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尊大唐:我成了太子妃
繁体版

第一百五十八章 用兵

    贞观十二年。

    相比起前两三年,今年的事情还是比较多的。

    比如说吐蕃,比如说薛延陀,再比如说西突厥。

    在今年,都有大大小小的事情在暗地里发生。

    当然!

    也就苏纨开了天眼。

    不过……

    即便是天机不可泄露。

    有些事,却也是可以做做的。

    ……

    首先,苏纨便把人从平原到高原,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时间去调整,就会得缺氧的病症给提了出来。

    这尤其是对于急行军的大军而言。

    是十分致命的,所以要想解决吐蕃,首先就必须要克服这个问题。

    当然!

    这已经是如何攻克吐蕃大本营的问题了。

    而今年的松州之战,那是吐蕃自己从高原上下来,还没到用这个时候,但苏纨也是有备无患。

    其实……

    阻碍着大唐不能打吐蕃的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于,此时的大唐还不清楚吐蕃的真实实力。

    要知道青藏高原啊,那对大唐的人来说,几乎就等于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再加上向来中原文明,就缺乏对外扩张的动力,虽说现在吐蕃还不怎么稳定,但要想让太宗一口气把吐蕃吃掉,也是个大问题。

    由于只写一个吐蕃,太过于明显。

    就好像她明知道吐蕃今年会侵犯大唐边境一般。

    因此……

    苏纨在这份奏折当中,还参杂了一些对其他地区的分析。

    认为……

    如果要想我大唐边境保持安宁,这情报工作,得首先做到位。

    像是什么薛延陀啊,西突厥啊,都可以提前安排间谍。

    ……

    李承乾看了苏纨出发前写的奏折。

    怎么说呢。

    感觉爱妃的想法很美好,但是,又有谁愿意去当那个间谍呢。

    毕竟,可不是谁都有张骞之志。

    风餐露宿不说,路上,甚至是死了,都未必有人能知道。

    不过……

    爱妃在奏折上所提出来的观点,倒是挺新颖。

    那就是‘开眼看世界’,这世上不止大唐文明,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文明,她们的风俗习惯,与大唐的中原文明大相庭径。

    了解这些文明,尤其是与大唐国土接壤的这些文明,不单单能让自己取长补短,比如说,西域种的葡萄,还有葡萄酒就很好吃、很好喝,也能在一旦发生战事的时候,不至于什么都不知道。

    其实……

    苏纨说的就是吐蕃,因为大唐的人根本就没有踏足过吐蕃。

    即便是曾经的行人冯德遐,也只是作为使臣,去逛了一圈,但是对吐蕃的内情,却根本谈不上了解。

    说起来……

    大唐跟吐蕃的外交,在贞观九年的时候,或许就已经是开始了。

    也正是苏纨穿越过来的那一年。

    因为大唐要动吐谷浑,势必会让吐蕃觉得不安,因为吐谷浑是吐蕃的北部防线。

    吐蕃当然也要担心,一旦吐谷浑归附大唐以后,大唐会不会也要来打吐蕃。

    虽然大唐可能根本不屑一顾,但是,吐蕃肯定也是防人之心不可无。

    所以,才有了吐蕃外臣的第一次来朝,之后,又有了冯德遐作为使臣去到吐蕃抚慰吐蕃弄赞的事。

    为什么史书上说的是‘抚慰’,这就是缘由。

    而且,此前双方一直都对对方不够了解。

    借着这一次的外交,可以让双方都了解对方的实力。

    结果……

    不用猜都知道,这吐蕃的弄赞,也就是后世所称的松赞干布,肯定是大吃一惊的。

    其实真要说,这松赞干布还是不错的。

    至少在她在位的期间,大唐跟吐蕃前期虽有小小的摩擦,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平和的。

    直到她死后,大唐跟吐蕃的关系才又慢慢变得不和。

    很多人都说大唐送公主,送技术。

    苏纨觉得,当年吐蕃跟大唐关系之所以能有那么好,这公主的作用一定不少。

    如果没有当年大唐把公主送去和亲,说实话,后世西藏还是不是中国的,都得另说。

    从武力上征服一个地方容易,但是从百姓的心里征服一个地方,却并不简单。

    只能说……

    很多人都肤浅了,没有大唐所经历的民族融合,你以为,还能有后世的五十六个民族?

    当然!

    如果可以的话,苏纨当然是不希望送公主的。

    很多人都以为穿越者是万能的,但是,其实穿越者,也有她做不到的事。

    就好比是在这件事情上。

    你说苏纨该怎么办?

    是让父皇带着大唐的精兵把吐蕃杀个灭族,永结后世之患,还是送一个公主过去,不影响千年以后的民族团结?

    去骊山宫的路上。

    苏纨便问了李承乾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只需要一个公主就能解决的打仗,你是选择打仗,还是选择送公主?”

    苏纨就差把吐蕃的名字都说出来了。

    而李承乾,到底是年轻气盛。

    不过她一想,爱妃这么问,肯定别有用意,所以,她偏偏要说她会送一个公主过去。

    那苏纨便问她,那如果是把她送过去呢?

    李承乾便道:“我会灭她族。”

    然后苏纨就明白了。

    到底只是两害相较取其轻而已。

    一切都是利益。

    “爱妃你怎么忽然问起这个?”

    李承乾问道。

    苏纨也不理她。

    反正……

    接下来她就知道了。

    ……

    两仪殿。

    太宗也是看了苏纨的奏折。

    说实话,太子妃的想法总是如此的与众不同。

    这不!

    趁着其他宰相们也都在,就让这些宰相们也读读。

    房玄龄、高士廉等人纷纷读了一遍。

    而最惭愧的,大概莫过于王珪。

    太宗也很好奇,王珪会如何评价太子妃,便道:“礼部尚书对此有何看法?”

    王珪虽然惭愧,但却也只是对太子妃能力上的惭愧,便礼道:“太子妃处理政事的能力,以及远见的目光,我觉得朝中即便是中书门下的那些官吏加起来,都不能说超出她分毫,但臣还是坚持,女人不得为政。”

    这是一码事归一码事。

    可见,这王珪还是很正直的。

    太宗看着觉得有趣,也是不禁笑了笑。

    “太子妃说,预计接下来半年之内,最有可能对我大唐用兵的,就是吐蕃。你们有没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