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个明天
繁体版

第二十五章 老柴头

    有了陈瑞的加入,今日的活早早的就干完了,待到最后一家的马车缓缓驶出码头,老柴头叫了一壶茶,唤二人过来坐在茶摊前休息。

    呷了一口热茶,汗从身上出来,四肢百骸一阵舒坦,老柴头叼个烟袋半倚在桌上看着熙熙攘攘的城门,缓缓开口:“今日里稍的东西不多,我自己去城里晃晃,你们两个就在船头候着,把这剩下的柴火卖了。”

    “好。”石头说话极少,整个上午陈瑞都没见他说过两句话。

    这也符合陈瑞的性子,要是旁边来个话痨,那才烦呢。

    喝足了茶,老柴头背手拿个烟袋大大咧咧进了城,守城的士兵见人拦人,见车拦车,唯独到了老柴头这儿,好似没看见一般,老柴头似乎也习惯了,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

    陈瑞心中疑惑,看向旁边的石头问道:“石头兄弟,咱们掌柜的跟这守城的士兵似乎很熟?”

    “不知道,我记事起,他就是薪火村的柴头。”石头答道。

    “你记事起。”陈瑞眯着眼睛打量起石头,然后说道:“那他做柴头得有三四十年了。”

    “我今年二十。”石头说道。

    “抱歉。”陈瑞有些尴尬,目光又扫了石头一眼,这个如同铁塔般的汉子,皮肤黝黑,一身肌肉充满了力量感,那拳头同沙包般大小,且不说这些,那面相说四十也不多,没想到才二十岁。

    “没事,我习惯了。”石头喝了口茶毫不在意。

    “石头你跟着老柴头三年,竟然不知道老柴头以前是这城里的百户?”看茶的小二给两人又添了些茶水,这茶摊每日烧火用柴都是老柴头的,一来二去,几人十分熟络,这会儿茶摊没什么人,小二干脆坐下与二人攀谈起来。

    百户是什么?

    【百户,百夫之长,世袭军职。】

    “老柴头是百户?”石头愣了一下,很明显不知道这件事。

    “这事儿你都不知道?”小二顿了顿似在思索着,片刻之后说道:“这事儿,我也是听我们掌柜说的,老柴头大约二十年前当上柴头的,二十八年前,边疆战事吃紧,朝廷征兵,那会儿薪火村里人丁兴旺,砍柴人习惯山野生活,打起仗来自然比华阳城里那些富贵人家的少爷强上许多,于是薪火村成了重点的关注对象,每家每户要派一个青壮汉子上战场,老柴头就是那个时候去的,这一去,就是八年,去时五百余人,回来的仅仅六个,其中就有老柴头。”

    去时五百人,回来的仅六个,不管在哪个世界战争都是这样的残酷。

    陈瑞捏着茶杯遥望着北方出神,想起来自己在原世界的生活,说起来距离现在不过半月,但感觉已经过了许多年,陈瑞喃喃自语:“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好诗啊!这位兄弟有这等才华何必在这里做苦力?”一个声音不知从何处响起,陈瑞回过神来,才发现这小小的茶摊上已经坐满了人,还有好些个没有坐的,都干脆站在阴凉处听着,这些人大多船上的伙计,留在这里看船的,也有一些在这歇息的商贾文人。

    “哎哟,几位客官,怠慢了怠慢了,几位要喝点什么?”小二蹭的一下从凳子上弹起。连忙给几张桌子都上了茶。

    “哎,不打紧。”坐旁边的一个商人打扮的人摆了摆手说道:“你这小二不当说书的太可惜了,来来来,继续讲,这一钱银子,赏你的,讲的好还有赏!”商人一挥手,便丢了一钱银子给小二。

    小二手忙脚乱的接住。

    “哎,谢谢爷,几位爷稍待啊,小的给几位爷上茶,几位爷喜欢听,小的就再给几位爷讲讲。”得了赏钱,小二乐开了花,且不说这一钱银子抵上他在这干小半个月了,就不给钱能有个人听他唠嗑他也愿意啊。

    小二上茶这功夫,一个身穿直衣襟长袍的书生来到陈瑞面前,这书生的衣服洗得发白,袖口和衣角满是缝补痕迹,但精神却很好,腰板挺得很直。

    这书生对着陈瑞拱手一拜开口说道:“这位兄弟,在下方文才,成阳人士。”

    糟了,他也是成阳的。

    陈瑞拱手回礼,没想到对方是成阳镇的,要说这个世界真的是麻烦,报名字还要连上地名,板着脸问道:“有什么事吗?”

