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尊大唐:我成了太子妃
繁体版

第一百四十章 对比

    被爱妃说是这世上最亲民的太子,虽说,李承乾也不知道这有什么用。

    不过……

    不管怎么说,她总归还是觉得高兴的。

    而且看着爱妃一脸满意地吃着她买的煎饼团子,也能给她一种莫名的幸福感。

    ……

    今年太宗去避暑出发的时间跟往年差不多。

    只不过由于上一年有一个润四月,因而,才看着好像时间有点稍晚了。

    而李治这一次自是无论如何都不去了。

    虽说九成宫那边的环境的确比宫中要有意思的多。

    但太子妃嫂嫂不去的话,也就觉得没什么意思了。

    越王今年也是如此,不过主要原因却不是她不想去,因为九成宫上观星还是挺不错的。

    这一次,越王之所以不去,是由于越王妃有了身孕,不便出去。

    因此,这才没有去。

    此时,越王府中。

    越王李泰也是自己已经掌握了制作天文望远镜的技巧。

    如果说以前还需要李承乾、苏纨来提供。

    那么现如今,她已经可以自己做,而且做得还未必就比李承乾、苏纨所提供的差。

    数量上不说几百上千吧,但是几十个大小长短不同的望远镜,却还是有的。

    因此,若是真要再次去到越王的府邸,且还能看到李泰的收藏,那么可能,苏纨就会觉得,越王的府邸就比较那个啥。

    嗯!就是感觉后世的气息比较浓郁。

    当然!

    这些都不重要了。

    父皇、母后要去避暑。

    她们这边,也得聚聚。

    由于越王妃身体不便,那就不劳烦越王妃动了。

    三人直接就去越王的府邸蹭吃蹭喝。

    顺便,再在越王的府邸好好地游玩一番。

    这李泰的府邸,只能说大得离谱。

    甚至,府邸当中还有一个池,可以拿来泛舟。

    上面还栖息着各种各样的水鸟。

    至于荷花,其他水草什么的,更是苏纨见了也叫不上名字。

    父皇偏心,可见一斑。

    不过这池子,似乎还是前不久才赐给她的。

    因此,要说在这池上泛舟,李泰自己也是第一次。

    以前,李治都没尝过泛舟是什么滋味,更不懂,太子妃嫂嫂所写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到底是如何的光景。

    今日,她好像感觉到了。

    不过这是她跟太子妃嫂嫂之间的秘密。

    因此,她可不会跟其他人说。

    “争渡争渡!”

    “闭嘴!”

    “好的!”

    “爱妃怎么了?”李承乾说话间。

    李泰此时也注意了过来。

    苏纨便道:“没什么。”

    太子妃嫂嫂那紧张的反应,让李治更加认为,这诗歌就是写的她自己,不然她紧张什么。

    “太子妃嫂嫂,你写诗。”

    写,写个屁。

    苏纨便道:“我不会写,让越王写。”

    其实李泰也不怎么行。

    不过,她的不怎么行,是相对于那些写得很好的来说的。

    属于是那种这次考试考得不是那么好,然后考了一个八十分,满分一百分。

    算是一个中等的层次。

    至于说李承乾跟李治……

    感觉也就五六十分上下。

    苏纨这一说。

    所有人便都把目光投向了李泰。

    苏纨忽然觉得有点太为难对方了,便道:“如果作不出来,也没事。毕竟这写诗,最重要是要注入情感,如果没有情感,那写出来也没什么意思。”

    然后……

    李泰就写了。

    “唔……”

    本来苏纨还想嘴刁一下的,但看在写得也还不错,表达的也是一种高兴的情感,再加上有现场的景物的加成,让整首诗的感染力也是提升了不少,就觉得算了。

    “不错,写得非常好!看来论到文采这方面,还是越王更高一筹。”

    “不!太子妃嫂嫂你更厉害!”

    滚!

    滚犊子!

    李治这家伙怎么净给自己找事。

    而被李治这么一说,苏纨自己也不得不亲自下场了。

    只见苏纨叹了一口气。

    然后……

    就借用了一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当然了,前面的两句得改改。

    比如说:

    毕竟长安六月中。

    不得不说,苏纨改得还是不错的,这也就导致了李治更加崇拜她。

    然而说实话。

    苏纨自己改完了都觉得还有点小小的缺陷。

    只是由于三人都不知道这首诗曾经的模样,因此才没觉察出来有什么不好而已。

    因此吟完了以后,苏纨还特意加了一句。

    “想得仓促,没什么真情实感,实在算不得什么好诗。”

    但不知道为什么,三人却都觉得,这很有真情实感。

    都是奉承!

    苏纨只能是这么想。

    ……

    聚了聚,加深了下感情后。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李承乾便要把精力都集中到监国上了。

    而自己一个人监国,肯定是有些无聊的。

    这不!

    李承乾就特意在东宫嘉德殿后面的崇教门上,又给苏纨设了一个专门拿来与她一同听政的屋子。

    她去上朝了,苏纨当然不可能笔直地站在大臣的队伍当中。

    而且……

    苏纨此时还是依旧要照顾厥儿的。

    因此,便给苏纨特意设了一个办公的地方,然后,她在朝堂上议论了什么,便让宫中的内监代为传递。

    显然!

    李承乾想让她参政的愿望也是很强烈。

    只不过……

    现在那些左右庶子不知道还好,若是让她们知道了。

    只能说……

    李承乾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如果什么都要听臣子的,那她当这个太子还有什么意思?身为太子,有时候就应该要有太子的脾气。

    就这样!

    一个月下来,由于保密做得还不错,因此还没有泄露消息。

    但是两个月呢!

    两个月就不行了!

    因为,再怎么保密,这人来人往的,肯定还是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然后一打听,就发现,太子殿下竟然让太子妃在崇教门跟着听政!

    这!

    大臣们这下该说什么才好。

    不过还好的是,到她们发现的时候,也没感觉苏纨这个太子妃对她们有什么特别明显的影响。

    因此,她们虽说很想找出什么毛病来。

    可也找不到什么很有力的,不支持苏纨听政的论据。

    当然了!话虽如此,可这议论肯定还是有的。

    而且,大臣们不自觉地,就会拿苏纨来跟前朝的独孤皇后来作对比。

    但话可又说回来了。

    独孤皇后人家这皇后当得也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