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尊大唐:我成了太子妃
繁体版

第一百五十一章 好不快活

    唐伯虎一首《言怀》吟了出来,自然引得在场的人都不禁唏嘘。

    那么问题来了,他说自己的诗文都不好意思承认是自己写的,可其他人却说有神来之笔。

    李清照也就很好奇,他写得最好的诗是哪一首?

    当即便道:

    “那你写得最好的一首诗是哪一首?”

    这时苏纨也是道:“我也很好奇。”

    这时,与唐伯虎一起来的人开始发话了。

    他只是默默地喝了些许酒,然后道:

    “既然他说不好意思承认诗是自己写的,那这个问题,就让老夫来代为回答吧,如何?”

    还不等唐伯虎答应呢。

    苏纨这边便道:“这个好!请问这位又是……”

    那人便道:“杨升庵。”

    苏纨:“哦,不认识。不过也无碍了,今日能来这里的,都是喜欢作诗的人,只要你有诗,我们就欢迎。”

    唐伯虎则是道:“既然如此,那你念我的诗,我念你的诗。对著述博富第一的杨升庵,我也是仰慕得很。”

    “也可!”

    杨升庵说着,便站了出来,念起了那首诗。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

    这诗这出,所有人的眼睛都立刻雪亮的起来。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

    前面八句,画面营造艳丽清雅,风格也是秀逸清俊,音律如回风舞雪,这简直绝了!

    后面八句,当杨升庵念了出来后,又能看到作诗之人对贫富的思辨。

    之前那个说自己是苦吟派的老头一听到这诗,就高兴坏了。

    连忙说道:“这诗好!”

    “我也觉得好!”

    “我还是第一次见能把桃花和酒写得这么美的。”

    “这古往今来,大多人都只想着追求富贵,殊不知,富贵必然也与劳顿相连,贫者虽贫,但也自有自己的闲适自在以及乐趣。所以,躺平有时候也很不错!其实……我也喜欢躺平。就什么都不做,一整天只看着一朵花,这样的生活也是不错。”

    这最后说话之人,不是苏纨还有谁。

    唐伯虎都被人夸得有点不好意思了,便道:“好了!我的说完了,该到你的了。隆重介绍,这一位可是真的大才子!且是打小就有神童之名。”

    “过奖过奖了,你等下该不会为了报复,就说一首我写得最差的吧?”

    唐伯虎便道:“就算我想,在座的估计也不乐意。要说,当然是说最好的。”

    然后,他便在众人的期待中吟了起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这写得也太那个了!

    可以说把全场的人都给震惊了。

    这诗风格浓丽婉至,但是却一点都没有南北朝的那种只有浓丽却又无病呻吟之感。

    就是太宗听了!

    都猛地不禁心头一跳。

    难怪那唐伯虎说,‘这一位可真的是大才子!’

    可以这么说,往前数去,很少有人能把诗写到她这样的。

    长孙皇后也无比震惊。

    这些都是怪物吗!

    怎么一首比一首写得好。

    关键是,以往她从未听闻。

    然而这些人的对话还在继续。

    ……

    其中一人便道:“你们的诗怎么一个比一个厉害!你们让我们后面的人怎么办?”

    “老夫已经打算回去苦吟个十年八年,到时候我们再见。”

    “我今日也是涨了见识了,没想到这世间竟然还有如此文采之人。哈哈,快活!”

    “我诗写得最差,接下来我先说。”

    “你倒是找到了一个好机会!”

    “你们写得都太好了,我自己写的,好像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就拿一次眼见的经历,算是给在座诸位,讲讲路上的故事。”

    “也好!这诗不能全一个样的。得荤素搭配,这才相宜!”

    然后,这人便吟了一首《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他这诗一念完,众人就想说打倒狗官!

    这人是在秀他的吏禄呢。

    “你难道不知,我们这里的人,大多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你还敢说自己吏禄三百石?”

    “对!打倒狗官。不过你路上这一番遭遇,也是不禁让人唏嘘啊。”

    然后,又有人偷跑了。

    只见一人即兴吟道: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这位秀才又是?”

    “鄙人姓张。”

    “我与他一道而来,接下来到我了。要荤素搭配,所以……我就来一首游子的吧。”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只愿天下没有吃不饱的田家,也没有断肠的游子。”

    “今天我们是来谈诗的,不是来谈国家大事的,还有谁有诗,来首欢快点的。”

    “写景的!”

    “来一首写景的诗。”

    “这个我行!”

    “还是我来吧!你们再这么说下去,我可是要即兴写诗了。我先把我之前所作的诗,来一首。”

    “也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好普通。

    不过倒也有着不少的韵味。像是一人坐禅似地坐在那里,遥遥地看着瀑布。

    然后……

    笔锋一转,“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众人立刻大呼写得好!

    还纷纷道:“那瀑布我见过!”

    “真有这么大!?”

    “真有这么大!”

    “我怎么看到的是小流水?”

    “你到了就知道了,那是何等的惊人魂魄。”

    随着在座的人你一言,我一句,这气氛逐渐便开始热闹起来了,而在外界的人看来,这些人都是疯子。

    又或者是那一路神仙?

    他们在诗中相互地倾诉着身世,说着古今,甚至是欣赏着诗中的绝世美景,可以说好不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