    “在下方才听得兄弟随口一吟,便是惊为天人,兄弟有这等诗才,不去考个功名,何必在这里做苦力?”方文才还沉浸在刚才那句诗中,对陈瑞的话毫不在意。

    陈瑞没有想到在原世界脍炙人口的诗词,在这里竟成了原创,有些不好意思,但也无法解释其出处,只好心里默默给这位他已经忘记名字的诗人道了个歉。这才开口说道:“须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陈兄!不!陈大师!我悟了,哈哈,我悟了。”方文才哈哈大笑,朝着陈瑞又拜了拜,状若癫狂的一路跑远,不知去了何处。

    这段对话自然也落在了茶摊上众人的耳中,刚刚打赏银子的富商哈哈大笑:“这位小兄弟厉害啊,好一个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老子整天见这些文人啊,一个个穷酸的很不说,居然还看不起老子,说老子什么来着,一堆酸词老子也记不住,下次再见到,老子就用你这话来贬他们。哈哈,想想都痛快!这钱赏你了!”

    这富商哈哈大笑着取出了一个银锭子,丢在了陈瑞桌上。

    “话我也是听人说的,要用随便,这个就不必了。”陈瑞冷着脸将银子丢了回去。

    “好好,那还是要多谢这位小兄弟,这茶我请了,小二!给这小兄弟上你们店最好的茶!”

    “哎!各位客官,茶来啦!”小二匆匆给几桌都上了茶。忙了好一阵子,这些等着听书的人们都不耐烦了,小二这才过来,开口问道:“刚刚说到哪里了?”

    “刚说道老柴头做了百户……他放着华阳城好好的百户不当,为何最后成了薪火村的柴头。”陈瑞的问题也是众人想知道的,茶摊的人都竖起耳朵听着。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老柴头原先也是薪火村的,那打仗之前的薪火村远比现在来的繁华,后来村里的柴头去世了,又无人后继,各家都想当这个柴头,这一争就是近十年,那个时候柴火是真便宜啊,你家卖五十文?我家四十文就卖,你再降!我也降,这降到后来啊,我们这些烧火的都觉得跟白捡一样。”小二说着看了眼老柴头的运船,船上还剩着小半的柴火。

    “这些跟老柴头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这位小兄弟,这砍柴的没有柴头,怎么砍柴?”

    柴头是什么?陈瑞在心里问道。

    【形容人很蠢】33号检索了许久,最后得出来这个结论

    33号你能不能靠点谱?陈瑞已经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炎黄国文献上记载,柴头指物时译为柴火,代指人的资料较少,仅在炎黄国南部地区,有用柴头来形容人蠢的像木头,这是资料记载不会错的。】

    那你觉得这小二是这个意思吗?

    【不是,两个世界文化有差异是正常的,文献仅供参考。】

    那你说个屁。

    “这位小哥,这柴头是什么意思?”陈瑞正想发问,有人替他问了出来。

    “你是哪家的公子哥啊?柴头都不知道?”小二有些惊讶,转头一脸狐疑的看着那人。

    “实不相瞒,我长这么大还没出过村子,这趟出门就是想来见见世面的,快说说,柴头是什么?”那人说道。

    “原来如此!”小二一听来了兴致,就喜欢这种没见过世面的,喝了一大口茶说道:“我跟你说啊,这砍柴人跟你们村里烧火做饭不一样,这村里烧火,守着一片林子圈起来,砍的柴够一个村用的了,砍柴人砍柴是为了生计,自然是砍得越多越好,一片林子砍完了就要去下一片林子砍,柴火村这么多户,家家户户砍柴,那林子几天就要换上一片,林中可不光只有野山鸡,那飞禽野兽,蟒蛇毒虫不胜其数,不是你想的那样拿把斧头,带个柴刀就能上山的。”

    小二手脚并用,说的眉飞色舞,又给自己倒了碗茶一饮而尽。继续说道:“老柴头来了之后,先是请人打了这艘运船,然后去了薪火村,和村民说以后柴火都卖给他,他来当这个柴头,那村民肯定不服啊,然后……”

    小二说的绘声绘色,众人坐着边听边喝茶打发时间,石头虽然不好说话,但对于这些八卦也有些兴趣,竖着耳朵旁听着,不时喝上两口茶。

    “最后啊,老柴头独自进山,三天之后,老柴头半身是血,拖着一只大虫回到了薪火村,并保证运柴只收一分利,而且每月会给村民划好林子,提前驱赶掉山林野兽,以后上山砍柴就不用再担惊受怕了,然后他就成了薪火村的老柴头,这一当就是二十年啊。”

    小二说完,长舒了一口气,一脸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