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烛火
繁体版

第十四章 老皇帝怒斥群臣

    就在两人还要继续张嘴的时候,侍从突然高喊一声:“皇上驾到!”

    随即,刚刚还和念经似的众多贵族,立即闭上了嘴巴,纷纷朝着大殿的方向叩拜皇帝,禁军们也都纷纷跪在地上,两个皇子也都立即下跪。

    “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儿臣,叩见父皇!”

    此时此刻,老皇帝也在众多侍从的簇拥之下,从高堂大殿一步一步的走了下来,头上的金冠冕旒也随着老皇帝的走动而左右摇摆晃动,整个皇宫之中,似乎也就只能听得见老皇帝一个人的脚步声,那脚步声不似青年人那般轻盈,也不似老年人那般持重,人虽然暮年,却焕发着一种中年人的精气神。恐怕这也和君王少年时的经历有所关联吧!

    “陛下有旨,众臣平身!”“谢陛下!”

    随着老皇帝挥了挥手,身旁的侍从喊出了声,众人才纷繁的站立起来,低着头,保持着一种缄默,随即,皇帝又挥了挥手,另一个侍卫迅速拿出另一份名单,对着台下众多贵族说道:“凡是念到名字的大人们,迅速集合到廊下台前来,镇国公张勉!”

    “老臣在!”随即,人群中一个老年人颤巍巍的站了出来,走到了指定位置,安静地站在那里。

    “凉侯张随!”“臣在!”“侍从大夫张开龙!”“臣在!”“虚侯安在旭!”“臣在!”“德隆侯白色即!”“臣在!”......

    这一份名单,光念下去,就持续了将近一炷香,一千余名贵族,随着叫嚷声,慢慢的汇聚于庭前廊下,这个位置,对面,是荷枪实弹的士兵,站立好,准备开枪。

    老皇帝看到名单中最后一个人站了出来,走到了廊下,他举起了手,示意禁军先不要射击,面对着安静等死的贵族们,老皇帝张嘴说道:

    “你们都知罪吗?”

    “臣等知罪!”

    “罪在何处?”

    “不该刺杀朝廷重臣!乱我社稷!”

    老皇帝听到了这一几乎异口同声的回复,心安了许多,这群贵族,还算有点子骨气!敢作敢当!到底还是自己年轻时追随者的班底,可是刺杀重臣,这罪名,按照周帝国刑制,是要灭六族的。随即老皇帝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你们都是我帝国的柱石屏障,为何要自断根基?!”

    风声满满的充盈起来了,在这个皇宫之中呼啸而过,使得天气看起来更加的阴沉,感觉更加的冷,这些贵族们却毫无惧意的站在那里,低着头,一声不吭。

    这个贵族们,要么是和老皇帝一起平叛的有功之臣,要么是肱骨老臣留下的子嗣,哪一个人,老皇帝都不忍心杀掉,可是这国之律法又不能不守,于是老皇帝思考片刻,拍着胸口说道:“今日,要处置你们,不仅是因为你们刺杀战帅!要知道帝国军改!是我让战帅做的!我知道,这改变的,动摇的是你们的利益!可也有我这老头子的份儿!为什么要改!因为我帝国需要!因为天道需要,天下的子民更需要!帝国刚刚停止了征伐,迎来了大一统!可为什么刚刚统一,天下就又出现了乱民?我看乱的不是民!是你们的公心!我们的军队需要裁撤,来完成战后重建;我们的新民众需要粮食,衣服和房子;我们的官员需要派放,稳定各方!可你们,争权夺利,目光短浅,囤积粮食,滥用权阀,引得流民四起,真是胆大包天!须知天下人心不在朝廷,不在这宫廷,也不在衙门,而是在这百姓的肚子里!在百姓的心里!大一统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啊!我们之所以会一统天下!除了将士浴血,民众用命,还有我们的目标一致,我们要再造这朗朗乾坤!帝国才能完结这战乱百年的动荡!生民聚而为一!你们是昨日的功臣!却因妒忌而起了杀心!要分帝国的一杯羹!那不如把我老头子也拉出去,砍了分了吧!”

