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尊大唐:我成了太子妃
繁体版

第一百三十七章 太子妃就那么喜欢读诗?

    “答案是:两斗五分斗之四。”

    “……”

    只见李治还在看着苏纨的笔迹。

    然后问道:“你这答案是怎么来的?”

    ……

    不过……

    即便苏纨还没有教她分数的表达形式,她却似乎已经有点悟到了。

    ……

    而经过苏纨的一番讲解。

    李治也是终于都明白,苏纨为什么要那么写。

    这个‘写’,指的就是:

    为什么要在45的身上,画一条斜线,然后写一个5。

    以及,接下来,苏纨还写了很多她看不懂的东西。

    比如说分数的表达形式,比如说未知数。

    而在苏纨讲完了以后,她立刻就明白了是什么意思。

    她恍然大悟道:“原来还可以这么写?”

    这简直是刷新了她对数字表达形式,也就是这些符号,一开始感觉没什么用,有点脱裤子放屁的印象。

    当然,前提是,如果大唐也叫裤子。

    “这东西好像很奇怪!是太子妃嫂嫂你想的?”

    苏纨便不要脸地道:“嗯咳!算是吧!”

    之后便是李治崇拜的目光。

    唉!

    这看的,苏纨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

    不过这下李治不敢小瞧数术,这倒是好事。

    其实更为准确地说,是她教的数术。

    ……

    然后,李治便又问苏纨,为什么要写成那样?

    苏纨也只能说,写成什么样,都只不过是一个形式,只要是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就行。

    而且……你不觉得这样计算起来更为方便么?

    李治便点了点头。

    这样计算起来的确更为方便。

    想来……

    这就是太子妃嫂嫂要创立这套符号系统的真正意义吧。

    目的,就是为了在记录数字的时候,能够更为方便。

    有时候,李治真觉得,自己太子妃嫂嫂是不是这天底下最最聪明的人。

    因为这天底下,就好像没有她不懂的。

    ……

    说起这天底下就没有苏纨不懂的。

    经过了一年的时间,当时为了验证她们在地球上的位置的情报,如今也开始陆陆续续地往长安城传回来了。

    甚至一些地方离得近的,已经到了离长安城最近的驿馆了。

    这不!

    这天黄昏李承乾正好从外面回来时。

    就收到了奏报。

    李承乾在认真地看着奏报,而苏纨这边,则是给她准备晚膳。

    “看什么看得这么入迷?该用膳了。”

    李承乾便把奏报一合,头都不抬地回道:“没什么。”

    苏纨瞬间就觉得有古怪。

    趁着李承乾放下奏报,就要拿起筷子的时候,刷地一声,她就把那奏报拿了去。

    “爱妃你……”

    李承乾想制止,不过已经来不及了。

    苏纨打开来一看。

    还以为是什么东西呢。

    原来是这一年下来,天文观测结果。

    瞄了一眼,知道大概是什么内容,苏纨就没有兴趣了。

    李承乾也是无奈地看着她。

    “爱妃你怎么不问过我,就随便看我的奏报。”

    苏纨当然要反驳啊。

    说她这只不过是想关心她而已。

    还装出一副哭唧唧的样子。

    淡了!

    这一年多的夫妻感情,还是淡了。

    让李承乾好一阵无语。

    只能对爱妃说,这原本是打算跟越王,还有晋王,一起给爱妃一个惊喜的,如今爱妃你却先看了……

    苏纨便说道,那我可以假装不知道。

    这……

    李承乾自是更加无语了。

    你看都看了,还怎么假装不知道。

    得了!

    既然她已经看了,就看了吧。

    不过……

    爱妃你这未经我允许,就看我奏报的毛病是不是得改改。

    李承乾这话一说。

    苏纨只好凑上去,钻到她的怀里说,那你罚我。

    要不是李承乾今天的确有点疲乏,而且也还没有清洗过,说不好,当场就把爱妃给就地正法了。

    也不急。

    反正,明天也就休沐了。

    ……

    由于来的只是一地。

    因此,似乎也并不具备什么代表性。

    不过,通过奏报上的内容也是已经大致地可以大致地判断出,她们脚下的地跟太阳,的确有着某种特殊的关系。

    本来原本是想给爱妃作为惊喜的。

    但如今……

    好吧!

    爱妃似乎对此却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惊喜。

    “爱妃你就不想知道是不是真的与你想的一样?”

    这时,爱妃便回道:

    “我要假装自己不知道。”

    “咳!”

    算了!

    不管了。

    还是跟可爱的爱妃好好地待上一天吧。

    ……

    如此又过了大概有两个月。

    各地的奏报这才全部汇聚在一起。

    然后,李承乾便才把其余两人又重新召集了过来。

    一同分析这些奏报。

    其实……

    仔细想想的话。

    这件事还是让人很细思极恐的。

    越王便道:“这么说,嫂嫂说得几乎都是对的。”

    晋王:“可为什么只有靠南边的,才会在一年当中的某一天见不到影子?”

    越王:“太子妃嫂嫂曾说过,这就是春夏秋冬的由来。”

    然后,三人又把球画出来,而且标出了自己的大概位置。

    再根据阴影的变化情况,确定了似乎存在着一条线,限制太阳光不会直射到她们的头上。

    其实……

    这条线就是北回归线。

    三人基本上确定了这条线的大概位置。

    就在全国的某几个道内。

    甚至……

    三人推测,这几个道就在这个球的同一个水平线上。

    其实以常识来判断,这几个道本身也就是相互东西邻着的。

    只能说,越是分析,就越是叫人心惊。

    ……

    而正当三人在分析着奏报的时候。

    苏纨这边,也是无聊地去看了看母后。

    说实话,每次都要走半个小时才能到,这对苏纨来说往往是一种折磨。

    不过……

    主要也是因为今天没什么事做。

    这走着走着,就走到立政殿了。

    长孙皇后幸好也没有回后宫。

    见苏纨来了,还以为是有什么事呢。

    谁知道苏纨却说,只是觉得东宫有点闷,就过来看看有没有什么热闹。

    “母后你是不是也写过诗,能不能给我看看?”

    怎么说呢。

    虽然苏纨自己并没有承认,但朝中仿佛也有了这样的传闻,那就是太子妃很喜欢看别人作诗。

    但自己作的诗,怎么好意思拿得出手,毕竟女人家的诗,也没什么好看的。

    “太子妃就那么喜欢读诗?”

    长孙皇后便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