,无法躲过那夺命的一枚飞镖。

    他的右肩中镖。

    萧初鸾心神一震,轻轻咬唇。

    宇文欢僵了一瞬,立即出招迎敌,横刀,眯眼,杀气酷烈。

    步伐却凌乱了,手势轻飘飘的,身子也开始摇晃。

    怎么回事?

    她的心揪得紧紧的,莫非那飞镖喂了剧毒?

    他坚持着与敌奋战,却像是一个醉汉施展着醉拳,毫无杀伤力。

    眼见如此,黑衣人杀招迭出,杀之而后快。

    双目轻闭,他软软倒下。

    再不出手,那些刀尖就刺进他的身子,他就变成血窟窿了。

    危急之际,萧初鸾不及多想,迅捷地从腰间取出银针袋,将银针扣于指间,疾速发射。

    银针直抵咽喉,见血封喉,三人即刻毙命。

    不给黑衣人闪避的机会,她十指轻扣银针,犹如利箭疾射,追风逐月,百发百中。

    多名黑衣人渐次倒下。

    银针仿若无形,无声无息地杀人于瞬间,神秘诡异。

    待黑衣人发觉异样,同伴已经死了半数。

    他们惊骇得面面相觑,举目寻找藏于暗处的敌人。

    遍寻无人,他们将目标锁定于萧初鸾。

    而就在他们寻找敌人的片刻之间,她的银针又刺死多人。

    “冰魂神针?”一个黑衣人骇然叫道。

    “这就是传说中失传百年的冰魂神针?”另一个黑衣人问道,“传说中,冰魂神针见血封喉,杀人于无形,也可救人。”

    “你所使的是不是冰魂神针?”有人问她。

    萧初鸾没有回应,指扣银针,灵巧地转换身形,双手的银针同时发射,潇洒从容。

    黑衣人大惊失色,纷纷跃身闪避。

    然而,银针还在她的手中,她所使的只是虚招。

    就在黑衣人立足未稳之际,她迅疾地发出银针。

    无一虚发。

    所有黑衣人倒地身亡。

    他们必须死!

    假若他们不是劫匪,她的秘密一定被他们传出去。

    师父无垢只教过她两样绝技,其中一样就是冰魂神针。虽然她会施展这项绝技,但她根本武艺。从小到大,师父对她很冷淡,只让她看书架上的书册,看不懂的可以问师父。

    饶是如此,她也从书上学到了很多有用的。

    萧初鸾奔过去,察看宇文欢的伤势。

    右肩所中的是梅花镖,伤口乌黑一大片。

    而他发黑的脸膛,显出淡淡的青色。

    糟糕!

    梅花镖喂了剧毒!

    毒气攻心,他不省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