    说到这里,皇帝身旁众多的大臣们纷纷地低下了头,原本站在那里等死的贵族们也纷纷跪倒在地,头磕在地板上,梆梆作响,眼含热泪,泣涕不止。

    “陛下!别说了,臣知罪了!”“臣有罪啊!”“老臣糊涂!老臣糊涂啊!陛下!呜呜呜......”

    老皇帝说道这,随即长叹了一口气,歇了歇,继续说道:“你们看看,这廊下,哪个不是我的肱股之臣,哪个不是朝廷的栋梁!哪个不是有功于社稷!甚至是我的儿女亲家!你们烂了!我的心要碎了!这江山传到我的手里,却搞成了这个样子!我是痛心疾首!有愧于国家!我恨不得自己罢免了自己!而没在这廊下的臣工,你们就那么干净吗?你们中有的人,比这廊下的更腐朽!把你们的心肺肠子翻出来,洗一洗,晒一晒,拾掇拾掇!我刚即位,当这个皇帝的时候,以为这天下最大的敌人,是身边的近侍,我消除了近侍的影响职权,手握重兵的乱臣,又成了帝国的心头之患,我诛了乱臣,西方六国又成了帝国的心头之患!啊,我是越来越清楚了,这帝国的心头之患,不在外面!而是在朝廷!就是在这大殿之上!在这庭前廊下!就是在这宫中!你们要是短视腐朽!那这帝国就会腐烂!各地百姓就会揭竿而起!让咱们死无葬身之地啊!想想吧!六国国王死的死囚的囚,这才几天啊?忘啦?这京都王国故都的庭前大树,还站在皇宫后面,天天的盯着你们呐!我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合眼了,老想着,和你们说点什么,可这话,得有个头啊!想来想去,只有四个字!”

    说完老皇帝摆了摆手,身边的侍从从大殿里抬出了一块匾额,上面黑底金漆镌刻着四个大字:“民为邦本”。

    “来,诸位臣工,抬起头来!那边的贵族老爷们!也抬起头来!把这匾额上的字,读出来!”

    “民为邦本!”

    “再念一遍!”

    “民为邦本!”

    “大点声!”

    “民为邦本!!!”

    老皇帝看到这一幕,随即挥了挥手,身旁的近侍随即从身边抽出一份圣旨,念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日之贵族,虽罪行重大,然念其功勋,死罪可免,需特革除其一切爵位官职以及俸禄,家产全部收缴国库,,连同家人,发往北疆参与帝国重建!永不得返回京都!责令朝廷衙门迅速调配粮食等物资,运往新民聚集区,安抚百姓,责令齐王代皇帝出巡帝国疆域一年安抚生民百姓,太子因臣属管制不严,特责令居家闭门思过一年,钦此!”

    “罪臣谢陛下圣恩!”“儿臣遵旨!”

    整个庭前瞬间充斥起来一片谢恩的声音,皇帝摆了摆手,身边的禁军便押解着这些抓捕来的贵族,前往其各自的府邸,执行抄家。这些贵族脸上,充斥着一种愧疚,他们深感自身行为的愚蠢,也同时深感蒙家这一家的狐狸,真是精明得很,更是觉得皇帝洞悉了一切,此后只要能够活到终老,就已经是一件美事了。

    随着一个时辰之后,众多的贵族们,近乎万人的长队,在一队上千人的禁军押解之下,出了京都大门径直往北走去,车琳琳马萧萧,一片萧肃景象。

    此时从皇宫之中看完全程,又站到京都的城楼上,望着下面那上万人黑压压的队伍开出了城,有一种落寞感,这个时候,战晓玉和赵雪,一人拉着赵德的一只手,安安静静的陪着他,看着这些人离开着这座城,赵德心中,应当是五味杂陈的,他深知自己不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可这京都,这朝廷,能够用一副老好人的样子,混迹其中吗?自己通过这件事,给了齐王一个大大的面子,也给了老皇帝平衡朝廷力量的机会,更是动摇了太子的根基,下面会面临什么样的结果呢?交给未来吧,赵德想着,抬头望了望高高升起的太阳,新的一天都将近过半了。